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术后腘窝疼?四种训练了解一下

前叉术后腘窝疼?四种训练了解一下,第1张

相信很多前叉术后的人或多或少都有 腘窝后侧不适 (腘窝位于膝关节后方的菱形间隙),或因为取腱的位置在腘绳肌肌腱导致大腿后侧经常像抽筋一样紧张,在日常生活或者下楼梯时会出现腿无力或不适感和屈膝位腿打软,想要重返运动场却有心无力。

●如果你出现了这些症状,可能是你的腘绳肌没有力量哦,那么就需要把腘绳肌训练起来。

术后的患者通常会由于腿部的长期制动,导致整个大腿肌肉萎缩,而我们关注最多的就是我们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的力量,从而忽略大腿后侧腘绳肌的力量, 殊不知腘绳肌的肌力对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01 为什么腘绳肌如此重要

腘绳肌,就是大腿后侧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腘绳肌与强有力的股四头肌相对应。

我们通常取腱是取自半腱肌的肌腱。半腱肌,半膜肌位于腘绳肌内侧,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

股二头肌位于腘绳肌外侧,分为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股二头肌短头起于股骨粗线,止于胫骨外面于腓骨。

股二头肌

它收缩的主要功能就是屈膝和后伸髋关节,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尤其是防止胫骨过度前向移动的重要动力性稳定结构。

所以当我们腘绳肌无力时,会造成胫骨前移和屈膝、伸髋无力。所以我们要进行适量的训练,来帮助我们维持膝关节稳定,尽早的恢复运动。

02 功能训练指导

①俯卧屈膝

俯卧在床上,在踝关节上弹力带,小腿以下在床的外面,缓慢屈膝到末端,然后缓慢伸直到末端,再重复这个过程15-20次,每天3-5组,这个训练适用于腘绳肌力量较差的患友。

②弹力带勾腿

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将弹力带放在踝关节处,大腿不要抬起,用大腿后侧的力量勾到底,在缓慢伸直,伸直的时候一定要缓慢哦,不要很快的伸直。

③仰卧勾球

仰卧在瑜伽垫上,将瑜伽球放在小腿下面,将你的臀部抬离地面,在勾球期间不要放下,用大腿后侧的力量将球勾回来。

④腘绳肌离心训练

训练者双腿跪在一个平衡软垫上,踝关节处于背屈状态(勾脚尖),脚趾弯曲,辅助者双手放在训练者的脚踝后面。当训练者向下时,辅助者身体稍微前倾同时用力往下压,起来的过程辅助者再微微往后仰。

建议大家在了解自身情况下练习哟,如果训练中出现不舒服或者疼痛,请立即停止训练,或选择到推荐的线下门店评估。

大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一)前群

前群有2块肌。

1缝匠肌位于大腿前面及内侧面浅层,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带前上棘,经大腿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腔骨上端的内侧面。此肌的作用是屈髓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是全身最大的肌,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自带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深面和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前面。四个头向下构成骸膛,包绕骸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续为骸韧带,止于腔骨粗隆。此肌的作用是屈髓关节和伸膝关节。

(二)内侧群

内侧群肌共5块,分层排列。均起自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前面,除股薄肌止于腔骨上端内侧面外,其他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等,大收肌还有一个臆止于股骨内上保上方的收肌结节。

1耻骨肌位于腰肌的内侧,为长方形的短肌。

2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呈三角形。

3股薄肌位于最内侧,为长肌。

4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近似三角形的扁肌。

5大收肌位于上述肌的深面,大而厚,呈三角形。

内侧群肌作用是使髋关节内收和旋外。

(三)后群

后群肌共3块。均起自坐骨结节,向下跨过髓关节和膝关节的后面。

1股二头肌位于股后部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会合后,以长臆止于排骨头。

2半腱肌位于股后部的内侧。约占肌的下半,止于腔骨上端内侧。

半腱肌是一块造合作转移肌瓣或肌皮瓣的良好供肌,临床常用来覆盖修补坐骨部褥疮或外伤缺损。

3半膜肌位于半臆肌深面。上部是扁薄的臆膜,几乎占肌的一半。

后群肌作用是屈膝关节和伸髋关节;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以使膝关节旋外,而半腱肌和半膜肌使膝关节旋内。

髋肌为运动髋关节的肌,主要起白骨盆的内面和外面,跨过髋关节,止于股骨上端,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一)前群 有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

1.髂腰肌iliopsoas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psoas major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iliacus呈扇形,位于腰大肌的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使大腿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2.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 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使阔筋膜紧张并屈大腿。

(二)后群 主要位于臀部,故又称臀肌,有7块。

1.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隆起,覆盖臀中肌下半部及其它小肌。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肌束斜向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的臀肌粗隆。作用:使大腿后伸和外旋。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是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之一。

2.臀中肌gluteus medius 位于臀大肌的深面。

3.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位于臀中肌的深面。臀中、小肌都呈扇形,皆起自髂骨翼外面,肌束向下集中形成短腱,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两肌均使大腿外展,前部肌束能使大腿旋内,而后部肌束则使大腿旋外。

4.梨状肌 piriformis 起自盆内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外展、外旋大腿。

5.闭孔内肌obturator internus 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此肌腱的上、下各有一块小肌,分别为上孖肌、下孖肌,与闭孔内肌腱一起止于转子窝。作用:使大腿旋外。

6.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 起自坐骨结节,向外止于转子间脊。作用:使大腿旋外。

7.闭孔外肌obturator externus 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的后方,止于转子间窝。作用:使大腿旋外。 大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一)前群

前群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sartorius 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斜向内下,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大腿和屈膝前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是全身最大的肌,有4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4个头向下形成一强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大腿。

(二)内侧群

有5块肌,位于大腿的内侧,分层排列。起自闭孔周围的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处。

1.耻骨肌pectineus 长方形短肌,位于髂腰肌的内侧,长收肌的外侧。

2.长收肌adductor longus 三角形扁肌,在耻骨肌的内侧。

3.股薄肌gracilis 带状长肌,在最内侧。

4.短收肌adductor brevis 近似三角形的扁肌,在耻骨肌和长收肌后面。

5.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为内侧群最宽大的三角形肌,在上述肌的深面。

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外,其它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大收肌还有一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此腱与股骨之间有一裂孔,称为收肌腱裂孔,有大血管通过。

(三)后群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均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常称之为“腘绳肌”。

1.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位于股后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semitendinosus 位于股后的内侧,肌腱细长,几乎占肌的一半。与股二头肌长头一起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3.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在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坐骨结节,腱膜几乎占肌的一半,肌的下端以腱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小腿肌分为3群:前群在骨间膜的前面,后群在骨间膜的后面,外侧群在腓骨的外侧面。

(一)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起自胫骨外侧面,肌腱向下经踝关节前方,至足的内侧缘,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作用:伸踝关节(足背屈),足内翻。

2.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起自腓骨内侧面的上2/3和小腿骨间膜,向下至足背分为4条腱至第2-5趾背移行为趾背腱膜,止于中节和远节趾骨底。由此肌另外分出一腱,经足背外侧止于第5趾骨底,称为第3腓骨肌。作用:伸踝关节,伸第2~5趾,足外翻。

3.踇长伸肌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位于前两肌之间,起自腓骨内侧面的中份和骨间膜,肌腱经足背,止于踇趾远节趾骨底。作用:伸踝关节,伸踇趾。

(二)外侧群

外侧群为腓骨长肌peroneus longus和腓骨短肌peroneus brevis,两肌皆起自腓骨的外侧面,腓骨长肌起点较高,并覆盖腓骨短肌。

两肌的腱经外踝的后面转向前,在跟骨外侧面分开,短肌腱向前止于第5跖骨粗隆,长肌腱绕至足底,斜行至足的内侧,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三)后群 分浅、深两层。

1.浅层 有强大的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两个浅表的头称腓肠肌gastrocnemius,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两头相合,约在小腿中点移行为腱,位置较深的一个头是比目鱼肌soleus,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肌向下移行为肌腱与腓肠肌的肌腱合成人体最粗大的跟腱tendo calcaneus,止于跟骨。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膝关节。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2.深层 有4块肌,腘肌在上方,另3块在下方。

(1)腘肌popliteus:斜位于腘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部分,止于胫骨的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2)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hmgus:位于胫侧,起自胫骨后面,长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在足底分为4条肌腱,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第2~5趾。

(3)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起自腓骨后面,长腱经内踝之后至足底,止于踇趾远节趾骨底。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踇趾。

(4)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erior:位于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之间,起自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长腱经内踝之后到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和内侧、中间及外侧楔骨。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使足内翻。 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一)足背肌

足背肌较薄弱,包括伸踇趾的踇短伸肌和伸第2~5趾的趾短伸肌,位于趾长伸肌腱深面。

(二)足底肌

足底肌的配布和作用与手掌肌相似, 亦分为内侧群、中间群和外侧群,但没有与拇指和小指相当的对掌肌。

1.内侧群 为运动跗趾的小肌。有3块,浅层有踇展肌、踇短屈肌;深层有踇收肌。

2.中间群 由浅至深排列为趾短伸肌、跖方肌、4条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

3.外侧群 为运动小趾肌,有小趾展肌和小趾短屈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73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