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猪养殖技术
一、家猪养殖场地
选择家养殖的场地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 一)是林地要选择平均树龄30年以上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木茂密,林下果实和野菜及可食性野草较多,且水源充足的山沟,这样既可以避免野养猪对林木的破坏又可以保证充足的饲料。
(二)是野养猪的数量要与林地面积有合理的比例,一般以每公顷林地放养3—5头猪,每个放养场地放养量不超过120头猪为宜。三是放养场地距居民区及耕地要达到5公里以上,防止人畜对野养猪的惊扰和野养猪对农作物的破坏。四是放养场地及周围林中无大型肉食野生动物出没。
二、修建简易圈舍及看护房
圈舍及看护房的修建要选择在山沟的中下部,交通方便、透光的林下空地,圈舍建设可采用木料、石料或砖料,要背风向阳,地面防水,防泞,舍上建有遮雨棚,因圈舍主要供放养猪晚间休息用,面积不易过大,一般每头猪需建06—08平方米圈舍。
三、家猪野养前的准备
1、野养猪的选择。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应激性较弱,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或二元杂交仔猪,东北林区以长白X约克夏X本地或杜洛克X约克夏X本地为主要品种。仔猪要健康无病,大小基本均等。2做好驱虫、免疫注射和去势,购进仔猪后先进行驱虫,上山前将各项疫病的免疫工作全部完成,上山后不再进行免疫注射。对没有去势的仔猪要及时去势,防止猪在野外发情滥配。
3家中短期饲养。刚断奶的仔猪应激性较强,对气候变化反应较重,不适宜马上野养;同时东北林区山上无雪期仅6个半月左右,猪野养初期体重过低,到大雪封山前尚达不到出栏体重,仍需回家饲养1—2个月,野养猪就失去了绿色有机猪的意义,因此应在2月中下旬购进仔猪,在家中饲养45—60天,体重达到30—35公斤左右,于4月中下旬上山放养,10月中下旬出栏时体重可达到100—120公斤。
四、家猪野养的饲养管理
1放养初期的驯化。猪在大自然环境中具有恋食性、群居性和游动性,不进行驯化会造成猪的不归。因此猪上山初期应先圈养3天,每天伺喂2—3次,让猪熟悉周围环境,从第4天开始打开圈门,让猪自由活动,采食附近野果和植物,傍晚时喂食1次,以猪吃饱为主,喂食时要配合吆喝或敲击食盆等一些音响,召唤猪回归,使猪形成条件反射。
一周时间即可养成傍晚回归吃食休息的习惯,一周后开始定量喂食,每天傍晚一次,喂到8分饱,使猪第二天清晨处于饥饿状态,促使猪到林中觅食,猪到林中采食时,一般为群体活动,由近及远,四处觅食。先采食橡子、榛子、核桃等硬果及可口的野菜,再采食野草和可食性草根,近处采不到就跑远处游动,最远可游动到距圈舍3—4公里,但到下午时都能往回游动,傍晚回到圈舍吃食、休息。
2补饲。猪在野外环境中采食野生植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要,还要进行一定的补饲。一般猪上山前三天,为适应环境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补饲,从第四天开始减少配合饲料用量,一周后改为每天傍晚喂一次,补喂量随猪在野外采食量的逐步增加而减少。猪野养前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600克,野养中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500克,野养后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400—450克。饲料配比为:王米面57%,豆饼14%,浓缩料14%,糠麸类15%。
3勤观察。猪在野外活动量较大,随群观察较困难,应在每天傍晚猪群回归时清点数量,仔细观察猪的采食状态,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对不归的猪只要及时查找,查明原因,部分猪在野外饱食后寻找树下干燥处晚睡而不归属正常现象。家猪野养,活动性大,机体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对于有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病好后再放到野外。
4防中毒。猪对有毒植物具有本能鉴别力,一般不会主动采食有毒植物,但有时个别猪会误食藜芦、毒芹等有毒植物中毒后,出现呕吐、兴奋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力解毒剂,灌服白酒或绿豆水等解毒剂。
5适时出栏。家猪在野外饲养期为6—7个月,日增重350—450克,平均约为400克,体重达到100—120公斤时要及时出栏,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出栏期。
家猪野养注意事项
1要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继续发挥圈养积极性,也要发挥野外放养的积极性。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清洁卫生、节约资源和优质高效的目标。
2家猪野养后,抗病力增强,但仍有患传染病的可能,因此,要继续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对猪瘟、猪丹毒、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疫病严格进行免疫。
3要尽量选用优良品种及优良杂交组合,特别要选用地方优良品种如莱芜猪、玉莲黑猪、沂蒙黑猪、烟台黑猪、里岔黑猪、垜山猪、鲁西北黑猪、昌潍白猪、滕州白猪和胜利白猪及其杂种猪,因为这些地方品种对野外放养的适应力很强。
4英国、丹麦式户外养猪应设围栏,最好是电围栏;要设自由采食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如果是育种猪要建立记录和识别系统。一般是采用春、秋两季分娩。
西医治疗阑尾炎的方法,除了手术还是手术,然而其效果如何呢?据统计,其完全治愈率仅仅在60%左右,剩余的40%则对不起,就要忍受各种各样的遗留病症了,总而言之,医生是没错的,错的只是患者,睡觉你命运不好呢,不成为60分之一内的一员呢?
对于此病,中医中药有没有好的法子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阑尾炎它大概基本等同于中医的肠痈,早在一二千年前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论治方法,而且在中医界也一直在延用着这些有效方剂,虽然后世医家也有不少创新的名方传世,但在我看来,总不出乎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范畴。 根据笔者的经验,阑尾炎病因分为三个方面,治疗也要辨证施治。
一:清热解毒通下法
清热解毒通下法的代表方剂是大黄牡丹皮汤,由大黄,芒硝,牡丹皮,桃仁,冬瓜仁五味药组成,方中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使之速下,丹皮桃仁凉血活血,冬瓜子排脓,五药相合,功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之证。方虽千古,功效卓著,许多时候,原方即可,无须加减,历代医家虽然各有发明,但其处方却总不能离此方之范畴。此方治阑尾炎,临床报道很多,下面试用我治的一例患者来说明之。
患者张xx,65岁,88年12月13日诊,先是从20天前,每晨自觉口中粘秽,舌苔厚,干,大便偏于燥结,于10号,因腹痛来院诊治,金院长诊为慢性阑尾炎,因证情不重,年岁又高,故采用保守疗法,一方面用静点消炎药,(每日用液体1500ML加红霉素,氢可)一方面用中药内服,经治三天,无效。
适今日院长有事去和龙,嘱我照顾患者,患者家属复求余诊。现证状:右下腹连胁下胀痛,大便已三日未通,也无矢气,自言数日来所服药物都聚于胸腹中,至令胸中呕恶欲吐,脉沉实而略数(正在静点),舌苔秽浊,我说阑尾炎似无疑意,(院长是西医,诊断阑尾炎本是小菜一碟)但不知所服中药处方为什么药,即到药房查前日处方,乃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
方本无大谬,要在用量不对,方中大黄仅用5克,薏仁反用50克,其他药都在5-15克不等,大概意在排脓,然腑道未通,脓从何排?此证痞满燥结俱全,方中大黄仅用5克,况且掺杂于诸药之中,焉能奏功。我重新为他开方:大黄25克,牡丹皮15克,桃仁10克,冬瓜子10克,枳实15克,川朴10克,芒硝10克分二次兑服,嘱其静点完后,马上回家煎服,若至半夜大便仍不能通,(因当时已届傍晚)则把二煎再服下,因为患者恶心,又嘱他也可以采取一次少服,分多次服的方法,如果药后出现腹更痛的情况,不必害怕。
14日晨,患者自己步行来院,(前几日都是用车拉来),自己说,昨夜头煎服后,至夜半觉腹鸣,转矢气,但大便仍未通,于是服二煎,天亮6点钟前,腹中突然大痛难忍,少顷泻下大便,先是硬块,后是稀水,量甚多,腹中顿轻,今腹中已不觉痛,只是有点不适的感觉,右腰部觉有痛处,三天来饮食未进,今晨已能吃饭。查其脉,比昨日略软,视其苔,腐腻脱去大半,露出舌尖部质红,前方去芒硝,枳,朴,加公英,银花,元胡,大黄改用10克,续进二剂。加服红霉素片,一次25万,一日三次。(这红霉素片是原来院长开的药)停用其它西药。
16日复诊,前二付药已服完,腹未再痛,仍微觉不适,大便又二日不通,舌苔腐腻已退,舌质红,略有薄苔,脉滑数,有矢气,此为余热难清,复用第一次处方加减4剂,大黄15克,丹皮15克,桃仁10克,芒硝10克(让他自己掌握用量)枳实10克,川朴10克,冬瓜子10克,公英20克,银花20克。药后即愈。
按:治阑尾炎服用大黄牡丹皮汤必须泻下,服药后五六小时如仍不能泻下者,可再续服之,一般来说以一日之间不超过三次左右为原则,过多则体虚,少则效果不明显,泻下后体虚者,处方中可酌加人参之类以护正气,也可采用现代液体疗法配合治疗。方中大黄既是攻逐瘀滞之先锋,又是“抗菌消炎”之主药,不可或缺,如有化脓倾向或已化脓者,可以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加减以疗之。腹胀明显者,可加理气药如枳朴之类以消之,总之,灵活权变,在于医者。
2,王智贤老中医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验《见三十种病治验录267页》
按: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原方,我在临床中没有单独用过,今录王老验案一则,以证此方之效。
任××,女性,12岁,本县吉家庄人,素体健壮,嗜食甜味,既往有蛔虫病史。发病已二十天,始为阵发性腹痛,脐周较重,吐蛔虫二条,自服一粒丹三十粒,便出蛔虫十余条,略带红色,腹痛稍有减轻,但仍频发不已。五天后突然腹中剧痛难忍,辗转呻吟,头汗肢冷,继而周身发热,腹部膨胀变硬,按之痛甚。尿量少,便干,少有矢气。延医数治,服四环素及中药等,见效甚微,腹胀渐增,疼痛不减,病情日重,体质日衰。或一日脐部破溃,流出黄白色恶臭脓液半碗许,混有十余条腐败已死之蛔虫,长六七寸,粗如筷状。此后逐日流脓不止,并流出死虫二十余条,部分已成残骸。胀痛转轻,身热渐退。就诊时形瘦体弱,面白无华,神疲声低,皮肤干皱,一派嬴露之象。体温37,8C,白血球18000立方毫米,中性80%,腹部膨隆,腹壁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明显减弱。溃口流出较淡之脓液,脉细数无力,舌干瘦,苔黄而燥。
患儿素日虫盛,吸吮肠道精微,久而脏腑亏虚,气血不足。偶遇寒温失调,则蛔虫搔动,进而穿破肠腑,糟粕外泄,气血瘀滞,腐败化脓而积里成痈。日久耗营伤血,正气衰败,不能濡润肌肤,滋养脏腑,故有面白色淡,神疲体衰,肌肤甲错,脉细数无力等正虚邪恋之象。众医诸药皆无箸效,可谓难证。细查金匮要略,肠痈浸*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指出,“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此证痈脓虽非肠内,但脉证基本相同,属脓痈里积,日久正衰之证。方用:薏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附子3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甘草3克,三剂,每日一剂。二诊,胀痛大减,脓液变淡,精神转隹,食纳有增,脉始转旺,舌始润泽。药中病减,效不改方,再服三剂。
三诊,破口初愈,诸证俱息,唯觉口舌干燥,但饮水不多,脉虽转旺尚且无力,舌红而少津,此乃毒热伤阴,大病伤气,致气阴不足之象,当补气阴以善其后。生芪20克,党参10克,干地黄20克,山药20克,白芍10克,黄精10克,花粉10克,甘草3克,四剂。至此再未服药,身体渐复,无后遗证,今已二十余岁,为健壮青年。
按:薏苡附子败酱散,即由此三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排脓。主治肠痈已经化脓者,根据金匮要略的观点,脓已成者用此汤,脓未成者用大黄牡丹皮汤,唐宋以降,历代医家多持此观点,但也有认为此方乃是治内有痈脓之方而非是治肠痈之方者(如曹颖甫),证之临床实践,中医的方剂,适应证广,原非专治某病而不及其他,只要证相类,即可用之,今再以王老所治验以证之,更是不辨自明,故学者不必拘执,而本方能治已成脓的阑尾炎,当是毫无疑问的了。
又,历代医家于此方虽然多有论述,然单用此方治愈如此重证者并不多见,王老此案,实为不可多见者。此患者虽然不是阑尾炎,但蛔虫引起的肠穿孔合并腹膜炎,既便现代医学来治疗,也是颇感棘手的,而王老用这样的处方愈此重证,岂不神乎哉也。在现在一切都依赖西医的年代,不知以后还会不会碰到敢用这种方的人了
二:温中散寒法
提到治阑尾炎,人人皆知用清热解毒法,而今我提出用散寒的方法来治阑尾炎,未免骇人听闻,或者有人会说我是在标新立异,请读者先不要过早下结论,耐心看完我下面的病案,自会明白。
自治阑尾炎之经过
90年元旦刚过,2号我即感冒,一月7日,天将晓,睡梦中觉腹痛,以致痛醒,醒后发现痛点正在右下腹阑尾区,因我经常有腹痛之疾,未在意,仍坚持上班,至中午,痛渐加剧,心疑是阑尾炎,即服复方新诺明片,为止痛,又服阿托品,每次二片。至8号,仍痛如故,也不觉胀,痛处不移,手不敢按,行走也须略哈腰才行,否则疼痛难忍。坚持又服药二日,痛虽不再增重,也不减轻。只好按阑尾炎试治之。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大黄15克,牡丹皮10克,地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15克,三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连服二日,每天便泻5-6次,腹泻后觉痛略减,但旋复如故,体力渐虚,剩余一剂即不敢再服。
余细思症状,确是阑尾炎,但服药腹痛不减,显系药不对证,为解腹痛,想开芍药甘草汤,暂时以缓解腹痛,抬手开方,忽思这几日所服药物,均偏苦寒,余素体虚,阳虚之体,现四肢不温,凛凛畏寒,舌苔淡白,也均属寒象,平常就经常有腹痛腹泻,这些都是中焦虚寒的现象,我的脉象平时就细弱,此时自然不足凭,但若诊为一般的中焦虚寒性腹痛,应该多有串痛,此则已经数日,却一直固定于阑尾区,疼痛不移,也无矢气,确应诊为阑尾炎,阑尾炎治以大黄牡丹皮汤,本应对证,何以不效?
转念又想,中医治病,应以辩证施治为原则,不当拘于什么阑尾炎之类的名词,既是有寒,自当温之,乃意遂决,用:党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二剂。一日一剂,又虑痛有定处,恐是有瘀,因用血竭5克,研细装胶囊12粒,每服二粒,取其活血散瘀止痛(这在后来的再实践中证明是多余)11日上午服第一煎,服药后即觉辛辣甘暖传遍全腹,腹痛渐轻。当天下午服二煎,即不再痛,且腹中也频转矢气,12日,二剂服完,霍然病愈。余深叹辨证之难,又叹方药对证之神验,故不厌其烦而详记之。
如果我自己的治疗还不能证明确实是阑尾炎的话,我还有数例以证之。建筑公司原来的工会主席,也患阑尾炎,原来他有一次去淄博开气功学术会议,突然得病腹痛,在淄博医院诊断为阑尾炎,经消炎治疗缓解,回来后又服红霉素数日而愈。又过十几天,腹痛又犯,向我询方,我为开大黄牡丹皮汤,服六剂,又愈。临近春节,又犯。只觉隐痛,余观其脉舌,不见有热象,正好我自己服理中汤而愈,见他的证状也象我一样,遂如法炮治,也服药三剂愈。
96年12月11日,邻居谢xx妻妹的女儿,年9岁,因腹痛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三天,医院说可能是肠梗阻,也可能是阑尾炎,因不能确诊,故让转院来到县医院,诊断为阑尾炎,采取保守疗法,灌肠,静点,始终痛不止,住院五天就花了五百多元,又让再交500元押金,因到其姐姐家借钱,而谢xx即来求我诊治,患儿除腹痛外,有轻度脱水貌,身体卷缩,阑尾区压痛明显,我细审脉证,一派虚寒之象(脉舌俱同于我的脉证),遂大胆为开理中汤一付试服,晚间煎服后,至夜12点痛即止,12日又一剂即愈。二剂药费共花三元八角钱。
此之后,同院高医生的叔叔家有一女儿,年12岁,也得阑尾炎,先是小高请他在县医院的同学为之诊治,也是采用了保守疗法,主要用青霉素静点,共点了十二天,痛也不再增重,但也不见轻,问我可否用中药治,我审查脉证,也是虚寒之象,于是竟用理中汤三付,复诊已基本不觉疼痛,患者父亲怕复发,于是我又为她开温运中宫汤(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木香,砂仁,神曲)三付药,服完而愈。见我用此等方治阑尾炎,讶为从来没见过。
我自从悟出阑尾炎有寒热之分,中焦虚寒者可以治以热药,而且用理中汤如此价廉的方剂即可治愈如此重证,很觉得意,以为乃是自己一得之见,及至后来看了中医内科急证医案辑要,才知前人早已有之,虽然有点让我失意,但却也更能证明我的所见决不是臆语,故再把此案引用过来以证我言不虚。
肠痈寒凝,气血壅聚
祁××,男,30余岁,少腹疼痛,以右边腹痛急剧,长达七日,西医诊断为阑尾炎。诊其脉,弦紧不数,舌苔白微腻不燥,时有肠鸣,但小便清长,而大便不通。结合脉证,认为系:下元阳虚,寒气凝结,结则不通,不通则痛。遂以温经助阳,祛寒散结之剂,以真武汤加味治之。处方:丽参三钱,附片二钱,白术三钱,杭芍三钱,生姜三钱,茯苓五钱。嘱其水煎分二次服,傍晚服第一煎,约莫片时,呻吟渐止,已入酣睡。将至午夜,家人意欲唤醒服药,余告以勿惊,令其安睡。方至鸡鸣,患者睡醒,自服二煎。约莫半时,又连续呻吟,诉其腹痛,俄尔肠鸣后重,急欲登厕,先多矢气,后下绿水样便,量虽不多,腹部疼痛从此消失。可见肠痈不仅多是温热蕴积,血瘀气滞,在临床上也有阳虚阴盛,寒凝水结,肠道不通所致之证。《席梁丞治验录,肠痈》
按:肠痈瘀热者多,阴盛寒凝者亦有之,不可不知。此案以脉证诊断为阳虚寒凝,气血壅聚不通,以真武汤扶阳温通,俄倾病除,亦经方之妙用者也。
三:理气和胃法
理气和胃法,主治慢性阑尾炎之属于气滞型者,或由上二型的治疗期中,转为此型,或一开始是用西药消炎的方法,久治不愈而成。以腹痛绵绵,肠鸣漉漉,或舌苔厚腻等为主证。常用处方有二:
一:如果没有瘀热证状,而现一派虚寒加气滞者,即用《温运中宫汤》(即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木香,砂仁,神曲。寒重加用附子)医案见上例。
二:是《慢性阑尾炎汤》,方由香附9克,乌药9克,槟榔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沉香3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白芍30克,苏梗10克,生姜5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香连丸9克(分吞)。
是方以香附,乌药行气活血,主疮疡之痈瘀,槟榔破滞攻坚,又治症结,黄芩清热活血,沉香苏梗行气,芍丹止痛,夏陈和胃,香连调气,全方行气活血,清热凉血,治气滞血凝之痈疡,确可消散止痛,本方来源于上海早年一名医,后由沈仲圭先生广为介绍,疗效可靠。
二方均见于《百治百验效方集》(卢祥之编著)
我自得此二方后,也数次用之于临床,最为典型的一个病例便是赵xx,赵与我原来住隔壁,现在搬到小区去住了,当年他的大儿子赵明患咳嗽数年不愈,是由我治愈的,所以对我十分信任。97年,赵xx自己得了阑尾炎,因他的弟媳在县医院中当护士,所以就到县医院中住院治疗,医生采用保守疗法,每日静点,住院五六天,腹痛如故,一位病友告诉他说,一般的阑尾炎可以用中药治疗,而且效果很好,并把自己以前吃过的处方拿给他看。
他突然又想起了我,于是打电话来问我能不能用中药治阑尾炎,我肯定的回答后,他便出院回家了。我到他家中为之诊后,开了此方的加减方,他说:你用的处方和我那位病友给我的处方为什么不一样?(那人服的处方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的处方),我为之解释说,你的病情和那人的病情不一样,那人的病情我没有见过,但从他服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方而愈来看,他是属于阑尾炎初起,必气血瘀滞,毒热证状明显,故服之有效,你现在已经用大量的抗生素静点这么多天,虽然病没有全好,但毒热证状基本已除,现在唯有腹痛绵绵,肠鸣漉漉,自觉微有胸腹痞满之意,这都是肠胃气滞的表现,正应用此方来治疗,赵为之首肯,服三剂轻,又三剂愈。
我用此方治慢性阑尾炎,虽然病例还不算多,但正所谓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者也,故我对此方之效也是深信不疑。但我的观点是,处方要活用,比如此方主旨是理气和胃,在此前提下,尽可灵活加减药味,不必照搬原方可也。为了便于记忆,我曾编顺口溜如下:慢性阑尾理气先,和胃活血带“消炎”,理气诸香群药用,和胃二陈芍药甘,活血桃红牡丹皮,清热大黄芩与连。
结束语: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中医中药对它也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受西医“炎证”这一理论的影响,致使现在的医生在治疗此病时,不管病人脉证如何,似乎也只剩下了清热解毒泄下法这一条途径了。如果有效,便沾沾自喜,若无效,也不知原因出在哪里。西医也说,中医不过如此,连个阑尾炎也治不了。真的治不了吗?我通过自身的治验而及于他人,证明了这个问题。而且温中散寒法同样可以治好阑尾炎,为治疗阑尾炎拓宽了思路。
尤其是在治疗用“消炎”方法而没能取得好的疗效,从而转为“慢性阑尾炎”者,用温中散寒法和理气和胃法往往能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
10头左右。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扩展资料:
如何喂养: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
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天气炎热、昼夜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了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猪
足球应该起源于应该,当然我说的足球是现代足球 "11世纪,丹麦人入侵英格兰。一天,英格兰人在挖战场时,偶然挖出了几个丹麦人的头骨。想起丹麦人入侵的罪恶,这些英格兰人极为愤怒,他们抬脚狠狠的冲着骷髅头踢去,解愤之余,又颇觉有踢足球的乐趣。于是,挖战场的英格兰人越来越多的参加了这个踢“球”的行列。这种爱国行为打动了英国国王,为了奖励人民,英国国王下令王室足球对民间开放。很快,足球运动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 "记得在以前的一本体育书上用的是这个故事讲解的现代足球的起源有很多人都认为足球是由我们国家的"蹴鞠"发展而来的,我虽然不能写出具体的谁对谁错,但是可以用百度的蹴鞠的例子简单说一下蹴球 源于清代的踢石球。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竞赛项目分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球等。使用地掷球,每队两只球,分蓝红二色。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比赛时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4分,先积50分者为胜方,三局两胜。 艺术特色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蹴鞠比赛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又可分为双球门的直接竞赛和单球门的间接比赛。双球门的直接竞赛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军事练兵。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单球门间接比赛是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开展得最为广泛,有一人到十人场户等多种形式。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传承意义 流行了数千年的蹴鞠的兴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跨越时间上的历史距离,消亡的古代蹴鞠又在兴盛的现代足球中获得新生。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 2006年4月,作为德国世界杯的一部分,德国汉堡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展示丰富的足球历史文化,包括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到底起源于哪里,还是自己去判断吧!
目前山东改良肉牛销售范围辐射全国,销往湖南长沙郴州常德肉牛养殖场、广西玉林桂林、福建厦门漳州、四川南充宜宾乐山、江西九江南昌、安徽安庆淮南、河北保定廊坊邯郸山东临沂滨州淄博莱州、河南商丘洛阳周口、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江西、云南、湖北、湖南、为山东养殖业、河北、河南,云南、山西、吉林、内蒙古养殖业…等做出巨大的贡献。基地现已成为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大型优质肉牛良种推广单位。集团已经入围2008奥运网商,养殖基地座落在鲁西南地区交通枢纽济宁市,有京沪、京九铁路,京福、日东,济广高速,104和327国道。交通位置十分便利.
鲁西黄肉牛犊,西门塔尔肉牛犊,夏洛莱肉牛犊,利木赞肉牛犊,改良肉牛犊,杂交肉牛犊 肉牛其特点:骨骼粗壮、抗病耐寒热、肉牛犊生长快、易饲养、好管理,见效快, 肉牛日增重30 -4斤。欢迎广大肉牛养殖户前来选购肉牛种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