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
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婴儿从刚出生后大部分处于睡眠状态,到后来逐渐开始有意识的出现不同类型的动作,不仅是四肢的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的结果,以下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
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1婴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是怎样的
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
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
婴儿动作生长发育的顺序
1、1个月。胳膊、腿总喜欢屈曲状,两手握拳。
2、2个月。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给他小玩具,他无意识地抓握。要给他喂奶,他立即做出吸吮动作。
3、3个月。趴着把头胸抬起来,竖抱脖子不再摇晃。仰卧四肢能上举,在帮助下,可翻身。手在胸前握住,并注意自己的手。
4、4个月。能抬头挺胸,宝宝颈部和头部肌肉开始强壮。最经典姿势就是头能抬起到90度,用手肘支撑上身,胸部挺起来脱离地面,然后用眼睛搜寻附近感兴趣的事物。
5、5个月。能够从仰卧位翻身变成俯卧位。可背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可以两手各拿一个玩具。
6、6个月。如果扶着他,能够站得很直,站在成人的腿上会不停地跳跃。手可玩脚,能吃脚趾。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
7、7个月。能独自坐几分钟,可从趴着姿势转变成坐姿,开始学习爬行。
8、8个月。爬的能力越来越好,爬行时会转动方向。
9、9个月。可以扶着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能够灵活地向前向后爬。会拿杯子喝水,能自己用手拿食物吃。
10、10个月。能够独自站立片刻,大人牵着手会迈步,能迅速爬行。喜欢推车、推椅子,并能推着走。坐、卧、爬、站动作变化自如。
11、11个月。用手捏起扣子、花生米等小东西。身体平衡,四肢协调有很大发展。会用手抓食物。爱把玩具从筐里倒进倒出。
12、12个月。自己站稳,能走越来越远,对新运动形式感兴趣。
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是直接反映在不同类型的动作上面的,所以,每当宝宝们完成了一个动作,父母们需要懂得如何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完成更多的动作,这样就可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锻炼自己的四肢骨骼和肌肉,来完成更多自己想完成的动作。
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2婴儿大脑发育
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
大脑的大多数回路都是在人生的头几年建立起来的。宝宝刚出生时的大脑只有最终成人大小的1/4,但到了2岁,就已经长到成人大小的3/4了!等到了5岁,孩子的大脑就会和成人大脑的大小及容量非常接近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孩子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知道所有大人都知道的事情,因为人生体验也很重要。大脑的这种发育意味着与学习、记忆、动作控制和其他各项大脑功能相关的脑部结构到孩子5岁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些彼此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和神经通路会在孩子的一生中都被不断地使用。这些连接,叫做突触,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所有动作、思想、记忆和感觉的基础。
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
婴儿期大脑的发育情况:科学研究发现,刚出生时的宝宝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出生后的最初四个月内大脑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些新的认知能力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就发展起来了。在大脑发展的这段时间里,游戏规则得到训练,形成了实际值和理论值的比较标度。为了达到一种目标,这一机制该如何运作,以减少实际值和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在大脑通路形成的这几个月中,婴儿需要接受尽可能多的刺激,应该积累大量的经验。大脑的构造、它的通路和神经纤维都会受此影响。
不仅以后的智力与此有关,而且发展的可能性和选择性也变得轻而易举。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婴儿发展早期的经验范围是至关重要的。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个月,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
神经网络的形成
神经纤维的髓鞘像电线的绝缘层,可以使神经元准确传递信息,速度非常快,分工明确,效率也更高。那么刚出生的时候,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非常少,神经纤维也非常短,非常少,到3~4周岁的时候,才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的过程。
神经元表面积的60~80%被突触占领,神经元如果没有突触作连接,就没有价值,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在出生时突触的数量只有50万亿个,到3个月时达到高峰,大概是在10000万亿个,是3岁时的十倍。
促进婴儿大脑发育的八种营养素
1、 脂肪。脂肪是构成脑组织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2、 蛋白质。蛋白质是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物质。
3、 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促进脑的发育,缺少维生素A可使智力低下。
4、 钙。充足的钙质可使大脑持续工作。
5、 糖。糖是大脑活动能量的来源,具有刺激大脑的活动能力的作用。
6、 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物质可预防精神障碍。
7、 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保护细胞膜的作用,还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
8、 维生素C。充足的维生素C可使脑功能敏锐。
婴儿大脑发育高峰期
人的一生当中,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两大高峰期,学龄前(3-6岁)是大脑发育的高峰延续期,在这段时期内补充足量的DHA能达到健脑增智的目的。
DHA可从α-亚麻酸中转换而来,所以平时可以多吃核桃等坚果类食物、黑芝麻以及海鱼、海藻等,因为α-亚麻酸是DHA的母体,部分能转化成DHA,也有部分转化成EPA,EPA的主要功效是降血脂,过多服用对宝宝不利,所以给孕妇或婴幼儿补充时最好选用少量或不含EPA的产品。DHA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而叶黄素比较稳定,是DHA的保护神,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视网膜的发育,并促进大脑对DHA的吸收,起到互相促进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给孕妇或是婴幼儿选择DHA补充时,可以考虑同时含有叶黄素和DHA的营养补充。
如何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多元智力,而这时期大脑的发育也是他们一生中尤显突飞猛进的一年。
1、听说儿歌选一些简单有趣的儿歌每天对孩子说,每句最后一个字要容易发音,也可放录音给孩子听。说儿歌时最好带着表情和动作,边说儿歌边有节奏地晃动孩子或抱着孩子有节奏地走动。多次重复后可试着让孩子模仿。孩子的参与不仅促进了他们发音及对手势和表情的理解,体会节奏,而且增加了孩子的兴趣。 我知道与孩子一起玩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形象玩具,让孩子认识玩具名称。
2、玩玩具时成人边示范表演简单的动作,边说出玩具的名称,经反复训练,使孩子能根据问话指出相应的玩具。也可用手挡住他的眼睛,将玩具换个地方,放开手再让孩子去拿这个玩具,如果孩子能拿对这些玩具,说明他理解玩具的名称并记住了这些玩具特征。每次5分钟,每周1~2次。 拉过来啦将玩具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用线将玩具系上,另一头放在孩子的手边,让孩子想办法用线把玩具拉过来。在玩具和孩子之间放一个障碍物如被子、枕头等,让孩子看到玩具,但不能轻易取到,鼓励他想办法获取玩具。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孩子的直观行动思维能力。
3、涂涂画画给孩子提供纸(或白板)和蜡笔,鼓励孩子用笔在纸或板上涂涂点点。开始时妈妈握住孩子的手教他乱画,体会握笔画的感觉,当孩子熟悉后再放手让孩子随意画。孩子画画时,家长应鼓励和指导,不要限制;画完一张纸,换另~张,可每天练习,每次画s分钟左右。通过握笔练习,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活动及手动作的准确性,增加兴趣。
4、看物指图选择图像真实准确、画面简洁、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或,如动物、日常用品、人物等,指着图画告诉孩子画的名称,并将上的物品与实物对比。将一堆呈现给孩子,成人说出某张画片上物品的名称后,让孩子找出来,孩子完成后应给予表扬。经常看画书会激发孩子对图画的兴趣,有利于言语能力与形象思维的同步发展。每次可看10张以下,每张画片点读2~3遍,再拿出下一张点读,每天可进行1~2次,每次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以免孩子因疲劳而厌烦。
5、摇摇晃晃学走路牵着孩子一只手练习走路。当孩子能独自站立、蹲下、站起来时,让孩子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成人问练习独走,成人的手将孩子围起以防孩子摔倒。当孩子会独走后,可玩拖拉玩具或小滚筒锻炼迈步前进。
婴儿大脑发育不良怎么办
脑发育不全指小儿大脑发育不全,是由某种原因致脑组织减少、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健全,或受损而出现以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常见的脑发育不全病因主要有胚胎期脑发育异常或其母亲妊娠期染疾、难产、产伤、出生时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高热惊厥、一氧化碳中毒、脑炎、脑膜炎、头颅外伤以及遗传因素等。
小脑发育不全为小脑发育不成熟。它停留在胚胎的某个阶段中的形态。小脑发育不全可为小脑蚓部或小脑半球没有充分发育,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可为独立的畸形或Dandy-Walker畸形的组成部分。该病脑CT、MRI可助诊。无特殊治疗方法。严重病例常于10岁前死亡,病变较轻者,小脑症状可逐渐代偿而好转。脑发育不全的早期症状表现在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早年各方面发育迟缓。发音含糊,言语极少,自我表达能力极差。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动作十分笨拙。
脑发育不全症状差异较大。男女发病机会相等。小脑症状通常当患儿伸手取物时出现共济失调而被发现,呈意向性震颤,常有头部颤动。坐、站、行走均迟缓,步态蹒跚,语言发育迟缓,呈间断或爆发状,躯干与下肢有明显的共济失调、肌无力、肌张力减退。常有眼震,感觉正常,多数患者智力不全、生长发育迟缓或有癫痫发作。部分病例症状可局限于一侧,并可伴舞蹈症等表现。
“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成功研制出集分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多项学科为一体的独创医学成就,该疗法利用神经因子移植不仅能做到受损脑神经细胞的替换,同时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的神经因子能够在病灶周围神经分化出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促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免疫调节因子,改善病灶处神经纤维、轴突、树突、树突棘和突触的活性,促进脑内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新陈代谢,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长期稳定的巩固治疗作用。因此,神经组织修复疗法可以成为脑发育不全患者的治疗良方。
简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3婴儿发育标准表
满月婴儿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615公斤,492至755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980厘米,5600至64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560公斤,456至682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850厘米,5444至628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2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615公斤,492至755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980厘米,5600至64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560公斤,456至682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身长5850厘米,5444至628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3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722公斤,582至880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300厘米,5960至67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665公斤,551至800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200厘米,5822至660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4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785公斤,663至926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570厘米,6202至6956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715公斤,614至863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400厘米,6061至679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5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836公斤,680至1008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800厘米,6412至7175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751公斤,634至938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620厘米,6172至705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6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890公斤,724至1094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990厘米,6617至7423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816公斤,687至974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820厘米,6403至7317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7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914公斤;平均身长7124厘米。女宝宝平均体重862公斤;平均身长6976厘米。
8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933公斤,774至1123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250厘米,6820至7688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880公斤,728至1131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130厘米,6691至7613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9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孩的平均体重为982公斤,女孩为92公斤,已接近出生时体重的三倍。男宝宝的身长平均达到7417厘米,女宝宝为7248厘米。
10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1010公斤,860至1228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560厘米,7171至800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938公斤,812至1119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400厘米,6814至784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11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为1015公斤,平均身长为7658厘米。女宝宝为954公斤,平均身长为7515厘米。
12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1042公斤,863至1267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820厘米,7305至8348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990公斤,857至1177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7670厘米,7250至8216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婴儿身高如何测量
要帮宝宝测量身高,最好由爸爸妈妈两个人进行。其中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当然,一个人帮宝宝测量身高也不是没有办法,以下就是有经验的'妈妈晒出的测量过程。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用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怎么样,这个方法酷炫吧?
影响婴儿身高的因素
宝宝长得高或不高,可能影响的因素可是有好几种呢!爸爸妈妈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遗传因素
宝宝的身材高矮、体质强弱以及发育状态受其父母的遗传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父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没有疾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有了较好的基础。如果父母体格不佳,有遗传性疾病,婴幼儿的生长受到负面影响的几率就高。
因为宝宝的身高受遗传的影响较大,所以从父母的身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以后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二、母亲的健康因素
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的保健和营养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态。
三、营养因素
宝宝身体的营养对体格发育,特别是对体重的影响很大,而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因为宝宝生长发育快,所需要的食物在质量上也要比成人的要求高。营养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和合理的喂养方法。
四、睡眠因素
睡眠不足会影响孩于长个儿,一般要求初生小儿每昼夜睡20小时,2-6月时为15-18小时;6-18月时为13-15小时;18月-3岁为12-13小时。
五、运动因素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
六、生活环境因素
婴幼儿应该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有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再结合锻炼和营养,小儿的生长就较快。
七、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高。
以上就是常见的影响宝宝身高发展的几种因素。
如何让婴儿长高
宝宝要长高,除了药物治疗帮助以外,还可以通过补充营养、加强运动和睡眠等途径帮助长高。
一、均衡的营养供给
应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因为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身高增长。另外,钙、磷元素及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牛奶既含高蛋白又含高钙,是很好的促进长高的食品。
二、适量的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具体而言,宝宝可以在床上玩蹬腿、翻滚、爬行,或者进行游泳、跳跃、婴儿操等运动。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晒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从而帮助钙质吸收。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每个睡眠周期里面,比如生长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
小婴儿睡觉姿势很多,通常建议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不同的睡觉姿势对小孩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通常俯卧位有助于小孩胸廓、脊柱、肺功能发育。虽然这些体位对孩子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要注意及时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采用一种体位睡觉。
不少婴儿都是喜欢趴着睡的,这是因为趴着睡可以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除此之外,对于肠胃不舒服的宝宝,趴着睡也有利于他们缓解这种这种症状。但是宝宝并不能长期趴着睡,否则将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危险。那么,两个月的宝宝趴着睡多久是比较合适的呢?下面将对此进行介绍!
一、新生儿趴着睡多久才合适?
宝宝喜欢趴着睡是因为他们刚刚脱离妈妈的身体不久,还没有很好的适应这个世界,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宝宝喜欢趴着睡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趴着睡可以让他们睡得更加香甜。
妈妈们可以让宝宝趴着熟睡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一定要在旁边守着,不可以独自留宝宝一人睡觉,这时的宝宝还很脆弱,趴着睡容易堵住口鼻,造成窒息。两小时以后妈妈一定要把宝宝改为卧位的姿势或者仰卧的姿势,不能让宝宝长时间保持一种睡眠姿势。
二、新生儿趴睡的风险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趴着睡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因为这时的宝宝还不会自由的翻动身体,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引起窒息等,对孩子的心脏发育也不是很好,所以家长还是尽量让宝宝养成仰睡的习惯。当宝宝再大一点可以自由的翻身控制自己身体的时候,宝宝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睡觉了。
三、两个月婴儿怎么睡好
两个月的婴儿最好是采用侧躺或者是平躺这两种方法,也可以婴儿有一个漂亮的头型,而且也可以让婴儿睡得更香。尤其是一些婴儿在吃饱以后趴着睡觉很容易出现漾奶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被发现,很容易因为漾奶的情况影响到婴儿的安危。
一般两个月的婴儿还不会翻身,睡觉的姿势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所以说父母在每次哄婴儿睡觉以后,都可以让婴儿在睡觉的时候变换睡姿,比如说第1次睡觉的时候是左侧躺,到第2次的时候就是右侧躺,第3次的时候就是平躺,这样就能够避免婴儿经常的在一侧睡觉使头型睡偏。
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
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做父母最大的一个快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断地生长和发育,每个家长对孩子在第一年里变化的速度,都会感到十分的惊讶,以下是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
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1做父母最大的一个快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断地生长和发育。你会对孩子在第一年里变化的速度感到惊讶,每度过一周,孩子渐渐地实现了对身体肌肉的控制、协调能力;孩子的协调能力发展起来以后,便能坐立、爬行、站立,最后能走、能跑。孩子的动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发展,几个月后。
孩子能够精确地控制自己的运动。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速度发育,不同的年龄形成了不同的协调能力,但是孩子之间也有差别。不要强迫孩子做超出自身所能做的事,这是没有意义的。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发展,永远给孩子以鼓励和帮助。
全身发育 0-1岁
除了身高和体重以外,孩子全身的主要变化还有身体比例、姿势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孩子的头颅与身体共他部分相比,变小了;四肢相对的变长、变结实。到了1岁以后,孩子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所以不再是软绵绵的,而是能做出有目的的运动。
孩子在子宫内的生长是非常迅速的,在出生后的6个月里,也表现出非常快的发育速度,到了1岁,孩子的生长速度渐渐下降。一般来讲,6个月的孩子身高增加四分之一,体重增加—半。头围在1岁时,增长一倍,而到11岁时,头围才会再次增长一倍。
大多数的身高一体重表上都标有周龄,以周龄为标准,以千克为单位标出孩子的重量,以厘米为单位标出身高。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周里,体重受到父母的重视,但是不要过于担心。
如果孩子看起来很健康,而且表现也很活泼、正常,孩子就不可能有什么毛病。孩子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考虑体重的增长,你必须把季节因素考虑进来,孩子春天长得最快,而秋天最慢。所以很明显,如果长期、客观地分析孩子的增重,一年内的变化没有代表意义。在分析孩子增重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孩子增重的规律上,而不是放在孩子的体重上。
只要孩子的体重在几周后增加,尽管可能有点无规律,但孩子快乐、精神良好,你也不应该有什么担心。进一步讲,所有的图表都是以“平均”作为标难的,从理论上讲,“平均”儿童是一种理想的平均水平。你的孩子是一个现实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可能与你所见过的所有孩子都不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孩子不正常。
身体发育的里程碑
发育里程碑是孩子发育阶段中的标点符号,出现在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我们有时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准确地预测出孩子会出现的变化。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会以同一个速度发育,里程碑只是一个较宽的范围,与身高和体重发育一样。当然两个发育绝对相同的孩子是没有的,但一般来说,孩子有个基本一致的发育过程。
所有的发育里程碑是有顺序的,孩子一般获得一个能力后,才能学会下一个能力。
发育的速度都不相同,有时发育非常快,有时会特别慢。所以孩子在生长高峰时,会有快速的发育,然后回到缓慢的生长过程,但生长发育是持续的。
孩子学到某些技能后,丧失某些原始的反射和运动。如果孩子学会有目的幻抓握物体,必然丧失原始的抓握反射。
发育的过程一般都是沿着从头向脚的方向,孩子首先学会的是控制头部,然后控制四肢、躯干和腿。
孩子特别小的时候,运动有些僵硬。随着孩子的发育,运动变得平滑、精确。
全身的活动能力为某一项具体的能力做准备,所以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会体现出走路的姿势,但是与1岁的孩子刚刚走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平衡发育不是以孩子能做什么为标准,而是以孩子怎么做为标准。换句话说,孩子发育的同时,技能也有所发展。
大脑和神经系统控制着婴儿的运动与协调能力,所以运动只能在大脑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发育起来。例如孩子只能在神经与手指的肌肉建立起联系之后,才能用拇指与食指拿起东西。
孩子学会新的技能时,好像是丧失了以前学会的技能。其原因是孩子把重点只放在新的技能上,等到新技能学会后,老技能又会再次出现。
孩子的发育里程碑会受到孩子性格的影响。独立性好、意志坚强的孩子总想实习新的技能,所以学会的技能也比别人早。随和、外向的孩子总想和别人交往,所以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的比较早。你可以通过你的行为影响孩子的性格,从而加快孩子技能的发展。
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2宝宝0—1岁的生长历程是怎样的?
第1个月会长黄疸。
第2个月爱哭。
第3个月能抬头。
第4个月添辅食。
第5个月长乳牙。
第6个月厌奶。
第7个月能坐。
第8个月会爬。
第9个月能睡整夜的觉。
第10个月会叫妈妈。
第11个月能站、走。
第12个月要断奶。
0到1岁的婴儿发育过程3一、0~1岁大运动发育有哪些规律?
婴儿大运动是指孩子的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主要是指头颈部、躯干、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具体指宝宝的趴、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等。
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遵循自上而下的自然过程,不可能颠倒顺序。
抬头:
一般新生儿宝宝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
3个月大的宝宝可抬头约45度角,
5-6个月的宝宝就能俯卧抬头90度。就完成了抬头运动。
坐立:
4~5个月龄时,在爸爸妈妈的扶持下可短时间扶坐或靠坐;
6个月时,身体会向前倾,双手向前撑住独坐;
7个月时,能独立地坐稳。
翻身:
1-2月龄宝宝通过脊背、脊柱慢慢伸展,自然的从侧卧到仰卧位的过程。
4-5月龄时,会自己跟自己玩,从侧位自然翻到仰卧位。
5-6月龄时,从仰卧位可以翻到侧卧位,或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6-8月龄阶段的宝宝,先让自己通过伸展上肢(也许是下肢),然后翻动躯干、下肢(也许是上肢),进行身体的分段翻动。随之宝宝就连续从仰卧翻到俯卧位,再翻至仰卧位的翻身运动。
爬行:
宝宝今后的行走、平衡,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爬行来实现的,包括宝宝的智力发育、精细运动,也离不开爬行的帮助。因为脊椎要发育,那必须是在爬行中完成。因此,爬行对于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重要。假如让宝宝爬行500~1000小时,那宝宝的运动发育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爬行好的宝宝,手脚协调性也会很好
在新生儿俯卧位时,宝宝已有了反射性的匍匐动作,只是爸爸妈妈不容易发现而已。
慢慢到2月龄时,宝宝就可以有交替性踢腿动作,这是匍匐的开始。
3-4个月时,宝宝可以用双手支撑数分钟。
5~6个月时,可以有预向前爬行的意识。
7个月时,俯卧位时,可后退式原地转,或叫倒退爬行。
8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匍匐运动;实现真正的匍匐前行。
9个月龄,宝宝已经可以跪爬,并能伸长一只手向前取东西。
到了10个月时,宝宝已经可以熟练爬行、倒退、翻滚,身体越来越灵活。
站、走、跳:
宝宝9个月可以扶着桌子站立,在10~11个月可以独立站立;
12~13个月可以扶走,15个月能独立走稳;
24个月可双脚跳;能扶着上楼梯,30个月独脚跳。
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育时间是怎样的?
3~4个月婴儿握持反射消失;开始出现手指的活动。
6~7个月出现拿物换手动作,并且出现手的捏与敲打等探索性的动作出现。
9~10个月可以用拇指和示 指拿物品或拾物;并且开始喜欢撕纸。
12~15个月时可以用手拿匙吃饭,开始乱涂乱画;
18个月时能垒2~3块积木;
2岁可垒6~7块积木,已经会翻书。
总而言之,宝宝的运动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规律,就会掉进一些育儿不当的坑里,而影响宝宝发育,反而会阻碍宝宝正常发育进程。
宝宝出生之后,尤其是 对于新父母来说,照顾他们可算得上是一门技术活 ,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得小心着来,在没有经验的带孩子时,父母内心总是忐忑的,生怕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好,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举动, 在孩子趴着睡着的时候,会用手去探孩子的鼻息,生怕孩子趴着睡窒息。
在52岁的年纪喜当爸爸的古巨基,在网上分享带娃的经历,被网友夸赞。因为疫情的原因,担心宝宝的 健康 ,在宝宝出生之后, 古巨基夫妇没有请到保姆,而是从头到尾自己在家照顾 ,现在小家伙已经快一岁了,被爸爸妈妈照顾的很好。
据古巨基自己说,自己和妻子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照顾孩子上根本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很多东西他们两个人都是 边学习边操作 ,期间也遇到过不少问题,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 心理压力 。古巨基曾经发文说 每次看到宝宝翻身睡觉的时候,都担心宝宝会窒息, 所以 几乎每天夜里都会守着宝宝,白天由妻子来负责 ,照顾孩子没有一句抱怨,可谓是好爸爸的标准模范。
的确是,在宝宝自己翻身还不是特别利索的时候,睡觉的睡姿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些不正确的睡姿像是趴着睡,对宝宝的 健康 危害是特别大的。
很多新手爸妈对于“ 婴儿猝死综合征”(SDIS) 这个词语会不太了解,其实,婴儿猝死综合征并不是一种非常确切的疾病,它指的是1岁以下的婴儿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有 90%的婴儿猝死是因为睡眠姿势不当而导致的,其中3周一7个月的宝宝发生的几率最高。
几乎所有的婴儿猝死综合征都是发生在睡眠当中,难怪古巨基对于自己的宝宝睡觉如此的不放心。
据美国儿科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约有50%的婴儿猝死综合征是因为俯卧位的睡姿引起的,因此,对于宝宝来说,俯卧位的睡姿是非常不建议的。
1仰卧位是最安全的睡姿
一般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都建议宝宝使用 仰卧位 的睡姿,这样的睡姿是最安全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 四肢也能够自己自由的活动,而且不容易发生窒息 ,唯一的缺点就是睡时间长的话可能会 导致宝宝“扁头” 。
2 侧卧相对比较安全
为什么说侧卧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很多宝宝本来是侧卧位的睡姿,但是有时候稍微一翻身就
成了俯卧位,因此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特别是一些 还不会自己翻身拍头宝宝,在这个睡姿的时候要想个办法固定一下宝宝。
宝宝 在没有学会翻身之前,不要非得让宝宝“俯卧” 并且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不要在宝宝睡觉的地方放太多东西
在床上宝宝睡觉的地方 不要放过多的物品尤其是像毛巾、毛绒玩具等等, 这些物品万一倒了或者是掉了盖住宝宝的脸,他们自己又不懂得拿掉,就很有可能会 导致窒息。
2睡觉的床不要过软
在过软的床上,宝宝如果刚学会翻身的话,翻过去再想翻过来就非常的困难,而且 床过软会堵塞宝宝的呼吸道, 因此,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床垫的时候不要选择过于柔软的,软硬适中就好。
3不要给宝宝盖得太厚
太厚的被子盖在宝宝身上也是一种负担, 宝宝如果动弹的话,会不小心把被子盖住口鼻,但是再想把被子拿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宝宝窒息。
4不要在给孩子吃奶之后就抱着睡
很多家长习惯在床上躺着给孩子喂奶,尤其是晚上,妈妈们也非常的喂,在喂奶之后,哄孩子入睡的时候可能自己就困了, 宝宝还在妈妈的怀里,如果捂的太严实,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宝宝窒息。
宝宝的睡姿,无非就是三种, 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 ,在晚上宝宝睡觉的时候,尽量给宝宝选择个安全的睡姿, 尤其是在宝宝1岁之前,还不会自己独立翻身的时候,家长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来照看宝宝的睡姿 。在自己会独立翻身的时候,只要不捂住口鼻,睡姿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了。
各位家长们还记得你们家宝是什么睡姿吗?
宝宝在一岁以前会
陆续学习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站立、走路等技能,一般3至5个月是宝宝学习翻身的黄金时间段
。随着宝宝的成长,眼前的这片天地已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他开始自发地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于是宝宝开始学习翻身。一般,宝宝在5个月左右就能熟练掌握翻身技能,当然,由于个体的差异,宝宝学会翻身技能的时间会有早晚,宝爸宝妈一般不需要特意帮忙,只要给宝宝营造合适的翻身环境就可以了。
宝宝练习翻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给宝宝穿合适的衣服
宝宝穿得太厚实肯定不利于翻身,所以,宝爸宝妈在看到宝宝有翻身的举动时,可以给宝宝脱去外套,穿宽松点的衣服,如果气温偏低,可以在室内打开空调,让孩子轻装上阵,为学习翻身扫清障碍。
2、在床的周围装上护栏
在练习翻身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翻到床边上,宝爸宝妈在床的周围装上软包的围栏,可以防止宝宝坠床,另外,床上也不要放硬的东西,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避免宝宝翻身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宝爸宝妈如何辅助宝宝练习翻身宝宝在学习翻身的过程中,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出现怎么翻都翻不过去,宝宝又气又急地大哭。对于这种情况,宝爸宝妈要保持淡定,不要急于帮助孩子,因为这是锻炼宝宝手脚协调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的最佳契机,如果宝宝能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困难,则会给宝宝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如果宝宝过分肥胖或者疲倦,怎么努力都翻不过去,宝爸宝妈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帮助处于焦虑状态的宝宝。
1、让宝宝学会侧卧位躺着,侧卧位是宝宝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必经姿势,只有牢固掌握了这个姿势,实现翻身才成为可能。
2、在宝宝从仰卧位翻转到侧卧位时,宝爸宝妈可以帮助宝宝把一条腿挂到另一条腿上,从后背或屁股的位置再推宝宝翻身。
3、在宝宝学习翻身的过程中,宝爸宝妈可以使用一些能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东西,在宝宝不肯翻身的时候,用这种手段来激发宝宝自发翻身的欲望。
4、在宝宝学习翻身的过程中,宝爸宝妈需要循序渐进,可以把整套翻身动作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动作,让宝宝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等每个动作都熟练掌握以后,把所有动作连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翻身练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儿童的小肌肉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大脑才能聪明,在宝宝手部动作发展的时候,每一个干预项目都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更好,以下分析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1抬头:初生的新生儿颈肌完全无力,在从仰卧位扶至坐位时颈肌仅有短暂的张力增高。其后颈部肌张力增强,故小儿首先能在俯卧时仰头。检查从仰卧位扶起时的颈肌张力,3个月,小儿头仍稍后垂,4个月时头、颈、躯干可维持在一个平面上。检查扶坐时的颈肌张力,2个月的婴儿扶坐时只能间歇地勉强地仰头,4个月时才基本上能自由抬头。
在俯卧位,1个月时,下颏能短暂地离开桌面抬起。2个月时头能经常保持在中线上,下颏可离开桌面呈45%。3个月时,下颏和肩部均可抬起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45° ~90°,上肢可撑起支持部分体重,胸部可离开桌面。4个月时胸部可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90。
坐:新生儿被扶至坐位时头完全下垂;1个月时,由于腰肌无力,扶坐时背脊弯曲呈半圆形;3个月坐时腰呈弧形抬头达数秒钟;4个月坐时头不再后垂,在坐位时摇晃躯体,头随之摇摆不定,这时背部仪在腰部出现弯曲;5个月时依倚而坐时能直起腰部,头不再摇摆不定;
6个月时拉其手能从仲卧位坐起,能自己用手自己向前撑着坐,可坐在婴儿车或有围栏的椅子上;7个月可独坐,但有时两手向前支撑;8个月不用手支撑可以独坐;9个月能坐稳,往前方倾斜时能保持平衡而不倒;10~11个月时,能坐得很稳,并能改变姿势,可由坐位改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改成坐位;12个月在坐位时能左右旋转去取物而不跌倒。
爬:新生儿俯卧位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俯卧位的小儿,1个月时在前庭扶正反射(righ-tingreflex)及上肢支撑反射的作用下,能以肘撑起身躯,并交替向前伸手试图抓取手不能及的物体,这是匍匐动作的开始;2个月时能在俯卧位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肘支撑上身达数分钟之久;
5~7个月婴儿可用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8~9个月时能用上肢往前爬;1岁婴儿爬时可手膝并用,少数婴儿可用手及足撑起全身爬或坐着滑动臀部向前移动;1岁半时会爬台阶,“爬”对小儿胸臀部发育及提早接触环境有帮助。
站立和行走:新生儿期可引出踏步反射,2~3个月时,当婴儿被扶至立位时,髋、膝关节弯曲;6个月当呈立位时,两下肢可支持其体重;7个月扶站时,小儿能高兴地蹦跳;
9个月时可扶站;11个月可扶栏独脚站,或作蟹行,此时搀着两手能向前走;13个月能独走,但两下肢分开,基底很宽,每步的距离大小、方向也不一致,肩部外展,肘弯曲;
15个月能爬楼梯,可自己站起,站得很稳,绕物体转弯时还不灵活,行走时不能突然止步,可自己上下楼梯(每个台阶需先后用两只脚去踏),能拾起地上的东西而自己不跌倒;2岁时步态较稳,但仍需眼的协调,能跑2~3步,但不能迅速起步及停止,上台阶时可一步一个,能独脚站立数秒钟;45~5岁时能快步奔跑,并伴有手臂的协调摆动。
跳:跳的动作以两足交替走下台阶为开始(约15岁时),此时也能一脚跨越低障碍物;2岁时能并足跃下一级台阶,也能并足往前跳及原地跳跃;3岁时能用一脚跳过低障碍物;约2/3的小儿在45岁时能跳稳,25~3。5岁时开始用独脚向前连续跳1~3步;5岁可连跳8~10步;65岁时才能较好地蹦跳及奔跑。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2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一般规律
从上(头部)到下(脚步),从躯干到四肢。
从泛化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紧张,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中正,腰腹部肌肉放松。
从分离运动到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如从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再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摆动。
先“取”后“舍”,即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
几个重要的粗大运动发展过程
抬头
初生的新生儿颈肌完全无力,在从仰卧位扶至坐位时颈肌仅有短暂的张力增高。其后颈部肌张力增强,因此婴儿首先能在俯卧时仰头。
检查从仰卧位扶起时的颈肌张力,3个月,宝宝头仍稍后垂,4个月时头、颈、躯干可维持在一个平面上。
检查扶坐时的颈肌张力,2个月的宝宝扶坐时只能间歇地勉强地仰头,4个月时才基本上能自由抬头。
在俯卧位,1个月时,下颌能短暂地离开桌面抬起。
2个月时头能经常保持在中线上,下颌离开桌面呈45%。
3个月时,下颌和肩部均可抬起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45° ~90°,上肢可撑起支持部分体重,胸部可离开桌面。
4个月时胸部可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角度呈90。
坐
新生儿期,我们将宝宝扶肩拉起,他的脊柱是屈曲的,不能伸展,这个阶段称为坐位全前倾阶段。
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由于头颈的力量还不够,他的头部会无力地后仰过去。
这些情况会在2-3个月逐渐改善,头颈越来越稳定,脊柱也慢慢可以伸展,呈半前倾姿势。
到4-5个月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保持脊柱伸展,头部稳定,可以在成人扶腰的情况下坐起,因而称为扶腰坐阶段。
6个月是一个标志时间,此时宝宝可以独坐,但是需要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这个阶段称为拱背坐。拱背坐的出现标志着孩子在坐位下的前方平衡反应发育完成。
到了7个月,婴儿不需要再用手支撑身体,这时孩子就基本可以坐起来啦。这个阶段叫作直腰坐阶段,直腰坐标志着孩子侧方的平衡反应也发育完成了。
这个阶段对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意味着儿童终于可以把两只手空出来,自由地探索周边世界。
爬
新生儿俯卧位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
俯卧位的婴儿,1个月时在前庭扶正反射及上肢支撑反射的作用下,能以肘撑起身躯,并交替向前伸手试图抓取手不能及的物体,这是匍匐动作的开始。
2个月时能在俯卧位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肘支撑上身达数分钟之久;5~7个月婴儿可用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
8~9个月时能用上肢往前爬;1岁婴儿爬时可手膝并用,少数婴儿可用手及足撑起全身爬或坐着滑动臀部向前移动。
1岁半时会爬台阶,“爬”对宝宝胸臀部发育及提早接触环境有帮助。
这是孩子探索更广泛的环境、认识世界的基础,还可促进孩子双侧化发展、提高前庭功能的发育,是孩子重要的发育阶段。
站、走
将新生儿从腋下托起,让他的足底接地面时,可能会出现“走两步”的行为 。这时家长不要过度兴奋哦,这只是孩子出现的反射行为。
当孩子的足底接接触硬地面刺激时,他的腿部出现了紧张伸直的反射,脚底出现了阳性支持反射和踏步反射,才出现了“走路”的表现。
大致在7-8个月,婴儿可以在成人扶持腋下的情况下站立,但是髋部不能伸展,这个阶段叫作扶站阶段。
9个月后,宝宝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
10个月左右,对着立位平衡的发展,宝宝将逐步发展出独站能力。之后将逐步学习走路,习得的时间有个体差异,正常儿童一般不晚于18个月。
在孩子刚刚学走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两脚之间常常距离较大,称为宽基步态,并且双手常常上举,称为挑担步态。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30-2个月
俯卧时会转头 俯卧时头能抬至45度 仰卧时手脚会乱动,且两脚会在空中交互踢 身体被直立抱起时,头虽会往下掉但脖子会用力使头颈挺直。
3-5个月
俯卧时会用手肘支撑,将头、胸部抬高,头能抬高至九十度。 俯卧时会将手臂伸直,以手掌撑床,将头、胸部抬高。从俯卧翻身至仰卧。从仰卧被拉起时,头不会往后掉。从仰卧被拉至坐时,会主动抓住对方的手坐起。
6-8个月
坐在椅子上身体会挺直。 被扶着腋下站立时,双脚能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坐时仅靠手轻微的撑地,能独立做稳几秒钟。仰卧时头会抬高。从仰卧翻身至俯卧。坐时仅靠手轻微撑地,能独立坐稳维持一分钟。从坐姿被拉至站立时会主动抓住对方的手站起来。
9-10个月
会用手及膝盖、异侧手脚交错地爬行移动。不需靠手撑地能独自坐稳十分钟。坐时会扶着家具站起来。会扶着家具或东西边缘侧走。一手被牵着时会向前迈步。独立站立。
12-15个月
独立行走。 用爬的上楼梯。站立时会把球丢出去,但无法丢在定点。行走时之起动、停止及转弯,皆能控制自如不会跌倒。独立从俯卧转换至站立。倒退走。
16-19个月
会跑步但不稳。 用一手扶着扶手上楼梯。用爬的下楼梯。会由站姿坐到小椅子上。会爬上大人坐的椅子。扶着时能单脚站。
20-23个月
用一手扶着扶手下楼梯。 会蹲着玩,且不扶东西能从蹲姿转换至站姿,或从站姿转换至蹲姿,皆能控制自如不会跌倒。原地跳跃双脚同时离地。
24-27个月
会扶着扶手,用双脚同上一阶梯的方式来上下楼梯。 会双脚同时站在平衡台上不会跌倒。会踢球。双脚会一起从楼梯最后一阶往下跳。
28-31个月
会脚跟接脚趾的方式行走。 会单手抬高过肩丢小球5-7呎远。在平衡台上能脚跟接脚趾的方式行走不会跌倒。用正常大人的方式从仰卧转换到站姿。
32-36个月
脚踩踏板骑三轮车。 两脚交替上下楼梯。能单脚站立不跌倒。采用正常大人的走路模式行走。走路时双手交替摆动自然。跑得很平稳。
婴儿的大动作通常包括翻身、坐立、爬行、走、跑、跳、钻、投、抛、攀等。
一、抬头
1个月时的小儿,在俯卧位时,略微能抬一下头,时间非常短暂。到了2个月时,已能抬头与床面成45度角,到了3个月时可呈90度角,在坐位时能竖头。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抬头,益处大着呢,对宝的颈部、肩部发育很关键。一般来说,新生儿宝宝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3个月大的宝宝可抬头约45度;5-6个月的宝宝就能俯卧抬头90度啦。

如何在家给宝宝做抬头训练?
俯卧抬头:宝宝半个月后在两次喂奶期间,让宝宝俯卧一会儿,注意床面要硬一些,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孩子太累。
竖抱抬头:两个月左右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把宝宝竖抱起来,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此时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比较差,竖抱的时间每次5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在宝宝抬头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带响的玩具在他的头部晃动,试试他的听力和视觉跟踪能力。同时在休息时候给宝宝玩耍踢踏健身垫,有意识的增加宝宝下肢力量,对后续的翻身,行走都有好处哦。
二、翻身
小儿能在俯卧位与侧卧位之间转换,并迅速发展到能自由地翻身。翻身不仅扩大了宝宝的视野,还能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1-2月龄宝宝背柱伸展着就从侧卧到仰卧位啦;4-6月龄时,从侧卧位翻至仰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6-8月龄的宝可以分段转动!连续从仰卧翻到俯卧位,再翻至仰卧位。

如何在家给宝宝做翻身训练?
方式一:家长可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手拿宝宝感兴趣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分别在两侧逗引他,并亲切地对宝宝说:“宝宝,看多漂亮的玩具啊!”训练宝宝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
方式二:有的孩子向左翻得比较好,向右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与一定的力量帮助宝宝练习翻身。当向右翻的时候,妈妈用左手扶住他的左肩,右手扶住他的臀部,轻轻地给他一点力量,这样,宝宝就翻过来了。
注意:宝宝一般先学会仰-俯翻身,再学会俯-仰翻身,一般每日2~3次,每次2~3分钟。注意在练习翻身的时候避免扭伤宝宝的手脚。
三、坐稳
在5个月左右,小儿在扶坐下能挺直躯干,但独时小儿身体前倾,能上身挺直稳定地独坐要在6~7个月之间。

如何在家给宝宝练坐?
方式一:先让宝宝仰卧,然后妈妈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坐起来,然后再把他轻轻地放回来。
方式二:可以试着让宝宝靠在沙发或椅子上面练习坐。在宝宝练习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以免他受到伤害。
注意:练习坐的时间不宜过长,练3~5分钟之后,就可以让宝宝躺下来休息一会儿。每次练习完,要给宝宝用手轻轻地抚摸背部,放松他的背部肌肉同时让他感觉到家长的爱抚。
四、爬行
于新生儿期在俯卧位时,小儿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到了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交替踢腿动作,在3~4个月时即能用双上臂支撑起上身,于7~8个月之间能使上身离开地面,8个月时能用两上肢向前爬,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爬,而是在地上滑行。到了1周岁前后才能熟练地手膝并用作四肢爬行。
新生宝宝腰上的肌肉无力,坐起来时腰背呈弧形。6个月时,宝可以靠双手支撑稳坐片刻,8-9个月的宝宝可以完全坐稳了,背部竖直,还能左右转动。当活动范围比较大时,宝的双手还会伸出,维持身体倾斜时的平稳。
很多粑粑麻麻觉得,直接让宝学习走路不就行了,爬自然带过。其实爬行对宝宝的智力发展、精细运动的开展,也离不开爬行的帮助。在新生儿俯卧位时,宝宝已有了反射性的匍匐动作。宝宝7个月了,在俯卧时,可后退式原地转!8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匍匐运动;9个月了,宝宝已经可以跪爬,并能伸长一只手向前取东西了!

如何在家给宝宝做爬行训练?
方式一:宝宝刚开始学爬的时候,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或在原地旋转及向后退,这时,爸爸妈妈可有意识地教宝宝练习,将身体俯卧在床上,妈妈在宝宝前面放置一些好玩儿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爸爸在身后用手推着宝宝的双脚掌,让他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动身体,接触到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试着自己爬。
方式二:将爬行的环境准备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软垫或巧拼地板,给宝宝营造安全充分的爬行环境。
注意:刚开始训练时,如果宝宝哭闹或者是特别不愿意做的时候,不要强迫他。宝宝一岁之后,爸爸妈妈应继续对他进行爬行训练,利用各种条件让宝宝练习爬,可以让他爬上床,也可以让他在床上爬,甚至爬楼梯。当宝宝努力爬到“终点”时,父母也别忘了及时给予鼓励。
五、站、走与跳
在5~6个月时扶着小儿的两腋下,小儿的下肢已可负重,在兴奋时可出现上下跳跃动作。在8个月左右可以做到扶站。到10个月时能在搀扶下走几步。约在11个月,已基本能独站。大多数小儿在15~18个月时能够独自行走。于2岁左右掌握双足双跳及独足立的技能。3岁时能自由地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10个月-1岁半的宝宝已经在学扶着东西走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在他前方放一玩具逗引他,让他学会挪步,移动身体。当孩子具备了独站、扶走的能力后,就离会走不远了。

如何在家给宝宝做学走训练?
方式一:让宝宝与你面对面,让宝宝的双脚分别站在你的双脚背上,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迈步向前进,带动他左右交替向前迈步。
方式二:可以让宝宝牵着父母双手或单手走路。或者父母面面相对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然后父母再不断地加长距离。或者妈妈拿着宝宝平时最爱玩的玩具,在距他不远处逗引他走过来,等他快走近时再加长距离。
注意: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倒,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再来一次”。并对每一次的独走成功立即给予表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