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研究在在未来男人会逐渐灭亡,只有女人!是真的吗?这有科学根据吗?

美国科学家研究在在未来男人会逐渐灭亡,只有女人!是真的吗?这有科学根据吗?,第1张

英国牛津大学基因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可谓惊心动魄:未来将是女人的纪元,男人将完全灭绝。基因学家和女权代表们的观念居然是那样的接近:男人是寄生虫,该死。只不过,科学家们说得似乎很有根据。

  

  英国牛津大学基因学家斯蒂夫琼斯干脆说:“男人是缺损的女人。”他那名为“男人”的新书(9月10日由Rowohlt出版社出版),副标题就是“大自然的误会”。

  

  琼斯和他的牛津大学同事布莱恩赛克斯把这个“大自然的误会”定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显然是那样的弱小,残破。100年前,才由一名女科学家发现了它的存在。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一个受孕了的卵细胞是长成男性还是保持为女性。所谓的SRY基因(Y的性别决定区域)在受孕约一个月后才作出决定是否长出睾丸,让男性激素在那里面形成睾酮。

  

  Y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唯一没有相同的配对对象的,一旦受到损害,比如环境污染造成的或毒素(酒精,尼古丁)造成的,它不能象X染色体那样,通过相同的配对对象(XX)来修复,并再也无法在遗传信息里摆脱那种不利的影响。琼斯认为:“Y染色体处在沦落的过程中,男人是进化史上的被淘汰体。”

  

  琼斯宣布,“女性的纪元”现在已经开始了。许多迹象能够证明他的理论。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是其中之一。今天,一个新生女孩(在英国)的期待寿命是8158年,而男人只有7559年。除了阿尔茨海默病,可以说所有的死因对男人的打击都大于对女人。男人比女人更早地死于癌症,心血管病,肝硬化,自杀死亡的男人相当于女人的四倍,死于事故和谋杀的男人也比女人多得多。

  

  男人更多地死于许多本来可以医治的疾病,原因之一是男人到了痛苦得忍无可忍的程度才去医生那里,而女人经常主动去医生那里检查。此外,男人比女人更爱冒险:他们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烟,喜欢疯狂飚车,拥有危险的爱好。在英国,甚至高尔球场上死亡的男人也多于女人,因为在雷雨来临时,男人往往仍然镇定地挥杆,结果有些人就被闪电打死。

  

  至于男人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容易与人发生暴力冲突,在基因学家们的眼里主要不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而更多的是与生俱来,原因在于Y染色体和睾酮。牛津大学基因学家赛克斯指出:“女人很少把别人打得鼻青眼种,她们既不会变成暴君,也不会发动战争。”男人的“冲动原罪”就是来自Y染色体,“所有46种染色体中最病态、最多余、最好吃懒做的一个。”

  

  基因学家们还指出,阉割-中国叫宫刑-能让男人多活13年。他们引据一个研究报告:20世纪20和30年代,美国许多年轻人由于精神疾病或刑事犯罪被处以宫刑。这些人的平均寿命比他们的同龄人高出13年。

  

  基因学家们的结论让人胆战心惊:“Y染色体在我们的眼前不断地脱落解体。没有任何根据让我们相信,这个毁灭的过程会被制止住或甚至扭转。”赛克斯甚至断言,男人最终将从地球上消失,因为Y染色体在不断地劣化,在摧毁自己。当然,今天的男人还不用担心世界末日的到来。因为,赛克斯估计的男人灭亡时间是在125万年之后。但是,在人类进化史上,12万年又算得什么。据最新的研究,猴子变人的过程是在700万年之前发生的。

作为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主唱,Mick Jagger是摇滚乐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主唱之一。1943年6月26日,原名Michael Phillip Jagger的Mick Jagger出生在英国的Dartford,5岁上小学时就认识了后来音乐事业上终生的伙伴凯西·理查兹(Keith Richards)。在中学期间,Mick Jagger开始着迷于音乐,尤其是早期的摇滚乐。于是,Mick Jagger自己所幸组建了一支名叫 Little Boy Blue & the Blue Boys的乐队。后来,Mick Jagger上了伦敦经济学学校osNV_v在Jagger再次与儿时好友Keith Richards相遇之后不久,the Rolling Stones诞生了。1964年5月,the Rolling Stones发行首张专辑。到60年代末,滚石在Jagger和Richards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知名的摇滚乐队之一。在70年代初,Jagger还曾涉足影视圈。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在随乐队度过了辉煌的20年之后,Jagger和Richards关于乐队的发展方向开始有了不同的意见。在两人矛盾激化之后,Jagger于1984年开始录制首张个人专辑。1985年,偏向主流舞曲华的首张个人专辑《She's the Boss》正式发行。1985年夏,Jagger和David Bowie合作录制了一首《Dancing in the Street》。这首单曲名列美国榜第7位,两人将歌曲所有的收益全部捐给了Live Aid。 C28i|)X5在随滚石乐队发行86年的专辑《Dirty Work》之后,Jagger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第二张个人专辑上。1987年,第二张个人专辑《Primitive Cool》正式发行。尽管获得了比《She's the Boss》更好的评价,但本张专辑依然没有如愿成为金唱片。在两张专辑都在商业上宣告失败之后,Jagger在1989年重返滚石乐队。在乐队发行受到好评的专辑《Steel Wheels》以及“Steel Wheels”巡演之后,滚石乐队进入到了一个休整期,乐队每位成员都在忙着个人的发展,Jagger在这时联系到Rick Rubin制作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1993年,Jagger第三张专辑《 Wandering Spirit》面世,好评如潮。与此同时,专辑在美国榜中名列第11位并在发行当年就成为金唱片。随后,滚石乐队重组发行专辑《Voodoo Lounge》并再次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世界巡演。跨入90年代,Jagger再次涉足**界2001年,Jagger发行第四张个人专辑《Goddess in the Doorway》。2005年9月,62岁高龄的Jagger随乐队滚石乐队发行最新专辑《A Bigger Bang》。

主音吉他手Keith Richards是the Rolling Stones乐队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乐队的两大核心之一,比主唱Mick Jagger小半岁的Keith Richards也是出生于英国的Dartford。Keith Richards药品和酒精的痴迷以及他放荡,糜烂的生活方式甚至和他高超的吉他技艺一样出名。Keith Richards有时被人称为是继他的偶像查克·贝里(Chuck Berry)之后最优秀的摇滚节奏吉他手。

Keith Richards与Mick Jagger在60年代初共同创建了the Rolling Stones并参与创作和录制了乐队发行过的所有专辑。在乐队1986年的专辑《Dirty Work》之后,由于Mick Jagger与Keith Richards的矛盾日渐激化,Mick Jagger决定全力准备第二张个人专辑,而不举办巡演。Keith Richards索性利用这段时间发展个人事业,不仅组建了一支玩票性质的乐队the Xpensive Winos,而且在1988年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Talk Is Cheap》。《Talk Is Cheap》在销量与评论界取得了双赢,远比Jagger87年的个人专辑《Primitive Cool》成功。

主音吉他手Keith Richards是the Rolling Stones乐队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乐队的两大核心之一,比主唱Mick Jagger小半岁的Keith Richards也是出生于英国的Dartford。Keith Richards药品和酒精的痴迷以及他放荡,糜烂的生活方式甚至和他高超的吉他技艺一样出名。Keith Richards有时被人称为是继他的偶像查克·贝里(Chuck Berry)之后最优秀的摇滚节奏吉他手。

Keith Richards与Mick Jagger在60年代初共同创建了the Rolling Stones并参与创作和录制了乐队发行过的所有专辑。在乐队1986年的专辑《Dirty Work》之后,由于Mick Jagger与Keith Richards的矛盾日渐激化,Mick Jagger决定全力准备第二张个人专辑,而不举办巡演。Keith Richards索性利用这段时间发展个人事业,不仅组建了一支玩票性质的乐队the Xpensive Winos,而且在1988年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Talk Is Cheap》。《Talk Is Cheap》在销量与评论界取得了双赢,远比Jagger87年的个人专辑《Primitive Cool》成功。在Mick Jagger单飞失败之后,Keith Richards与老搭档Jagger终于再度联手,于1988年底重组了the Rolling Stones,而乐队重组后的首张专辑《Steel Wheels》以及随后的巡演大获成功。1992年,Keith Richards发行了第二张个人专辑《Main Offender》。目前,Keith Richards一直跟随the Rolling Stones进行世界巡演。吉他手荣·伍德(Ron Wood)是目前滚石乐队四名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1947年6月1日生于英国伦敦。60年代末,年轻的Ron Wood作为the Creation乐队的一员首次参与录制专辑。当the Creation解散之后,Wood又被邀请到杰夫·贝克乐队(the Jeff Beck Group)担任贝斯手,当时乐队中的主唱是日后被称作豆沙嗓的罗德·史都华(Rod Stewart)。虽然被寄予很高的希望,但乐队只发行了两张不错的专辑就宣告解散。Ron Wood随后又加入了the Small Faces(后期更名为the Faces)并跟随乐队发行了3张专辑,而the Faces乐队最终于1975年解散。虽然Ron Wood在70年代中期发行了几张评价不错的个人专辑,但他真正为人关注还是从加入the Rolling Stones乐队开始。Ron Wood第一次参与滚石乐队专辑的录制是1976年的《Black and Blue》。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s的矛盾激化,the Rolling Stones进入了冬眠期,而Ron Wood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个人的事业。从80年代至今,Ron Wood又发行多张个查理·沃兹(Charlie Watts,又名Charlie Wards)于1941年7月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The Rolling Stones乐队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之一The Rolling Stones的鼓手,Charlie Watts个人最喜欢的音乐是爵士乐。另外,Charlie Watts还是The Rolling Stones从发行首张专辑至今除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s之外乐队唯一没有更换过的成员。人专辑,而除了音乐之外,Ron Wood还是一名出色的画家。KFC MAN/文查理·沃兹(Charlie Watts,又名Charlie Wards)于1941年7月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The Rolling Stones乐队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之一The Rolling Stones的鼓手,Charlie Watts个人最喜欢的音乐是爵士乐。另外,Charlie Watts还是The Rolling Stones从发行首张专辑至今除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s之外乐队唯一没有更换过的成员。1980年,Charlie Watts加入了由多位英国顶级音乐家组成的大乐队的世界巡演。1991年,Charlie Watts组建Bop四重奏并发行专辑向爵士萨克斯演奏大师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致敬。2004年,63岁的Charlie Watts被诊断出患上喉癌。在顽强的战胜了疾病之后,老而弥坚的Charlie Watts随乐队录制了最新专辑《A Bigger Bang》,获得一致的好评。2006年,即将年满65岁的Charlie Watts仍跟随滚石乐队进行世界巡演。

滚石

1967年9月,加州大学肄业生简·温纳(Jann Wenner)怀揣被摇滚乐蛊惑的激昂,带领一群年轻人在旧金山的一个破印刷厂的阁楼里,没日没夜地排版、印制、争吵。9月30日,4万份封面是约翰·列侬的音乐小报出炉。他们叫它《滚石》。谁也没想到,这本第一期只卖出6000本的音乐小报在日后30多年里不断捕捉摇滚乐的经典瞬间,参与甚至制造了整个摇滚乐的历史。

“孟斐斯录音棚看上去跟以前没什么分别,但1954年7月5日,摇滚乐就在这里诞生。”《滚石》杂志在“改变摇滚乐的50个时刻”专刊中以这句话宣布了摇滚乐的确切诞生日期。那个夜晚被看成一个意外:来自密西西比州的卡车司机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好不容易得到进入孟斐斯录音棚的机会,他有些紧张,唱了几首乏善可陈的乡村民谣后,这个19岁的青年自己都有点沮丧。之后一首叫《没事了,妈妈》(That's all right,Mama)的歌曲前奏响起,普雷斯利又开始演唱。这本是一名叫克留达普的黑人歌手在1947年创作的布鲁斯歌曲,但白人小青年普雷斯利把它演绎得既“黑人”,又乡村。

那个夜晚在当时被忽略,但《滚石》这本13年以后才创办的杂志将它提到了摇滚乐历史的起点。也许应该感谢这13年,正因为站在时间中点回望,《滚石》才更能看清被摇滚情绪感染的岁月,更能捕捉具有转折意义的时刻。普雷斯利那个夜晚的演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也让孟斐斯录音棚的老板萨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感觉,这样一位带黑人风格的白人歌手,日后定会成为大明星。他帮助普雷斯利发唱片,开巡回演唱会。融合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曲风,满是黑人味的唱腔,让普雷斯利迅速走红。到70年代,他已经创下销售155亿张单曲唱片的无敌纪录。那时,人们喜欢叫他的花名:“猫王”。

猫王被《滚石》挑中确有道理。他是第一位将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融和起来的白人歌手,并不断将流行歌曲、福音音乐、蓝草音乐甚至歌剧式的渲染调和成一体;他夸张的现场表演风格与胯部扭动动作被称为“撞与扭”,最直接反映了“摇滚”这一名称。但更重要的是,猫王首次将边缘化的摇滚乐带入主流,为大众所知、并带来了流行音乐行为方式及观念的革新。从那时起,摇滚开始成为一种文化。1967年《滚石》创刊之前,摇滚乐已经走过了许多值得记取的片段。在内容上,它继续融合已有的其他音乐形式,但音乐要素注定不能成为摇滚乐的标准,表演形式与倡导的信念才是决定历史的传奇。到60年代,查克·贝里36次的错误奠定下摇滚乐的演奏法则;女子乐队与黑人歌手走入大众视线;车库摇滚、民歌摇滚、迷幻摇滚已经出现;而“谁人”乐队将吉他砸向音箱,嬉皮运动将摇滚情绪蔓延到世界各地摇滚乐之于60年代,如同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所写道的:“摇滚乐是60年代的集团宗教——不仅是音乐和语言,而且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枢纽,所有这一切集合而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旅行的仪式。”

这样的背景让《滚石》的创刊人简·温纳敏锐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已经来临,摇滚乐将是这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标志。他迷恋的偶像,不管是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还是“滚石”乐队,都是英雄。但1967年的旧金山处处可见摇滚乐打出的“革命”旗帜,反摇滚势力则对摇滚乐疯狂诅咒,凡是跟摇滚有关的都被描述成“三R”——摇、滚、乱(Rock, Roll, Riot),包括品目繁多的音乐小报。新生的《滚石》似乎要被当时音乐媒体的杂乱无序淹没时,温纳显露出他的新闻才华。他一改当时地下小报起哄的报道方式,用传统清晰的新闻写作方式来深入报道当时的摇滚英雄。对此温纳曾这样回忆:“我具有一种将事物清晰化与条理化的直觉,了解设计与如何呈现,当时的地下报纸对我毫无吸引力。”就在此时,《滚石》式封面与长篇专访推出。

1968年,《滚石》选用列侬与大野洋子手拉手裸体背对镜头的照片作为封面,引起全国轰动。1970年,温纳启用当时只有20岁的旧金山大学学生安妮·莱伯维茨(Annie Leibovitz)担任首席摄影师,列侬与大野洋子通过她的镜头屡屡出现于《滚石》,伴随的是对列侬的长篇专访。“披头士”从最初的乖巧平静,到“披头士”热,以及与革命、宗教的种种纠葛,直至解散,从《滚石》中都可找到记录。1980年12月8日,莱伯维茨为列侬与大野洋子拍下一张列侬蜷曲身体拥抱洋子的照片,当时她已经与这对夫妇成为朋友并住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同一栋公寓内。12月10日,安妮还没来得及将照片拿给这对夫妇看,列侬被刺杀的消息便传来。这张列侬最后的照片,最终成为《滚石》纪念列侬专刊的封面。此时的《滚石》已经异常接近影响摇滚乐历史的瞬间。

罗伯特·德瑞普在《滚石杂志:未经删改的历史》中曾说:“从1970年到1977年,在美国没有另一家杂志像简·温纳所称‘来自旧金山的摇滚小报'那样诚实和富有想象力。”实际上,到70年代中期,《滚石》已经是美国新闻业的先锋。这不仅得益于它网聚了一批如乔·克雷恩、莱伯维茨等若干美国杰出记者、摄影师,也不仅是因为对于列侬、摇滚乐走向、甚至美国大选等各类社会问题的深刻挖掘与探索,更重要的原因是,《滚石》所推崇与引领的音乐潮流已经成为美国主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整个美国已经摇滚乐化了。

1967到1977的10年间,《滚石》记录下摇滚乐的如下关键词:吉米·亨德里克斯手上燃烧的吉他、月桂谷、伍德斯托克、《大街上的流亡者》、重金属、朋克、雷鬼、迪斯科舞曲摇滚乐继续发展的同时,改变着美国或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甚至政治。当时的《滚石》身处历史之中,已经成为时代的证明人与风向标。

1976年,《滚石》迁往纽约,很多批评家认为这是它衰落的开端。纽约的《滚石》继续保有深刻的新闻报道风格,并收获了更多的金钱和名誉,但它开始失去先锋的思想与革命的气质。有人说,因为温纳已经长大了,他不想反抗任何事情。实际上长大的是摇滚乐。80年代后的摇滚乐,最令人激动的是商业成功。说唱乐风行一时,但这只是长期潜伏的地下黑人音乐浮出水面;忠实摇滚者继续焚毁堂皇和伪善,散播不满与反叛,但他们的重复动作已经没了60年代毫不在乎的决心。当有人称《滚石》已经是一单生意的时候,摇滚乐也在成为生意。温纳这样辩解《滚石》的衰落:“70年代的反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今天的主流文化。30年前的《滚石》,诞生于一个什么人都在反抗的社会,今天呢,孩子已经非常自由,他们不知道该反抗什么,摇滚乐成为每个商业电视台的节目。《滚石》或许遗憾失去了最初的旁观者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到我们最初所倡导的东西了”这并非没有道理。

这个时期的《滚石》占据美国音乐杂志老大的位置,很是志得意满。但能做的却只有将性感女郎请上封面,不停反刍那让人心池荡漾的60年代。1997年夏季的Lilith Fair音乐节刺激了《滚石》怀旧的决心。这个音乐节参演歌手均为女性,力图打破摇滚女歌手弱势的局面。1997年9月30日,《滚石》推出“摇滚的女人”庆生专刊。1969年《滚石》就描述过献身给摇滚明星的女孩们,她们的全部精神寄托于此,用性来迎合摇滚反抗生活,她们被叫做“骨肉皮”(Groupie),北京话里的“果儿”。“摇滚的女人”再次提起鲜亮的“果儿”,同时回顾的还有朋克女青年克里斯·辛迪,性感天后麦当娜,戏弄男女之情的帕蒂·史密斯但她们依旧是摇滚乐的次要角色,她们也只是过去。

1998年5月,《滚石》杂志在ABC电视台播出30周年纪念专题《我们在哪里:滚石国情咨文》,从摇滚乐说起,直至宗教文化政治情感金钱方方面面。它其实在提醒美国人,我,《滚石》,曾经参与或制造了摇滚乐的历史,曾经承载了一代人的理想与信仰、愤怒与欢乐。但那又怎么样,都过去了。

2004年的《滚石》在性感女星和商业大碟的空隙中,辟出一块地方,告诉人们,摇滚乐已经诞生50年了。50个改变摇滚乐的历史时刻依次排列,50幅《滚石》式封面一一悬起,又在历史一点上回望,《滚石》在自己与摇滚乐的昔日辉煌中品味的却是今日萧瑟。庆典总要有的,但9月30日的庆生专刊,《滚石》能做的只是与我们一起歌颂60年代。

http://wwwmusicyycn/Page/gunshi/indexhtm

英文http://wwwrollingstonecom/

  有很多!还是自己找找好!

  昼夜摇滚

  神秘列车

  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

  别回头

  苦难日之夜

  紫醉金迷

  美国风情画

  给我庇护

  NME评选20部最佳摇滚**(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21:01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庆祝英国“新音乐快递”(NME)网站**频道的推出,该网站近日评选出了20部最优秀的与摇滚有关的**。

  《24小时派对狂》(24 Hour Party People,2002)

  这部纪录片全程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Tony Wilson)的故事探索由其创立的著名唱片厂牌Factory的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影片涉及Factory旗下Joy Division乐队的发展,并从威尔森的视角分析柯蒂斯的自杀事件。该片参加了当年的戛纳影展。

  《金属精神》(Anvil,2008)

  影片真实描绘了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和现在。片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的访谈段落,例如Slash、摩托头乐队的Lemmy、炭疽的Scott Ian、金属的创始人Lars Ulrich等。该片获得了今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控制》(Control,2007)

  这是一部描述英国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后期生活的黑白传记**,曾获得多项大奖。柯蒂斯在23岁时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青年歌手萨姆·赖利因为成功扮演柯蒂斯而顺利走进了影视界。

  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影片讲述了《滚石》杂志的一名实习记者随乐队采访的故事。这来源于导演兼编剧卡梅伦·克劳(Cameron Crowe)的真实经历,他年轻时作为《滚石》的实习记者曾追随奥尔曼兄弟乐队(The Allman Brothers Band)、齐柏林飞艇、老鹰、林纳史金纳等。该片获得一项奥斯卡奖、一项格莱美奖、两项金球奖,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赞誉它是当年最好的**。凯特·哈德森在片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种怪物》(Some Kind Of Monster,2004)

  一开始这部纪录片只打算表现金属乐队的专辑《St Anger》(2003)的诞生过程。随着拍摄过程的深入,影片挖掘了乐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的意见冲突。片中有很多乐队排练的片段,片名出自专辑中的一首同名歌曲。影片获得了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

  这部由丹尼·鲍尔执导,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关于瘾君子的**堪称经典。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的提名。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1979)

  影片根据谁人乐队1973年的同名摇滚歌剧改编,讲述了英国现代派青年的故事。

  《不要回头》(Don't Look Back,1967)

  这部影片在1998年被收入美国国家**目录,记录了1965年鲍勃·迪伦在英国巡演的过程。该片创造了很多经典,无数音乐和影视作品向其致敬。影片开始《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隐秘的乡愁布鲁斯)的片段,被视为第一件音乐录影作品。片尾迪伦说的“给无政府主义者一根烟”,更是成为经典对白。

  《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1984)

  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重金属乐队刺脊(Spinal Tap)的故事。这是一支虚构的乐队,他们疯狂的行为和自负的性格幽默的体现了当时乐坛的现状。2002年,该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入国家**目录。后来,饰演三位乐手的演员还以“刺脊”的名义举办过几场演唱会。

  《高保真》(High Fidelity,2000)

  这部由约翰·库萨克主演的喜剧**,讲述了一个音乐发烧友的故事。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家唱片店里,由于人物的特殊身份,影片对配乐的要求特别高,为此编剧和他的团队不得不从2000首歌中精挑细选了70首放入片中。

  《挖!》(Dig!,2004)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两支美国摇滚乐队,丹迪·沃霍斯(The Dandy Warhols)和布莱恩琼斯城大屠杀(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七年中的发展历程,集中描绘了两位主唱考特尼·泰勒-泰勒(Courtney Taylor-Taylor)和安东·纽库姆(Anton Newcombe)。但是纽库姆认为影片对自己和乐队的描绘并不真实。该片在2004年美国圣丹斯**节上赢得了纪录片评委会大奖。

  《失去价值》(Stop Making Sense,1984)

  影片记录了美国摇滚乐队Talking Heads 1983年为专辑《Speaking In Tongues》(说方言)巡演过程中,在好莱坞Pantages剧院连续三晚的演出。这是第一部完全使用数字音频技术制作的**,预算达到1200万美元。片名来自《Girlfriend is Better》(女友更好)的歌词:“当我们变老,就会失去价值。”该片经常被称为“最伟大的摇滚**之一”

  《年少轻狂》(Dazed And Confused,1993)

  这部青春成长喜剧**造就了一批未来之星:马修·麦康纳、本·阿弗莱克、米拉·乔沃维奇等。片名出自齐柏林飞艇乐队的同名歌曲,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希望乐队允许他在**中使用这首歌曲,尽管吉米·佩吉同意了,罗伯特·普兰特却没有同意。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

  在这部交织着暴力、犯罪、喜剧和流行文化的**中,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加入了大量冲浪摇滚乐,他觉得这样就像摇滚版的埃尼奥·莫里康纳(Ennio Morricone,意大利**配乐大师)作品,摇滚版的意式西部片音乐。片中最著名的歌曲是冲浪乐之父迪克·戴尔(Dick Dale)改编的希腊歌曲《Misirlou》(希腊语,意为“埃及姑娘”)。此外由于在**中翻唱尼尔·戴蒙德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女孩,你就要变成女人了),芝加哥另类摇滚乐队Urge Overkill迅速打入了主流市场。

  《没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

  这部**囊括了两位大人物的第一次:马丁·斯科塞斯首部人物传记长片,反映了鲍伯·迪伦1963至1966年间的音乐生涯;迪伦首次在录像采访中广泛深入地谈论自己的早期生涯。

  《给我庇护》(Gimme Shelter,1970)

  当**、电视里出现60年代或者与越战有关的场景时,滚石乐队的《给我庇护》经常被作为背景歌曲。这首歌是乐队1969年专辑《Let It Bleed》中的主打单曲。该片是讲述乐队1969年环美巡演的纪录**。

  《见人很容易》(Meeting People Is Easy,1998)

  这是一部关于乐队巡演旅程的纪录**,但是它对巡演持否定的态度。影片展现的内容是巡演的单调乏味而非人们眼中的光鲜迷人。导演格兰特·基(Grant Gee)用镜头记录下电台司令(Radiohead)为1997年的专辑《OK Computer》巡演的过程,并获得了2000年格莱美最佳长篇音乐录影的提名。

  《花园之州》(Garden State,一译为“情归新泽西”,2004)

  这部扎克·布拉夫(Zach Braff)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探索了生活的意义。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问题少女萨姆性格孤僻、习惯撒谎,却十分热爱音乐。片中充斥着酷玩的《Don’t Panic》(不必惊慌),The Shins的《New Slang》(新俚语)、《Caring Is Creepy》(关心让人恐惧),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的《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纽约最后的男孩)等优秀歌曲。所有曲目都是由布拉夫亲自挑选的,他为此还获得了2005年格莱美最佳原声专辑编辑奖。

  《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2006)

  这是第三部为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从1970年到2005年,历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热闹场景。

  《粉红女郎》(Pretty In Pink,1986)

  《小鬼当家》的导演兼编剧约翰·休斯(John Hughes)最擅长描摹青少年的心理,这部关于青涩初恋的**正是由他创作。影片的灵感来自英国后朋克、新浪潮乐队迷幻皮草(The Psychedelic Furs)的同名歌曲。这首歌被改编重录后成为了**的主题曲。

一个球员,年少成名,二年级就入选全明星和最佳阵容,成为联盟史上第一个”亿元先生“,晚年随队两次夺冠,退役后回到母校担任球队主教练。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顺风顺水?

朱万霍华德,中国球迷熟悉的火箭霍二叔,就是这样一个人生赢家!

1994年,首轮第5顺位,二叔被子弹(现奇才)选中。恰逢他的大学队友韦伯也从勇士赶来,恰同学少年再续前缘!

94-95赛季,韦伯出战54场,201+96+47;霍华德出战65场,17+84+25。遗憾的是,二叔这样的表现居然只能入选年度最佳新秀二阵!

当季一阵成员是:希尔、基德、大狗、埃迪琼斯、布莱恩格兰特!

虽然子弹只拿到21胜,但是人们对子弹的明天充满信心!

95-96赛季,韦伯因伤只出战15场,二叔挑起球队大梁,出战81场,场均41分钟,221+81+44,二叔虽然身高2米06,但是快速灵活,能打多个位置,典型的技术流。

2月,霍华德被教练们选进全明星替补阵容,这也是他生涯唯一一次全明星经历! 他的同届队友希尔、基德是那年的全明星首发,现在看来,94届新秀也是很强的。

但是子弹当时的建队思路非常混乱,内线拥挤不堪,除了密歇根双雄,还有2米31的第一高人穆雷桑,还选来了新秀拉希德华莱士!外线和侧翼非常薄弱!子弹最终39胜列东部第十。 但是瑕不掩瑜,二叔入选年度最佳三阵,这也是他生涯唯一一次!

1996年夏天,觉得捡到宝的子弹孤注一掷, 和二叔签下7年107亿的合同, 二叔成为史上第一个亿元先生!

1997年,韦伯终于恢复 健康 ,”穆雷桑+韦伯+二叔+钱尼+斯特里克兰“的先发五虎大杀四方!这是典型的大球阵容!子弹最终44胜列东部第八,首轮面对公牛,被横扫!

这是子弹(奇才)2005年以前最后一次季后赛之旅!

对了,那一年,有个叫 本华莱士 的新秀来到球队。

后来韦伯去了国王大红大紫,二叔虽然常年有18+8的稳定输出,但是有了那份亿元合同,球队又打不出成绩,难免就会被认为是高薪低能!

2000年,奇才名噪一时的”高薪三老“, 二叔1500万、里奇蒙德1000万、罗德1000万! 在那个年代,年薪过千万的不超过20人,第一是奥尼尔,1710万,当红小生科比和艾弗森也只有900万!

最重要的是,里奇蒙德35岁、罗德34岁,都是老将;二叔才27岁啊!

2001年,忍无可忍的乔丹开始大清洗!二叔被送去小牛队,当季剩余的小牛27场比赛,二叔成为首发大前锋,司机当时是小前锋!小牛19胜8负,重返阔别十年的季后赛!

首轮面对爵士,决胜的第5场,司机纳什发挥失常,二叔拿下全队第二高的19分,另有8篮板,并将马龙防的28中9!小牛昂首晋级!

但是二叔身上仿佛一直带有”棋子“属性,像筹码一样,难以安身立命!2002年赛季中期,他又被换去掘金。

02-03赛季,走了麦克戴斯,来了坎比,但是坎比伤停,二叔成为掘金唯一的王牌,场均184+76+3,但是孤掌难鸣,掘金17胜65负西部垫底!

换句话说,可能不太恰当,二叔为掘金带来了安东尼!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2003年夏天,二叔来到第4支球队——奥兰多,辅佐麦迪。

人人都看好这支球队,认为二叔非常适合魔术的体系,如果打大球,二叔就打中锋;如果打小球,二叔就是3号位!然后,二叔依旧稳定的17+7, 然后以中锋身份交出04次封盖和45%的命中率!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火箭,后来又去了小牛、掘金、山猫、开拓者。

2010年,二叔37岁了。

二叔在迈阿密度过了最后三个赛季。

2013年夺冠后,40岁的二叔功成身退!

2019年5月23日,朱万·霍华德回到母校密歇根大学担任狼獾队主教练。

1、世界四大乐队有哪些:滚石乐队、甲壳虫乐队、老鹰乐队、Beyond乐队。

2、滚石乐队:滚石乐队是一支英国摇滚乐乐队,于1962年4月在伦敦成立。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 ,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史都华(Ian Stewart, 钢琴手、和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 主唱、口琴手)。

3、披头士乐队:披头士乐队(英语: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披头四乐队”等。乐队成员为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

4、老鹰乐团:老鹰乐团(Eagles)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成立于美国洛杉矶的一支摇滚乐团,至今共发行7张专辑与29支单曲。乐团于1980年一度解散,于1994年重组,开始在各地进行的巡回演唱。

5、Beyond乐队:Beyond是1983年成立的香港摇滚乐队,早年被视为地下乐队,1987年加入香港主流乐坛,是华人乐坛上具代表性的摇滚乐队之一。

“滚石”乐队15首经典歌曲简介

1《同情恶魔》(Sympathy for the Devil,1968)

这是“滚石”写的最优秀的歌曲。很多人根据标题得出结论说此歌说明“滚石”膜拜撒旦,可其实此歌的意思正好相反。贾格尔创作的歌词告诉我们:真正的恶魔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类才是这个地球上真正的恶魔。看看现在这个混乱的世界吧,贾格尔说出了几分真相。这首歌的配乐也很有趣,它采用了非洲音乐的节奏,以及非洲土著在祈祷仪式上的哼唱,听起来真像是参加了一次驱魔的法会。理查德的吉他solo更是出彩,充满了神经质的扭曲,伴随整个歌曲的贝司独奏也十分精彩,据说这也是出自理查德之手。

2《(我无法)满足》(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1966]

这首歌被无数音乐杂志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摇滚歌曲,因为它具备摇滚的一切素质:好听的吉他solo;易唱的副歌;若有若无的性暗示;以及能跟着摇头晃脑的节奏。此歌是“滚石”的第一首冠军单曲,可以说是他们的成名作。

3《你不会总得到你想要的》(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1969)

这首歌的引子居然是伦敦合唱团唱的,听起来像歌剧选段。很多人都说这首歌是“滚石”对“披头士”那首《嘿,裘德》(Hey Jude)的回答,因为两者都很长。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唱的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尾部分对标题的不断重复。这首歌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成语,在演唱会上肯定也是煽情的大热门。

4《大街上战斗的人》(Street Fighting Man,1968)

1968年全世界爆发了多起街头抗议游行示威活动,这首歌写的就是这股来自民间的抗争。可是,就像许多“滚石”的歌曲一样,这首歌所表达的立场并不明显,到底抗议什么?“滚石”们并没有说清楚。虽然如此,美国的电台还是把这首歌给禁了。可这一禁反到让这首歌成为“滚石”的经典曲目了。

5《当我的眼泪流过》(As Tears Go By,1965)

这首歌当初是作为单曲《第19次神经崩溃》的B面而出版的,这大概是他们写的最温柔的歌曲了。不但贾格尔唱得温柔,伴奏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弦乐,听起来根本不像是一首摇滚歌曲。有趣的是,这首歌恰恰写的是一个上流人家的贵妇人特有的莫名的伤感。她隔着窗户看到孩子们在玩耍,突然就流下两行热泪,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首歌原本是写给“滚石”们共同的女朋友,模特马丽安·费斯福尔(Marianne Faithfull)的,此歌果真让她出了名。其实“滚石”们还是喜欢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的,如果她们肯和自己上床的话。

6《第19次神经崩溃》(19th Nervous Breakdown,1966)

这是一首诋毁女人的歌曲,这样的歌曲是“滚石”最擅长写的。不过这首歌的主人公是一个出入上流社会的名媛,骂这样的人最符合摇滚小子们的口味了。所以这首歌红了!

7《把它涂黑》(Paint It Black,1966)

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摇滚单曲,它有简单好记的旋律,强劲有力的节奏和容易跟唱的歌词,布莱恩·琼斯弹奏的印度西塔琴是这首歌的亮点。在大型音乐会上这样的歌曲肯定会被留作活跃气氛的灵丹妙药。谁还在乎这首歌其实唱的是歌者对死去的女朋友的怀念呢。只要跟着一起吼:“把它涂黑!把它涂黑!”就行了。

8《红糖》(Brown Suger,1971)

这首歌的吉他solo非常有名,演唱会上肯定能让全场一起跟着卡拉OK。可如果你仔细听歌词,你会发现这首歌唱的是奴隶主和黑女奴发生性关系!不用说,当年这首歌给“滚石”带来了很多麻烦,但这并不妨碍摇滚乐迷们把此歌视为“滚石”的经典之一。

9《星期二的红宝石》(Ruby Tuesday,1967)

“骨肉皮”是指专门和摇滚明星睡觉的女歌迷们,而这首歌就是写一个骨肉皮的。“滚石”的骨肉皮大概是摇滚乐队里面最多的,你看,她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好听的代号,外加一个日期。可是,听完这首优美得不像话的歌曲,谁能说“滚石”们的感情不是真实的呢。也许逢场作戏真能做出爱情来。

10《滚动的骰子》(Tumbling Dice,1972)

这首歌是贾格尔写给自己的“励志歌曲”。他是一个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可在这首歌里他却把女人比作赌徒,而他自己则是赌徒手里的骰子。可贾格尔对自己说,不要害怕,让她们扔吧!我正好可以滚到别处继续爽!

11《给我一个避难所》(Gimme Shelter,1969)

对于欧美人来说,60年代末期是多事之秋。“滚石”的这首歌预言了很多随后发生的悲惨事件。在那段有名的合唱中贾格尔唱道:“孩子们:战争一触即发。”今天听来此话依然不假。

12《跳跃的杰克·弗拉什》(Jumpin's Jack Flash,1968)

这首歌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大概连贾格尔都不知道,他就只管唱:“没关系,这只是气,是气,是气!”后来有好事者说这个“气”是指某种毒品,可歌迷却管不了那么多,大家想听的就是那段有名的吉他solo,现在这段solo已经是摇滚乐历史上的经典了。

13《让我们一起过夜吧》(Let's Spend the Night Together,1967)

“滚石”其实很少唱情歌,这首歌才是最能代表他们风格的。当“披头士”还在唱《让我拉着你的手》的时候,“滚石”们早就进化到要和你过夜了!当年这首歌被多家电台禁播,美国的脱口秀节目逼着“滚石”把歌词改成“让我们在一起呆一会儿吧”才算通过。可和现在的那些露骨的流行歌曲比起来,此歌真是小儿科。

14《野马》(Wild Horses,1971)

这又是一首情歌,但却带有明显的乡村风格。国内听众大多数都是先听了英国乐队“星期天”(The Sundays)的翻唱后才知道这首歌的。

15《时间将证明一切》(Time Is On My Side,1964)

这是“滚石”的第一首登上排行榜前10名的单曲。此歌是典型的布鲁斯,开头那段吉他solo深得布鲁斯的精髓。这首歌是失恋的人唱给离家出走的情人的,他说你走吧,我等你,我不在乎等多久,因为你一定会回来的,时间将证明我是爱你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98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