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曾风靡一时。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充满美好的爱和关心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尤其希望爱能体现在我们平时的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英语课堂教学正是体现这一新教育理念的一个平台。下面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好的情感教育。
一、让爱充满课堂,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
有位伟人说过,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人戒备心理的传感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内外,师生共同讨论,积极探索,相互交流,教学互补,师生共同创建课堂讨论式教学的新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积极地倾听,并适时给予支持、评价、辅导和赞美,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当然,教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先进、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各种比赛活动来调节课堂气氛,开展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同桌比赛、个人比赛等,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很高的积极性,且乐此不疲。通过单词、语汇比赛,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并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多创设成功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成就感越大,学习英语的动力就越大。当学生获得一次成功时,哪怕是拼对一个单词得到老师的赞扬或同学的肯定时,他都会因此而兴奋不已,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好感和亲近感,增强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勇气。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创设诸如问答、口语交流、阅读课文、朗诵比赛等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感受与喜悦。当然,机会要面对全体学生,对于好、中、差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成功机会,借此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四、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培养学生文化和思想素质
语言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就很难学好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要求学生在交际中根据话题、情景、文化背景来表述时,文化素质就体现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既要教语言,也要教文化背景知识。另外,在教学中也需要注意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在讲Charity show 时,我适时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慈善机构和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状况,通过怎样帮助这些贫困孩子来培养学生的友爱之心。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作为一名实施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所起的重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营造和谐氛围的课堂,才能真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让我们为此目标共同奋斗吧!
践行爱满天下的校训可以从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
1、爱祖国。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高举爱国主义这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爱人民。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爱教育。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
4、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爱满天下的意义:
爱满天下是开展少年教育的基本原则,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按照陶先生的说法,幼儿的身心成长都需要营养,只有注入足够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所以现代教育中应该充满爱。
然而,近些年幼儿园中却频频发生老师体罚学生、校长猥亵儿童等事件,除了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很可能还会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孩子是民族的骄傲,国家的未来,我国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人文主义和情感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就目前教育发展形式来看,我国主要倡导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很好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等的变化。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科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小学数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习氛围与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情感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牵引性且其时效性也非常的强,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人保持了镇定和良好的秩序,日本没乱,但把中国人搞乱了。有人戏言:商人囤盐,市场没盐,百姓缺盐,政府无颜,我亦无言。还有一副对联,日本是大核民族,中国为盐荒子孙,横批是有碘意思。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但在灾难面前,日本人是何等的镇定。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意于日本的防灾难教育。而防灾难教育仅仅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生命教育理念肇始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早在1968 年,他便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学校”倡导并实践其生命教育理念。随后,
生命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1989
年,日本在修改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将生命教育定位于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一理念,并将其确定为德育的目标。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港台地区中小学系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国内中小学也掀起了研究和推行生命教育理念的热潮。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近年来屡见于媒体的高校校园凶杀案、自杀事件也引发了高校管理者对生命意义与教育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生命都是有情感的,我们不能孤立的谈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突出的是一个“人”字,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突出“人”呢?我们的德育课程应该是最重视人的,但现实是以考试来衡量学生品性的高低。我们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激励元素?深刻、高尚走向肤浅、表面。作为施教者----学生工作者,我们有多少这方面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停留在对道德的灌输而缺少对情感的培养。而我们的学生,已经是以90后为主体了,个性意识强,追求时尚,性观念开放。他们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缺少感恩回报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经不起搓折。同居的,未婚先孕的,公共场地肆无忌惮谈恋爱的,赌博的,挪用学费的,酗酒的,吸毒的,三陪的,多角恋爱的,铤而走险的,没有满足欲望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他们享受着快餐文化,他们以为然了吗?没有。
第一个问题,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种物质的特殊存在方式。它包括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四个组成部分。自然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命尺度;精神生命包含着激情、直觉、意志、信念等方面,是知情意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价值生命是对人之生命的取向,它使人有了价值标准与判断,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智慧生命则是人生命的创造与超越,是人发展的动力之源。这四个部分体现出人的身体、心理、智慧、价值、道德的和谐统一,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人的完美生命。高校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之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处理好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大学生情感教育应该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情感自控教育,培养大学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能力,使之具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核心。具体包括: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教育、情感情绪控制能力的教育、自我激励能力的教育,使之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感基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和生活;理想和信念教育,使之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地信念。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情操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情感素养。具体包括:一是培养政治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二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是非观、正义观、荣辱观等;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四是培养大学生的自然情感,包括自爱、爱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五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包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鉴赏、对高尚道德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对高雅情操的塑造,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他人。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教育,使之具有良好的情感观的基础。具体包括: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唯物史观教育等。
第一,我们要研究,你不能自己都不知道生命情感为何物,却对学生谈生命情感教育。
第二,我们自己要成为珍惜生命学会爱的榜样。
第三,我们要有抓手。比如开展学校型班级建设活动。
第四,我们要点面结合。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为点,靠辅导员精心设计。全校性活动为面,靠职能部门的策划。
第五,我们要学校、家庭结合,特别要关爱有特殊困难的学生。
第六,我们要长短结合,即要有阶段性的活动,也要有长效机制。
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积累的丰富生活经验,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情感教育的水平。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总是在一定的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教师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对生活的感受就越深刻,联想和想像的天地也就越广阔;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越多,他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就越全面,情感反应也越强烈。
可见,相应的生活经验,丰富和深化了教师相应的内心感受,成为了教师开展情感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视实际生活经验的形成和积累,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是自外而内地发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善于教育实践
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情感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发展,并得到不断提高的。而作为一名教师,要发展、提高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必须善于参加情感教育的实践。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情感教育的实践中去。当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暂时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深入到实践中去反思。通过实践,教师将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情感教育理论的认识,而这些理论又可以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新的实践研究。
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如此循环推进,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与日俱增了。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这点是发展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根本性途径。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进行精神沟通、情感交流和发挥个体人格的影响力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教师要经常通过有意识地与学生接触,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掌握学生的情感表现,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掌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
这不仅促进了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第三,教师要善于总结教育经验,在日常的情感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曾有过不少成功的做法,这些做法,如不及时加以总结,可能将被我们逐渐淡忘;如不及时积累下来,可能会稍纵即逝。而如果善于总结教育经验,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将在这种将我们的实践与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尔后上升为一定的教育经验的不断感悟中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阶段。
虽然实施情感教育实践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但我们坚信,在现代教育中情感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理念,那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