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大家所关心的,尤其是孩子在运动方面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发展部分,以下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1训练立定跳远
与孩子相对站立,拉着孩子双手,然后告诉孩子向前跳,熟练后可让孩子独自跳远,并练习从最后一级台阶跳下并独立站稳的动作。
训练跑与停
在跑步基础上继续练习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
训练上高处够取物品
将玩具放在高处,在父母监护下,看宝宝是否学会先爬上椅子,再爬上桌子站在高处将玩具取下。让宝宝学会四肢协调,身体灵巧。训练前,家长要先检查桌子和椅子是否安放牢靠,并在旁监护不让宝宝摔下来。学会了上高处够取物品之后,家长要注意,洗涤剂、化妆品、药品等凡是有可能让孩子够取下来误吞误服的东西,都应锁入柜子内,不能让宝宝自己取用。当宝宝能取到玩具时应即时表扬:“瞧我们宝宝多捧!真能干!”
练习踢球
用凳子搭个球门,先示范将球踢进球门,然后让孩子试踢,踢进去要给予鼓励。
足尖走路
练习身体平衡,学会单足站稳后开始学习。
方法:先学习提起一个足后跟,学习用一个脚尖走,一只脚学会后再提起另一只脚后跟,学习用两个脚尖走路。
刚学走路的孩子,由于要保持身体平衡,走路时两脚分开到与双肩宽。学习用脚尖走路要求将身体的重心从整个脚底移至脚的前半部,脚后跟提起,练习时要求身体伸直,不能前倾。否则在走路时抬起一足,身体重心就会完全落在孩子另一脚底的前半部分。需要保持身体平衡的小脑、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有良好协调。促进各神经系统间的联系和协调动作,为以后更复杂的体能训
练打基础。
走平衡木
练习高空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方法:在离地1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学习行走。可先扶宝宝在平衡木上来回走几次,使宝宝习惯高处行走,渐渐放手让宝宝自己在平衡木上走。鼓励宝宝展开双臂以协助身体的平衡。
大动作的训练
让幼儿自如的走、蹦、跑
让幼儿与小伙伴玩“你来追我”游戏。练习跑跑停停。带幼儿练习长距离走路。
训练上攀登架
锻炼幼儿勇敢的性格,学习四肢协调,身体平衡。学习爬上三层攀登架。
方法:将三层攀登架固定好,每层之间距离为12厘米(不超过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废板材或三个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纸箱两面靠墙让宝宝学习攀登。攀登时手足要同时用力支持体重,利用上肢的机会较多,可以锻炼双臂的肌肉支撑自己的体重。同时锻炼脚蹬住一个较细小的面也要支撑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不怕摔下来的危险。因此要检查攀登架是否结实可靠,支持点会不会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长要在旁监护。鼓励孩子勇敢攀登。
钻洞训练
使宝宝能钻过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方法:在家庭内可利用写字台的空隙或将床铺下面打扫干净让宝宝练习钻进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穴。钻洞时必须四肢爬行,低头或侧身才能从洞中钻过。孩子都喜欢钻洞。孩子有时还将一些玩具带到床铺下面钻进去玩。宝宝也喜欢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因此可用一只大纸箱如冰箱、洗衣机的大包装箱,在箱的一侧开“门”,一侧开小窗户透入光线,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宝宝可以钻进这个小门作为自己的家,将一些小东西带进去玩,也可带小伙伴进去玩。孩子在钻进钻出的同时,锻炼了四肢的爬行和将身子和头部屈曲的本领。四肢轮替是小脑和大脑同时活动的练习。
骑足踏三轮车
练习驾驶平衡和四肢协调。2岁半到3岁的孩子由于平衡和协调能力差,骑老式三轮车更为安全。孩子先学习向前蹬车,家长在旁监护,尽量少扶持,熟练之后,自己会试着左右转动和后退。双足同时踏,配合双手调节方向,身体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倾斜。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协调练习。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2婴幼儿大运动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
方法:
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用玩具吸引他坐稳。
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
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
注意点:
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
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头部控制要好。
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
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
方法:
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
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
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
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
注意点:
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
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
10个月:从跪到站
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
方法:
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
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
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
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
1岁:独走
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
方法:
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点:
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
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1岁5-6个月:
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
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
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
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
注意点:
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
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
1岁7-8个月:双足跳
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
方法:
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
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
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
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
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
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
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
方法:
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 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
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 上面行走。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
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
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
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
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
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
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
注意点:
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
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2岁1-3个月:跳远
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方法:
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
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
注意点:
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
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
2岁7-9个月:单足原地跳
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
方法:
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
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
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 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
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
2岁11个月-3岁:抛远3m
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
方法:
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
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
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 中,请儿童模仿投掷。
注意点:
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
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
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3一、什么是大运动,具体包括哪些?
大运动是指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具体包括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跑等运动。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主要是抬头、翻身、坐、爬、站5个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宝宝大运动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的顺序,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再次是四肢,最后是手和脚。任何一个婴儿在身体动作发展过程中,总是先学会抬头,然后是翻身和坐,接着是使用手臂,最后学会使用手和足部运动,直到能够直立行走。
二、如何训练0-1岁宝宝五大运动
1、抬头、举胸(0-3个月)
大部分宝宝1个月大时,就应该能够做到趴在平面上短暂地抬起头。2-3个月大时,宝宝头能够向上抬45°,4-6个月的`时候,能够做到俯卧时举头90°。
爸爸妈妈们可以这样做: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宝宝抬头:比如让宝宝趴在平整的床上,在床头唱歌或者用鲜艳颜色的玩具吸引宝宝,让他抬头;也可以在宝宝背上适度地扰动,让宝宝抬头。
趴着不仅可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利于抬头,而且通过刺激全身肌肉协调,促进大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开始训练趴着的时候,一天做2次,每次1-2分钟。
2、翻身(3~7个月)
此时,大多数宝宝已经可以在俯卧时很好地抬起头,胸部也可以逐渐离开床面了。
宝宝的手和腿会有意识地摆动和踢打,当宝宝经常有把双脚抬起,身体自然侧倒后,下半身有扭动的动作,那么这表明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在学习翻身了。这个动作通常发生在4~8个月间,发育较早的宝宝可能会在4个月就学会了翻身,而有些宝宝8个月才学会翻身这些都是正常。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一是可以亲身示范,“教”宝宝如何翻身哦;二是距离宝宝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宝宝最喜爱的玩具逗引他,让他扭动身体才能触碰到玩具,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来回转动,顺势将身体翻转过来;三是可以试试将宝宝仰面放在床上,轻轻握着宝宝的两个小腿,将右腿放左腿上面,促使宝宝的腰、肩自然扭过去,练习多了,宝宝就学会翻身了。
3、坐(4~8个月)
新生宝宝因为腰上的肌肉无力,坐起来时候腰背呈弧形;
4个月时宝宝基本就可以把颈部竖起来了,到6个月左右时,宝宝可以靠双手支撑坐稳片刻,7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坐稳了,8-9个月的宝宝完全坐稳后,可以背部竖直,可以左右转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当宝宝仰卧时,家长拉住宝宝的双手,感觉到宝宝主动拉大人的手,并可以挺起头离开床面时,说明宝宝就有点想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只有在感觉到宝宝主动用力了,才“顺势”拉起宝宝。如果家长在拉宝宝的过程中,感觉宝宝身体没有配合用力,呈现出一种“软绵绵”的状态,那就说明此时宝宝还不适合拉着学坐,家长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的力量拉起宝宝。
4、爬(5~13个月)
爬行对于以后宝宝的行走,平衡性,以及智力发展,精细运动的开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觉得爬可以一带而过,直接让宝宝学走路,这样做并不合适。
一般来说,5~6 月大的时候,宝宝上下肢力量越来越强,便逐渐可以开始用四肢爬行了。宝宝最初往前爬行的方式通常是匍匐,从匍匐到能用腿部支撑爬行可能需要几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吸引他,让宝宝有向前的动力,然后另一位家人可以在宝宝身后用手顶住宝宝的小脚丫,注意是顶住而不是推,以此来训练宝宝下肢的力量。
如果发现宝宝使劲蹬腿,就说明他是在练习腿部力量了!
5、站立(7~16个月)
相比较翻身、爬行,家长更关注宝宝的站、走。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的站、走遵循这样的规律:
扶站:宝宝 7~8 月大的时候;
抓着东西自己站:宝宝9~10个月大时;
独自站立:宝宝12~14个月左右时。
但有些家长看见其他孩子都会自己站了,自己家宝宝还不会,就会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帮”宝宝,比如借助学步车。我们已经强调过,不要让宝宝使用学步车,多让宝宝爬一爬,练习站、走,锻炼宝宝的上下肢和腰部的力量,有利于宝宝运动的协调性,学站学走路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几个要点
1、多趴一趴
宝宝离开妈妈的产道后即可开始俯趴。没错,是“离开妈妈的产道”就可以开始俯趴了。有数据显示,出生后一周内就开始俯趴的宝宝,头颈部发育更好、情绪更平稳、睡眠能力也发展的较快。
抬头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大运动,但宝宝不是天生就会抬头的,是从趴着这个动作中慢慢发展来的,所以说宝宝大运动的起点应该是趴着。
多趴,不但可以促进大运动的发育,同时也是精细运动的起点。宝宝在趴着的过程中,宝宝为了支撑自己的身体,小手掌也会从握拳状态逐渐打开,为这一打开,小手的精细动作也就开始发展了。
2、少抱一抱
在宝宝不哭闹的前提下,少抱就是最初促进大运动发育的最好方法。因为抱的太多不但不利于宝宝脊柱发育,还会无形中束缚宝宝的手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运动”。
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大运动发育的进度,还可能导致宝宝不爱动了。
3、学翻身、爬行
不要觉得翻不翻都一样、爬不爬都一样。
翻身对于身体的左右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爬行更是对身体协调、手部发育、视觉发育等都有较大影响。
4、少控制多引导
前面我们讲了大运动发育遵循自上而下的规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宝宝原本正常的发育进程,只有宝宝的骨骼和肌肉能够熟练完成某一动作时,我们才能称其为会了,而这一过程必须是宝宝自己经过多次练习并逐渐习得的,而不是外界力量能够控制的,急于求成反而还可能会对宝宝造成损伤。
所以,大人们要做的是,多些引导,少些控制。不要人为控制宝宝训练的时间,更不要过度干预他的发育节奏,让宝宝自己掌控就可以了。让宝宝经过了前面充足的俯趴、翻身和爬行后,自然而然进入独坐、扶站、行走的阶段。
5、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性
要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既不盲从某些发育里程,也不盲目与其他宝宝对比。 “三翻六坐八会爬”只是个综合平均数,并不代表你的宝宝一定要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发展,若宝宝不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发育也不代表他就存在什么问题。
有些宝宝先会做后会爬,而有的宝宝却反过来,先会爬后会做,但只要不影响他大运动发育的整体发展,家长就不必太在意,也不用刻意纠正。
总的来说,0-1岁宝宝的大运动发育是一个“从上到下”“水到渠成”的过程,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安全又丰富的环境,让宝宝有足够的机会自由锻炼。
俯卧位可否改善心衰
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导致身体出现种种症状的疾病。病人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一些生活方式的干预。有些人会问,俯卧位是不是可以改善心衰?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俯卧位对心衰的影响
俯卧位是指身体趴在床垫上,头部和胸部略微抬起的姿势。该姿势可以改善气道开放和呼吸困难等问题,因此在某些病情下,这个姿势可以帮助舒缓症状。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俯卧位可以让心跳更加稳定,心率更有规律,并且可以增加心室充盈。这一点与俯卧位对排出洋葱、宝宝等疑难大便的效果类似,坐卧不如躺,身体在俯卧位姿势下的血液循环效率更高。
俯卧位对心衰的适用性
然而,俯卧位并不适合所有的心衰患者。有些人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或者会导致心律不齐和血压下降等问题。因此,在运用俯卧位改善心衰的过程中,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不能自行决定采用这种姿势。
此外,由于心衰患者的身体状态比较脆弱,很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等疾病,在采用俯卧位之前,需要确保环境整洁、通风良好,避免扰动患者的休息。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采用俯卧位之外,心衰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 饮食健康:心衰患者需要遵守一定的健康饮食规律,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保证多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2 锻炼适度: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的耐受性,但是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3 睡眠充足: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异常,因此心衰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结论
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俯卧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改善症状。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心衰患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在采用俯卧位改善心衰的同时,还需要将饮食、运动和睡眠等因素纳入考虑,综合进行健康管理。
睡觉姿势没有特别的规定什么样是正确的,仰卧,侧卧和俯卧都是可以的以自己舒适为主,而且晚上睡觉姿势都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脊柱尤其是颈椎要保持其生理弧度使颈椎后期脊柱不侧弯。
它的方法是:
一,侧卧位的时候要枕头和肩同高,保证脊柱不侧弯。
二,如果是仰卧位睡觉的话枕头要一拳高,放于颈部使颈部充实颈部略低以保证颈椎后屈的弧度。
三,如果是俯卧位睡觉没有特殊的要求。
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切除术(表皮样囊肿手术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现年45岁,男性,陕西商洛市人,于2014年2月20日入院,患者本人陈述病史,可靠。
主诉:间断性耳鸣7年,加重伴头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耳鸣,同时有听力下降,未予重视,于1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头痛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门诊以“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胆脂瘤)”收入院。病后神志清,精神好,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四肢无抽搐。
专科情况:神志清,精神好,粗测嗅觉正常,粗侧双眼视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角膜反射存在,右侧听力明显下降,两侧颞肌无萎缩,两侧面部对称,无面肌萎缩及痉挛。两侧额纹对称,闭目露齿鼓颊有力。鼻唇沟两侧对称,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转颈耸肩有力,四肢痛温触觉及神感觉正常。皮肤定位觉图形觉正常。四肢肌容积正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无增强或减弱。指鼻试验快速轮替试验跟膝胫实验正常,双侧霍夫曼征阴性,腹壁反射正常存在,双侧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MR检查示:右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商洛市医院)
最后诊断:
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胆脂瘤)
手术步骤:
1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俯卧位,胸部垫高,头稍屈曲,上头架固定,取右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口自右乳突后斜向中线至水平,长约10cm。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
切开头皮,上头皮夹止血,电刀切开枕颈部肌肉及骨膜,止血。做骨膜下分离后后颅凹撑开器撑开枕部软组织,于横窦上钻两孔,枕骨大孔上05cm钻一孔,铣刀铣开骨窗约4cm3cm大小,上下分别至显露横窦,骨腊涂抹骨缘止血。见硬脑膜色泽正常,脑压较高,脑搏动良好。电凝后悬吊硬脑膜于骨窗四周。
调试安装好显微镜,以下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放射状切开硬脑膜,止血后缝线牵开。在枕大池部蛛网膜上切开一小口,缓慢放出脑脊液以降低颅压。与小脑幕下用脑压板前开脑组织显露肿瘤,见肿瘤呈白色干酪样,质地较软,用显微剪微创吸引器协同下,镜下全切肿瘤。获取标本约5g,肿瘤切除完毕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瘤腔,仔细止血,仔细检查瘤腔及创面内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脑压不高,脑搏动良好,清点脑棉片纱布器械无误后决定关颅。瘤腔璧贴附止血纱布之血,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瘤腔内留置红色尿管引流管一根及颅内压传感器(效零值476)固定。间断缝合关闭硬膜切口。并用人工硬脑膜修补。
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硬膜外百多安百多安引流管,自切口旁另行戳孔引出用3枚2孔连接片,固定颅骨分层缝合枕针颈部肌肉皮下及皮肤,切口以酒精纱布覆盖,无菌棉垫加压包扎,术毕。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量约300ml,未输血。术后患者麻醉未醒,氧饱和度98%
,带气管插管安返神经外科病房。切除的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
患者在全麻下进行了手术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三个月复查MR,手术切除彻底未见复发,目前患者的症状已经彻底消除,生活恢复正常状态。
可以试试善膏网的五毒颈康膏,我妈颈椎病是二十多年的了,以前太劳累了,颈椎经常疼痛,人头晕,没精神,注意力无法及中,甚至左手都有麻麻感觉,有到医院做牵引做物理治疗,还有给专门的骨科师傅按摩了一个多月,花了很多钱 可是不久又复发了病急乱投医了,那时候什么都试下,后面在网上买了善膏网的五毒颈康膏,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没想到一贴下去就不那么痛了贴了一个疗程现在脖子灵活多了,,人也精神多了,可以去做运动了真的年轻了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尚好者,可向右侧卧。若已出现心衰,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切忌左侧卧或俯卧。
有这些病的患者,可以这样睡
· 心肌炎、哮喘、心力衰竭:采取半躺半坐的睡姿,可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肺部瘀血,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利于症状
的缓解与休息。
· 中耳炎:采取侧卧位,有利于脓液排出。
· 胃溃疡:提倡左侧卧位。右侧卧使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回流量过多,会引起胃部灼痛。
·
· 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选择半卧位或侧卧位,使用15厘米高的枕头最合适。
· 胆囊炎、胆石症:右侧卧位有利于胆汁的排泄,防止结石嵌顿、梗阻,从而缓解疼痛。
· 腰背痛:侧卧睡
,可使肌肉完全松弛,避免肌肉牵拉紧张,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起或加重腰背疼痛。
· 颈椎病:睡觉时应把枕头放在颈下,不要让颈部悬空,也不要突然剧烈地翻身。
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尚好者,可向右侧卧。若已出现心衰,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切忌左侧卧或俯卧。有这些病的患者,可以这样睡· 心肌炎、哮喘、心力衰竭:采取半躺半坐的睡姿,可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肺部瘀血,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利于症状的
缓解与休息。· 中耳炎:采取侧卧位,有利于脓液排出。· 胃溃疡:提倡左侧卧位。右侧卧使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回流量过多,会引起胃部灼痛。·· 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选择半卧位或侧卧位,使用15厘米高的枕头最合适。· 胆囊炎、胆石症:右侧卧位有利于胆汁的排泄,防止结石嵌顿、梗阻,从而缓解疼痛。· 腰背痛:侧卧睡,可使
肌肉完全松弛,避免肌肉牵拉紧张,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起或加重腰背疼痛。· 颈椎病:睡觉时应把枕头放在颈下,不要让颈部悬空,也不要突然剧烈地翻身。
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尚好者,可向右侧卧。若已出现心衰,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切忌左侧卧或俯卧。有这些病的患者,可以这样睡· 心肌炎、哮喘、心力衰竭:采取半躺半坐的睡姿,可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肺部瘀血
,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利于症状的缓解与休息。· 中耳炎:采取侧卧位,有利于脓液排出。· 胃溃疡:提倡左侧卧位。右侧卧使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回流量过多,会引起胃部灼痛。·· 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选择半卧位或侧卧位,使用15厘米高的枕头最合适。· 胆囊炎、胆石症:右侧卧位有利于胆汁的排泄,防止结石嵌顿、梗阻,从而缓解疼痛。· 腰背痛:侧卧睡,可使肌肉
完全松弛,避免肌肉牵拉紧张,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起或加重腰背疼痛。· 颈椎病:睡觉时应把枕头放在颈下,不要让颈部悬空,也不要突然剧烈地翻身。
心脏病:心脏代偿功能尚好者,可向右侧卧。若已出现心衰,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切忌左侧卧或俯卧。有这些病的患者,可以这样睡· 心肌炎、哮喘、心力衰竭:采取半躺半坐的睡姿,可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肺部瘀血
,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利于症状的缓解与休息。· 中耳炎:采取侧卧位,有利于脓液排出。· 胃溃疡:提倡左侧卧位。右侧卧使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回流量过多,会引起胃部灼痛。·· 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选择半卧位或侧卧位,使用15厘米高的枕头最合适。· 胆囊炎、胆石症:右侧卧位有利于
胆汁的排泄,防止结石嵌顿、梗阻,从而缓解疼痛。· 腰背痛:侧卧睡,可使肌肉完全松弛,避免肌肉牵拉紧张,刺激或压迫神经,而引起或加重腰背疼痛。· 颈椎病:睡觉时应把枕头放在颈下,不要让颈部悬空,也不要突然剧烈地翻身。
婴儿的发育是每个家庭要注重的事情,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营养,很有可能会出现个子矮的情况。但要排除先天性,所以孩子的营养问题要特别注重。那么婴儿抚触做到几岁就不用做了宝宝可以用防晒霜吗
婴儿抚触做到几岁就不用做了在进行婴儿抚触之前,家长需要事先调整室内温度至25℃左右为宜;抚触最好于婴儿沐浴后进行,持续20分钟左右,并保证15分钟内不受干扰;抚触时应采用婴儿舒适的体位,并提前准备好毛巾、尿布、替换的衣物、婴儿润肤油。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进行抚触,婴儿抚触的具体步骤如下:1、背部:将被抚触者右侧卧位,胸部垫小垫,抚触者右手扶持被抚触者,左手拇、示指捏脊柱两侧,从臀部至颈部,按顺序由上而下捏12-15下;左侧卧位操作方法同右侧卧位。然后使被抚触者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平放于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至臀部,再从臀部向上迂回运动,反复4-6次;2、头面部: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外上方滑动至耳垂—两手掌从前额发迹抚向枕后,两手中指分别停在耳后乳突部;3、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上侧向对侧滑动至肩;4、腹部:抚触者两手依次从被抚触者的右下腹—上腹—左下腹沿逆时针方向画半圆,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从两臀的内侧向外侧做环形滑动;5、四肢:由抚触者用两只手抓住被抚触者一只胳膊,交替从上臂至手腕轻轻捏挤,然后从上至下搓揉,对侧和双下肢做法相同;6、手和足:抚触者用拇指指腹,从被抚触者掌面沿对角线方向推进,并捏拉指间关节。在进行婴儿抚触时,家长还应注意按摩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在掌心,用手搓均匀,不要将乳液或油直接倒在婴儿身上;同时按摩时避开眼部。若婴儿脐痂未脱落时,脐部亦不可接触按摩油;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宝宝舒服合作为宜;抚触时可边按摩边与婴儿说话,进行感情交流;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开婴儿疲劳、饥渴或烦躁时;如果操作过程中发现宝宝有不适现象,应该立即停止。
婴儿抚触非常利于宝宝身体发育,能够给宝宝各方面带来好处。首先妈妈通过对婴儿的抚触、温柔的话语、温柔的手法,能够增进母子的亲子感情,同时会促进宝宝皮肤、触觉发育,因为宝宝身上有500万个触觉细胞、感觉细胞,经常安抚,让触觉敏感起来,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促进智能发展。同时,经常做抚触,对宝宝腹部的按摩,对上下肢的抚触活动,对背部按摩,都会促进宝宝的食欲,促使其吃奶吃得更好,睡眠睡得好,既然吃得好、睡得好,宝宝的体格发育就会在正常的水平线上,会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爸爸妈妈一定要了解,而且要学会这项技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能够做好抚触,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且抚触可以做到2岁,宝宝在两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妈妈很好的抚触,让宝宝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都会获得很好的促进作用。
婴儿抚触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首先所以说面部的抚触,双手涂抹少量婴儿油,从前额中心用两手拇指向外推压,画出一个心形。眉头,眼窝,人中,下巴,也是同样的手法。其次是胸部抚触,双手放在两侧肋部,左右手向双肩部滑行。第3个常用的部位是腹部,可以顺时针绕着脐部按摩腹部。第4个部位是背部双手平放婴儿的背部,从上往下进行按摩。手法要轻柔,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刺激。
宝宝可以用防晒霜吗6个月以上可以,最好别用防晒霜。大于6个月,但小于2岁的孩子也不建议频繁使用防晒霜进行防晒。首先需要考虑使用物理防晒:穿防晒衣,佩戴太阳镜,头戴遮阳帽,使用太阳伞等。宝宝真正可以使用防晒霜的年纪最好是在两岁以后,这时宝宝的皮肤发育相对已经比较完善,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宝妈在给宝宝选择防晒霜时,要选择相对温和的儿童防晒爽。在宝宝使用防晒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宝宝使用防晒霜前要先进行过敏测试,如果宝宝测试区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其次,给小宝宝涂防晒时不要涂过多在手上,防止宝宝误食。然后,当宝宝流了很多汗或者戏水后,应当先擦干水再及时进行补涂。最后,当宝宝从户外回家之后,应该及时用温水和沐浴露帮助宝宝将防晒霜洗干净,防止伤害皮肤。
防晒霜对宝宝皮肤有害的,防晒霜,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 避免涂抹防晒霜为宜,因为宝宝的皮肤是稚嫩的,不需要这样的。因为这样的防晒霜物质里都是含有着化学物质等,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平时母乳喂养,适当晒太阳,平时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12个月的孩子不建议使用防晒霜,即使有什么办法标榜天然的产品都会有人工添加剂的,小孩子的皮肤那么白嫩,对皮肤产生影响就不好了,不过常晒的红红的肯定也不好,建议别在太阳很大的时候带小孩出去,如果出去的话带帽子遮一下也比较好,还有是小孩的复原能很强的,过一个冬天就变回原来白嫩的样子了如果一定要用的话,用一些护肤品就好了哦。
宝宝在夏天如果是害怕皮肤晒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使用防晒霜来进行涂抹呢。在使用防晒霜之前可以把宝宝的脸清洗干净,可以选择使用一些保湿的制剂,然后还需要给孩子使用遮阳伞的,这样呢减少和阳光的之间的接触,那么就不会发生晒黑的症状了。所以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和紧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