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第1张

  目的、意义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关键提示·

  体疗康复时的运动强度是体疗效果的关键,予以有效控制十分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大多较轻,运动强度大小可按下列公式加以控制:( 220- 年龄)X 50-70%。初始锻炼时可取低强度 (50% ),适应后逐渐加大强度至安全心率范围上限(70% );若身体素质较好、平素爱好运动,也可 参照(运动适宜心率 170—年龄)的公式控制运动强度,或视自身情况自行掌握。以不引起疲劳、不引起新的疼痛和关节肌肉的明显酸痛、不影响日常生活为适度。运动项目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采用。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涮氐悖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1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 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关键提示

  姿势治疗是康复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无论是站坐均应尽量保持脊柱的伸直位并保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的存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腰背活动受限、腰部僵硬多是可逆的,此期正确姿势和体位的维持十分关键,它对于防止和延缓畸形常常有着药物、理疗等无法替代的作用,患者对此应予以重视。同时,该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性,且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隐匿,因而,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尽早实施体疗,对这类人群而言,较一般人群意义更大。现在的正确姿势可以避免将来的驼背和畸形,让患者每时每刻记住、做到。

  2 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渖闲械酱镄夭渴购粑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1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腔深吸气,两臂同时外展与肩平行,后经口腔缓慢呼气,同时两臂缓慢放下于体侧,还原。视情况重复数遍。

  2 面对墙角站立,收腹挺胸,头尽量后仰,两臂伸直双手平肩支撑在两面墙上,作1分钟深呼吸;而后双手于两面墙上往上作做爬墙动作。重复做 5 次。其他专项呼吸体操、上肢伸展运动、广播体操之扩胸运动等也具有相同作用。该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体位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但至少每天应早、中、晚各 1 次,若能持之以恒,对该病大有益处。要求:练习时,深呼吸运动最好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交替进行。腹式呼吸是膈肌引起的以腹壁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作深呼吸时,腹壁交替隆起、深陷,膈肌升降幅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胸式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深呼吸时,胸廓交替扩张、回缩,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肋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上若能很好结合,便是一套理想的呼吸体操,它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的效果。

  3脊柱灵活性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要为颈、胸、腰 3 个部位的前后、伸仰,左右侧弯及大于45度的旋转,以及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等练习。

  方法:

  1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或双臂侧平举,头颈向左侧旋转,两眼向左平视,上身带动髋部尽量缓慢向右侧转体,还原。再反方向练习。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左右两侧各完成一次为一组,每次完成 5组。

  2 取站立位,两脚开立同肩宽,或取坐位挺胸,头颈按3个活动轴、6个方向进行活动练习,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每一动作做5次。主动运动要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3积极弯腰、伸腰、侧弯。如站立时,直腿弯腰手触地;直腿坐位时,两手向脚趾方向伸展;仰卧位时,两臂或主动上举过头,或被动向后上方牵伸,或自床的两边自然下垂(也可两手各持一哑铃);俯卧位时,两臂自然放置于体侧,将头、胸、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仅腹部着床,保持 5-10分钟,还原;跪趴在床上,低头弓背成弓状,然后放松蹋腰抬臀头后仰,反复交替进行;站立或坐位时,两手叉腰,左右交替做腰背侧弯运;双手叉腰,腰背部靠墙站立,屈膝、屈髋缓慢下蹲,后缓慢站立,重复进行。

  要求:以上练习, 2次/ D,顺序自行安排,每一动作每次至少做5遍,总的练习时间30-60分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增强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飞燕点水式训练:

  俯卧位,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头胸及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只让腹部着床,呈“飞燕点水式”,保持5~10s 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

  四点式 

  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然后用双手撑起,挺胸,头部抬离床面,人体呈弓状。应每日坚持锻炼,开始时不宜次数过多,以后逐渐增加, 持续5~10s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做30~50下。

  运动壮腰法 

  端坐床沿,或盘腿或垂腿于地,将双手搓热,紧按腰眼,反复摩揉3min。改用 立正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下俯,让两手指尖或掌心尽量着地,一起一俯,连做21次。保持立正姿势,双手叉腰,扭动臀部,缓缓旋转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做21次,再按逆时针方向做21次。此法有温肾强腰的作用,可以松解腰部肌肉,帮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硬。

  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提高全身协调性,锻炼四肢。

  水中运动

  开展水中医疗体操,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对身体产生的冲击还起到了被动按摩的作用,其疗效颇受人们关注。患者可在水中完成各种体疗动作,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脊柱的灵活性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运动等,患者在水中运动约15分钟左右腰背部僵硬疼痛便可缓解,痛苦少,疗效好。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佳、最全面的运动,该疾病早期尤其适合于游泳,有条件者游泳1 次 /D 可使脊柱、四肢及心肺功能得到全机而均衡的锻炼。

  其他康复运动项目如肩背部肌肉的伸展练习、肢体运动、攀登运动、肋木体操等都是理想的体疗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如技能、专项、身体条件等自行选择。广播操、太极拳、医疗保健体操、散步、慢跑等是较为及的全身有氧运动,对于改善情绪、增时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均有积极的疗效,于疾病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可进行。一些耐力性运动项目如登山、游泳、长距离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机能,增强肌力,适合于年轻、体力好的早期患者。上述各项运动实施时需注意运动控制,做到因人而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1 疾病早期应以预防性体疗为主,强调主动运动和自身重力矫正,应避免被动强制性的力量,注意全身锻炼和局部活动的相结合;

  2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运动强度不可过大,关节活动应在其允许范围内进行,防止过度疲劳,预防意外发生;

  3 急性期患者大多须卧床休息,体疗因此可在床上进行,但内容及方法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

  4 由于该疾病的病程缠绵,康复往往是一个温长的过程,因而,患者院外长期坚持自我康复锻炼十分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

  早期康复治疗早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初始阶段,有腰背部和骶髂部疼痛,腰骶关节粘着感和晨僵,骶髂关节X线片正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此时病人以疼痛为主,脊柱活动多无困难。康复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脊柱等近中轴各大关节的正常活动。除姿势治疗外,可用体育运动疗法各种温热疗法、水疗、泥疗等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反应,每日治疗一两次。

  中期康复治疗中期时炎症已从骶髂关节扩展到脊柱胸段、腰段,可波及髋、膝、肩等大关节。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但尚未完全强直,治疗仍可获得脊柱一定的柔软性。此期康复治疗除继续应用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方法外,体育

  运动疗法和姿势治疗应加紧进行,同时配合牵引与被动运动,2次/d。必要时加用矫形器以防止驼背发生。

  晚期康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出现纤维性、骨性强直。此时疼痛多已减轻,缓解疼痛的各种方法已不重要,对未完全强直而又驼背的患者仍有希望通过手法治疗、姿势治疗、牵引、被动运动和矫形器矫正改善症状,不应放弃。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让病人将来能自己照顾自己,以增进病人适应工作、生活、社会的能力。

  后期的康复治疗后期患者出现脊柱强直或髋关节、肩关节、甚至膝部的强直,需进行驼背畸形矫正手术,髋、膝等关节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上班族由于长时间的坐立,特别容易导致腰肌劳损的发生,腰肌劳损的症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腰部疼痛,往往经过休息一段时间病情就有所好转,但是总会反反复复的'发作,而且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平时的运动锻炼对防止腰肌劳损复发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腰肌劳损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有哪些。

  腰肌劳损的腰背部肌肉锻炼

  转腰捶背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直立,全身放松,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左右转腰为1次,可根据病情及自身情况,连做30~50次。

  “燕子飞”动作

 人呈俯卧位,在腹部垫一个枕头,双手背向放好,头尽量向上翘,然后放松。做这个动作时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也可以仰卧在床上,去掉枕头,头部用力向后顶床,做抬起肩部的动作。

  保持正确姿势

 长期坐着办公和学习的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椅子高度要合适,调至双腿屈膝90度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腰部不必挺得太直,适当后倾为宜,与大腿平面保持100度~110度。最好使用一个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提供支撑,缓解压力。没靠垫时,臀部要把椅面坐满,让腰椎有依靠,千万不要悬空。

  适度运动

 最好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量力而为,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运动强度过大也可能损伤腰椎。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等传统健身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避免过度劳累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要劳逸结合。要注意腰部的保暖,防止腰部受风寒。

 很多人都知道平时多进行体育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通过了解腰肌劳损的背部肌肉锻炼方法之后,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很多上班族尽量不要长期久坐,在上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此种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即固定,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根牵引绳至床的脚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腰椎牵引方法”。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腰椎牵引方法(一)

 下胸腰段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综合征、腰椎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拉伤扭伤、腹疝、裂孔疝、动脉瘤、严重痔疮、严重骨质疏松、急性消化性溃疡或胃食道返流、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仰卧位和俯卧位等体位。

 (2)腰椎的角度:通常以髋/膝的位置改变腰椎的角度,髋/膝的位置可在全伸展位到90°屈曲范围内调节。

 (3)应用模式:根据需要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通常首次牵引力量选择>25%体重,适应后逐渐增加牵引力量。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为20~60kg。

 (5)治疗时间:大多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

 (7)辅助的理疗: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可用超短波、红外线等放松局部肌肉。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①根据处方,确定选择患者牵引体位,并使患者体位处于正确的牵拉力学列线上。

 ②固定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上缘应恰好处于髂前上嵴,反向牵引带固定于胸廓(或双侧腋下),分别将牵引带系于牵引弓和牵引床头。

  (2)治疗中:

 ①设定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断续比例。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力量、时间,一般用渐增力量,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相应调整时间,牵引力大则时间要短。

 (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控制参数回零后关机。

 ②患者状况再估价。

 ③记录本次牵引的参数,作为下一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尽量使自己放松。

 (2)症状加重或有不良反应时及时告诉治疗师。

  2工作人员须知

 (1)为减少摩擦力可选择滑动的分离式牵引床,骨盆置于滑动部分;治疗前后,锁定分离床,治疗时再开启。

 (2)可采用脚凳、枕头等调整患者腰椎角度。

  理疗专科牵引是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颈椎牵引的作用: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颈椎牵引的方法:

  牵引的力量: 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 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腰椎牵引的作用: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背部肌肉紧绷的患者,也可用腰椎牵引来让肌肉放松。腰椎牵引通常要持续做一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约六、七成的患者有效。

 另脊椎狭窄多与骨刺有关,也可利用腰椎牵引的复健方式来改善症状,但效果比较差一点,约五成有效。

  腰椎牵引的方法:

 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所以不太可能用徒手牵引的方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

 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

 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牵引的重量由六公斤开始,视患者的忍受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三分之一为止。

 通常住院的患者比较常用半持续性牵引,不过有些非住院的患者,因使用间歇式牵引的效果不佳,也会采用半持续性牵引,每次持续拉十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再反覆牵引。

 有些患者在做完腰椎牵引后会觉得不舒服,则可减轻牵引的重量或改用其他复健方式。因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软骨或神经发炎时会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刺激(牵引也算是一种刺激)就会觉得不舒服,可改成趴着做、减少重量或改用其他方法,不必勉强。

 做完牵引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会教患者如何「保养」患处,例如平时保持正常姿势、适当活动(例如久坐会降低新陈代谢、体内会释放出废物,所以每坐半个小时就应动一动,让软骨补充营养、排出废物,也比较不会对脊椎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等。

腰椎牵引方法(二)

(1)腰椎持续牵引法:

此种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即固定,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根牵引绳至床的脚端,绳子通过滑轮后每侧各悬挂15—20斤重量,床脚抬高5CM,以产生牵引力,24小时不间断牵引。如开始时因不习惯感到不适,可以短时停止牵引或减轻重量但,再逐步增加至所需重量和牵引时间,—般需卧床3~4周,随着症状好转后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以不引起起症状为限、漫慢增加活动量,需再巩固疗效2—3个月。防止急于早期正常活动导致症状复发。 若不抬高床脚,则应绑住上身,以对抗加由腰椎牵引。牵引必须舍身骨益牵引带的拉力须作用在绍骨舅上,并须保护督突额跺防发生压疤。

  ⑵牵引床治疗:

病人卧于电动控制牵引床上,胸骨及骨盆分别用特缚带固定,以超过体重10Kg的牵引力进行牵引1小时。可给予数次减轻牵引力,这样病人既舒适又安全。牵引后卧床1~2周,必要时在1~2周内可重复牵引3次。

  ⑶电动按摩牵引床:

有的医院专门设计制造三种电动控制牵引床,在持续缓慢增加牵引力同时进行电动按摩,也有中定的疗效。此法既达到牵引月的,又有按摩椎拿作用。

  ⑷三维动态牵引: 

采用专门设计的电动三维运动牵引床,与普通牵引床最大的区别在于三维运动牵引床的床面一般可分为三段,以头颈段、胸腹段和骨盆下肢段,其骨盆下肢段床面不仅可以平面滑移而避免患者身体与床面产生摩擦力,而且可以沿着X、Y和Z轴进行任意的侧屈、旋转和屈伸运动。牵引状态下的三维被动运动与自然状态下被动运动对腰椎结构尤其是椎间盘结构的生物力学效应有明显的差别,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治疗作用。三维动态牵引还可按照被动运动的控制方式分为手控和程控,按照运动速度分为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国产三维牵引床采用了程控快速运动模式,这种运动方式不能在发动后加以中止,且运动能量较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软组织的牵拉损伤,故并非理想的三维牵引方式。美产三维牵引床采用了手控慢速运动模式,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经验,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幅度,可根据病人对慢速被动运动的反映来调整被动运动,较为安全,疗效也更高;慢速运动能量较较低,病人感觉舒适,是目前较理想的脊柱牵引方式,作者推荐临床采用。当然,如果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将手控三维牵引床国产化,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牵引力选择

 ①机械牵引不能太猛,最好缓慢递增、依病人体质、肌肉发达程度及配合情况而施行。

 ②施行牵引治疗后应卧床休息1周,以提供软组织牵拉反应及损伤的修复,防止因破碎之椎间盘滑出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

 ③椎椎弓峡部不连、滑脱者不宜施特大重力牵引。

 (3)自身重量牵引:此法为保健性牵引法,采用两手上举抓住上面横杆,利用体重达到牵引作用,如吊单杠—般。用于青少年早期特发性脊按侧弯,轻型腰腿痛可以试做,每天数十次到数百次不等,还可伴做引体向上运动加强重力。此法不适中严重腰腿痛和年龄较大体弱患者。

 ⑷手法牵引: 医生用手来完成颈椎牵引,由于手法牵引角度和力量可根据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加以更适当的调节,并根据牵引时手感的变化而加以控制,具有机械牵引不可比拟的优点,牵引的效果要明显好于机械方式。根据我科脊柱推拿临床经验,采用单侧下肢的不对称牵引有时比采用骨盆牵引带的两侧对称牵引更有益于神经根减压。

 牵引的体位及角度选择治疗体位时,病人的舒适度及是否能保持放松是重要的考虑角度,而不是上述原则。采用仰卧位还是俯卧位以及前屈或后伸的幅度取决于治疗时病人是否感到舒适。对于腰椎弧度稍平直或正常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俯卧位牵引非常有效,而对于关节运动受限及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者采用仰卧位平直牵引通常非常有效。膝、髋关节处于中等屈曲位是为了保持舒适,而绳索的角度应保持笔直。若采用大重力牵引,这一点尤其重要。牵引时应不断地尝试变换前屈、后伸及侧屈的角度为每个不同的个体找到最有效的体位。当采用仰卧位牵引时,需注意大腿的姿势和带子的角度影响着以免追牵引的前屈的幅度。大腿姿势仅控制髋关节的屈曲但很少影响腰椎弧度,同样带子与桌子的角度并不总是有效地控制着脊柱的屈曲幅度。骨盆带的选择可能是决定脊柱屈曲度的最重要条件,从后面牵拉腰椎是必要的。腰椎中立位仰卧牵引(无后凸)姿势 腰椎牵引可有效地得以控制无论在仰卧位还是俯卧位,病人的舒适和保持放松是选择姿势的主要考虑。

 当牵引时,腰椎的屈曲幅度可通过垫枕于骨盆底下及前述的方式加以控制。如想采用仰卧位后伸牵引,俯卧位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而骨盆牵引带应置于前外方向牵拉。采用前外方牵拉的俯卧位牵引。该技术能应用于部分腰椎后凸患者。牵引的实际重量由绳索角度及将牵引桌面调整为后伸来控制。俯卧位牵引对缓和剧烈疼痛及肌卫有特效。

 患者可置于俯卧位作为治疗方式而后不移动病人而进行牵引。俯卧位牵引的另一优点是治疗师可在牵引中触诊棘突间隙以估计其位移量。牵引模式选择将依靠病人的状态及是否舒适。维持牵引和长紧张时间的交替牵引对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而关节运动受限及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对短紧张时间的交替牵引更有效。某些机械牵引装置在维持牵引时相对无效主要因无法消除治疗期间的松弛效应。为了更有效,机械牵引设备在患者放松时能否持续克服松弛是重要的一环。

 当治疗腰突症时,牵引时间应短些。由于椎间盘间隙的增宽,椎间盘内压随之降低。这是按良性作用,我也相信这就是玛修所演示的对照中介运动进入椎间盘间隙。由于渗透力量很快平衡周围组织的压力,提示压力的降低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当压力达到平衡时,突出物吸纳效应马上丧失。如果这样,当病人中止牵引后盘内相对周围组织的压力,至少是理论性的,逐渐上升。如果这样,治疗后疼痛再现。作者还没有观察到此类逆反应,如果交替牵引延续10分钟以上或维持牵引延续8分钟以上的话。多见的是,首次牵引仅延续3到4分钟。

 腰椎牵引的其他考虑巴黎斯采用徒手腰椎牵引来治疗椎间盘突出,这些技术有时应用一个向指向一侧的突然推冲。Kaltenborn描述了用于关节松动的不同手法牵引技术,Manual牵引也可用于病人忍受牵引的试验及发现最舒适的牵引角度。 ⑴单侧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涉及指向外侧的拉动已被理论化地描述为对单侧侧凸牵引的理想方法,据认为较两侧牵引更为舒适和有效。这一理论听起来不错,但由于涉及病人体位、可供的合适设备等问题的限制,临床应用却很少。

 腰椎牵引中的侧向拉动控制还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大多数商业性脊柱牵引设备并未采用这一技术;其次,当在采用这一技术的牵引设备上进行单侧牵引时,病人身体将在牵引过程中滑向治疗床的一侧,并使身体沿着牵引方向拉直。而试图稳定脊柱以防止身体在再伸直时,控制侧屈的确切区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例如,当采用皮带去稳定病人身体的扭曲时,多数侧屈发生在正巧低于皮带的那个节段,而该节段只能通过X线检查来确定。应用侧向牵引技术时,病人身体滑向台面的对侧并在牵引力下拉直身体可采用高粘滞性牵引甲胄技术以解决。通过这一技术,侧屈和椎骨分离通过腰椎结合起来。 A)仰卧位单侧腰椎牵引:注意,仅右侧骨盆垫被牵引力钩住。B)俯卧位单侧腰椎牵引:注意,仅右侧骨盆垫被牵引力钩住。该技术可采用一后外侧方向的拉力或一千外侧方向的拉力。

http://depdaifumdcom/_daifumd/blog/html/313/article_36555html

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腰痛发病率很高,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腰痛的历史。腰痛的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目前尚缺乏“灵丹妙药”。对于这一点,正在饱受腰痛疾苦的患者可能感触更深。此外,腰痛具有一定的复发率,不少患者虽然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那么腰痛是否就没法治了呢?对此不仅患者深有疑虑,而且医生也倍感棘手,不免有“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感叹。我们治疗腰痛并不是束手无策,采用推拿为主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已经取得显著疗效。

对腰腿痛、颈椎病等患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针灸、拔罐、牵引、微波治疗、半导体激光治疗以及中药汽疗等综合疗法,疗效显著。如采用推拿运动疗法,或芒针透刺加腰椎整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采用手法、针刺、颈椎牵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加腰椎后扳拔伸法,配合针刺、拔罐、腰椎牵引、中药药浴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成为推拿科的治疗优势。推拿科的整体推拿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赢得了患者的信誉,在老百姓中形成了“推拿到省中”的良好影响。

中医学一直强调“未病先防,防重于治”。解决腰痛最为重要的措施是预防。预防在任何疾病的医疗措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把疾病扼制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医疗手段。人体的腰部结构复杂,软组织较多,活动范围广,负荷相当大,从事各种活动时腰部的运动较多,这是容易导致腰部扭伤,产生腰痛的原因。如果我们根据个人的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及工作情况在多方面加以注意,很好地保护腰部,那么腰痛的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及复发率将回明显降低。

许多腰痛患者,甚至是较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了解发病过程时,常会说腰痛是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事实上,真正没有任何诱因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患者虽然没有突然的外力致伤原因,也往往是由于日常的站、坐、卧、行等活动不科学,使腰部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状态而造成的。实际上,一种不良的姿势状态,日积月累产生的副作用比外力致伤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腰痛预防的措施不仅要放在劳动保护等方面,更重要的要放在站、坐、卧、行等日常的点滴活动中去。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脚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当然,长时间的一个姿势站立是不能持久的,可该为“稍息”的姿势,双脚互换。此外站立也不应过久,站立一会儿可适当进行原地活动,特别是腰背部位的活动,以消除腰背肌的疲劳。

正确的坐姿应该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如果可能的话,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微微高出髋部,这样可以让腰背部更加平直而不易弯曲。这种坐姿由于腰骶部韧带、肌肉等不受到过度的牵拉,所以能使腰椎保持正直,而且身体消耗的能量也较少,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于椅背,使腰骶部的肌肉不致于太疲劳。

在睡眠时我们虽不能“卧如弓”,但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也同样要注意姿势。如果睡眠姿势不当,不仅可诱发腰腿痛,而且会引起颈椎病。我国古代十分讲究睡眠的姿势。宋人蔡季通在他的《睡诀》中提出:“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意思是侧卧睡眠应略微屈着点身子,仰卧睡眠应伸展身子。这样可以使肌肉,尤其是腰背肌处于松弛状态,不仅有利于入睡及睡眠,而且还可缓解或预防腰痛。此外,床铺应选择木板床加厚垫,而钢丝床、席梦思等软床容易使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导致腰部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劳损。

正常的步行是一种自然的、有节律的、看似轻松、不费力的下肢运动。但人在行走过程中,除了下肢、骨盆的运动外,脊柱尤其是腰椎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行走中,腰椎不能偏向任何一边,应保持中立位,否则就易造成腰部过度的负担。患有腰痛的女性不宜穿高跟鞋行走,鞋跟高度3厘米左右较合适。因为鞋跟高度增加1厘米,腰椎的后伸及腰背肌的收缩就会成倍增加许多,这样腰痛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此外,上、下楼时如果行走姿势不当,会出现脚“踏空”而闪腰的情况。良好的行走姿势可以预防、治疗腰痛。

同时,可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如游泳较为适合腰痛患者,而且自由泳和仰泳更为合适;进行医疗体操锻炼,如仰卧屈腿挺腹运动、俯卧燕飞式运动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倒走锻炼,一般早晚进行2次,每次20分钟,锻炼时要尽量挺胸并尽量后抬大腿;还可配合自我按摩腰部,增强腰部血液循环,加强腰背肌力量,从而减少腰痛症状的复发。

http://yaozhuizlhpvcom/images/index_12_newgif

太多了!!!!!!!!!!!!!!!!!!!!!!!!!!!!!!!!!!!!!!!!

摘要:腰椎间盘膨出是怎么回事?腰椎间盘在影像学上超过椎体4cm被称为腰间盘突出,而没有超过椎体4cm的被称为腰间盘膨出,属于腰椎间盘早期。腰间盘膨出通过坐姿的改善、腰部肌肉的功能性锻炼,能够得到改善;腰间盘突出的大多数病人也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缓解或治愈,仅少部分严重患者需要进行手术。那么具体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在哪里?腰椎间盘膨出怎么治疗?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腰椎间盘膨出怎么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2、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3、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5、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6、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达到适应状态。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两个方式锻炼。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年长者应在家人陪护下进行为妥。

五、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练习: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

六、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次。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6--8次。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第五节: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七、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疗法一:

体前屈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尽量前倾,双手可扶于腰两侧,也可自然下垂,使手向地面接近。做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疗法二:体后伸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托扶于臀部或腰间,上体尽量伸展后倾,并可轻轻震颤,以加大伸展程度。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疗法三:体侧弯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两手叉腰。上体以腰为轴,先向左侧弯曲,还原中立,再向右侧弯曲,重复进行并可逐步增大练习幅度。重复6~8次。疗法四:弓步行走。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大于90°,左腿向后绷直,此动作近似武术中的右弓箭步。然后迈左腿成左弓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行走,上体直立,挺胸抬头,自然摆臀。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疗法五:后伸腿练习。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挺胸抬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疗法六:提髋练习。身体仰卧,放松。左髋及下肢尽量向身体下方送出,同时右髋右腿尽量向上牵引,使髋骶关节做大幅度的上下扭动,左右交替,重复1~8次。疗法七:蹬足练习。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收缩紧张一下,约5秒钟左右。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做20~30次。

八、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动髋:仰卧,先以右腿向脚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时髋部向右一摆。再做左腿。动作要协调而有力,两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次。

2、蹬腿:仰卧,尽量屈曲髋、膝关节,足背勾紧(背屈)。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约四十五度)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绷紧,放下还原。两腿交替做二十至六十次。

3、昂胸:俯卧,用双手支撑床上,先从头部后仰开始,同时支撑手渐渐撑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平伏休息,重复五至十次。

4、鱼跃:俯卧,两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做成弓状。注意膝部不要弯曲。尽量在这一姿势下维持一段时间,时间越长越好。

5、下腰和后伸:站立,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弹动性地向前弯腰,使手触地。然后复位再向后伸腰,也要弹动性地后伸到最大量。反复五至十次,病情好转后加大动作幅度,注意循序渐进。

九、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对于长期久坐的人

腰椎疾病是很常见的,表现为时重时轻,劳累时则疼痛加重,理疗虽然能减轻疼痛,但却无法除掉病根。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所谓的绕环运动,基本动作如下: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得厉害的话,可以动作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管用,建议大家试一下。还有一个办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行的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运动疗法,那就是倒步走。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强,使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得到恢复,因此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步走现在已广泛用于健身,它还适于腰伤、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平衡能力差的人。倒步走疗法动作简单,容易掌握,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进行锻炼倒步走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要循序渐进。腰椎疼得厉害时若能立即进行倒步走锻炼,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椎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倒步走,两个月便可见到良好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治愈。需要提醒的是,倒步走时,人们对空间的知觉能力明显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稳,两眼要平视后下方以便掌握方向。为了安全,倒步走时,最好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两人交替轮换,互相照应。窦文浩教授在提到倒步走的速度和运动量的掌握时说,他建议开始时以每分钟60步为佳,健康人应控制在每分钟90~100次,腰痛者的脉搏,应控制在比自己安静时增加10次以上为最好。

十、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锻炼方法总结第一阶段:(共3-5天)

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①3点支撑法:(术后7-9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③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10-15天)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专家提醒您:严重腰椎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应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使骨折获得一定程度的复位,最后用腰围等支具下床活动第三阶段:(术后30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②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以免造成肌肉萎缩。

③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坐,跑,跳,避免睡软床,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势提取,建立良好的生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增强腰部肌肉及脊柱稳定性。减少慢性腰痛的发作,防止腰部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复查。

④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

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⑥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后8-12周下床活动,不要弯腰,3个月后练习弯腰,4-6月后适当参加劳动。

十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爬行疗法:运动医学专家指出,四肢爬行的动物比直立行走的动物血液更流畅,而且很少患腰椎疾病。方法为:双手、双膝着地着床,头部自然上抬,腰部自然下垂,爬行长度为20米左右。

2、俯卧撑:此动作不易过多,不要太累,适可而止。

3、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连续作20-30个。

4、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

5、直腿抬高:仰卧位,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五趾背屈,双腿交替抬起,连续20-30个。

6、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以上动作须连贯进行,每晚睡前一次,连续3-6个月。腰间盘突出患者什么坐姿最好?有些人认为,不管怎么坐,只要自己感到舒服,不费劲就行,但事实上,人的坐姿正确与否并不完全由舒适与否、费劲与否来决定的,有些坐姿在短时间内可感到舒适,不费劲,但时间长了,舒适感就会逐渐消失,而产生腰部的疼痛感,准确地讲,人的坐姿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坐姿时脊柱、尤其是腰椎是否尽可能符合生理曲度及生物力学原理,此外,还应看头颈部是否吃力,双腿是否放松等等。那么,腰间盘突出患者什么坐姿最好?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还应选择合适的坐具,以使腰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减少劳损的机会。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使腰骶部的肌肉不致疲劳。也许不少人都有过久坐后突然站起会有一种腰痛、腰直不起来的感觉,这是由于人坐久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发生痉挛所致,因此,不论是怎么坐,正确与否,人们都应在坐了一段时间后,活动腰部、下肢甚至全身,这不仅有利于保持腰椎的生理功能,而且对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保护作用,如:久坐时可经常直直腰杆,两肩往后扩展一下,即所谓“伸懒腰”,也可把一足放在另一足之上,不断地变换。此外,坐下和站起的动作也有一定的要求,坐下时,最好先走到椅凳边,一足放到另一足后面,然后上身微向前倾,缓缓坐下,站起时,最好先将一足放在另一足的后面,轻轻用力蹬地,使上身离位而起,同时,上半身微向前倾,在此过程中腰背尽量保持正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采取正确的坐姿外,正确的坐下及站起的动作更为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有什么区别

很多腰椎病患者,都认为自己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然而医生给出的答案却是腰椎间盘膨出,因此,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很多患者常混淆在一起。到底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有什么区别呢?

腰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有很多患者对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之间的区别并不了解,大家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症候群,按照髓核突出的情况而分为膨出、突出以及脱出。腰椎间盘膨出的情况是指髓核还在纤维环以内,纤维环并没有破裂,只是发生了膨胀。膨出的患者椎管间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是指髓核已经突破了纤维环,导致椎管间隙变窄,并且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很少。

所以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是不同概念。腰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之间是有一些不同的,患者应学会区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按照突出物的情况分为三种: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以突出和膨出两种最多。椎间盘膨出是指髓核突出于纤维环内,使之膨隆,但纤维环没有破裂,一般椎管间隙未变窄,与周围韧带组织粘连少。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中的膨出导致神经纤维和脊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压迫,尚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与粘连,还有髓核的失膨胀形成的脊柱不稳等均可刺激窦椎神经和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所以正确认识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是有必要的。

影像学区分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的症状均表现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而且两者间病因、患者年龄都很相似,相似并不等同于相同,相比两者病情轻重,腰椎间盘突出要高于腰椎间盘膨出,诊断过程中影像学可以证明。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

1、椎间隙狭窄,可均称或不均称。不均称时,间隙较宽的一侧大多是椎间盘突出的一面。

2、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此症并无特殊诊断意义,因骨赘在肥大性脊柱炎更为常见。

3、脊柱生理曲度异常(侧位片),或出现脊柱侧弯(正位片)。

4、髓核突入椎体:髓核经过软骨盘的受损破裂处突入其上、下椎体的骨松质内,形成椎体边缘黄豆与蚕豆大小的压迹,称之为许莫氏(SCHMORL)结节。X线片显示为在椎体的上下边缘有边缘清晰的陷窝状切迹。椎体缺损的边缘骨质常硬化增白。髓核突入严重者,椎间隙可变窄。

腰椎间盘膨出影像学表现:

1、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椎体骨质增生改变

2、腰3,4椎体序列线稍欠连续。腰3/4向四周均匀的超出椎体边缘。

3、腰4/5,腰5/骶1椎间盘软组织影向四周膨出及向后突出,并腰4/5椎间盘可见钙化影及腰5/骶1椎间盘可见真空征,硬膜囊受压。

4、各骨性椎管未见明显狭窄,扫及各椎间周围软组织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年麻醉科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理论考试[复制]

35安置俯卧位时,下列哪项不可作为病人身体重量的支撑点 前额眼眶两颊髂前上棘36外科手消毒的水质要求为 工业用水标准应符合GB5749《生活饮

问卷星

手术俯卧位的安置 - 范文中心

1 ①患者头部等于或低于心脏水平,则会出现结膜水肿,不过通常是暂时的,恢复仰卧位或轻度头高倾斜位,正常的组织灌压差使体液重新分布即可。②眼睑闭合不全,导致

2 麻醉状态下,患者丧失了保护机制,尤其是在合并有颈椎关节炎的病人,头颈部侧旋会使松弛的骨骼肌及韧带受到牵拉,使颈椎关节受到损伤。患有颈椎关节炎的病人

3 俯卧位时,腹侧的胸部支撑物将乳房向两侧挤压双乳就会受到牵拉,在胸骨的边缘处容易受到损伤,实施过隆胸术的患者,直接作用于乳房的压力可导致填充物的破裂

fanwengeren-jianliorg

手术室护士晋级(N1晋级N2)理论考试试题

1 肾脏、输尿管等腰部手术侧卧位的摆放,是在标准侧卧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标准侧卧位的不同之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手术部位应

2 下列不符合手术体位安置原则的是 减少对手术病人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充分暴露手术野 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及生理轴线,防止过度牵拉、扭曲 保持病人

3 安置俯卧位时,下列哪项不可作为病人身体重量的支撑点

问卷星

手术室护士No理论考试 - 问卷星

4 安置俯卧位时,下列哪项不可作为病人身体重量的支撑点 前额眼眶前胸髂前上棘 5 安置截石位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问卷星

大家还在搜

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

俯卧位适用于

下列不需要去枕仰卧位的病人是

半卧位的目的不包括

俯卧位的适用范围

病人仰卧位时,位置最高的是

仰卧位适用于

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卧位的目的是

摆放俯卧位时,以下可作为支撑点的部位错误的是

摆放俯卧位时,以下可作为支撑点的部位错误的是()。 A前胸B腹部C肋骨两侧D髂前上棘E耻骨联合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

考试资料网搜题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 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 百度文库

2页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06日

俯卧位 实用文档 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是患者俯卧于床面、面部朝下、背部朝上、保证胸 腹部最大范围不受压、双下肢自然屈曲的手术体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01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