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增加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这种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种被定义为“新奢侈”,另一种则为“新节俭”。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奢侈、节俭与新奢侈、新节俭排在同一个数轴上的话,从左到右的顺序应该为:节俭、新节俭、绝对理性消费(原点)、新奢侈、奢侈。
新奢侈不代表“挥霍”,新节俭也不代表“抠门”。他们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升级”,区别于传统的节俭与奢侈。新奢侈与新节俭并不相对立,他们有无限趋同的特性,那就是消费逐渐回归理性。有人认为,这种“两栖消费”,是一种强调务实、简单、随便的消费观,符合小康阶层的生活特征,也是对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一种比较积极的反映。
新奢侈:就在你身边
在北京的翠微大厦,笔者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原来商场只有一两个进口化妆品柜台,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里聚集了兰寇、HR、娇韵诗、纪梵希、CD、碧欧泉等纯进口化妆品十几个专柜,一层大厅因为大牌化妆品的加盟而变得拥挤局促。可翠微大厦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场地再大一些,我们还会增加一些国际品牌。一瓶护肤品四五百,不要以为没有人买。商家的行动就是风向标———化妆品的利润空间巨大。
恰巧,笔者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就是大牌化妆品的“投资”一族。月薪三千的她,最高纪录是一次购买了2000多元的娇韵诗。用她的话说,我没有乱花钱,在购买之前,我在美容论坛“潜水”了一年之久,记下认为合适自己的品牌,下次逛化妆品柜台时就去试用。做足了各个品牌的“功课”,我才选择了娇韵诗,这是基于我购买能力之上的理性选择。她还补充说,我并不在意是否吃过两万一桌的酒席,平时努力工作赚钱,就是要让自己过“想要”的生活。
过去提起奢侈两字,会令人联想起毛皮大衣、劳斯莱斯和劳力士手表。而近些年来,在后工业化和后物质化的西方国家,奢侈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炫耀财富已不再是奢侈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平时难得收获的生活体验。比如,花三分之二的工资购买自己心仪已久的化妆品或者存够钱去南极科考站来一次极地体验。
沃夫岗·拉茨勒所著《奢侈带来富足》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旧式奢侈什么叫新式奢侈。第一是镶着钻石的手机,其主要功能还是通话,可有了钻石和黄金外壳,价钱就会吓人,买这样的手机是旧式奢侈。第二是LANDROVER越野车,一个在城市里工作的白领即使只为上下班而购买了LANDROVER,那算是新式奢侈,因为他把钱放在一个东西的使用而非炫耀上。
新节俭:简单就好
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物质贫乏时期的口号。新节俭则是一种强调简洁通畅、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对过度奢华烦琐的摒弃,是尝试为快节奏城市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的方式。其本身的意义就是“简单生活”———把一切多余的东西全部拿掉。正如,美国有一首乡村歌曲SIMPLYLIFE(简单生活)这样唱道:“希望每天都能在傍晚坐在酒吧的门口,看落日中美丽少女的背影。”
早在1928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预言:“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的生活。”这里的“智慧”就是指新节俭主义。
看见拿着破旧的诺基亚8250手机,你绝对不会想到孙竟是个月薪过万的“钻石王老五”。这个手机是他5年前刚工作时买的,到现在外壳已磨损的看不到原来的面目,当时经典的蓝屏也因为磨损,看起来有些模糊。同事们早就拿上了彩屏、带摄像头的手机,他却从来不为所动。有朋友问他:“你用这样的手机,不怕丢了身份?”他回答说:“多功能手机返修率高不说,主要是麻烦,我喜欢简单。手机能打电话就行了,这不丢身份,叫酷。”平日上下班,孙竟坚持步行,他说,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省下打车费不说还不用去昂贵的健身房锻炼,何乐而不为?
在消费总量没有变化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消费重点,优化配置自己的货币收入,实现了局部消费水平的升级换代。一位社会学教授将新奢侈和新节俭称为“两栖消费”:“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消费领域运用了不同的消费预算策略,并用一方的收敛节俭来支持另一方的支出花费,从而顺利实现了局部消费水平的提高。他们犹如两栖动物,在水域和陆地分别按不同的规则来生存。”这与“奢侈与节俭是对立的”有本质的区别,新奢侈和新节俭完全可以互相转化,它既取决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也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感受。
看到题目是不是以为是大黑牛?
然而,并不是哦,哈哈……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上海大学的李晨老师,军事学博士,致力于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研究,授课方式犀利,独特,深受学生喜爱(据说还有又爱又恨的,希望有机会能去上大旁听李老师的课)。这本书是李老师为当下年轻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提供的指引。
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找到这本书的了。因为当时自己处于异常迷茫的时候,只要抓到相关的线索,就不放过orz。书一到,我一把抓来,如饥似渴的看。一开始,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说你要怎么找目标,而是举了很多例子,并且竟然要“阅读完请思考”!我一脸懵,好像回到学校上课一样的感觉。
我当时很烦躁,根本静不下来思考那些问题,只想直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慢慢的看到后面,我的心静了下来。后面的内容很丰富,老师引经据典,还有从日常生活中举了很多例子。从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弱点。那么,我在此举两处对我很有帮助的例子。
一,自制力(此处原文比较直观,我就直接引用了:)
文中有一道题是:为什么美国富人的身材比穷人好
“1990年代初,美国一家媒体做了一次调査,发现富人的身材普遍比穷人好。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专家得出了富人身材好的主要原因。下面列出5种答案,请选择哪一种是调查分析的结果。
1富人可以聘请营养顾问,购买美味但热量较低的食物
2富人可以聘请健身教练,比穷人运动多
3富人自制力强,可以坚持锻炼及控制摄取食物
4富人更为担忧自己的身体,对因身材差引发的疾病比穷人更恐惧
5富人生活规律,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材
说明:这道习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参考解答:专家的分析结果是3,富人身材好的原因是因为自制力强,你选对了吗
第1、2选择不成立,因为美国家庭在食品与健身方面的支出只占总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在这方面穷人与富人的差别不大。而且健康食品的价格并不贵,比如水果与蔬菜。此外还有很多不需花钱的运动方式,比如跑步、骑自行车等。
第4选择也不成立,因为调查发现其实富人比穷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更强,其原因方面是富人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另一方面是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第5选择本身是正确的,但是重要程度不如第3选择。
调查发现自制力是富人与穷人身材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制力包括理性的思维方式、严格的自律意识与极强的执行能力。即富人认识到身材的好坏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后,就会主动迫使自己长期进行运动与控制饮食。而穷人虽然也认识到身材的好坏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但是通当不能或无法迫使自己长期坚持运动与控制饮食。研究进一步发现,自制力不仅是造成富人身材好与穷人身材差的主要原因,甚至是一个人能够成为富人还是穷人的主要原因。即自制力强的人成为富人的概率远远高于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制力强的人更理性,会基于经济收益,而非个人爱好与兴趣进行选择与判断;对自己要求严,言行规范性强,利于与他人进行协作;执行力强做事效率高。” (引自《人情练达的学问》)
连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减肥失败N次的我陷入沉思……)
二, 人要有一技之长
书中有一节是讲要有“挣饭”的意识,就是要有一技之长。我一直是个比较懒散的人,美其名曰佛系,与世无争,顺其自然,其实就是懒orz。直到发现真没什么能与别人争的,而自己的生活也开始出现了问题,这时我想找一个支撑点,四顾茫然,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挣饭”意识那么重要,正如书中所写的几点:
一来是因为这种意识能够提高人思维的现实性,针对性,有效性,这种对人如何生存的思考是最本质,最重要,最核心的;
二来是通过这种想法和实践,能够体会学无止境的可能,从而优化思维;
三来“艺高人胆大”,有了手艺的支撑,再做什么事心就稳了,胆就大了,脑就活了;
四是在学习这一技之长的时候,处理碰到各种问题的思维,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得看了李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我一直以此来督促自己。但是怪我意志力不坚定,自制力方面收效甚微(后来逐渐变好,所以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很想有一技之长,可是自己该学什么呢?我又陷入迷茫之中……
写在最初——迷茫的原因,迷茫怎么办?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指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http://wwwyuwen888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44
读后感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令狐荐贤》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唐宣宗教界时,令狐绹任宰相,他想唐宣宗推荐李远,因为唐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的真才实学,对宣宗说:“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唐宣宗连连点头,李远去了杭州后,果然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句经典名句和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听了花言巧语就上当,更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
孔子认为,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孔子最初对人是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后来,他从弟子宰予白天睡懒觉这件事上认识到这种看法的偏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认为,对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也就是要考察人的实际行为。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思想的表达,所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但是语言不是行为,言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还不一定是事实的东西。所以,光是有言不行,而且孔子尤其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行为和语言的一致,同时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花言巧语的人是没有好的品德的。他以言辞浮夸、华而不实为耻,主张在用人上既“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有的人能干但是口才不好,有的人呢,则是能说,口若悬河,但是却不能真正地做什么事。所以,决定对一个人的任用,不能只看他会不会说话,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事。
有些用人者常常被别人的言辞迷惑而轻率地用人。历史上这样“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孔子所说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这句话是千古以来言语虽简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人们常常说“人微言轻”,其实这句话就是以人废言的一个典型例证,理解“人微言轻”的含义,正是希望能够重视所有人,不使言论之道单一或者堵塞,减少因忽视一般人的见解所可能造成的损失。
树头孙的医疗与卫生
丁海峰 /20200903
健康保障,医疗与卫生,事关生老病死,事关每个人,是每个家庭的大事。
医生,这个古老的职业一只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存在。树头孙的村医历史有多久,没有明确记录。树头孙的村医,从来都不是一个专门职业,他们既是种地的农民,也是给人医病的医生,行走于村间地头和各家各户,为村民提供服务。
本篇从当代树头孙庄人的记忆中,汲取时代变迁中的村医服务脉络,辅以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力求完整的记录和呈现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一、村医脉络
孙培元,生卒年份不详,按族谱字辈推理,应该出于五大门孙家,与孙如林、孙如森、孙如彬近门。青年孙培元,家境良好,自小习文,考中进士,再进翰林院,是光绪年间在戊戌变法中被维新派选拔的青年才俊,戊戌变法失败被捕,经南皮张之洞营救回乡。之后从事中医,为村民医病,直至终老(此段与“树头孙的人”篇同文)。这是笔者所能搜寻到的久远的村医记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按当时孙培元25岁计算,其在村里从医时应该是30岁左右,大约是1905年前后,按其享年65岁计,从医服务大约30年左右。在晚清时代,西医虽有进入中国,但还不至于普及到树头孙庄这么基层的一个小村庄,中医依然占绝对的主流。以当时孙培元的才学,自学或者拜师学习中医,并行医开药应该不是难事。按逻辑推理,其后的近门孙丙南、孙家瑞从医开药房应该或多或少受其影响,甚至是直接培养。
孙丙南,(约1880?-1950?),孙喜明叔父,传统中医,擅长伤寒病医疗,在本地周边村镇行医较有名气。解放初期,因家境较富,受到批斗。
孙家瑞,(约1890-1950),孙耀武祖父,在于集镇开药房看病卖药。
孙家训(19204-1989710),好读书,年少时给其二哥孙家瑞帮忙抓药卖药受到医药启蒙。1955-1956年,受人民政府聘用,参加卫生所工作,先后在边西村、焦庄、候庄从医,最后退休单位是于集镇卫生院,退休后在村里开药房看病。(本段信息由孙家训之孙孙双成提供)
孙玉山(1925-2000),1966年前后,政府通过“半农半医”方式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孙玉山报名参加,接受战地救护等基本的医疗技术培训,逐步学习成长为村医。
孙占林(1952-2004),孙占林师承其父孙家训,并不断自我学习,改革开放之后从医,中西医并用,药房开在自家后房,配有听诊器等简单的医疗设备,出诊时背一个小药箱。笔者少时容易感冒,有较多就医经历。
孙群星(1979-),第一学历冀联医科专修学院中专,临床医学专业;第二学历河北医科大学大专,临床医学专业,1999年开始在树头孙庄从业行医至今(2020)。
贾立国(1958-),沟店铺后郭村人,中专学历,沧州卫生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原于集镇卫生院医生,2014年加入孙庄村卫生室。
二、医疗服务
孙群星之前的村医,孙玉山、孙占林,都是在自己家中的房间里布置药房,条件相对简陋。孙家训以中医为主,善于“望闻问切”,但笔者未与其有就医经历,只是从小知道他是孙庄的老医生。1980年代,孙玉山从医执业,中西医并用,会针灸、号脉、打点滴。笔者在七八岁之前就医较多。我每次去都称呼他为“三(山)爷爷”小孩子怕打针,他就诱导我先笑,然后突然扎针到屁股上,感觉到疼,快要哭出来的时候,注射也就结束了。
大约1987-2003年间,笔者和家人接受就医服务较多的是孙占林。遇到感冒发热在家,孙占林就会背着小药箱上门服务,在家里完成诊断、配药、扎针打点滴等工作。生病的人是着急的,发热头疼的时候浑身难受,每当听到医生进门的声音,心里就踏实了好多。
1999年开始,孙群星借用村委会两间房作为卫生室,开始在村里开展诊疗工作。2014上级资助在村委会对面建设新的卫生室用房,面积约40平米,诊室、治疗室、药房分开,村卫生室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村民在村里看病找医生,主要图个方便及时,小病不出村,大大便利的村民,更好的维护了村民健康。村卫生室除了就近方便,村医还能够对病情做出预诊预判,对村民的健康养护和到大医院就医给予指导性建议。村医跟广大村民是熟人圈子,熟悉病人个体的健康情况和病情发展,对于疾病预防、慢性病养护治疗有着天然的优势,所谓“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离不了医生”。
村医还是距离村民最近的“120”,一旦健康出现紧急情况,往往村医是由最早最快接触病人,这样很多急病的预前处理就会给挽救生命和健康创造条件。
以树头孙村医的技术特点来划分,孙家训及其以前的医生以传统中医为主,孙玉山、孙占林中西医并用,孙群星则进入西医主导的时代。
三、医学人才
除了本村土生土长的村医外,树头孙庄还通过国民教育成长出了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在市县医院或企事业单位工作。
孙汝林,1956?-,沧州市卫生学校毕业,原县人民医院医师。
孙荣华,1960?-,孙玉山长女,沧州市卫生学校毕业,县人民医院医师。
孙丽华,1962?-,孙玉山次女,沧州市卫生学校毕业,原桑园蛋厂医生。
丁海霞,1969-,女,本科,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丁则昊,1997-,女,本科,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20年入职吴桥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防疫
父母同辈人的胳膊上往往有个圆形的疫苗注射印迹,据父亲丁书栋回忆那是大约1964年前后打疫苗留下的,当时叫种牛痘,是预防天花病的疫苗。他们还打过预防脑膜炎的疫苗。父亲的本村小学同学孙中举(孙中选兄)因脑膜炎早逝。
1980年代,笔者小时候,到了打疫苗的季节,村里大喇叭会广播,于集镇卫生院的医生会到村里来给孩子们注射疫苗。上小学之后,就会集中到学校开展疫苗注射。
笔者记忆中,村里发生过的传染病有1980、1990年代的“红眼病(急性结膜炎,传染性强,是通过手或水接触传染)”、少年儿童“长咋撒”(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影响5~15岁的儿童)和“生疹子(也叫生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是儿童期出疹性疾病,经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村委会组织开展过防控措施的有2003年的非典、2020的新冠肺炎。2000年之后,人们对于流感的预防更加主动,少数体弱的老年人采取了注射疫苗的防护措施。儿童防疫,则根据县卫生防疫部门的统一部署到镇卫生院开展。
五、卫生健康意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命生活质量的预期也不断提高。医学常识更加普及,村民对于各类疾病认识更加深入和科学,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更加主动。比如饮食更加注意健康;生病养护遵从医嘱;注重健身运动;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也在逐步提升。比如在村两委的组织带领下,改水改厕、人居环境、垃圾处理等。
六、农村合作医疗
据笔者父亲丁书栋和本村孙连德回忆,大约1968年前后,政府组织农村合作医疗,那时候每年每户交5分钱,就可以报销,村民谢云兰(丁惠普、丁惠清母)第一个享受落实合作医疗费用报销,也是最后一个。此后农村合作医疗实践陷入困境,不了了之。
一直到2003年,大约30年间,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生病就医完全自费。
2003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至今(2020)发挥着基本医疗保障作用。
以下两段材料引自360百科,用作本文的辅助背景信息。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各种疾病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工作等,对保障广大农民健康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段文字引自360百科)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萌芽、初建、发展、辉煌、衰落、探索重建、新合作推广七个主要阶段,相应地出现了战时管制型合作医疗、队社福利型合作医疗、新福利型合作医疗、风险型合作医疗、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医改型合作医疗等六种主要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 (本段文字引自360百科)
有一种书,我们叫它鸡汤文,大的道理做成鸡汤。2两鸡汤进肚畅快淋漓,很是受用,人生或自此与众不同。然而我们发现95克水,1克蛋白质,32克脂肪、24毫克胆固醇大概率并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什么。
还有一种书,读起来像是啃骨头棒,没什么肉只有骨髓。须将思维逼入绝境,锻炼出强韧的肌肉动用才智才能破开骨头吃到骨髓。骨髓(饱和脂肪、少量氨基酸,加上少量磷—不如 一个鸡蛋来的营养全)比鸡汤好不到哪里去,吃到或者吃不到 都没什么关系,你会发现你的思维强大了很多。
他,Daniel Kahneman,1934 年出生在特拉维夫,也就是现在的以色列。1940年全家破产逃到法国维希,父亲于 1944 年因糖尿病治疗不当而去世,就在他如此绝望地等待的诺曼底登陆日前六周,被准去加入巴勒斯坦的家庭。在异国他乡唯一的消遣模式就是给自己写作-写给自己。《我写的是我的想法》,它赞许地引用了帕斯卡的名言“信仰是上帝使人能够感知到的” ,然后继续指出这种真正的精神体验可能是罕见且不可靠的这个孩子是多么地想要一个正常的生活。
十七岁时,申请服兵役并在军队中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因为让他感兴趣的问题是哲学性的——生命的意义、上帝的存在以及不行为不端的理由。但他发现他对是什么让人们相信上帝比对上帝是否存在更感兴趣,对人们对是非的特殊信念的起源比对伦理更感兴趣。 十七岁起,他就用心去记忆群体的意识和无意识行为,将生活工作和军旅中的人的行为与心理记录下来。两年后,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获得了第一个学位,主修心理学,辅修数学,热衷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著作,深受他的生活空间图的影响,其中动机被表示为从外部作用于个体的力场,推拉各种方向。
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2002年时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Daniel Kahneman 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思考,快与慢-荣登纽约时报2011年十大好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被誉为“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研究领域的圣经。本书含有35篇经典论文,分成10个部分,汇集了有关判断和推理研究的经典作品,基本囊括了目前所有关于判断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文献,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这样拥有曲折人生的一个人,如何能把枯燥且硬核的心理学实验 写成一本书, 并且让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
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I”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作出迅速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他用愤怒的脸和一道17 23的算法题来揭示系统1和系统2的不同工作风格。你判断一个人是否生气,无需思考即可知道,然而让你计算17 23,则需要调动系统2。 书中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说启动效应, 人的行为能影响自己的喜怒哀乐,把铅笔放在嘴上,你就会露出微笑的动作,然后你会真实认为自己心情不错。 环境也会影响你的行为,贴在墙上的一双眼睛而非一朵花,会让你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
系统1 不善于质疑,面对需要辩证和思考的概率问题,往往着重于表面,而非科学判断样本的大小。小样本出错的风险要远高于大样本的50%,也就是说根据小样本的判断正确的概率和抛硬币得正面的概率差不多。 对随机事件做出因果解释必然也是错误的。同时,他还列举了很多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锚定效应,暗示效应等等。 他提出来,要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受突发事件影响及容易高估付出低估收获,人们记住自己的贡献和努力要比对方更清楚一点。
自信包括 对自己的自信和对工具的自信,所以说自信并非是百分之百的相信。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呢,就是专家在这个领域内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环境有规律可循,这样专家的直觉才可靠。规划谬误只是普遍存在的乐观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但世界并没有想象般美好,我们觉得自己的贡献很大,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大,我们认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其实实现的可能性也没有那么大,我们还容易夸大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进而导致乐观的过度自信,这可能会影响的决策。我们觉得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分量很重,但实际上没有那么重;我们认为自己在别人心里,一直在关注自己,其实大家都很忙,没有,谁比别人更在乎自己。但是也别瞧不起低估自己,一切关乎主观的判断,设置修正参数警惕一些,会更科学。
我们的效用/感受/幸福感与财富数量的关系,强调了“财富的边际价值递减现象”。普通人并非根据财富数量计算期望值,而是根据财富对应的效用/感受计算期望值,也就是说面对风险和概率,如何选择并没有固定的必然,而是根据个人的财力与偏好而不同的。在伯努利的财富效用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损失厌恶”的概念,伯努利所强调的“效用/感受”并非只取决于我们处于什么状态,还和到达这个状态的过程有关,相比于获得,损失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负面效用。
唱片中的交响乐时,由于光盘有刮痕,快结束时产生了令人厌恶的声音,糟糕的结尾往往“毁了全部的体验”。但实际上毁的并非是体验,只是对它的记忆而已。经验自我几乎有了完美的经验,糟糕的结尾并不能将其抹去,因为这种体验已经发生了。这位听众将整个体验定义为失败,就因为它的结尾很糟糕,但却忽略了40分钟的音乐带给他的快乐。实际体验真的毫无价值吗?不是的体验和决策是不一样的
读这本书很费劲,每次只能读几章或者3-5个理论,虽然是2019年就完成了阅读,但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也是又重新以最快的速度读了提纲目录和关键思想章节。 今天的思考题是讲名人写作成长的故事,回顾记起来的名人很多,但是对我思维影响最大的名人就是丹尼尔·卡内曼,他让我的思维有逻辑,让我的判断避开了很多明显的偏见和误区,决策更科学。第一次写名人,那么就致敬你- Daniel Kahneman
伟大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站在不同的高度去看问题、看现象、看本质, 若是我们能不费力气地去读懂他的书的时候,我们所站的高度应该也是在接近巨人的高度
一、关于风格新老师迫切想出人头地,所以往往用力过度,导致上课很夸张。其实不论你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或者逗比,或是严肃,或者知识渊博,或者深入浅出,都无所谓。但是最忌讳的是邯郸学步,半途而废,今天看一个老师风格好,明天看另外一个老师语言好,到最后四不像。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年段越低越需要亲和力强的老师,一个高三的学生你天天去跟他聊exo他会暴走,相反如果一个初一的学生你跟他聊游戏他会觉得很好,所以不要去刻意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记住你是一个老师,你可以做学生的朋友,但是你还是一个老师。女老师的话本身比男老师有优势,但是也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性,要不然以后不方便管理。幽默的话女老师可能做的不够,表情夸张一点,比如上文“怒而飞”去表演怒,比如使用夸张地表情,标志性动作(我的标志性动作是面无表情的看回答问题的学生三秒,然后很夸张的说对还是错,量力而行),比如举例子的时候使用自己或者搭课老师(商量好,别开关于家人的玩笑)(学生的话尽量少用,因为你不知道你哪句话会伤害他)。如果是一堂四十分钟的课,让学校大概笑3~6次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哪一天,学生对你说,老师,我一天当中最期待上你的课。此时,你至少已经取得80%的学生的喜欢。甚至,不幽默都无所谓,只要你能最基本的把一节课能够给孩子们的知识点都给全。二、知识储备其实细心的各位老师可以发现,我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我主要是懒得改)。上文中举了很多例子,但是作为新老师可能最犯愁的不是答案,这年头知识这么廉价找答案是很方便的,最难的是问自己什么问题。我的方法是问自己为什么。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这些东西有时候考试确实不考,但是和学生们可以分享,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过秦论》为什么是秦不是之前的周,为什么不是其他朝代,我可以引出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选取,比如为什么周树人最后的笔名是鲁迅不是张王李赵迅等等。这个只是一个例子。在基本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对于一篇文章的文学背景要了解,除了书下注释那些弱智的东西之外,最基本的是这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写文章的目的,如果在之前你的语文老师已经讲过这些,那恭喜你,完全可以不用备课了。在讲文章时,你如果讲不出其他的老师没讲过的东西那就是失败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点或者是解题思路,比如高中虚词之究竟有多少用法,怎么记。但是如果你想到你自己独有的知识点时候,请记得分享暂时就这样,有机会再来。
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努力去尝试,却无法做到的事情。你曾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但实际上却是基因的影响。《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认为,我们的某些行为本身就很难改变,并非努力不够。本书将告诉我们要如何判断事情是否容易改变,以及如何去改变那些不容易改变的事情。本书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
不知道你有没有努力后,依然改变不了现状的情况。比如努力去控制饮食,但瘦了一阵后,又胖了回来。你努力早起,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又赖在床上起不来。也许你从小就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于是会为了自己没有成功而懊恼。但其实,失败真的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吗?今天为你解读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会颠覆你的这一看法。
在书中,作者马丁·塞利格曼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的局限性的角度提出,有些事是即使你付出了努力,也很难改变的,比如节食减肥、酗酒、因童年创伤造成的阴影等。但有些你以为很难控制的事情,却通过小小的努力就可以改变,比如焦虑、愤怒等这些负面情绪。当然,告诉你这些,不是让你去为了自己不减肥、不戒烟找借口,而是要向你传递一个让你幸福的观念,我们要“识时务,尽人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可以改变。然后再接纳自己难以改变的一面,把自己有限的时间,花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那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又要怎么改变呢?在今天的解读中,我会一一告诉你。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书中内容,我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我们要如何判断,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可以改变?
很多人都想过要减肥,但是你坚持了多久,真的瘦下来了吗?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减肥后的四五年内,体重又会回到之前的水平,真正能继续保持苗条身材的,只有10%。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塞利格曼提到,因为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和生物机制的局限,有些事情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那要怎么判断,这件事情能不能改变呢?你可以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生物层面的问题:“我这个症状是遗传的吗?”
假如你的某些表现是通过遗传获得的,那么通过后天的努力,你也很难改变它,毕竟这些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你觉得自己太胖,不论怎么控制饮食或者是运动,都瘦不下来,那你就要观察一下,你们家里人的体型是不是都普遍偏胖。如果是的话,那你的胖,很有可能是基因决定的,那么即使再减肥,也很难瘦到你想要的80斤、90斤。但如果,你们家里人不胖,但是你偏偏就瘦不下来,那你就不要为自己的体重找借口了,而要去看看,究竟是哪些行为习惯导致了你的肥胖,然后去改变它。作者塞利格曼认为,因为基因遗传引发的现象很难改变,但是因为习惯引起的现象,是很容易改变的。
所以如果你健身了那么久,还没有瘦下来,别怀疑自己,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遗传还是自己的习惯不对?
接下来,你还需要问自己一个证据层面的问题:“我对这个症状的看法容易改变吗?”
这句话听上去比较拗口,我给你简单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相信的事情,很容易就找出证据说明它是对的,那我们就很难去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了。书中举到一个例子,一个有强迫症的人,他每天要花两个小时来洗手,因为他相信,如果手没有洗干净,手上的细菌就会传染给孩子。而确实,像“细菌容易让孩子生病”“干净的手细菌更少”这种想法,被很多实验证实,它们就像是常识一样存在在我们的大脑中。所以他很容易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每天洗两个小时手是正确的,那这样,他就很难改变自己这种强迫症。
如果你也花了很多精力想要改变一件事,但还是没有效果时,你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某个容易被证实的看法,在阻碍着你去改变。
最后,你还需要问自己一个力量层面的问题:“我对某件事的信念是不是足够强?”
也就是说如果你特别相信某件事,那这件事也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前几年特别流行通过节食或者吃营养代餐的方式减肥,商家在宣传的时候,会给你一些减肥成功的案例,告诉你这种方式非常有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到这么多人减肥成功,于是你也相信节食可以减肥。所以,如果你一直瘦不下来,也许你要问一问,是不是自己某个强烈的观念,在阻碍你变瘦了。
以上就是第一个话题的全部内容,我们聊到要判断哪些事情难以改变,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分别是:我这个症状是遗传的吗?我对这个症状的看法容易改变吗?我对某件事的信念是不是足够强?如果其中有一项是肯定的,那么你身上存在的问题就不太容易改变,你需要学会正确的看待它;如果你的问题都不属于这三个范畴,那么你可以跟着我们来学习接下来的内容,看看要如何改变。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第二个话题,我们要如何面对那些难以改变的事情?
也许在很多人的尝试中,减肥、戒烟、戒酒这种事,只要自己努力,是肯定就能做到的。但作者马丁却告诉我们,这些事情要改变起来,很难。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难以改变的事情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要如何面对错综迷离的性爱、无休止的减肥和戒不掉的酒精。在这个部分,我主要和大家聊聊,要如何面对戒不掉的烟和酒。如果你对其他两个话题也感兴趣,可以阅读本书的第三部分。
为什么你或者你的伴侣明明知道烟酒伤身,还是无法摆脱烟酒的控制呢?因为大部分滥用酒精的人,都有着抑郁、焦虑的倾向,他们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去喝酒,而不是找办法解决问题。科学家把这种行为解释为上瘾。假如你把酒拿走,他们还会对其他东西上瘾,比如赌博、香烟等等。
这是不是说明,戒酒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是的,比较难,但也不是毫无办法。据研究显示,那些戒酒成功的人都有这些特点:第一,他们会去寻找一些东西,来替代他们对酒精的依赖,比如吃糖果、外出跑步等。第二,他们曾在生理上有一些痛苦的和灾难性的疾病。第三,他们找到了希望的源泉,比如加入了戒酒会等组织;第四,他们找到了新的爱人,拥有稳定的家庭关系。
所以,想要完全戒掉酒精,你或者你的伴侣可以参考这些成功戒酒者的经验。
首先,你需要建立一个隔离酒精的环境,并且找一些替代物,转移你对酒精的依赖感。比如处理掉囤积在家中的酒瓶,同时在家放一些糖果、零食等。当你想要喝酒的时候,就去吃这些东西。
不过,对于自律性不高的人,这个方法不那么奏效。如果你需要有外人监督,那么你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戒酒俱乐部,找到和你同频的人。在这种戒酒组织里,组织者会定期举办活动,做慈善工作,分享自己戒除酒精后的生活经验。你可能会发现,没有酒精的世界,可以做许多帮助他人的事情,这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
如果实在难以戒酒,你可以选择偶尔小酌一杯。坦然接受自己喜欢喝酒的事实,这能够减轻心理负担。与此同时,你还需要作出一些改变,改善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拥有稳定的 社会 关系等等,有研究显示,稳定的关系将提高戒酒的成功率。
第三部分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第三个话题,我们要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那些容易改变的事情?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提到像戒烟、戒酒、减肥这些事情是比较难改变的,但有些事情却很容易改变,并且稍微有一点改变,就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这件事就是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愤怒等等。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焦虑。焦虑已经成为现代职业病排行榜的第一名,在焦虑的情绪下,我们常常失眠、掉发,甚至是落下了一身疾病。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缓解焦虑呢?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说的是“缓解”焦虑,而不是“消除”焦虑。大家常常会对焦虑存在误区,认为焦虑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但其实, 适当的焦虑反而会促使我们离开舒适区,拼搏奋斗。 所以,要想缓解焦虑,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哪些焦虑,其实我们可以留着,让它来督促我们前进,而哪些焦虑我们是必须缓解的,避免它影响我们的身心 健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判断焦虑合理性的指标:
判断焦虑合理性的第一个指标是,日常的焦虑是否超出应有的反应范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比如单亲妈妈看到同事陆续被解雇,于是她也开始坐立不安,担心自己失去这份工作,没办法养活孩子。这种焦虑反应是很正常的,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感受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会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意外的发生。
判断焦虑合理性的第二个指标是,它是否会让你对生活失去了激情?焦虑的初衷是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改变生活。但是,当焦虑达过度时,它就会让你无动于衷,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比如一位作家写了很多稿子,但都没有编辑赏识他,这时候他对写作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时间一长,他甚至害怕再被退稿,所以就干脆不动笔写作了。那这种焦虑肯定就是不合理的。
判断焦虑合理性的第三个指标是,焦虑出现的频率是否过高?举个例子,假如你今天工作总是出错,领导批评你,同事指责你,你会不会觉得很有压力,觉得是自己太失败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可能就是过度焦虑了。但是,假如你去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且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相信自己可以重新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赏识,那么这种焦虑就是帮助你前行的动力。
当我们找出了那些过度的焦虑之后,要如何缓解它们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分别是渐进式放松训练和冥想。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方法,渐进式放松训练。 你可以试着平躺在垫子上,先绷紧全身的肌肉,接着慢慢放松身体的主要肌肉,直到完全松弛下来。用这样的方法,每天至少做一次,每次至少10分钟,你的焦虑会得到缓解。 第二种方法是冥想 ,你可以采取坐姿或躺姿,逐渐放慢呼吸,让意识专注在呼吸上。接受自己所有的思绪,让他们自由流淌。这个方法每天需要使用两次,每次20分钟。冥想可以帮助你驱除那些产生焦虑的想法,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结合放松训练一起做的话,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对自己的焦虑放任不管,那这种情绪会逐渐转变为抑郁。如果你最近正处在人生低谷,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那你就要注意了,你可能有点轻微的抑郁倾向。不过,不必过于担心,作者塞利格曼认为,抑郁是可以改变的消极情绪,那我们要如何改变呢?
有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它们是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均在60%以上,但是它们的副作用都特别大,比如记忆力下降、复发率高、具有依赖性等等。一旦停止使用这些治疗方案,抑郁症就会复发,甚至会更加严重。
那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缓解抑郁症状呢?作者塞利格曼认为,能够帮助我们养成积极思维模式的认知疗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治愈率可以高达70%。认知疗法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你要学会辨认自己下意识的想法。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当你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需要大吼大叫,孩子才会乖乖听话。这种做法让你很自责,觉得自己是一名糟糕的家长,于是产生了轻微的抑郁想法。这时,“我是一个糟糕的家长”就是你下意识的想法。要想走出抑郁的情绪,首先你就得辨别出这些下意识的想法。
接着你要想办法去反驳这种下意识的想法。比如你可以反复提醒自己,在孩子完成作业之后,你会夸奖孩子,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所以自己并不是一个糟糕的家长。也就是说,你需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收集类似的证据,来反驳自己的下意识,证明自己并不是像自己想得那样。
同时,你也可以尝试着去解释那些自己认为不够好的下意识行为。比如当你不小心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学会对自己说:“我只是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出现了消极情绪,其他时间我们能够共度愉快的亲子时光。我要和孩子充分沟通,了解他的想法。这样下次辅导他写作业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发那么大的脾气了。”
除此之外,当你发现自己的消极想法出现后,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吃一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避免陷入到负面情绪中。
其实,负面情绪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性。当我们想要去改变一种情绪的时候,也能够连带着改善其他情绪。有些改变可以受你控制,而有些不能。所以你最好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哪些是你能够改变的,以及你该如何实施这种改变。
以上就是第三个话题的全部内容,我们聊到要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负面情绪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我们可以采取放松肌肉、冥想、改变自己的认知等方法,提升自己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当我们可以从小改变中获取成就感,就能够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样的人生会更加幸福。
总结
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就讲得差不多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讲到了在作出很多改变,都毫无成效时,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问题,那么可以看一下这些问题和遗传是否有关,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否容易改变,周围人是否认同这个问题,以此来判断自己存在的问题是否容易改变。
其次,我们讲到了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例如酗酒、减肥失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它们。这些行为是受到基因影响的,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从容易改变的行为下手。
最后,我们讲到了对于容易改变的事情,比如情绪失控等,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比如进行冥想、放松身体、改变自己的抑郁思维等。
觉得内容可以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学习一块成长 ,
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 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奚落。后范进瞒著丈人去考试。 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亦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高中举人。 邻居到市集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 范进亲眼看到喜报后,因欢喜过度而发了疯。 众人商讥治理范进的方法,最后建议由胡屠户掌掴范进以治其疯。 胡氏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允治理范进,但他惧怕报应,不敢下手,於是饮酒壮胆。 胡氏大著胆子下手,掌掴范进,使他清醒起来。 范进回复正常,丈人及邻居向他们阿谀奉承,极尽恭维,丑态毕露。
话说范进中举以后,只要跟他稍微沾点亲的,都风光了起来。有一个自称是范进阿妈的姐姐的丈夫的爷爷的儿子的岳母的姨母的儿子的人,拎了一篮鸡蛋,不远万里从地球的另一端飞奔而来,想让范进多多关照自己,当然他从地球另一端赶来时,范进已经当了一个多月的七品县令了。
范进估计是被他这一串称呼侃晕了,竟让他留下做自己的师爷。到底是把这位远方亲戚高兴坏了,手舞足蹈起来,篮里的鸡蛋都飞上天,砸在范进的脑袋上,开了花。范进狂汗~。
一日,一民妇击鼓伸冤。虽然范进已经上任了一个多月,但开堂办案还是第1次。虽然范进没办过案,但在戏里面也见过几回。但拿起惊堂木“啪”一拍,心里也跟着跳了一下。范进装模作样地问:“堂下何人?”那位妇人答曰:“民妇张倾城,乃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老板娘。”范进接着问:“有何冤情?” 张倾城回答:“昨日,那卖肉的胡屠父来我们这儿唱卡拉OK,还吃了一桌的山珍海味,可吃完饭以后,就给那么一点点银子,还打伤我几个小兄弟,我们是小本生意也不容易啊,大人一定要为民妇做主啊~。”说完便掩面而泣。
这下范进可犯难了,这案子怎么办都不好,要是公正一点吧,就对不住老丈人,夫人那儿也不好交代;可要是偏向老丈人那儿吧,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怎么也得整点威信出来。那……再看看。
“啪”范进一拍惊堂木:“带胡屠父上堂。”
“威武—”
“岳…不,胡屠父,你昨日砸了张倾城的场子,可有此事?”范进第一次这么跟岳丈说话,心理直发毛。
胡屠父连忙大喊:“冤枉啊,大老爷,我昨日在圆环套圆环娱乐城喝了点小酒,那老板娘竟逞我酒醉之时,盗我银两,还反过来怪我没钱付帐,我一火就骂了两句,她竟然找了几个弟兄揍了我一顿,老爷啊,你一定要替我伸冤哪~。”
张倾城又哭了起来:“大人我是被冤枉的啊。”
范进这下更糊涂了,这原告变成了被告,这下如何是好呢?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范进脑子里写满了问号。
张倾城知道范老爷是胡屠父的岳父,心知自己吃亏,忙说:“大人我有一物证。”范进好奇:“盛上来看看。”说罢,张倾城上前几步,偷偷摸摸的从袖中拿出200两银子,送给范进,说:“范老爷可要明断啊!”
范进有点眼呆了,不知是拿好还是不拿好。倒是那新师爷,一把抓过银两,道:“我们范大人心里有数。”说罢,便在范进耳边嘀咕了一阵子,范进连连点头称是。
范进一拍惊堂木,道:“现在本官判:胡屠父砸人家场子不对,赔偿张倾城损失费80两,又因为胡屠父污蔑张倾城,关押他10天,退堂。”张倾城喜滋滋地捧着从胡屠父口袋中掏出的80两银子走了。
胡屠父不服气了,大声叫骂:“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中了举人就忘记了我这个老丈人……”范进慌忙说道:“岳父大人莫要生气,这120两银子是张门补偿你的损失的,还有你就在这住上10天,陪陪爱妻和我家母,她们也怪想您的,保证天天有好酒好菜招待您。”胡屠父心里这么一盘算,心知这次是范进帮他赚了,又满脸堆笑这对范进说:“哎呀,贤婿老爷,刚才是误会您了,我就知道您不会忘记我这老岳丈的,呵呵。”
此后,大街上都在传言范进大义灭亲的壮举,殊不知其中另有玄机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