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面,体现了劳动的崇高和美丽。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本课两首诗的场景描述出来。
(1)《芣苢》: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原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怡而神之何以旷”。我们读《芣苢》,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每到春天,就有三五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她们不停地采,手捋满了,用衣襟兜着,用裙角裹着,满满的收获,满心的欢心,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
(2)《插秧歌》:农忙时节,全家老少一齐出动。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可是,偏又遇到阴雨连绵,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农妇喊农夫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怎么能“歇半霎”呢?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2.《芣苢》和《插秧歌》描写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管是采芣苢,还是插秧,都不是轻松愉快的玩耍,但是作者不去突出劳动的艰辛,也不浓墨重彩刻画人的疲倦乏累,两首诗都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正如余冠英《诗经选》:“这篇似是妇女采芣苢时所唱的歌。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可以从这历程见出来。”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反映作者的民本思想,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以《芣苢》为例,说说《诗经》重章叠唱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适合许多人在一起唱,重章叠唱的形式很好地把这欢快表达出来。
1、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
2、斗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ǒu lì。
3、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随着岁月的流逝
慢慢拉长了斗笠和地面的距离
于是,我把斗笠挂在犁耙上
用它来耕耘肥沃的土地
有时也用它来遮掩
男女传情递爱的秘密
浸透了阳光和雨露的气息
戴着象枝硕大的蘑菇
倒置象颗巨大的钻石
若用食指顶着笠兜
旋转如同带片的唱机
它唱出了农家的酸甜苦辣
它唱出了个人的经历记
我曾戴着斗笠
在麦地里拾穗
在牛背上吹笛
在棉田里锄草
在湖塘里捉鱼
在稻田里插秧
在防洪区筑堤
我曾用斗笠
兜满紫色的桑葚
熟透的桃李
坐在树阴下
品尝清香与甜蜜
我也曾戴着破烂斗笠
装扮“张嘎子”
演过恶作剧
也曾将它戴在稻草人的头上
用它来吓唬谷地里的麻雀
瓜田里的鼠鸡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
斗笠是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扩展资料:
斗笠的历史
中方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经历了汉代的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至建国以来的繁荣、衰败期。
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极高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名声鹊起。解放后,中方斗笠历久弥新,十分走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方年生产斗笠800余万顶。
1979年,中方斗笠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1985年马尾斗笠在北京农展馆展出,产品风靡香港,远销日本、荷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斗笠成为怀化首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创汇产品。
-蓑衣
-斗笠
一个人孤独地在江边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翁独钓的逍遥自在。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鱼杆,渔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与寂寞。
诗词简介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蓑:蓑衣。
笠:指斗笠,笠帽。
扁(piān)舟:指小船。
丝纶:古时候钓鱼所用的丝线。
樽:古时计量酒的单位,同“杯”。
诗词鉴赏
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默默的欣赏江上淡淡的秋色。前两句近乎白描,但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却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9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的分毫不差,实在精彩!
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贻上,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王士祯
常自称济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要求笔调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风韵和含蓄性。王士禛的五、七言近体诗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特色。他不重视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大部分诗是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的,偏于对艺术技巧和意境的追求,是他的创作理论的具体体现。王士禛有词集《衍波词》,以小令为佳,但其成就逊于诗,著作有《带经堂集》,诗选有《渔洋精华录》,诗话有《渔洋诗话》,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其理论著作有《律诗定体》,他对古代诗歌声调韵律作了初步的归纳总结,对后世实有“抛砖引玉”之功绩。
王士禛出生在一个世代当官家庭。他5岁入家塾读书。22岁入都考进了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禛咏《秋柳》处。王士禛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禛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曾为蒲评点《聊斋志异》并题诗共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