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氏太极全教程视频,不要在线,求下载地址或是视频文件,万分感谢

求陈氏太极全教程视频,不要在线,求下载地址或是视频文件,万分感谢,第1张

[马虹-陈式太极拳动作分解及其技击法](陈式太极拳新架),全套光盘总共546 GB。包括一路83式,二路71式。

上传太慢。这里给你链接吧!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54934html

如果你还需要其它的太极拳资源,下面的地址里比较全:

http://xidongnet/List000/Catalog_218_T1html

  太极拳最根本的内容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十三势,而站庄就是练中定的最佳途径之一。

  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庄”之说,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方中足有根”。大成拳(意拳)的主要锻炼形式就是站庄,它们的庄法多达20多个;少林拳最主要的庄法有“立禅桩(庄)”、“四平马步桩(庄)”;形意拳的站庄主要有“三体式、乾坤桩(庄)”等。总之,中国功夫中,几乎各家各派都有站庄的内容,而且都把其列入最重要的基本功。

  站庄功夫:涵三惟一,太极之象

  多年来,我曾站过少林马步桩、大成拳浑元桩、太极拳的太极庄、八卦掌的走圈桩、智能气功的三心并站庄;研究过峨眉十二庄、形意拳“三体桩、定劲桩”、醉拳的站桩及自然门的矮步桩等。本质上,这些“庄”或“桩”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派所用“桩”或“庄”的不同,它们的解释和内涵也就有了微小的差异。

  形意拳的尚济老师认为,站桩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动的一种练功方法;少林拳系认为,桩的意思是木桩,泛指契入地中的桩柱,也指树木砍伐折断后留在地上的部分,意其静止不动,像树木一样稳定;峨眉十二庄的“庄”字,其内涵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之意,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对此的描述最为恰当:“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一般来说,静止不动的多采树桩的“桩”字,而峨眉十二庄、形神庄、五元庄等并非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采用的是“庄”字。我自己所练的姿势虽然是站立不动的,但身心的调整及功夫进阶的层次很丰富,是融武功内养、道家修真、佛家明心见性于一体的修身养性之法,所以也称之为“庄”。

  站庄对提高身心修养水平及功夫境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感兴趣的人最好能抽空练一练站庄。由于流行的站庄方法很多,学练者或无所适从,或每天练许多种。无所适从,就会形成不知道练什么好的心态;学练太多,则不易形成有序化,身上存不住功夫。

  经过20多年的探索,本人根据太极宗师的要旨,基本弄清了站庄的内涵。实质上,作为太极拳内功训练基石的站庄,并不需要太多,三个庄法就足够了。这三个庄法是:无极庄、升降庄、混元庄。

  无极庄多在盘拳走架的前后进行,可作为太极拳套路的组成内容之一,不需要单独拿出来进行锻炼。

  升降庄可在日常生活及练拳间隙,见缝插针地进行操练,此法适合集体操练。

  混元庄至为重要,不仅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在平时,还要养成不练拳架也要站混元庄的习惯。在一生的时光中,混元庄最好能每天都体悟之,即所谓的生命不息,混元庄不已。

  混元庄:混化身心,阶及神明

  混元庄为“承始承终”庄法,初学者和高功夫者都可操练。初学者和高功夫者同练此庄,外在姿势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而内在的境界则会有“天壤之别”。

  基本站法:先两脚掌贴地外展,然后两脚后跟外展,成一个微微的倒八字,比肩略宽,身体微微下蹲,尾闾指地;随之,双手从身体两侧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缓缓上升,提至胸环抱两手上不过肩,下不过脐,一般与胸等高就可以了。如此这般,站立不动,最少站30分钟。为什么每次至少站30分钟呢古人认为,人的气血在身体里边运行一周的时间为28分钟。当然,初学者由于体力较弱,站不够30分钟也没有关系。一般来说,每天站30分钟,100天后,则身体修功夫的基础就有了,此即古人所说的百日筑基。30分钟后,如想结束站庄,就可先两脚后跟贴眷地合拢,然后两脚掌也贴着地并拢;两手把怀抱中的大气球好像拢到腹内去一样,自然拢合,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右手在下,叠在一起;随之,按照“左、上、右、下”的方向,逆时针揉腹9次;9次结束之后,按照“左、下、右、上”的方向,再顺时针揉腹9次。最后,保持两手抚于肚脐的姿势,安安静静的站立2~5分钟,两手还原体侧,成无极庄姿势再站立几分钟。

陈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教程

 陈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教程,太极拳一直是运动健身中比较受欢迎的,太极拳也属于武术的一种,现在的人一般用来健身,太极拳中包含了一些医学养生部分,练习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祛除疾病,我们一起来学习陈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教程。

陈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教程1

  第一式: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第三式:白鹤亮翅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五式: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4、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6)与(2)解同。

 (7)与(3)解同。(8)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9)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拖泥带水不可直向回抽,参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现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或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第七式:左揽雀尾

 1、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第八式:左揽雀尾

 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上超过10厘米。

 3、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掌着地。

 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

 5、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6、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

 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陈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教程2

  1、太极拳24式是什么

 太极拳24式即指24式简化太极拳,而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2、太极拳24式名称

 第一式:起势。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第三式:白鹤亮翅。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五式:手挥琵琶。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第七式:左揽雀尾。

 第八式:右拦雀尾。

 第九式:单鞭。

 第十式:左右云手。

 第十一式:单鞭。

 第十二式:高探马。

 第十三式:右蹬脚。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

 第十六式:左下式独立。

 第十七式:右下式独立。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第十九式:海底针。

 第二十式:闪通臂。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

 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第二十四式:收势。

  3、太极拳24式具体动作第一式: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第三式: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1、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3、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4、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第五式:手挥琵琶

 1、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

 2、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

 1、上体稍右转,两手翻转向上,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上举至肩上耳侧,左手停于体前;上体稍左转;左脚提起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眼视左手。

 2、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成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左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视右手。

 3、同前退步卷肱,惟左右相反。

 4、同前虚步推掌,惟左右相反。

  第七式:左揽雀尾

 1、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3、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

 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5、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6、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

  第八式:右揽雀尾

 1、转体分手:重心后移,上体右转,左脚尖内扣;右手划弧右摆,两手平举于身体两侧;头随右手移转。

 2、抱球收脚:左腿屈膝,重心左移,右脚收成丁步;两手呈左抱球状。

 3、弓步堋臂:同前弓步堋臂,惟左右相反。

 4、转体摆臂:同前转体摆臂,惟左右相反。

 5、转体后捋:同前转体后捋,惟左右相反。

 6、弓步前挤:同前弓步前挤,惟左右相反。

 7、后坐引手:同前后坐引手,惟左右相反。

 8、弓步前按:同前弓步前按,惟左右相反。

  第九式:单鞭

 1、转体运臂:上体左转,左腿屈膝,右脚尖内扣;左手向左划弧,,掌心向外,右手向左划弧至左肘前,掌心转向上;视线随左手运转。

 2、勾手收脚: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左脚收成丁步;右手向上向左划弧,至身体右前方变成勾手,腕高与肩平,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肩前,掌心转向内;眼视勾手。

 3、弓步推掌: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手经面前翻掌向前推出。

  第十式:云手

 1、转体松勾:上体右转,左脚尖内扣;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肩前,掌心向内,右勾手松开变掌。

 2、左云收步:上体左转,重心左移,右脚向左脚收拢,两腿屈膝半蹲,两脚平行向前成小开立步;左手经头前向左划弧运转,掌心渐渐向外翻转,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运转,掌心渐渐转向内;视线随左手运转。

 3、右云开步:上体右转,重心右转,左脚向左横开一步,脚尖向前;右手经头前向右划弧运转,掌心逐渐由内转向外,左手向下、向右划弧,停于右肩前,掌心渐渐翻转向内;视线随右手运转。

 4、左云收步:同前左云收步。

 5、右云开步:同前右云开步。

 6、左云收步:同前左云收步。

  第十一式:单鞭

 1、转体勾手: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右手向左划弧,至右前方掌心翻转变勾手;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肩前,掌心转向内;眼视勾手。

 2、弓步推掌:同前弓步推掌。

  第十二式:高探马

 1、跟步翻手:后脚向前收拢半步;右手勾手松开,两手翻转向上,肘关节微屈。

 2、虚步推掌:上体稍右转,重心后移,左脚稍向前移成左虚步;上体左转,右手经头侧向前推出;左臂屈收至腹前,掌心向上。

  第十三式:右蹬脚

 1、穿手上步:上体稍左转,左脚提收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右手稍向后收,左手经右手背上方向前穿出,两手交叉,左掌心斜向上,右掌心斜向下。

 2、分手弓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上体稍右转,两手向两侧划弧分开,掌心皆向外;眼视右手。

 3、抱手收脚:右脚成丁步;两手向腹前划弧相交合抱,举至胸前,右手在外,两掌心皆转向内。

 4、分手蹬脚:两手手心向外撑开,两臂展于身体两侧,肘关节微屈,腕与肩平;左腿支撑,右腿屈膝上提,脚跟用力慢慢向前上方蹬出,脚尖上勾,膝关节伸直,右腿与右臂上下相对,方向为右前方约30度;眼视右手。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

 1、屈膝并手:右小腿屈膝回收,左手向体前划弧,与右手并行落于右膝上方,掌心皆翻转向上。

 2、弓步贯掌:右脚下落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两手握拳经两腰侧向上、向前划弧摆至头前,两臂半屈成钳形,两拳相对,同头宽,拳眼斜向下。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

 1、转体分手:重心后移,左腿屈坐,上体左转,右脚尖内扣;两拳松开,左手向左划弧,两手平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外;眼视左手。

 2、抱手收脚: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后坐,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两手向下划弧交叉合抱,举至胸前,左手在外,两手心皆向内。

 3、分手蹬脚:同右蹬脚,惟左右相反。

  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

 1、收脚勾手:左腿屈收于右小腿内侧;上体右转,右臂稍内合,右手变勾手,左手划弧摆至右肩前,掌心向右;眼视勾手。

 2、仆步穿掌:上体左转,右腿屈膝,左腿向右前方伸出成左仆步;左手经右肋沿左腿内侧向左穿出,掌心向前,指尖向左;眼视左手。

 3、弓腿起身:重心移向左腿成左弓步;左手前穿并向上挑起,右勾手内旋,置于身后。

 4、独立挑掌: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提起成左独立步;左手下落按于左胯旁,右勾手下落变掌,向体前挑起,掌心向左,高于眼平,右臂半屈成弧。

  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

 1、收脚勾手:左腿屈收于右小腿内侧;上体右转,右臂稍内合,右手变勾手,左手划弧摆至右肩前,掌心向右;眼视勾手。

 2、仆步穿掌:上体左转,右腿屈膝,左腿向右前方伸出成左仆步;左手经右肋沿左腿内侧向左穿出,掌心向前,指尖向左;眼视左手。

 3、弓腿起身:重心移向左腿成左弓步;左手前穿并向上挑起,右勾手内旋,置于身后。

 4、独立挑掌: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腿屈膝提起成左独立步;左手下落按于左胯旁,右勾手下落变掌,向体前挑起,掌心向左,高于眼平,右臂半屈成弧。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右穿梭

 1、落脚抱球:左脚向左前方落步,脚尖外撇,上体左转;两手呈左抱球状。

 2、弓步架推: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右手向前上方划弧,翻转上举,架于右额前上方,左手向后下方划弧,经肋前推至体前,高与鼻平;眼视左手。

  左穿梭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后移,右脚尖外撇,左脚收成丁步;上体右转,两手在右肋前上下相抱。

 2、弓步架推:同前弓步架推,惟左右相反。

  第十九式:海底针

 1、跟步提手:右脚向前收拢半步,随之重心后移,右腿屈坐;上体右转,右手下落屈臂提抽至耳侧,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左手向右划弧下落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右。

 2、虚步插掌:上体左转向前俯身,左脚稍前移成左虚步;右手向前下方斜插,左手经膝前划弧搂过,按至左大腿侧;眼视右手。

  第二十式:闪通臂

 1、提手收脚:上体右转,恢复正直;右手提至胸前,左手屈臂收举,指尖贴近右腕内侧;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2、弓步推掌: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左手推至体前,右手撑于头侧上方,掌心斜向上,两手分展;眼视左手。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拳

 1、转体扣脚:重心后移,右腿屈坐,左脚尖内扣;身体右转,右手摆至体右侧,左手摆至头左侧,掌心均向外;眼视右手。

 2、坐腿握拳:重心左移,左腿屈坐,右腿自然伸直;右手握拳向下、向左划弧停于左肋前,拳心向下,左手举于左额前;眼向前平视。

 3、踩脚搬拳:右脚提收至左脚内侧,再向前迈出,脚跟着地,脚尖外撇;右拳经胸前向前搬压,拳心向上,高与胸平,肘部微屈,左手经右前臂外侧下落,按于左胯旁;眼视右拳。

 4、转体收拳:上体右转,重心前移,右拳向右划弧至体侧,拳心向下,左臂外旋,向体前划弧,掌心斜向上。

 5、上步拦掌:左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左掌拦至体前,掌心向右,右拳翻转收至腰间,拳心向上;眼视左掌。

 6、弓步打拳:上体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肘微屈,拳眼向上,左手微收,掌指附于右前臂内侧,掌心向右。

  第二十二式:左右穿梭

 1、穿手翻掌:左手翻转向上,从右前臂下向前穿出;同时右拳变掌,也翻转向上,两手交叉举于体前。

 2、后坐收掌:重心后移,两臂屈收后引,两手分开收至胸前,与胸同宽,掌心斜相对;眼视前方。

 3、弓步按掌: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掌经胸前弧线向前推出,高与肩平,宽与肩同。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1、转体扣脚:上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腿屈坐,左脚尖内扣;右手向右摆至头前,两手心皆向外;眼视右手。

 2、弓腿分手:上体继续右转,右脚尖外撇侧弓,右手继续划弧至身体右侧,两臂侧平举,手心皆向外;眼视右手。

 3、交叉搭手:上体左转,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侧弓,右脚尖内扣;两手划弧下落,交叉上举成斜十字形,右手在外,手心皆向内。

 4、收脚合抱:上体转正,右脚提起收拢半步,两腿慢慢直立;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

  第二十四式:收势

 1、翻掌分手:两臂内旋,两手翻转向下分开,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视前方。

 2、并脚还原:左脚轻轻收回,恢复成预备姿势。

  4、练习24式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1、练习24式太极拳时,应当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使全身心投入到锻炼中去。

 2、学练时,在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还须自己用心揣摩,认真练习才得收益。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3、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练习时,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

 4、应根据自身的状况灵活调整运动量,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5、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蹲等,否则容易引起扭伤、碰伤、骨折等。

 6、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练拳,冬练时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锻炼,不要紧张,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42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分解教程!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式教学

供参考,望采纳~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中老年人太极拳教程视频参考链接:网页链接;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阅读—练习太极拳注意事项

 意念足而力莫发

 太极讲究的就是用意念去带动全身,绝对不是用力来带动全身。打太级的时候,要柔,用心和脑结合起来,下发指令给身体,用意念的力量让气行走,从而带动身体的运动。

 双腿求虚实结合

 太极的最大特点就是阴阳,虚实结合。对于双腿的力道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练太级的'时候,一腿用力时,另一腿就得虚,即左腿用力则为实,而此时右腿就为虚。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太极。切忌,不能双腿都实而踩力。

 轻落双足妨震动

 太极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在运动过程中,落脚的时候,不管是哪一只脚,落下来的时候,都要轻落,不能大力,否则全破坏阴阳之势,让身体得到震动后,导致练太极时候的前功尽弃,因为太极讲究柔静。

 上亦动则下相随

 太极讲究一个律,也就是上若动的时候,下则跟着就要动,上下要结合起来,才算是一整套的动作。足动,腰动,手动,头动,眼神跟着动,这样,一气呵成。

 内外结合互制约

 太极讲究的就是内外相结合,对于太极来讲,要以内部的神就是指意念来带动身体的运动,然后再以身体的运动而达到养神的功效。所以,神即内,体即外,两者相结合起来,就完全达到了双修的功效。

 沉肩坠肘若轻力

 当双肩竖直的时候,根本不能用来练习,因此,太极的就是臂要伸展,肘要外开。当肩下沉提起的时候,稍用力,就会有气往上。肘也是一样的道理,前后运动,稍用力,则为内劲,带动身体运动。

 胸前含及背拔出

 我们在看太极的时候,都发现,打太极的人,都是含胸拔背,什么意思,就是指胸不能往前挺,而背则最好是呈弓状,这样,才会在挺胸时,提气,弓背,则气贴于背,才能达到太极的终级作用。

 绵而不断天行健

 在看打太极的时候,发现他们软绵绵的,这就是绵绵不断者,即天行健,自强不息的道理。所以,打太极的时候,就要讲究,绵柔而不断,否则一断就会息,就是灭,只有连续的过程,才不会让人乘虚而入。

 动中求静不散乱

 太极在打的过程中,讲究动静结合,即看似不动的时候,则在动,看似动的时候,则在静,这就是心与身体的一种结合。即静体非知思想动,而动体非知思想静。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动静中结合,才能让太极走上更高层次。

 腰松胯动则膝活

 在打太极的时候,这几个要领要记住,那就是腰要松,不能挺用力,胯部要成为运动轴,进行运动,而膝盖要灵活,就是如盘手一样。这样,才会让打太极的时候,做到,全身带动三点而动。

 尾骨左右腿转移

 尾闾就是指脊尾骨,在气往下沉的时候,要记得,蓄了气后,再提尾闾,然后后气必蓄实,这个时候,则要进行左右腿重量的转移,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这样,就会让满身轻便,全身舒畅了。

 相关阅读—女人练养生太极拳的功效

 首先,打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女性除了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工作打拼外,还要负担起家庭家务的重担,常常会感到精神焦虑、体力不支,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习练太极拳以后,这些状况都可以改变。太极拳是全身性的运动,练习时不但可以锻炼肌肉骨骼、舒筋活络,还可以通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其次,打太极拳可以养颜美容

 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很多女人都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美容上,殊不知许多美容方法都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健康来换驱动额局部短暂的美,想要长期保持,会有依赖性。

 要想真正达到容光焕发的目的,不能只注意外在的美容与保养,而忽视了内在的调理。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太极拳运动是最好的美容养颜的方法。

 练太极拳能调养血气,畅通经脉,合乎生命运动规律,不损害人的身体,使女性朋友在运动中得到一种全身性的保养,长期坚持下来可以使女性面色红润光泽、肌肤细腻、双目有神,从而达到美化容貌、常葆青春之效。

 第三,打太极拳可以塑造身材

 女性都希望自己拥有S形的好身材。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要想拥有完美的身材,主要是靠不懈的坚持运动来达到的。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的运动,以腰为轴,节节贯穿,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圆转自如,动静相间。

 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去除身体的赘肉,使女性身材均匀、肢体灵活。对年轻的女性来说,练太极拳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打造出完美的身型。

 第四,练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

 太极拳讲究“敬”和“静”。拳理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心,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拳理又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阴阳相合,刚柔相济,一动而无有不动,一静而百骸皆静,对人的耐力和承受力都是一个考验的过程。所以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又是一个修炼身心的过程,能使浮躁归于宁静。

 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使女性娴静优雅、淡定从容,使女性更富有阴柔之美,充满女性魅力。

 太极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可以使女性健康、美丽、自信、优雅,从而使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让世界充满爱。女性朋友快来练习太极拳吧。

 养生太极拳的练身功效

 1、躯体

 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即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但可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

 通过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对颈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腰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要求“以腰带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增强肾功能。

 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尤有积极影响,对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3、眼神

 练太极拳时是否精神贯注,主要表现在眼神上。俗语谓:“神聚于眼”、“眼为心之窗”。

 练拳时眼神要随着实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动作变化时首先要意动,指挥眼神转向欲去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达到“形神合一”。

 这样的练法,不仅能使眼球神经得到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和增强。

 4、关节和韧带

 太极拳要求节节贯穿,周身一家。在腰脊,关节的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缠绕运动,就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

 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的机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现象,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

 5、肌肉

 肌肉的质量主要看弹性和坚实程度。长期演练太极拳能使肌肉坚实有力,从而防止大腹便便,行路困难。

 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伸屈的运动,一方面可使劲法运用自如;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有节律的挤压,对静脉血回流心脏会起到促进作用。

 6、腿和脚

 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不论上肢、下肢、躯干及内脏各部“处处均有一虚实”。以腿为例,体重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反之亦然。腿部通过虚实锻炼能增加很大的力量。

 在以脚为例,当脚跟、脚掌、脚趾相继下落抓地为实,脚心(涌泉穴)轻轻上提为虚,叫做实中有虚。经常做脚底板贴地,足弓上提的活动,一紧一松的虚实交换可使足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锻炼。

 长久下去,不但可以矫正平足,同时可使足弓增强弹性,达到健步轻灵。

 太极拳能健身治病时确信无疑的,但有一个条件,即必须坚持下去,要把练太极拳当作日常生活中如同吃饭一样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只要坚持,就能达到百病不侵,精神旺盛,身体健壮的锻炼目的。

 相关阅读—太极拳自学者的困境

 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具有健身,养生的功效,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练太极拳。但是由于有些自学者练功不得法,不但没有练出功夫,反而练出了一些毛病。下面我们讲解太极拳不能自学的原因。

 太极拳是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才能掌握的一门武术。即使我国近现代的几大太极宗师费尽心力言传身教无数的学生,但真正得其真传、练成功夫者寥寥无几。

 有甚者,有些自学太极拳者当起了老师……

 自学太极拳的拳友,学历较高,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有的人认为太极拳像一般的人文社会学科,可以自学。这些自学者的精神可嘉。但充其量他们是在太极拳圈外徘徊,由于没有明师的指导、纠正错误、陪练和对练,他们很难走出太极操的困境。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很难理解什么是虚领顶劲、含胸塌腰、沉肩坠肘等基本拳理。这些人比划就是做操,更谈不上太极拳对人体的各大益处。

 太极拳是几乎不能通过自学来完成的一项高难运动。现在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大学学历,买来光碟和书本,下载视频,就可以自学。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学习太极拳者,开始即由十三势拳式(即太极拳,俗谓盘架子,或曰长拳)入手。往往练习仅三四月,遂曰已得门径,不知前辈初步,皆先练站桩以为基本功夫。历时甚久,然后方习十三势拳式。而一势、一式之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且能应用后,始合之为全套太极拳。其间每有练至数年,一套拳势犹未完毕,更无论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等矣。”

 由此可知,基本功是拳架的基础,而推手是对拳架正确的检验和运用,散手则是太极拳的最高阶段,是对拳架和基本功的全面运用。

 传统上,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必须通过师承关系,言传身教来完成。也就是说,太极拳是在老师的示范、纠错、陪练、对练的前提下,经过拳架、推手和散手学习,挨师父的“打”,才能学会的一项运动。只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在旁边校正你的错误动作。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必须和老师对练完成。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就没法使功夫上身;而且错误动作对身体有害。

 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盖练太极者虽多,但未经真的太极拳教师指教,以为有其他拳的功夫底子,再弄本书看看就算会了,这是妄作聪明,闭门造车,所以难成。

 想学好太极拳必须要找一位某有功夫、有师承脉络的嫡传弟子学习。只有有功夫的嫡传的弟子才掌握了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才知道如何教你练习要领,也才能教你学到正宗的太极拳。

 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功夫练不出来。一味地坚持自学,没有明师的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弄得不好,容易伤膝关节、内气受阻,导致身体不适。即使有名师的指导,不认真体悟练功方法,也难以练出功夫。

 练功方法的掌握需要较高的武术领悟能力和智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38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