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非预测性的世界观
1、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
好奇心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就像上瘾症一样,你越是满足它,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书籍有一种神秘的传播使命和能力。
找到一些意气相投的人一起吃晚饭,以一种几乎完全放松的方式谈论一些比较有趣的话题,也能锻炼出在某些人失败之前就识别出他们的能力。
读完了哈佛大学图书馆社会科学分区中近200万本书籍和研究论文,你所学到的东西还不如跟胖子托尼吃几顿饭学到的多。
你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你可以预测到,那些依靠预测行事的人往往会承担更多的风险,遇到一些麻烦,甚至可能失败。为什么呢?因为预测者在预测误差面前是脆弱的。
2、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塞内加专注于引导人们的实际决策,他用斯多葛派哲学解决了反脆弱性的问题,以及三元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成功带来了不对称性:你现在失去的远远多于你得到的。因而,你会显得脆弱。当你成为富翁后,失去财富的痛苦要远超你获得额外财富的喜悦,于是,你开始生活在持续的情绪威胁下。塞内加曾说过,财富是聪明人的奴仆,愚笨者的主人。
塞内加的反脆弱性方法:在他的《论恩惠》一书中概述了他的战略,并用了“簿记”一词来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成本效益分析:“收益的簿记很简单,先将它们全部计为支出,如果有人归还了,则确认为利得(我强调这点);如果无人归还,那么我也不认为这是损失,就当是我送给他了。”
脆弱性等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等于不利因素比有利因素更多,即等于(不利的)不对称性。
反脆弱性等于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
3、杠铃(或双峰)策略
杠铃(或双峰)策略是一个实现反脆弱性、向三元结构的第三类转移的方法。比如:一夫一妻制中的妻子通过嫁给会计师再与摇滚明星偷情的方式实现这一转变。作家如果白天能从事一个与写作活动无关的闲职,那么他的作品会写得更好。
杠铃策略可以指任何由截然不同的两类方案组成,并且摈弃了模棱两可的中间路线的策略,它往往会形成一种有利的不对称性。
比如:社会政策往往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让强者各尽其职,而不会帮助中间阶层巩固其特权,因为这样会阻碍进化,造成各种经济问题,最终还会给穷人带来最大的伤害。又如: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偶尔砸坏家具),就像希腊人在饮酒讨论会进行至后半场时所表现的那样,而在更大的决策上保持“理智”。阅读无用的娱乐杂志,以及经典书籍或复杂的著作,但不要读平庸的书籍。与大学生、出租车司机和园丁,或最优秀的学者交流,但不要和庸庸碌碌但野心不小的学者交流。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
迈向反脆弱性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也就是说,通过降低自己暴露于负面“黑天鹅”事件的概率,让反脆弱性顺其自然地发挥作用。随机性的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性,也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收益。
这是《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读后所悟的第15篇(完结篇),作者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说真的,《反脆弱》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我前前后后花了大约30小时的时间,读了2篇,有些章节甚至读了4、5篇,最后才写下这些感悟。不过,真正读进去了收获确实不少,不管是对于生活还是工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原书。
前14篇每篇分享的都是《反脆弱》这本书的某方面内容,感谢你认真地读完,这篇我尝试的把整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把印象最深的收获分享于你,希望你能有所感悟。
全书的关键词就是“反脆弱”,可以说真正理解了“反脆弱”就理解了书的一半内容。
“反脆弱”是什么意思?
“反脆弱”指的是,遭遇伤害后,不但没有变弱或者灭亡,反而因此更加强大,即在伤害后反而获益。
那么,为什么需要“反脆弱”呢?
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充满随机性,任何小概率事件都可能发生,有些可以推动社会快速发展,有些反而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毁灭整个社会,比如天灾。但是这一切又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要求我们谨慎提防,留有冗余,积极思考应对措施,“反脆弱”思维由此应运而生。
“反脆弱”思维不是直接的应对措施,而是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思考方向,以及如何行动。
在这个复杂多变,非线性的社会,我们对事物的发展的看法不能只是简单的线性叠加或者减少,因为非线性的性质会造成更多的二阶及以上的效应。比如交通情况,随着车辆的增加,前期几乎不影响车辆行驶,当达到一定数量,道路马上完全堵死。这就是非线性的力量,一旦爆发,几乎是呈指数级变化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反脆弱”思维提出了杠铃策略,一种即使失败了也能保持原状,而成功后的收益却是无上限的方法。
举2个例子加深对杠铃策略的理解:
1、金融领域:假设你有一笔资金,你把90%的资金用于买中国国债(国债被认为是0风险的投资),而剩下10%的资金则投资于风险很高或者说极高的股票,那么你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你的收益是没有上限的。而如果你将100%的资金都投入所谓的“中等”风险的基金,那么你很可能由于基金倒闭而承受毁灭性的风险。
2、职业选择:先做安全性的工作,当有一定的积蓄后,再从事风险高收益大的工作。
书中举了作者的一位朋友的职业选择。这位朋友曾为自己找了一份非常安全的工作—图书编辑,他也被认为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编辑人员。然后,在工作了10年之后,他离职从事一个投机性很强、风险很高的职业。如果他投机失败,或无法实现预期的满意度,他完全可以回归老本行。
所以,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性,也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收益。
同时,“反脆弱”也能让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出一丝丝的确定性 ,找到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那么它们大概率能长时间存在。
看看那些存在50年或50年以上的事物,比如椅子、桌子、黄金、书籍、民族文化等,未来大概率仍然会存在;那些在一段时间内火爆的事物,没经过时间的考验是不会长久的。进一步说,存在的时间越长,未来继续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当然小部分存在例外。
这是“反脆弱”思维对于预测给我们的提示。
最后, “反脆弱”给我们说明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其实,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一致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不单单是一种精神,而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真实事件。
大自然中,个体和整体的利益关系非但不一致,反而是相当紧张的。个体渴望确定性,想尽一切办法预测未来,以确保自身的延续,而整体恰恰相反,它需要随机性来筛选出更优势的个体,以壮大和延续下去,所以整体不需要预测,即便是极为模糊的方向预测都不需要。这么看来,个体的脆弱性恰恰是整体的反脆弱性的基本单元。事实上也是如此,个体失败而产生的价值,最终收益的就是整体,最终都是提高了整体的反脆弱性。
所以,我们要感恩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的失败,给整体带来了经验;我们要敬佩那些自愿牺牲者,因为他们的牺牲,让整体得以延续。
最后的最后,我们要始终牢记,“黑天鹅”事件终究会发生,只是不知何时,我们要做的是具有“反脆弱”性,并且以存在为最高原则。 那么,当负面“黑天鹅”事件到来时,我们才能冷静分析、从容应对,最终解决难题。
中国人一直倡导中庸之道,按照折中调和的为人处事方法,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在生活中也比较喜欢平均主义,图安稳无所求。
图安稳固然没错,但生活中,却不只有安稳,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黑天鹅事件,如果只追求安稳,当黑天鹅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很脆弱,不堪一击。稳定的状态很容易就被打破,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储蓄,应对这种突发意外。但你有没发现,这种应对策略,其实治标不治本,虽然可能可以缓解临时的危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只知道节流,不懂开源,再怎么努力还是没多少余粮。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另一种思维模型:杠铃策略。
杠铃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像杠铃一样,分量完全集中在两端。走两个极端的布局,一个极端是把90%的资源精力时间等等都押注在一头,确保我们的稳定状态。另一个极端是把剩余的10%押注在另一头,拥抱不确定性,博取巨大甚至不设上限的超值回报。这个10%就是你应对人生黑天鹅事件打击的筹码和资本,以及开启你完全另一种人生。
具体说说杠铃策略在生活中的现实应用和意义。
杠铃的一端是维持你的稳定状态,比如你是一名学生,那么你需要把90%的心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学习正常进行,但10%你可以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跑步、音乐等等,如果突然有一天,你的这个兴趣爱好非常厉害,比如跑步得奖被省体育队选拔了,那么你就开启了另一种运动员的人生。又比如说,你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那么90%的精力还是好好工作,确保生活稳定,但是还有10%,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摄影、写作、拍段视频,甚至种花养鱼等等,当这个越来越厉害,你可以依靠这个养活自己和家人了,你就开启了新的生活模式。再比如投资理财,你可以将10%的资金投入到风险很大,但收益可能也非常巨大的项目中去,一旦投资成功,就可以给你带来巨大收益,但如果失败,你能承受的起,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因为你90%还是稳定的。
其实,杠铃策略就是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去博取最大回报。有时候,另一端甚至有点无心栽柳的感觉,平时投入一些小的成本(时间、精力、金钱等等),但慢慢发现这一端焕发无穷潜力。很多人开启创业之旅也都是如此,原本只是零散副业,慢慢越做越大了,就真的依靠这个开始创业。有些人平时的兴趣,拍拍照片剪剪视频写写公众号,当影响力越来越大,流量越来越多,变成UP主,也就真的可以变现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那么就在确保杠铃一端安稳的前提下,花10%的精力去耐心经营你的生活,持续浇灌杠铃另一端的希望小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第一部分:书籍简介
1 作者
尼古拉斯·塔勒布
基金公司创始人,目前是纽约大学特聘教授
一生专注于研究不确定性、概率,因为成功预测了08年次贷危机,一炮而红。
补:
塔勒把反脆弱理论在实践运用,在股市里赚的盆满钵满,
1987年的美国股灾中,通过做空股市大赚了一笔;
2001年的911事件后,再次做空美股,大赚一笔;
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他故技重施,又从股市中赚了一笔。
危机的发生带给普通人都都是负面影响,而塔勒布却能避开危机,还能从黑天鹅事件中获益。
2 内容
针对无法预测事件的风险管理,不确定性中避免受损甚至利用不确定性获益。
第二部分:主题输出
主题一:脆弱与反脆弱
主题二 为什么要学反脆弱
主题三 提升反脆弱能力
主题一:脆弱与反脆弱
11 脆弱和反脆弱
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
反脆弱性: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人不可能真正的预测意外,因在意外之后总还会有更多的意外,所以也无法真正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反脆弱的目的是当不确定性发生时,不仅不承受损失,还能利用不确定性获益。
打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玻璃杯美美地放在桌子上,现在突发地震,怎么着?杯子掉地上了,如果它碎了,那他就是脆弱的;设想一下,有种杯子,当摔到地下的时候,它非但没有破碎反而变成了两个杯子,这个时候它就是反脆弱的。当小概率事件突发的时候,杯子不仅不会受到损失,还能从中受益。
12 脆弱的例子
1只有一种收入来源
如果你只有一种工资收入来源,而且人道中年,那么风险会非常大,天气、政治、经济、生活,你可能永远都想不到,哪条看起来跟你无关的变化,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哪天突然被裁员了或淘汰了,可能不是因为你业绩不行,而只是因为公司战略调整。要是你的收入来源有好几种,而且渠道各不相同,这个时候你的抗风险性是最大的。
2新东方大裁员
不是因为你业绩不行,而是国家突然对培训行业开刀;
13 为什么要学反脆弱
人类总以为人定胜天,对自己设计的系统过于自信,忽视了黑天鹅事件产生的风险,一旦出现了概率上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让你骄傲的系统会轰然坍塌,所造成的的损失将超过此前所带来的收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日本福岛事件,97年东南亚被索罗斯做空事件。作为个人和组织的管理者,如何识别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如何防范脆弱性、甚至从系统的脆弱性中获得利益,显得极其重要。
主题三 提升反脆弱能力
作为个人或企业,作者给出了几个策略,
1 减少不利因素
对于个人而言,远离高风险,降低暴露在致命风险中的概率,尽量避免从事高危行业;对于企业而言,策略要倾向于减少不利因素,而非增加有利因素,避免冒险,任何时候都是先生存,后发展。
案例:2008年金融危机时破产的投资银行,为了赚取蝇头小利的保险费用而承保了风险极大的不良资产。
2 杠铃策略
用有限损失换取无限可能收益。
同时重视极好和极坏的两端,规避杠铃中间的中庸,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消除毁灭性的风险。把90%的资源投入到最安全的领域,而把10%的资源投入到那些损失可能很低但收益可能无限大的领域里(最大限度的安全+最大限度的投机),而不是把钱都投入到中等风险的项目里,从而让我们能够对不确定性有更多的应对能力,甚至从中受益。这种策略里,最大的风险是已知且可承受的,但是一旦发生正面黑天鹅事件(正面收益大于负面收益),收益将没有上限。
杠铃策略的应用
塔勒布的杠铃策略建议职场人士,最好不要辞职创业,而是建议保持现有工作,是用死工资保持稳定,然后拿出可以损失的起的积蓄,用在高风险的事情上。比如炒股、创业、给亲朋好友的事业投点钱,甚至炒比特币等等。通过这种杠铃策略,身在职场的我们才可以进行风险的对冲。在稳定性有保障的同时,用可以承受的风险去博取高额的利润。
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书中也有很好玩的例子,现实生活中的聪明女生会选择嫁给工程师,却同时与歌手偷情。用工程师稳定的职业发展和出轨的低概率来规避自己人生中的风险,同时选择与高风险的歌手偷情来获取多重快感的高回报。如果觉得这个例子太不堪,也可以看看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是:永远在自己的投资中保持对高风险的小额追逐。
3 层层冗余(过度反应)
是指在系统的多个环节,不同层级都有备份。不仅能避免受损,甚至还能从中获益。他的理论支撑在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非线性的,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更多的只是关联关系,利用“层层冗余”就是考虑非线性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用低成本的投入,得到一个规避重大风险的结果。
冗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比如 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肾脏,两个肺, 这种冗余却让身体机能具有反脆弱性,万一你一个肾脏被拿去换成苹果了,另外一个还可以维持生命,如果没有冗余,出现意外就是致命的,
案例1: 购买一份人身保险,避免出现意外时无法应对。
4 主动去试错
理性积极地试错,控制损失成本,不断增加自己在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获益的概率。
试错本身也是一种冗余。
第三部分:启发与思考
1《黑天鹅》和《反脆弱》
《黑天鹅》一书告诉我们,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的也无法避免,黑天鹅事件与两个特点,一是不确定随机性,而是影响很大。《反脆弱》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则,这两本书读起来都很费劲,框架不清晰,感觉作者是想到哪姐写到哪,很随意,但的确是爆红,毕竟人家的牛逼是有道理的,理论是被现实验证过的,所以你看,连樊登老师也特别推荐。
2反脆弱与泰坦尼克号事件
先说结论:作者觉得灾难不一定是坏事,某种意义上,不幸所带来的的收益大于损失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遭遇那次事故,很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命。因为我们会建造更大的远洋客轮,下一个灾难会是一个更大的灾难,正因为泰坦尼克除了事故(小概率事件),让船舶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吸取了教训,改进了系统,从而避免了更大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挽救生命的数量将超过逝去生命的数量,正如每一次飞机的出事,都让下一次的飞行更安全。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错误是局部而非整体的错误,不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3反脆弱与新冠疫情
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是小概率事件,影响的面却是特别广,到现在,它的负面影响到现在还远未结束,这次疫情让很多中小企业遭受巨大的冲击——市场急剧萎缩,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裁员缩编,但同时,有些行业却大放光芒,转的盆满钵满,比如 口罩行业,抖音娱乐,线上教育,线上办公,这次疫情发生后,国家层面开始升级卫生系统,开设了疾控部,提升了反脆弱能力。
点评:每个事件的发生都具有两面性,黑天鹅事件带来的不只有损失,还有机会,大部分人只能看到负面影响,不幸事件的发生会促使提升系统在后续的反脆弱性,也可以说,系统的反脆弱性是以牺牲个体为代价获得的,
金句十条
1、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尼采)
2、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大利益!
3、脆弱的事物在压力下会崩溃,但是世界上存在一类事物,它们不仅能对抗压力,而且能从不可预测的和不受欢迎的刺激因素中获得成长、坚强和获利。
4、要么是贵族,要么是冒险家,绝不要做中产阶级。
5、应用杠铃策略来构建反脆弱能力,就是把90%的资源投入到最安全的领域,而把10%的资源投入到那些损失可能很低,但收益却无限的不对称性的领域中。
杠铃策略: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
任何消除毁灭性风险的策略都属于杠铃策略。
杠铃策略力求驯化而非消除不确定性。
杠铃,两头是重物,中间是细细的杠杆。
杠铃策略是个很形象的说法,一头是最稳妥最安全的行为,另一头是高风险尝试。中间的杠杆则代表不做折中主义的行动来应对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造成全盘皆输的毁灭性损失。
安全方式是满足最低保障的底线,投机方式是利用随机性获取收益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这样的好处就是:损失有下限,收益无上限。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不同的例子,来说明杠杆策略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1、社会政策中:出台政策保护弱势群体,也鼓励强者发挥所长各尽其责,这就是典型的杠铃两头,而更大群体的中间阶层,则不会采取什么特殊政策。这样的政策能够保证社会的进步,也给穷人最基础的保障。
2、金融投资中:作者的建议是远离折中的所谓“中等风险”的证券,因为很可能由于计算错误而承受毁灭性的风险。
3、职业选择中:很多作家都是一方面又一个稳定而又不需要过多操心的稳妥工作,另一方面就在从事风险最高的写作。比如:三体作家刘慈欣本人就是一名电力公司的工程师;司汤达是外交官;卡夫卡是保险公司职员;斯宾诺莎是镜头制造商。
自从疫情以来,黑天鹅事件频发,原来仅靠拿固定工资吃饭的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企业由于收到行业冲击,不得不裁员保命,那么对于个人而言,这种波动性就带来脆弱性。
因此,如何让自己有抵抗风险的能力,除了钱财储备,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变:在岁月静好的日子就培养多一个生存技能,在职业能力上有抗风险能力。
今天脑力实验室的潘公子给我提个建议,在精力分配上适用杠铃法则:20%的精力用在能产生跃迁或者正向黑天鹅的事件上!
听到这个词,有点懵,不知道什么意思,赶紧找度娘问问。
这个概念由《黑天鹅》和《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提出来的。我引用一段话,来尝试理解这个概念
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杠铃法则给我们传递一个观念,在某一个领域中你的预测方式,应该是集中全部力量在这件事的两端,极度的稳健和极度的冒险,而不是平均的分配我们的力量。因为未来式不可预测的,那么如何去应对它呢,是集中力量在现在看得见可靠的事情上,还是拿出一部分力量去小范围试错,与未来呆在一起,冒一些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让自己保持在不稳定的状态下,随时都可能因为未来的变化发生变化,因为未来自己也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失败了自己仅仅是去了一部分的力量,而不是全部,成功了那就是获得了全部,有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开启一个新的领域。
将这个内容放到一天的精力分配上面,具体理解就是,我们每天抽出20%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确定能够完成的事项,保持自己目标的推进,再拿出20%的精力来去做那些未知的,自己不太熟悉的,与工作生活差异很大的领域,这样有助于增加自己接触领域的多样性,而不是一成不变,一直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按照这样的精力分配,那么就是在一天当中某一个时刻要去尝试做一件事情,而此类事情的安排就构成了日计划的一部分,当我们做日计划时,就要提前考虑到这一点,做一些确定性的事,再做一些不确定性的事,再有一些固定日程的事情,差不多一天研究搞定了。时间资源就那么多,就看如何分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