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叫卡顿,肱二头肌肌张力是伸肘时会发生骨的位置的变化,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可以行手法牵张训练、自我牵张训练等帮助减轻肌张力。降低肱二头屈肌张力的训练方法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可以行手法牵张训练、自我牵张训练等帮助减轻肌张力。其中手法牵张训练其原则为在专业人士帮助下被动牵拉主动肌,以减轻主动肌的肌张力。
肌肉收缩的三种形式
肌肉对单个刺激发生的机械反应称为单收缩。根据肌肉收缩时肌长度和肌张力的变化,
可将肌肉收缩分为三种形式。
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
特点: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缩短。
作用:是肌肉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动力性运动的基础(如挥臂、高抬腿等)。
(1)等张收缩
外加阻力恒定,当张力发展到足以克服外加阻力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关节角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则有所不同。在关节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骨杠杆效率最差。
如:推举杠铃, 关节角度在12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大,关节角度在30°时肱二头肌收缩张力最小。
最大等长收缩时,只有在“顶点”即骨杠杆效率最差的关节角度下,肌肉才有可能达到最大收缩。而在其他关节角度下,肌肉收缩均小于自身最大力量。
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往往不是肌肉的最大张力。
(2)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但器械阻力不恒定。
等动练习器:
在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扯动绳子越快,器械产生的阻力就越大。
特点:器械产生的阻力与肌肉用力的大小相适应。
等动收缩的优点:
外加阻力能随关节活动的变化而精确地进行调整,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
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
特点:张力小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拉长。
作用:缓冲、制动、减速、克服重力。
如:蹲起运动、下坡跑、下楼梯、从高处跳落等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可避免运动损伤。
3、等长收缩
特点: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
作用:支持、固定、维持某种身体姿势。其固定功能还可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条件。
如:站立、悬垂、支撑等动作。
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与知觉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
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肌力的评定,主要评定全身肌肉的力量,从0级-5级,患者肌肉力量逐渐增加。
二、肌张力评定,从0级-4级,肌张力逐步升高。
三、关节活动度评定,包括关节的屈、伸、环转、内旋、外旋等。
四、平衡评定,包括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坐位平衡、立位平衡。
五、协调的评定,包括小脑共济性失调、大脑性失调、感觉性失调。
六、步态评定,包括步长、步宽、步幅、10米的步行速度。根据患者功能的障碍,选择具体的评定方法,实施精准的评定,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定分期:
1、初期评定: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2、中期评定: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情况,有无康复效果,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进行多次。
3、末期评定: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评价治疗效果,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做进一步康复治疗的提出建议。
概念
①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在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② 肌力评定:是指测试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是康复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二
意义:
① 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部位与程度。
② 推测肌力下降的可能原因:中枢神经损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周围神经损伤,软组织损伤等。
③ 诊断的辅助手段,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脊髓损伤平面)等。
④ 指导康复训练,为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⑤ 定期评估康复治疗(肌力增强训练)的效果。
⑥ 预后判定的依据。
三
肌肉的基础知识
① 肌的分类
◐ 原动肌
发起和维持一个动作的主要肌肉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主动肌。
◐ 拮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如膝关节伸展时,股四头肌是原动肌。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
◐ 协同肌
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起收缩的肌肉或肌群。副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如肘关节屈曲时,肱肌和肱二头肌起主要作用(原动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起次要作用(副动肌)。
◐ 中和肌
(消除原动机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的运动)。髂腰肌有髋关节屈曲和外旋的作用。髋关节外旋会产生“外八字脚”的步态。这时,臀中肌前部会收缩保持髋关节内旋来抵消外旋的作用,这时臀中肌前部就是中和肌。
◐ 固定肌
(固定近端肢体,为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基础)。比如在负重屈肘时,需要固定上臂,能够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② 肌肉收缩的生理类型
1)
等张收缩
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但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包括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肌力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等张收缩时,根据其肌肉的缩短和伸长情况,又可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向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相互靠近,肌肉缩短,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膝关节屈曲)即为此类收缩。
离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被动伸长,下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膝关节伸展)即为此类收缩。
首先,肌张力高的宝宝表现为手脚比较用力,手僵直,拳头一直保持一种在握着的状态,姿势比较异常,不放松,基本都是出于一种紧张的绷紧状态!
其次,肌张力过高的话导致宝宝伸肌不协调,曲张力不平衡!有时候严重的话会导致宝宝的手脚徐动!有时候明细持续的亢奋,类似抽搐状态!这些都是肌张力过高的表现!
宝宝肌张力高危害大,轻的导致肌肉生长不均匀,重的导致走路姿势异常,如内八字或X腿,甚至撅屁股走路。所以,肌张力异常的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常宝宝3个月应能体检发现,4个月以内的治疗成为早期干预,一般治疗效果好,好转迅速,能彻底治愈,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最晚应在一岁半以前予以纠正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以按摩和康复训练为主,辅助以婴儿游泳治疗、电疗等。如脑部受损明显应针灸或打脑活素针治疗。
家庭护理:天天坚持婴儿被动抚触按摩操,上举、平举和胸前交叉双臂练习、双腿轮流蹬车轮式练习、手握脚踝转动脚和腿脚面贴小腿练习。
注意应拿捏力度,动作要轻柔,切勿用力过度伤到婴儿骨头。可以在练习的同时放舒缓轻音乐,帮助婴儿放松。常给婴儿洗澡和游泳有很强的辅助放松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