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最早是出自《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是说:只有重视自身修养,才能整顿好家庭,家庭和睦了,才有精力和能力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从而真正让天下归心,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而且最完美的概括。
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但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修身”,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扩展资料
孔子在《礼记》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才能实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相当精辟,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一不与“修身”有关。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
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而是以修身为起点,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
至于那些无助于个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杂学,不但无益于修身,还会让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无所不知,夸夸其谈。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便学了再多的学科,看了再多的书,却没有办法约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帮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学则无非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
引证: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扩展资料:
修身齐家
解释:修身[url]齐家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
出处:《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译:文自己品德好才能治理好家,家业兴旺才能治理好国家。
例句: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
释义:陶冶身心, 涵养德性, 修持身性。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 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读音:xiū shēn
造句:
1这里环境幽雅恬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2妈妈每天都坚持练瑜伽,以修身养性。
3君子修身养性,自是防意如城。
4正本清源、修身守德乃治本之策。
5静以修身,俭以养廉,确是如此。
释义:
1 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2 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读音:xiū yǎng
造句:
1 粗鲁、蛮横,一看这个人就没修养。
2 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 工作态度粗暴,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4 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人体验生活,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5 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区别:
修身与修养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一种概念,很多观念如“三省吾身”“君子慎独”都是围绕他所进行的,是一个过程和方法。
修养是修身后养成的风度,气质,是一种计量人素质,行为高低的概念,如“素质高”“素质低”,是属于一种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