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g。
标准杠铃:由杠铃杆(横杠)、杠铃片和卡箍三部分组成。举重的国际比赛必须使用经国际举联认可的国际标准杠铃,有男子杠铃和女子杠铃两种,区别主要在杠铃杆上,杠铃片是相同标准的。
非标准杠铃:结构同于标准杠铃,尺寸要求并不严格,制作要求不高,重量可以自由规定,民间使用的石担也可以代替。
标准杠的要求:(1)男子杠铃杆长220米、重20公斤,女子杠铃杆长215米、重15公斤。杠铃杆直径0028米,最大的杠铃片直径为045米。
(2)重量、颜色及型号如下:25公斤(红色大型)、20公斤(蓝色大型)、15公斤(**大型)、10公斤(绿色大型)、5公斤(白色中型)、25公斤(红色中型偏小)、2公斤(蓝色小型)、15公斤(**小型)、1公斤(绿色小型)和05公斤(白色小型),所有杠铃片重量数值必须在外面用数字标明。卡箍每个重25公斤。
担、耒耜、耧车、磨、砻。
1、担
担子,用扁担挑的一挑东西。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
2、耒耜
耒耜 (lěi sì) 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
3、耧车
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4、磨
一种粉碎粮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质或其他材质的传统器具,通常是采用反复碾压、挤压摩擦来使颗粒状的物品变成粉末状。是电器化出现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5、砻
砻,壮族敲击体鸣乐器。壮族称榔。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阳等地。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泥制成的。
-农具
民谣是指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它通常是由从事不同的职业的人,或者是不同民族的人,千万劳苦大众进行编撰的。以此反映生活的一些歌词和曲子,有的民谣也是反映了真实的故事。而这里的小黄毛几根根,说是吃一辈子好东西,这又是怎么能够得出来的呢?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失传很久很久的童谣了。
而这首民谣的来源就是在邻居民谣当中,一个民间口头的文学。因为当时的山东临朐处在山东的中间,它这个境内土地非常的肥沃。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而这里的人们也是勤劳且智慧。在5000多年的生产生活着整个历程当中,他们也是创作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民间的歌谣。而这些民谣有的甚至都找不到它的作者的来源,也没有什么史书啊之类的这些书籍去进行考证,只是由这些当时的民众来集体的创作,通过你我口口相传,代代相继这样,也是经久不衰,是当时山东人民一个不能够缺少的一个民族文化。所以我们就将他们统称为临朐民谣。
而这个临朐民谣呢,它主要涵盖了一些关于一些幼儿教育生活的一些感知,生产的要领,还有心灵的需求以及伦理道德等等,涵盖了各个方面。在它的长期的这样一个传承与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是传递了能够将当时民众的一些生活乐趣很好的表达出来,也是传播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美德,当时民间人民的心声。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民间的民族文化非常非常丰富。虽然说他们散落在民间各地,但是这个口头的文学却是非常非常丰富。而且又具有他们的民族特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说小巴狗带铃铛。买上菜,杠铃杠铃再回来。杠铃杠铃到集上,割上肉。还有什么花娥花娥快回来给你买双大花鞋。这样类似的文学还有许多。可见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都多么的丰富既有特色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