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第1张

宋江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孝、义、忠、智四个方面。

1、孝,就是他对父兄的情感,这个在作品中深有体现。比如,宋江见北宋徽宗朝君昏臣奸,天下迟早会大乱;自己又爱跟江湖好汉结交,迟早会出事。为了不连累父亲,便让父亲去告自己忤逆。北宋法律,如果父亲告儿子忤逆,父子关系便算断绝,犯了法,也互不连坐。

2、义,特别体现在英雄义气上,宋江情商高,重视兄弟情义、英雄义气甚至到了多愁善感的地步,这一点使他轻而易举地俘获了所有梁山好汉的心,甚至意见不同的好汉们也不得不认同他的真诚的行为态度。

3、忠,就是对所在国家坚定不移的信念,梁山中,李逵是反国家的,鲁智深是怀疑国家的,多数英雄则没有什么明确的国家概念,宋江则不同,他把国家放在了一个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他做了领袖,梁山的结局就只能是招安、征辽、平田虎、打王庆、打方腊。

4、智,主要表现在历次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靠的是出色的智谋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如果说,出色的智谋是吴用和宋江共同具备的素质的话,那么,出色的组织能力就是宋江的专长。

扩展资料

宋江的故事情节

1、宋江怒杀阎婆惜。

阎婆惜随父母流落到郓城县,其父得病身亡,无钱安葬。宋江施舍棺木,又给了十两银子。其母感恩图报,将她送与宋江为外室。

由于宋江不重女色,为阎婆惜所讨厌。结果阎婆惜喜欢上同为押司的张文远,并勾搭成奸。其后,晁盖写给宋江的信件、酬谢黄金碰巧为阎婆惜所获。阎婆惜以官司相逼。宋江苦苦哀求无效,一气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回宋家村。

2、浔阳楼宋江题反诗。

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吃了官司,被发配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好汉。一日,宋江寻友不得,独自来到浔阳楼上欣赏江景,自斟自饮。

触景生情,感恨伤怀,在墙壁上题下反诗两首。还留下姓名。被通判黄文炳发现后,告到蔡九知府处。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宋江装疯未遂,被下到死囚中。

-宋江 (《水浒传》中的角色)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中心人物。对他的评价,历来不一。其实宋江是一个有着严重正统思想的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正因为如此,他的性格始终是双重的———反抗性和妥协性纠缠在一起。宋江是小官吏,他对封建势力的迫害保持了警惕性,比如他预先挖地窨子准备出事后藏身;先与父母分居,以防连累等。平日里他跟那些赃官不同,他仗义疏才、结交江湖好汉,并对贪官非常厌恶。他写反诗后被定为死罪,被梁山泊英雄们冒死劫法场救出,于是参加了反抗压迫的队伍。在义军中,因他平日的影响,被拥为首领。他领导义军沉重地打击了贪官污吏,对农民革命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些都是他反抗性的一面。因为宋江封建道德观念严重,所以忠孝思想占了统治地位,有人称他为“孝义黑三郎”。他在梁山一直声称“权借水泊,暂时避难”,对皇帝报有幻想,乞望皇帝的招安。于是后来真的拜倒在高俅脚下,使全伙受了招安,断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甚至还成了镇压方腊起义的刽子手。这都是宋江妥协性的一面。宋江这一性格特征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他毕竟是个农民义军的领袖,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彻底革命者。

一共6人

1、关胜

呼延灼诈降关胜,诱关胜劫寨,将他引入埋伏,关胜被梁山军用挠钩活捉,宣赞、郝思文也相继被擒。宋江亲解其缚,拜倒请罪。呼延灼也赔礼不已。关胜见宋江等人义气深重,遂与宣赞、郝思文一同投降梁山。

2、秦明

秦明被擒后,清风山众头领劝秦明归降,秦明不愿意,众头领便留秦明在山上吃饱喝足,答应之后放他回去。秦明喝醉了,在山上睡了一晚。第二天,秦明回青州,路上发现城外许多人家都被烧成瓦砾场,回到城边时,慕容知府不放他入城,而且因为秦明“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已处决了秦明的家小,又命人放箭射秦明。秦明无法,只得回旧路,却遇到宋江等人,随之回到清风山上后才知道,原来宋江等为了断秦明的归路,让他入伙,派人扮作秦明在城外烧杀。秦明听后,先是愤怒,打算动手,转而却因为“上界星辰契合”以及斗不过对方的原因,就吞下这口气,愿意归顺了。

3、呼延灼

吴用设计先擒呼延灼,最后呼延灼于陷坑中被活捉,在宋江的好言相劝之下,正式归顺梁山,重获踢雪乌骓。

4、董平

宋江爱惜董平,遂定下埋伏之计,次日引军诈败,诱董平追击。董平一直追到寿张县界,结果被绊马索绊倒座骑,被扈三娘、孙二娘活捉。宋江亲解其缚,以礼相待。董平便归顺宋江,引军赚开城门,杀死程万里,并夺其女为妻。

5、张清

梁山军师吴用为引诱张清出城,命人水陆两路运粮。张清果然中计,带兵出城劫粮,以飞石击伤鲁智深,劫取陆路粮草。他又去劫取水路粮草,却被林冲率铁骑逼落水中,最终被阮氏三雄生擒。梁山诸将都要求将张清处死。宋江却力排众议,义释张清,并折箭为誓。张清便归降梁山,并引荐兽医皇甫端。后来,龚旺、丁得孙也归降梁山,一百单八将至此聚齐。

6、索超

雪天擒索超:宋江收服关胜,解梁山之围后,再次兵发北京城。索超出战关胜不利。吴用与宋江合计,利用索超急于求胜的心理诈败一阵。当疏于防备的索超在一个大雪天里再次出战时,宋江诈败,把索超诱入大雪覆盖的陷阱里生擒。之后杨志劝服其归顺梁山。

水浒传里的宋江,是一个全书最复杂的形象,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是一个孝子,是一个仗义的朋友,同时城府心深重,也是一个有着畸形人生观的封建王权奴隶。

宋江你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救晁盖一伙人,这就为他日后的兴风作浪打下了基础,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亲切,为什么他会被成为及时雨?毕竟是古代封建社会,官场腐败,百姓穷苦,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不聊生。宋江颇有家资,接济穷人已成习惯,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全国很多地方都知道有个爱接济别人的山东好汉宋江,因此他到哪里都会有绿林好汉开道,若有人不服,那柴进也好接济,甚至接济的还更多,为啥比较宋江柴进就不被称及时雨呢?这就是宋江比柴进高明的地方,首先柴进是皇族后裔,万贯家财,地位崇高,宋江只不过一个小吏,如此相比,加之宋江无可挑剔的为人处世,你说那些好汉们更记谁的好呢?这就是宋江的做人之道,无可挑剔。

宋江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梁山除去王伦,实际上只有两个首领,晁盖和宋江。晁盖生平只讲一个义,只要占山为王,兄弟都在身边,他就知足了,没有为梁山弟兄谋一个深远的战略目标,典型的农民起义者思想。而宋江不一样,宋江自己也瞧不上晁盖,刚上山时,晁盖就要让位,宋江却说,哥哥年长我十岁,我坐此位,岂不羞煞我?意思大家都知道,除了比我年长,你都不如我,吴用够聪明,他判断了晁盖宋江后立刻转投宋江这边,事实也证明,宋江的领导能力远胜于晁盖。而宋江掌权后,双枪将董平和没羽箭张清相继归顺梁山,并三败高俅,此时,梁山的势力达到了全盛。但宋江为人忠义又刻薄,立刻制定战略目标——招安,这一战略也为梁山的覆灭打下基础。

我们面对宋江这种极其复杂的角色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除非你的评价标准犹如幼稚的小孩子一般,宋江是一个为人处世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君子,但他跪倒在的封建王权价值观却最终导致革命失败,与其去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干一场真正的革命,而是想借另一种极端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很显然,他不是个虚伪的人,相反是个很真实的人,他的招安大计的的确确是为了自己和其他所有梁山好汉着想,他的确是想为自己的兄弟们某一条他自己认为最佳的出路,但他有点脱离实际,像武松鲁智深林冲这种被官僚和现实打击到绝望的人,已经不可能在走他定的这条路了,而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计划,最终导致了一场可歌可泣又可悲可叹的悲剧。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8�9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8�1《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3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