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训练中,有些教练并不提倡在运动中喝水。原因有很多:第一,喝水会降低运动效率,创造好成绩;第二,喝水会出汗,出汗会增加疲劳;三是会稀释血液中的钠、钾等盐类,导致肌肉痉挛等症状;第四,会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导致运动时心率异常和腹痛。但是根据运动医学的概念,说运动时不要喝水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体温会升高。这时人体会出汗,过多的体温会因汗水蒸发而降低。美国的一些运动医学专家对马拉松运动员的体温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跑者跑完全程,直肠处的体温(不是通过口腔表面测得的)可以高达41摄氏度。根据直肠体温的正常行为,温度在406-411摄氏度时,人体肌肉变弱,距离不准确,失去平衡感。当体温再次升高时,会引起混乱和昏厥。由此可见,途中喝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效果。
其次运动时多喝水会增加心脏和胃肠道的负担。。如果运动超过一个小时,就要喝一些淡盐水,因为体内的很多离子成分都会被代谢掉。注意运动时补充白水的效果。如果你不喜欢喝淡盐水,那就停下来,每20分钟左右喝一杯运动饮料,以平衡体内汗水的流失,避免脱水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不想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脱水,可以在运动前2小时喝水。这是因为运动前喝水可以提高身体的热量调节能力,降低运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水,会造成脱水。脱水不仅会降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还会因血液中电解质失衡、血液浓度过高和循环衰竭而造成不幸的事故。当然,运动时一次喝大量的水是有害的。准确的方法是多次少量饮用,富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最好。
是的,健身锻炼的时候必须要喝水,健身锻炼时大量出汗,要及时喝水来补充,第一不至于脱水,第二健身时喝水可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训练的肌肉部位充血,达到增肌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喝冰水,要喝温水,冰水会影响消化系统的。
运动前后补充水分有讲究:
进行重量训练及健身时,身体水分、盐分代谢旺盛,丧失的水分很多。合理适时的补充水分不仅有助于血液能量的维持,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如果体内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的话,就会引起血液浓缩、脉搏跳动加快、体温升高、运动能力下降、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
运动前
要合理的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得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影响了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使得血液较为稀释。
运动中
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在运动中及运动后必须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补充水分,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以每15分钟补充一次,每次250CC左右,每小时不超过1000CC为宜,水温在8至12度之间最佳,对于降低运动时所产生的体温及预防过热较有帮助。
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口干舌燥的,最难忍受的是运动之后不能立即喝水,那么,在健美训练中应如何喝水补水呢
在运动和健身过程中,有人因口渴喝起水来没个完,结果引起腹胀、胃痛等不适,肌肉力量下降;有人虽口渴难忍,却不敢喝水,非等到训练结束后30分钟才喝水,以致身体脱水,危害健康。
●补水的时机
有人认为,训练中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胃排空,会出现胃牵拉性疼痛等症状,故不敢喝水。这种看法和做法是不对的。研究表明,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可下降16%,及时补水能增加血浆量,减少血流阻力,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间。再者,训练中适量饮水非但不会使排空能力下降,反而会加强。因此,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当然,在训练前30分钟左右补足水分更好。若训练中口渴难忍,则可在组间休息时少量补水。进行超大强度训练时,
除训练前补足水外,
最好在训练后补水。
●补水量和水的温度
训练中一次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妨碍膈肌活动,影响消化功能。正确的补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喝一小口水,即25毫升左右。也可每5分钟左右补一次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100毫升。水最好是温开水,即使在夏季,水温也应在5至10度之间,不可饮用冰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