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到底是什么病?属于精神病吗?

双向情感障碍到底是什么病?属于精神病吗?,第1张

抑郁症本身是独立性的也就是一相(抑郁相)情感精神疾病,是单一的存在一个个体情感精神疾病。而双向情感障碍,是在患有抑郁症的基础上再加上原发或继发一相(躁狂相)情感精神疾病,即躁狂症,一相情感精神疾病再加上一相情感精神疾病,两种情感精神疾病共存于一个个体上就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当然躁狂症也可以单一的存在于一个个体情感精神疾病。

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或躁郁症,其病症是由于患者的脑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情绪经历和能力上的重大改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而患者所出现的情绪波动是与我们正常人经常会出现的,情绪波动是不同的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出的也是很严重的,有些症状会导致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变故,甚至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低下,严重的患者甚至有自杀的可能。

抑郁症的患者是单一的抑郁症症状发作,而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是双向的情感疾病相互交替的发作,可以这么说,双向情感障碍是一会儿抑郁一会儿躁狂,相互交替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甚至在一天之内发作好几次患者所患有病症程度的不同,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相对于抑郁症单一病症来说,双向情感障碍要更为严重,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病症程度较为严重的,应住院系统性治疗,按时服用药物,遵照医嘱,在能够达到自我行为或认知程度上认识的时候要严谨的自我控制情绪,尤其是在相应的环境躁狂发作时的自我行为上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双相情感障碍,俗名也叫“躁郁症”,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心情一阵晴天,一阵阴天。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一些情感被放大,导致出现精神疾病。要想认识双相情感障碍,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以下几个概念:

躁狂:躁狂的主要表现为“三高”,即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患者感到轻松愉悦、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就像置身于天堂。DSM-V中对于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一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轻躁狂: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轻,其病程、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尚未达到躁狂的诊断标准。DSM-V中对于轻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4天,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重性抑郁:与躁狂相对,抑郁的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患者多有无用、无助、无望的感觉,对任何活动缺乏兴趣,不能从中获得愉快体验,就像活在地狱中一样。DSM-V中对于重度抑郁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恶劣心境:比抑郁的临床表现轻,其病程、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尚不能达到抑郁的诊断标准。

意识的改变从概念上分为2类。

一类累及觉醒(arousal),即意识的“开关”系统,出现一系列从觉知(awareness)到昏迷的连续统一行为状态,临床上区别为:①觉知(awareness);②嗜睡(lethargy);③意识模糊(confusion);④昏睡及昏迷(coma),这些状态是动态的,可随时间而改变,前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线,除此而外,类昏迷状态和谵妄,也属于意识改变并累及觉醒水平的范畴。

另一类“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大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认知(cognition)与情感(affection)活动,此类意识改变的例子包括痴呆,遗忘,妄想及不注意(inattention)等,除深度痴呆外,此类意识改变并不累及觉醒水平。

意识改变的惟一正常形式是睡眠。

觉知或意识清楚是指完整而正常的觉醒状态。

1嗜睡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 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3昏睡 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4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5类昏迷状态 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这些行为状态主要包括: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又称失传出状态(differenced state),持久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无动性缄默症(non-kinetic mutism,意志缺乏症(abulia),紧张症(catatonia),假昏迷(pseudo coma),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6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 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和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谵妄的临床特征中以注意的缺陷,意识水平低下,知觉紊乱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的紊乱为主要症状。

意识障碍常呈波动性和移行性,为确定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评估其进展,观察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国外自1949年就陆续制订各种量表,这些量表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昏迷量表,把各种症状独立进行综合,得出昏迷严重程度;另一种为计分系统,与昏迷量表不同,这种量表把每个症状独立记分和分析,最终根据得分来确定意识障碍程度,从实际应用方便程度看,英国Teasdale和Jennett(1974)制订的Glasgow昏迷量表应用最广,我国已较广泛用于临床(表1)。

Glasgow昏迷量表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3分,分数愈高,意识愈清晰,该量表项目少,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但3岁以下儿童,老年人,言语不通,聋哑人,精神病患者等因难以合作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此外,量表对昏迷前意识障碍无法判断

就这些了 同意的话 表个态 谢谢O(∩_∩)O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01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