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繁茂是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水稻生长繁茂是受到什么因素影响,第1张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稻米品质既受到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环境条件以及栽培措施等方面的影响。

(1)品种的遗传特性

据研究,垩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高直链淀粉对低直链淀粉是多基因控制,胶稠度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或一对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糊化温度由1~2个主基因或多基因控制等等。

(2)环境条件

尤其抽穗后灌浆结实期的温度、光照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如高温能使糙米率、精米率降低1~3个百分点,整精米率降低3~10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并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蛋白质含量。对直链淀粉含量和蒸煮食味品质也有很大影响。

(3)栽培措施

如播栽期、栽插密度、肥料施用、灌溉、农药施用、收获时期以及加工条件对稻米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是中国高产的经济作物之一,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水稻不仅是我们的主要粮食来源,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那么要让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温度

插秧时的温度不宜过低(主要指早稻种植区域),正常情况下,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如果插秧时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秧苗出现冻害,影响返青、分蘖,不利于水稻在大田情况下的生长。

2、时间

插秧的时间也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过早,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冻害情况(早稻),如果过晚,会缩短水稻的生育期,造成减产,由于不同区域气候会有一定的差别,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具体来定。

3、水田沉淀

当水田整理完成之后,建议沉淀一天再去移栽,这样的话,秧苗移栽后,利于更快的返青和分蘖,如果未进行沉淀,移栽过程中,容易导致插秧时过深,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相反,如果沉淀时间过长,插秧时不易插入到土中,也就是常说的“漂秧”,一样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

4、插秧深度

插秧时建议浅插,如果插秧深度过深,秧苗大部分被淹没甚至全部被水淹没,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营养情况也变差,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严重的情况下,秧苗会直接死亡,正常情况下,插秧深度控制在3cm即可,遵循8个字,浅水浅插,插直插稳。

5、插秧密度

插秧密度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从南到北,不同区域种植水稻的密度是有差别的,有些同一区域不同地块,种植密度也有差别,决定插秧密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秧苗质量、品种、土壤肥力、插秧时间等等。

6、对稻田的管理

对稻田的管理分为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拨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以及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在反青分蘖期中,主要以营养器官为中心,要注意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并对病虫进行综合的防治。

在拔节长穗期中,是保证增穗生长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巧施穗肥,促大穗;并进行合理灌溉;对病虫进行综合防治。

在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处于基本停止状态,要注意养根保叶,保穗以及增重等。

综上所述,种植水稻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另外农民朋友要细心的对稻田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水稻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樱桃苗多少钱一棵?樱桃的种植管理技巧有哪些?

            回答

      1、水分不足:水稻所消耗的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70%,是用水大户,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是很难大面积种植水稻的。2、温度太低:水稻喜温喜湿,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生长,像南方气温温暖、热量充足,水稻能种两季。3、光照不足:水稻是短日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

一、影响水稻种植的因素

      1、水分不足

      (1)水稻消耗的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70%左右,属于用水大户,一般在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很难大面积种植水稻,比如华北平原不适宜种植水稻。

      (2)有些地区即使降雨量很多,但降雨分布不均匀也会出现干旱、洪灾、暴雨等,这些也是影响水稻种植的重要因素。

      2、温度太低

      (1)水稻喜温喜湿,比较适合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生长,比如南方地区气温温暖、热量充足,所以水稻一般能种两季。

      (2)而且温度是决定水稻品种区域布局的重要因素,比如北方稻区多种植粳稻,南方稻区多种植籼稻,同时它还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

      3、光照不足

      (1)水稻是短日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整个生育期所需光照1200-1600小时),这样才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而且光照充足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2)光照不足会导致籽粒灌浆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

二、水稻种植的技术要点

      1、整地

      (1)种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先将稻田的土壤翻整1遍,这个过程主要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

      (2)以前的农户一般会利用水牛进行整地,现在基本上使用机器。

      2、培育秧苗

      (1)培育秧苗的田地也叫做秧田,培育秧苗时要先撒下稻种,然后再往土上洒1层稻壳灰即可。

      (2)目前大部分的秧苗都是由育苗中心进行培育,好的稻苗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3、插秧

      (1)秧苗培育好之后可以将它插进稻田里面,传统的插秧法一般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

      (2)如果使用手工插秧,可以先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这样能帮助农民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

      4、施肥

      (1)当秧苗长出第1节稻茎时,一定要注意施肥。

      (2)施肥可以让稻苗健康成长,并促进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1穗数的决定时期:水稻每亩穗数是由其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要获得足够穗数,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在分蘖前期(N-n叶龄前),尽可能促进有效分蘖,在分蘖后期,应设法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构成优质高产群体。

2每穗颖花数的决定时期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分化颖花数与秧苗和茎秆的粗状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从秧田开始的营养生长期就有影响,但对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

3结实率的决定时期:结实粒是指饱满谷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结实率的决定时期是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粉发育期、开花期和灌浆盛期。在前两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易致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

4千粒重的决定时期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的好坏所决定的。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抽穗后谷壳大小已定,粒重决定于灌浆的充实程度,为第二次粒重决定期。一切有利于减少秕粒形成的条件和措施,都有利于粒重的提高。

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

1、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业园区建设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重心变动。

2、随着农业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等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在选择种植作物时可能会更倾向于高效益的作物,从而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重心变动。

3、水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足或温度偏高、偏低,可能会导致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的变化。

简述水稻的施肥技术:前轻-中重-后补法、前稳-攻中法、前促-中控-后补法、前促施肥法、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1、前轻-中重-后补法:施一定量底肥、适当分蘖肥、有效使用穗肥、依据植物生长发育酌情考虑使用粒肥,以达到水稻初期稳长、早期不猛长、中后期推动花生长、中后期植物不衰老。此方法在确保穗数充裕前提下,推动大穗生长发育,提升粒重。主要用于南方当季晚稻和迟熟中稻。

2、前稳-攻中法:有益于提升合理分蘖率、大穗商品率、颗粒物增重率,以达到水稻施肥平稳、产量高。具备壮株大蘖小群体,早期控蘖;仕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商品率和穗重特性。

3、前促-中控-后补法:主要是通过重施底肥、重施分蘖肥、酌施粒肥做到水稻早期能“轰得住”,中后期能“稳得住”,中后期能“健而壮”的需求。前促-中控-后补法主要用于东北地区稻区、南方地区早稻绝大多数、东北地区种麦稻等需要注意的问题。

4、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前提下,早施、重施分蘖肥,尤其是基肥,这样有助于推动分蘖的早生快招,增蘖多穗。底肥需约占施肥量70%,剩下来的30%化肥即在栽种返青后所有施下。前促施肥法主要用于水稻成长期降水集中化、化肥外流多、超低温阳光照射比较少的地区。

5、底肥一道清施肥法:在开展整田是把全部化肥一次性施入,将土质与化肥充足混和。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有益于提升水稻植物的吸氮率,不但分蘖快成穗多,还能够提升行与行透光度,提升粮食生产。底肥一道清施肥法主要用于黏土、重粉土等级保护肥效极强、肥源充沛的水稻田。

以上内容参考-稻(禾本科稻属植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983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