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第1张

1 天宗穴理气消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取穴:自然垂臂,肩胛下角平第7胸椎,向上数3个椎体即第4胸椎,由此做水平线与冈下窝中央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理气消肿。主治肩胛疼痛,乳痈等症。

2 膏肓穴补虚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拔罐功效:补虚损,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咯血,健忘,遗精,羸瘦,虚痨。

3 至阳穴健脾胃

归经:督脉。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

拔罐功效:健脾胃,清湿热,主治黄疸,胸肋胀痛,身热,咳嗽,气喘,胸闷,胃痛,脊背强痛。

4 大杼穴清热散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下第1个椎体即是第1胸椎,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1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清热散风,强健筋骨,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1 高血脂拔罐位置示意图 肺俞穴

1肺俞穴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肺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肺俞穴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厥阴俞穴

1厥阴俞穴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包的背俞穴。

2厥阴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

3厥阴俞穴功效:

外泄心包之热。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

心俞穴

1心俞穴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俞穴。

2心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心俞穴功效:

散发心室之热。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作用。

督俞穴

1督俞穴位置:

督俞穴位于背部脊柱区,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

2督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督俞穴功效:

补阳益气,督俞穴有宽胸利膈、调肠和胃,理气止痛,强心通脉的作用。

曲池穴

1曲池穴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曲池穴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曲池穴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合谷穴

1合谷位置: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合谷取穴方法:

拇、食指并拢,于最高点取之。

3合谷功效:

合谷有疏风解表、清泄肺气、通降肠胃作用。

郄门穴

1郄门穴位置:

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

2郄门穴取穴方法:

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3郄门穴功效:

疏导水湿,宁心安神、清营凉血作用。

间使穴

1间使穴位置:

间使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

2间使穴取穴方法:

间使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间使穴功效:

散热生气、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间使穴有养心宁神、和胃祛痰作用。

内关穴

1内关穴位置: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2内关穴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3内关穴功效: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和胃,和胃和逆,理气镇痛作用。

通里穴

1通里穴位置:

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

2通里穴取穴方法:

通里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3通里穴功效:

通里有清心安神、通利喉舌、清热安神,通经活络作用。

足三里

1足三里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足三里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足三里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三阴交

1三阴交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三阴交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阴交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太冲穴

1太冲穴位置: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2太冲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3太冲穴功效:

太冲穴有熄肝风,清头目,理下焦,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作用。

公孙穴

1公孙穴位置: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2公孙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足大趾内侧后方,距太白l寸处取穴;或沿太白向后推至一凹陷,即为本穴。

3公孙穴功效:

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胃,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穴之一,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腹胀、泄泻、水肿等均可治之。

2 高血脂拔罐方法

取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曲池、合谷、郄门、间使、内关、通里、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等穴位,以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3 高脂血症生活护理

1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轻中度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

2适度的运动锻炼可增加消耗、改善脂质代谢,防止体脂和血脂增多。运动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完全降至正常水平。健康状况良好无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应该进行经常性运动,如长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爬山等。

注意:但对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者则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这类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操、太极拳等锻炼。

4 高血脂症运用饮食疗法

1合理的饮食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如动物脂肪、动物脑子、内脏、奶油、软体类、贝壳类动物的摄入。

2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其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碳水化合物(糖类)为65%。

3还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并进食适当的水果。可多吃茄子、洋葱、山楂、番茄、豆制品、大豆、玉米、核桃和牛奶等。

作者:逯逯

以前没有每年体检,但以后会得。去年910月份公司组织体检,我们公司有个95后的小姑娘阴差阳错没检查完,结果也没有去看。最近因为身体经常无缘无故青一块紫一块,被朋友拉去检查,化验完血后直接让签什么知情书,大体好像是重大疾病知情书吧!让她赶紧做骨髓穿刺。检查结果里超过一半多的指标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最吓人的是血小板值14,正常值150-300。然后这姑娘回老家医院后,只是拿出查血的单子,老家医院很婉转的表达他们治不了,建议去大医院。去了市医院后,医生怕她内脏出血,现在天天给她打血小板。具体的检查结果还没出来。跟她聊完后,吓得最近有些不舒服的我赶紧去附近医院查了一下。然后医生调侃我心电图是70岁老太太的心电图(我今年26岁),我问严重吗?那医生一瞪眼说,我这是知道你年轻,血管好,要是你血管不好我这就要给你心脏上放支架了。然后吓得我又赶紧找熟人去三甲医院检查了一下。做了一个心肌酶检查和动态心脏彩超。最后说应该是心肌缺血。两个医院开了一堆药,说吃完后下次去复查。这是吃的药中的其中一种。感觉好吓人的样子。我去年体检显示有点贫血。应该是劳累所致,但因为房贷压力没当回事,反而更加拼命的为公司卖命。结果今年就直接心肌缺血,在家休养了。

最后想说两点,每年体检一次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就是,年轻也要注意身体。

术后护理:解释:向病人说明术后穿刺疼痛是暂时的,不会对身体有影响。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护理问题:焦虑、恐惧。与担心操作不当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文化程度有限引起。有出血的危险:与骨髓穿刺有关。潜在的并发症:感染。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25px,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发病原因常见如下三种情况

  1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见于感染、手术后、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急性失血或铁缺乏、创伤、非感染性炎症等,这些病因导致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释放增加,导致血小板增多。

  2自发性血小板增多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发病机制可能与促血小板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改变和下游通路激活有关。5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3%~5%患者有MPL基因突变,15%~25%患者有CALR基因突变。

--具体临床表现有以下情况

  1.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450×109/L ,多在(600~3000)×109/L,涂片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堆,偶见巨大、畸形或小型的血小板。白细胞可增多,(10~30)×109/L,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2.骨髓细胞学检查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生尤为明显,以大的成熟巨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有大量血小板聚集。

  3.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测定

  血小板功能多有异常,聚集试验中血小板对胶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出血时间可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

  4.基因突变检测

  50%患者可发现JAK2V617F基因突变,3%~5%患者有MPL基因突变,15%~25%患者有CALR基因突变。

--常规治疗方式如下

  1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控制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计数。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目前缺乏对该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是减少血小板数量,预后血栓和出血的发生,减少疾病进展。治疗方案根据ET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度分级。

  (1)进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筛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除非有禁忌症,所有ET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3)血栓高危组患者进行减细胞治疗,治疗药物包括羟基脲、阿那格雷、干扰素等。

如需咨询血小板增多病情,可以直接点击病情咨询预约申请单获取帮助,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码字辛苦,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23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