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些城市健身氛围比较浓厚?

国内哪些城市健身氛围比较浓厚?,第1张

现在国内健身行业的发展兴起已经形成了一种健身热潮了,那么在现在国内健身行业越来越兴起的时候哪些城市拥有比较浓厚的健身气氛呢?16年的时候我有幸参加北京健身教练培训中心的课程,那么当时的课堂上有几乎来自全国各地的健身教练,而我们私底下也曾探讨过现在国内哪些城市里健身热情高。

那么我们当时讨论的结果就是第一名就是东北,那么东北三省的健身气氛是非常高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城市来说,虽然东北地区的顶级健身场所并不像北上广那般优秀,但是东北三省的中等健身房的条件普遍是很好的,可以说应有尽有,而且不得不说的就是东北人群对于健身的热情是很高的,这可能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而且东北三省出名的健身教练是非常多的,同时由于许多大学生报考东北的原因使东北大学生健身层次位于全国之首。

那么除了东北,接下来的就是上海,上海对于健身的热情也是非常高的,可能由于上海是魔都的原因,大部分工作人群处于上海,而同时能够增加健身行业的发展,那么现在由于工作问题的原因导致身体受到影响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所以从另一方面说,许多的工作人群从而选择进入健身房进行锻炼。那么尤其是许多的健身行业的比赛会在上海举行,同时推广了上海健身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健身氛围。

其实对于健身行业来说,相比较于南方地区,北方人群更热爱健身,可能由于是地区文化的原因,那么西安以及乌鲁木齐的健身氛围也是越来越好的。因为西安是西北第一城市,所以健身行业在西安有很好的发展,再加上历史原因本身关中地区文化就比较彪悍,所以健身氛围也是非常高的。而新疆由于健身行业的进入时间比较晚所以从健身氛围上并比不过这些地区,但是新疆人的健身氛围提高速度是非常之快的,近几年新疆的健身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同时就拉高了人民健身热潮。

那么其实对于国内的健身氛围来说并不能评出一个好坏之分,因为各地的发展和人民经济实力都不一样,而且由于健身事业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所以各地基本上的氛围是处于差不多的。那么以上就是我个人认为氛围比较浓厚的城市了。

体育事业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发展起来,到了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体育事业的黄金时代。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平头百姓,乃至军队士兵,体育运动成为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蹴鞠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到了唐代蹴鞠运动进一步发展,有了很多玩法,包括:单球门和白打(不用球门的蹴鞠)。而且寒食节(古时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几乎成为唐代“法定踢球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唐代上至皇帝朝臣下至平明百姓,无论是朝廷宴乐还是民间消闲,到处可见蹴鞠的身影,甚至常常出现“球不立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2、踏歌

踏歌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古代人们在劳动之余,大家聚集在一起边歌边舞,以调整疲劳的身心。

“踏歌”的得名和流行最早是从唐代起始的,当时,在上元等节日都会举行盛大规模的踏歌活动。如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唐睿宗举办了一场千余人参加的踏歌活动,人们于灯轮下踏歌三天三夜。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也称:“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代民间百姓更是喜爱踏歌,因为这种舞蹈不拘场地,不限人数,各种场合都可以随时聚在一起牵手踏地随歌起舞,尽情地抒发感情。热闹时几百人几千人欢歌彻夜达旦,甚至接连几天“踏歌”不散,尽兴尽欢。“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反映的便是乡间村民彻夜踏歌的欢快情景。

3、拔河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拔河原本是军队中的一中训练方式,在唐代,由于皇帝的提倡,拔河活动较多,开始盛行于民间。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举行拔河比赛,并且还进一步做了规范。《新唐书兵志》载:“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采,食粱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说明到了唐代,正式有了拔河之名,而且拔河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风俗”活动,民间通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拔河活动。

一次唐玄宗举办了一场拔河,有上千人参加,还特地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这次千人拔河活动开始后,鼓声震天,喧声雷动。围观的百姓和外蕃使节莫不惊骇。进士薛胜也被这种气氛感染热血沸腾,做了篇《拔河赋》,为记录下了当时壮丽的场景。

千余人拔河,武将击鼓,文官裁判,两边壮士使尽全力,相持不下,场上尘土飞扬,官员们看得忘记了桌上的美食,将士们欢声雷动,观战的匈奴使节吓得一再下拜,曰:“君雄若此,吾国其亡。”

华南区:刘秀娟 报道

        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2021年9月25日上午,东望志愿者广西贵港桂平国成课堂及桂平片区其他课堂近100人,受桂平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邀请,参加“2021年桂平市全民健身日太极拳展演活动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桂平市大型排舞展演活动”。莅临此次活动的有,桂平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杨梅良,桂平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邓清忠等,参加展演的有社会团体和东望志愿者等共22个团体。

      展演活动分一、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是主持人开场白及领导致辞和授牌,接下来是太极拳展演,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拳法,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更有“四两拨千斤”之独特技击特点。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二阶段是社会各团体集体排舞展演,《舞动中国》是第一个排舞,年轻靓丽的姑娘们用她们劲爆舞蹈表达着对健身的深深热爱。第二个排舞是《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由东望志愿者共同展演,表达了人民对党的热爱和今天美好幸福生活。展演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东望志愿者与受邀单位领导合影留念。

      在此次展演活动中,东望志愿者不仅参与排舞,还主动担起场内外维持秩序及安保和清理场内外垃圾等工作,另市民刮目相看,更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活动总结# 导语全民健身是一项富国强民的社会系统工程。宣传全民健身,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加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是 整理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总结

 为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带动我市体育爱好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尚志市超越长跑协会开展了“全民健身日”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为开展好本次“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市文体局协助下,成立了“全民健身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长跑协会会长刘鹏任组长,由长跑协会秘书长李振伟任总指挥,姜明涛、侯继臣、孙世龙、董兴凯、范静、李财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制定了《全民健身日活动日程》,并以“全民健身、你我同行”为主题,制定了口号: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

 二、统筹安排,内容突出

 1、以宣传全民健身,健康和谐为核心。人员由长跑协会人员、尚志市体校学生及参加健身长跑活动的人员组成,计100余人。全体活动人员排列整齐,两侧高举“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横幅,其他人员挥舞小旗,迈着矫健的步伐,伴着运动员进行曲,高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口号声在尚志中学体育场上空回荡。不时地引来了周围群众的关注,从他们那灿烂的笑脸上显示着振奋与激情。

 2、团结友谊,拼搏向上。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8×200男女混合接力赛。参赛人员由长跑协会和尚志体校人员组成四组,每组8人(男6人、女2人)共计32人。发令声一响,四名女队员组成的第一棒就冲了出去,她们当中有尚志市近年业来包揽长跑、蹬山冠军的,有获得过哈尔滨市中长跑冠军的,更有获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她们的英姿让在场的男队员都很惊呀,场上队员你追我赶,咬牙坚持,场下互相鼓劲,一时间,呐喊声、加油声,叫喊声响成一片,仿佛大运会已经开始。

 3、健身联系你我,共享快乐生活。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是全体人员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有做单杠的、有双杠的、有打篮球的、有踢毽的,有压腿的,有炼腰的,他们叁个一帮、两个一伙,一会儿杠上杠下,一会儿围杠旋转,毽子你来我往,身前背后左右飞扬。年长的精神矍铄,年少的朝气蓬发。闲暇间,闲聊几语,谈谈感受,唠唠家长,相互沟通,同享快乐。远处时而传来悠扬的音乐,树上的鸟儿也在轻轻的鸣唱,整个操场和谐自然。

 通过经上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人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群众在参与体育,感受快乐、享受生活中得到乐趣。

篇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总结

 今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全民健身大体验、志愿服务在行动”为主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掀起体育健身的热潮,努力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根据市体育局的部署,我镇开展了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在市体育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活动科学健康,具有时代特点,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欢迎,收到广泛的社会效益,达到预期的目的,回顾总结这次我镇全民健身日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在市体育局全民健身日活动通知下发后,我们及时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全民健身日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并拔出专项资金,举办乒乓球、蓝球等比赛,推动我镇的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成立了常乐镇全民健身日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各村、各校积极响应,纷纷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健身计划,形成全民健身工作齐抓共管个新局面。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二、突出全民健身日活动主题“全民健身大体验、志愿服务在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大力营造全民健身活动的舆论氛围,积极为广大群众体育健身提供良好条件。

 三、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在全镇范围内举办了乒乓球、蓝球等比赛,并组织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组织体育指导员对群众健身路径进行使用指导,参加活动人数达3500名以上,广大参赛选手热情高涨,比赛自始至终在团结友谊的气氛中进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宣传栏,大力宣传《体育法》、《纲要》、《条例》的内容和健身日的要求,围绕“倡导健身志愿服务,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全民健身构建和谐喜迎国庆”、“强民族增体魄富国家兴盛事”、“弘扬奥运精神享受健康生活”、“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等宣传口号,发放体育小知识宣传单1500份,全民建设倡议书10000份,积极组织了以村民和学生为主要参加者的体育健身活动,各项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宣传和普及体育科普知识,进一步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注重发挥体育健身对改善大众生活方式的作用。通过引导群众健身使其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开展全民健身科普咨询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举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传授科学健身知识,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和健身咨询活动,把科学健身知识送到广大群众身边,引导群众自觉参加科学健身活动。

篇三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总结

 为使全街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尚庄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现将我街“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为开展好我街“全民健身”活动,成立了尚庄街道“全民健身”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财会所、民政所、文化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尚庄街道“全民健身”活动方案》唱响“全民健身,全民共享”活动主题。

 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我街“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特色突出

 1、在中心小学组织全街体育爱好者和社区居民、单位职工举行了运动会,进行了篮球、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组织华兴社区、尚庄、范家等居委会居民每晚7—9点进行跳舞、健身操、健身秧歌等项目的排练。

 2、在“全民健身”活动期间,学校、单位、政府机关的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免费向人民群众开放,为群众健身提供一切方便,组织社会体育员到学校、社区、机关单位进行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活动指导和培训。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全街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群众在参与体育,感受快乐、享受生活中得到乐趣,在全街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新热潮。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对计划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

《计划》要点:到2015年,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比200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分别比2007年提高4·9和2·9个百分点。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

解读:这些量化目标是依据过去15年全民健身事业的历史基础和发展状况,经过多次研究探讨确定的,是客观科学的。由于对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目前没有完整现状调查,因此对其发展目标仅原则性提出要求。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计划》要点:到201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

解读:考虑到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没有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各地区下一步在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计划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学生标准则是按教育部有关要求提出。

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

《计划》要点: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

解读:2003年全国体育场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十一五”期间,仅国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在全国农村地区新增了20多万个体育场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2亿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块)。“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设施数量和面积会继续有大的发展。

全民健身获财政预算保障

《计划》要点:到2015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基础建设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对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解读:受财力所限,现阶段不是所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能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未来各级政府应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原则,把全民健身当作公共服务产品。除加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外,还要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

《计划》要点: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解读: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比例较低。安全、管理和物耗等问题是影响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应理清各方的权责界限,兼顾学校和公众的利益。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都要逐渐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也是未来体育职能部门努力的方向。

对体育主管部门实行目标考核

《计划》要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解读:国家体育总局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套全民健身发展评价体系,近期将正式出台。今后,国家体育总局将依据这套评价体系,对各地群众体育工作进行年度评估,从机制上保证《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95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