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现在我们平常说的《易筋经》基本都已经神话了。是一种功法。“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练习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其“内壮神勇”提到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都算不上奇异了。从道光年间开始的武侠小说提到《易筋经》,渲染的都是《易筋经》中所说的练成后的这种神奇功用。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而且比较常见的走火入魔是身体的不适,如头痛、恶心、消化不良等。易筋经共12式,如果阁下想自我修炼的话,我建议阁下购买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一书,其中讲了功法源流、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并且详细的讲解了功法动作,是近几年来初学者学习“易筋经”不可多得的好书。另外,习武贵恒!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试行推广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四种健身气功的新功法。健身气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坚持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它通过身、息、心的自我调节,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
“三调合一”的精髓
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健身气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调身、调息、调心。如能做到“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密切结合的气功状态,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调身又称炼形,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是练功的基础。调身的方法主要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基本不动的功叫做静功,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活动的功法叫做动功。目前推行的这四种健身气功新功法就是动功。
调息又称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调息的方法主要采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调心又称炼意,是指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要求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排除私心杂念,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把心理调整到最轻松、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四种功法各有所长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舒展连绵,刚柔相济,以形导气,易学易练。它突出“伸筋”、“拔骨“,注意脊柱的扭转屈伸锻炼。由十二个动作构成的整套功法,可以促进活动部位关节、韧带、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健身气功·五禽戏按照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不仅体现“五禽”的形神,姿势优美大方,而且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它的动作包括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能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此外,它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特定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的规律。“锦”为精美华贵之意,体现此套功法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松紧结合是其特点之一。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的放松。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增强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