人体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及足肌。
一 盆带肌
盆带肌分为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盆带肌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是由腰大肌和髂肌两块肌肉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阔筋膜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该肌在大腿外侧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展和内旋。
盆带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臀大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臀中肌和臀小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
梨状肌
起点:起于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
•.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由坐骨孔出骨盆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5.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后方止于转子窝,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6.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间嵴,其功能是使大腿外旋。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大腿前外侧群:股四头肌、缝匠肌。
股四头肌
起点: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缝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屈、外旋和外展,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大腿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起点:耻骨肌和长收肌起于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于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耻骨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内收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
•起点:起于从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
股薄肌
起点:起于耻骨下支。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和屈,还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可使骨盆前倾。
大腿后群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
•起点:起于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股二头肌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上半部。
•止点:止于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小腿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胫骨前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肌腱从内踝前方通过,止于内侧(第1)楔骨和第1跖骨底。
功能:维持足弓
趾长伸肌
起点:起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前面上3/4和相邻骨间膜。
止点:该肌共有5条腱,其中四腱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另一腱止于第5跖骨底,称第三腓骨肌(此肌只有人类才有)。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伸和外翻,并使2~5趾伸。
拇长伸肌
起点:起于腓骨内下半和小腿骨间膜。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拇趾伸,并使足伸和内翻。
小腿后群: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小腿三头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止于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远固定时,在膝关节处拉大腿向后,协助伸膝,有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趾长屈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后中部。
止点:有4条腱分别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底的跖侧面。
功能:固定时屈趾,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拇长屈肌
起点:起于腓骨后下2/3处。
止点: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跖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为屈拇趾原动肌,并协助足跖屈和内翻。
胫骨后肌
起点:起于胫、腓骨后面及小腿骨间膜。
小腿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起点:均为起于腓骨外侧,腓骨长肌在上2/3,腓骨短肌在下1/3。
止点:两肌腱从外踝后面转至足底,腓骨长肌腱经足底止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底。腓骨短肌止于第5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为足外翻的原动肌,协助足跖屈,有维持足弓的功能。
足肌
足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足背肌只有两块伸趾的短肌
足底肌分为内、外侧和中间三群。足跖侧诸肌的功能与其名称相适应。
肱二头肌长腱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肱二头肌长腱起自盂上粗隆及关节盂的后层,因而也视为盂缘的一部分,它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长头腱分3部分:
(1)关节内部分,由盂上隆至结节间沟上界;
(2)管状部分,即为滑膜鞘包围部分;
(3)关节外部分,由结节间沟下界至腱与肌的移行部。结节间沟前有肱骨横韧带,防止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外脱位。肱骨外旋时,肱二头肌长头腱横过肱骨头的上部,因而是肱骨头良好的挂韧带,同时也是手术时判断肱骨大小结节的良好标志。
股后群肌又称股屈肌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
1、股二头肌bicepsfemories 在股后部的外侧份,有长、短二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两头汇合后,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semitendinosus 和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此二肌均起自坐骨结节。向内下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半腱肌为一三角肌的扁肌,肌束向下逐渐集中移行于一长腱。半膜肌为一梭形肌,上部有较长的腱膜。
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
臀大肌股四头髂腰肌:有髋屈和髋伸整腿上抬的功能
股二头肌:后屈腿
腓肠肌:脚跟上提
大概是这些要是更详细的或者你要考试的话那就背课本,解剖的功能一条肌肉就要说很多的。但是日常就可以这么理解就可以。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采纳
肌肉是运动系统中的主动者,肌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与舒张,牵引骨骼位移并引起关节的活动,使肢体的姿势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运动。
犬的肌肉可分为3种,即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绝大部分附着在骨骼上,可随意收缩,又称随意肌。相反心肌和平滑肌不能随意收缩,又称不随意肌。心肌构成心壁,只存在于心脏;平滑肌主要分布于胃、肠壁上。我们一般所说的肌肉主要指骨骼肌。
骨骼肌可分为头部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其主要的表面肌肉如图3所示。
图3 犬的肌肉
1腮腺 2颌下腺 3胸头肌 4前背侧锯肌 5颈斜方肌 6下锯肌 7胸斜方肌 8背阔肌 9臀中肌 10臀浅肌 11半膜肌 12半腱肌 13股二头肌 14腹外斜肌 15肋间外肌 16腹直肌 17前臂筋膜张肌 18腕桡侧伸肌 19臂肌 20臂三头肌 21臂三头肌长头 22臂头肌 23三角肌肩部 24三角肌背部 25肩胛横突肌 26冈上肌 27锁枕肌 28颈静脉沟 29胸骨舌骨肌 30颌舌骨肌 31二头肌 32咬肌 33胸深肌 34缝匠肌 35股阔筋膜张肌
每块肌肉都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以此来供应肌肉的营养和调节肌肉的活动,维持犬的各种姿势和运动。肉用犬的产肉量主要取决于骨骼肌的发达与否。
(一)股四头肌:1 股四头肌的解剖位置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为羽状肌。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股四头肌的四个头有不同的起点,其中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 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2) 止点:股四头肌的四个头相结合,形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和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 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3) —般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以使大腿在膝关节 处伸。(4) 整合功能:足跟着地时,离心收缩抗膝关节屈、内旋;完成功能性运动形式时,保持膝关节动态稳定性;完成功能性运动形式时,股直肌抗髋伸。(二) 缝匠肌:1 解剖位置缝匠肌位于大腿前内侧浅层,肌纤维由大腿外上方向内下斜行,是人体中最长的肌肉,呈梭形。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2)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3)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3 发展缝匠肌举例:单独用于发展缝匠肌的方法一般并不多见,传统的踢毽子运动对于发展缝匠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为了更具有针对性地发展这一肌肉,我们还可以设计出类似踢毽子动作的抗阻性练 习,比如运用橡皮条或者小杠铃片负重都是可以的。(三) 大腿内侧主要肌群:大腿内侧肌肉群主要包括大收肌、小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股薄肌和耻骨肌等。1 解剖位置:长收肌、短收肌和耻骨肌位于大腿上部内侧;大收肌位于大腿内侧深层;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浅层。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耻骨肌和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大收肌起自坐骨结 节、坐骨下支和耻骨下支;股薄肌起自耻骨下支。(2) 止点:耻骨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 粗线上部;大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踝;股薄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3) 功能:耻骨肌、长收肌和短收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内收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大收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股薄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还可以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可以使骨盆前倾。(四) 臀大肌:1 臀大肌的解剖位置:臀大肌位于盆腔后外侧,臀部皮下,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起自髂骨翼外面以及骶、尾骨背面。(2)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3)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五)股后肌肉群:股后肌群主要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1 解剖位置: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后外浅侧,为梭形肌,有长短两个头;半腱肌和半膜肌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 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膜,均呈羽状。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股二头肌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半腱肌和半膜肌起 自坐骨结节。(2) 止点: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头;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3) 功能:股二头肌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 屈。半腱肌和半膜肌在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功能与股二头肌相同。(六) 髂腰肌:1 髂腰肌的解剖位置:髂腰肌的位置在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2)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靭带深面。(3) 一般功能:向心收缩协助髋关节屈与髋关节外旋,远固定时两侧肌肉同时收缩,能使躯干前 屈和骨盆前倾。(4) 完整功能:离心收缩阻止髋关节伸。足固定时,离心收缩阻止大腿内旋;功能活动中,维持腰、骨盆、臀的稳定性。(七) 小腿肌肉群:1 解剖位置:小腿肌肉群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肌肉群包括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后部肌肉群主要包 括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2 起止点和功能:(1) 起止点:胫骨前肌起自胫骨体外侧上的2/3,止于内侧第一楔骨和第一趾骨底部。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止于跟结节。(2) 功能:近固定使小腿屈,足屈;远固定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