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5000米后不是应该慢走一圈吗?为什么很多运动员都直接躺跑道?

跑完5000米后不是应该慢走一圈吗?为什么很多运动员都直接躺跑道?,第1张

普通人跑完5000米比赛以后是不能立即停下来的, 否则容易因大脑缺氧而引发运动性晕厥。

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我们平时跑完步后都需要通过慢跑+慢走的方式,让自己的心率慢慢地降到正常的位置以后再停下来。

不过,我们却经常看到许多运动员在跑完比赛后直接就躺在了跑道上。

为什么他们不走一走,缓一缓呢?

他们其实也想走一走,缓一缓,过渡一下。只是在经过剧烈的冲刺以后,身体到达极限,已经无法支撑其再继续跑下去了。

因此,筋疲力尽以后,有些人就直接躺了下来。这也是没办法,只好瘫倒在地了。

由于长期的专业训练,运动员们的心脏承压能力是极其强大的。冲刺完后,立即躺下来还不至于会出现运动性晕厥的现象。

但他们躺下来的时间大多不会超过一分钟。身体一旦缓过来,就站起来慢走了。

通过慢走让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缓解肌肉的疲劳状态。

随后该庆祝庆祝,该闹嗑闹嗑。

这就是为什么跑完5000米比赛以后,许多运动员会直接躺在赛道上的原因。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一位跑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跑完5000米后,因为身体处于高负荷状态,作为健身者的我们哪怕再累,不能马上停下来,最好继续慢跑、快走,直至呼吸正常为止。

当人体突然停止跑步运动后,静脉血管失去了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左右,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脑缺血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严重者会造成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

我现在每天跑6000米左右,跑完不敢一下停下来,必须快走,然后慢走,一般10 15分钟后做个拉伸,这样不会引起不适。

跑步后不要马上喝冰水,也不要一下子喝大量的水。千万不要马上洗头洗澡,一定要身体渐渐恢复正常,气息平稳后,大概半个小时才能去洗澡,而且最好不要洗冷水。我有一个病人,就是喜欢跑步完去冲凉,结果没过一两年就患关节炎。

2016 厦门 (海沧) 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发布公告称,12月10日上午举行的 2016 厦门 (海沧) 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跑者林某某和吴某某分别在距终点 45 公里处和终点倒地,医护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抢救,并将两人送往海沧医院。虽然经厦门市、海沧区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但两人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其中吴某某就是在跑过终点后马上停止,这种剧烈运动后没有让自己的身体有个适应缓冲的过程,最后导致心源性猝死。

其实这两个人都不是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员,跑马是一项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没有长期坚持训练的人,最好不参加或少参加。

我虽然坚持十多年天天跑步,却不敢去尝试,因为在那种场合下,容不得你不跑快,隐患就藏在其中。

运动员剧烈冲刺以后,身体到达极限,可能精疲力尽,直接躺跑道,其实是挺危险的。虽然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运动员们的心脏承压能力比常人强大,但是一次没事,不等于每次都那么幸运。

图一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图一

图二

5000米正常跑完流程是冷身400、800米都可以,通过慢走让心率、血液流动趋于正常。然后可以再追加适当的拉伸动作。

这是跟运动强度息息相关的,拼劲全力跑一场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运动,我见过不少人冲到终点线只有昏倒或者瘫软在地的状态,这也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另外提醒一下,大强度运动后,比如跑一场全马,不要马上拉伸,更不要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者躺在地上,心想终于跑完了,这就像一个高速行驶几百公里的 汽车 ,你突然刹车,直接断火,对 汽车 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有经验的老司机都会原地怠速一会,让 汽车 冷却下来,其实是一个道理。

至于提问者说5000米后的问题,应该也是属于前者,当人类挑战奥运极限,都不会留有余地的拼到最后一口气,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但你也可以想象到他们不是不想跑后溜达溜达,是实在没有那个力气了。

你品,你细品!

一般喜欢长跑的人都知道,跑完5000米后,不能立刻停下来,而是要慢慢活动十几分钟,让身体有一个过渡期,以免因突然停下来造成大脑缺氧引发运动性晕厥。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运动员跑5000米到终点会直接躺在跑道上呢?我以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我不是专业运动员,但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师范,一直是校田径队的队员,参加正式的运动会不下二十余次。我的运动项目是中长跑,最开始跑400米和800米,到师范时跑3000米和5000米(没有人愿意跑这两个项目)1977年我参加全县冬季10000米越野跑,取得成年组第一名(但跑不过高中生组),1978年我代表县里参加了北京市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参加项目是1500米和5000米;1979初年代表县里参加了北京市冬季环城接力赛(都没有取得名次)。我说这些并不是吹嘘自己,过去了40多年,也没什么可吹嘘的。我想说明参加正式的运动会,站在跑道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般长跑爱好者所能感受到的。

下面我就聊聊作为普通运动员的感受。以我跑5000米为例,检录前,开始做热身运动,广播里喊检录时,自己开始有些紧张,身体的反应,首先是嘴唇和咽喉发干,但并不渴;其次是老想上厕所小便;第三是心跳感觉没有加快,但有一种抽紧和悬空的感觉。检录完抽签分组后进入田径场,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自己,直到站在起跑线上,发令枪一响上述感觉消失,思想完全集中在跑道上。一般来讲,长跑运动员在进入途中跑阶段,会采取跟跑技术,并保留一些体力,为最后冲刺做准备。真正使运动员跑到终点后躺倒在跑道上原因是最后的200米冲刺,特别是最后的50米,这时人的体能发挥到极限,身体也发生了剧烈的反应,首先是双腿和两条胳膊开始麻木,好像不是自己的,呼吸变得非常急促,大口喘气,这时人完全是凭取胜的一点意识,身体机械地近乎挣扎的向前跑。以这种状态到达终点后,就会身不由己的躺在跑道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累瘫了”。其实运动员本人也知道跑到终点后不能躺下,但没有办法,身体不听使唤。所以躺地休息的运动员会在一两分钟后,起来慢慢活动调整。另外,身体还有一种反应,就是跑完后,喉咙里老感觉有东西堵着,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才消失。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有些取得名次的运动员不会躺地休息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每个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受力不一样;二是比赛当天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天气因素的影响;三是破世界纪录和取得名次的心态不同。就奥运会而言,破世界纪录是偶然,取得名次是必然。

运动前预热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你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持续时间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找本教练继续交流,对来要注意,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倒走前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待身体较为协调时才可以进行倒走运动。此外,倒走要选择在干净平整的运动场地进行运动,最好有旁人看护,以免与障碍物摔跤。运动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保持体内的能量平衡

人体每日需求的能量与人体的规范体重和劳动强度有关,常常食用快餐食物,油炸、煎烤、炒菜等常出现在餐桌上,高油脂必定带来高热量。再加上平时的应酬,使摄入的能量超支,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一旦肥壮来了,慢性病的问题就来了,而运动能耗费必定的能量,使人体达到能量平衡。

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推陈出新快,免疫细胞繁衍快,能够有效地杀死体内的病毒和细菌。所以,体弱多病的人群需要健身,提高本身免疫力。

改善腰肌劳损

人在前行时重心要稍前移,骨盆是向前倾的,颈椎、腰椎、腰肌、踝膝关节都处于较紧张状态,随着漫长的岁月过去,人体会逐渐产生一些习惯性的慢性劳损。而倒走时刚好相反,可使颈部、腰部等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群和骨骼得到相应的松弛,从而有利于劳损部位的调适和康复。

禁忌人群

倒走频率慢,运动强度可控,对体力要求也不高,比较适合不宜做剧烈运动的人。但这种运动对人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平衡性差、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尽量不要倒走,以免发生危险。

晨练主要是为了活动筋骨,但这种提心吊胆地“一边倒退一边朝后看”的“倒退走”运动,其实运动量比不上一般“步行”的运动量。很多人在连续倒退走时,由于分散精力看路,不知不觉就成了“横斜走”,如同螃蟹。

老年人是最经不起摔跤的,“倒退走”一旦摔倒极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这两种骨折治疗起来都比较麻烦。况且,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多半都有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倒退走”运动危险性就更大了。

结语

对于很多人来说,步行是一种很简单方便的养生方法,一部分人包括一些老年人都喜欢正常走一段路后,再倒着走。其实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论是人的平衡性,还是反应能力,都在慢慢下降,如果采用倒着走的方式锻炼身体,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在倒着走路时,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会反射性的快速转头,对自身健康损害更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87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