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家的随笔:安康老家那深情的"花鼓子”

关于老家的随笔:安康老家那深情的"花鼓子”,第1张

 黄老师从QQ群发来老家一些民间的“花鼓子”歌词,常常让我不由然想家,更想听安康老家的“花鼓子”。在安康农村老家,听“花鼓子”,是一种浪漫,是一种风情。

 安康农村的老家,是美景如画的地方。“花鼓子”是老家农村人大凡小事都唱的一种歌。农家的好客,让你亲切难忘,不管红白喜事,前三天后四天,把事过好,更要把客人款待周全。过事儿,就得讲究个气氛,花鼓对唱,风月无边。而唱“花鼓子”的主唱,还包括锣鼓手是主人家事先要去请的,大都是当地出了名的好把式。只要锣鼓一敲打起来,就热闹了。主唱开唱,过一会儿,就会邀请上事的客人一起唱。

 我还记得几句词,邀请者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歌曲做为开场白抛砖引玉,把现场更多的歌者调动起来。

 上场接唱的歌者往往也会唱:“叫我唱歌也不难,也不是挑花绣牡丹\绣花它要五色线\唱歌只要嘴动弹,舌头打个弯。”

 在被邀者末接招时,绝不会冷场,其他歌者会及时圆场接唱:“你不来了等我来,莫叫花鼓子凉了台\凉了前台有事可,凉了后台唱不起来\脸上无光彩!”这下了,场子就热闹了,你上句还没唱完,他就接了下句,还有很多人在抓紧等机会,当然是根据时事即兴自编自唱居多。

 当然,“花鼓子”有情歌、婚嫁歌、新居乔迁歌、祝寿歌、年节歌以及丧事孝歌等等。唱“花鼓子”也很讲究场合,喜事适高亢悠扬,充满热闹、喜庆;忧事宜低吟短唱,寄托思念、悲伤。我记得这几句反映人死后要喝孟婆汤,过奈何桥三生石等民间传说的唱词:一进门来我把歌唱,孝子搭了个好灵堂\孝男孝女戴长孝,伤心的泪水流两行\老辈子驾鹤西游去,独有亲人空悲伤\为何舍得儿孙去,狠心喝下孟婆汤\奈何桥上回头望,三生石前难思量\忘川河过今生忘,彼岸花引无徬徨\三亲六戚来吊香,怎叫儿女不悲伤”孝歌多是通过历史故事,褒奖孝行,弃恶扬善;如遇到白喜事,也大可不必悲伤;有时候,“花鼓子"也很随意,常有主宾酒酣之际的娱乐,劳动之余的欢庆。

 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老家的“花鼓子”歌者大都是抒情好手,通过见景生情的歌唱,能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活跳,充满了灵性与温情。安康的“花鼓子”细腻、独特,歌词从历史到现实,从景到情,有定式传承的,也有随着时代变迁发扬光大的,更多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的。不管怎样,都要有深厚的功底,传承是要把老歌词背熟的;发扬光大是在熟中生巧的基础上改编,大浪淘沙,与时俱进;触景生情则是要有更高的水平,即兴编唱,歌词连贯流畅,且在平静质朴的歌词背后要有与人与事浓得化不开的内涵,氛围、情调都要符合红白事的背景。尤其是许多只有安康才能听到用到的方言、词汇,总被歌者信手拈来,唱出来亲切而传神。

 “花鼓子”是用对偶的四句一韵,其表现形式在老家安康农村自成一体,与地方戏秦腔、汉剧风格各异,曲调中山歌味极浓,唱词所涉及很广泛,常常利用阴、晴、烟、雨、春、夏、秋、冬不同自然现象和山水、人文、地理、人物、习俗、时令以及花、草、树、木展示,且不着痕迹地溶入当地风俗民情,诠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花鼓子”有传承也有即兴,在锣鼓乐器的伴奏下,高腔低调,宛转悠扬,纯粹是“Made in本地”。“花鼓子”在安康农村,恰似穿越时光隧道,从大自然中传来的天籁之音,更是人们敲响锣鼓后喜乐忧哀的感怀!

 安康老家农村“花鼓子”的热烈和歌词的优美,唱尽了安康农村人的苦辣酸甜。在我的意念中,“花鼓子”这广泛流传的小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乡土风情极其浓烈。流传较广泛的如《十对花》,通过细腻观察各种花生长、生存的不同环境,用形象的理解与认识表达出它们的规律;《十爱姐》,则唱出了不少轻年男女的心声,表现了年轻人对爱情的乐观、阳光心态;《唱梁祝》以梁祝化蝶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引出情感,进而追逐、表达一种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把握爱情婚姻生活的美好意境;《孟姜女寻夫》则是表现了悲凉而不失浪漫色彩和忠贞不渝的民间爱情故事;而新创的《歌颂党的十九大》(十九大盛会隆重开,全国人民乐开怀\总结过去展未来,引领迈进新时代\党把人民爱)等,更为形象地表现了欢快的老家人爱党情怀和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好情绪。

 以欣赏的心境聆听口耳相传的“花鼓子”,还有很多是自编自唱即兴发挥的好歌。前几天,黄老师发在微信群里的歌词都非常好:比如“锣要打来鼓要敲,人要从师井要淘,井淘三遍水好吃,人从三师武艺高。”这段采用了节奏欢快、押韵对仗整齐的形式,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让听者既听得明白、又开心,还把从众师学高艺的道理深入浅出地灌输。再如“太阳一出满江红,师父骑马我骑龙,师父骑马桥上走,我骑龙儿水上漂,师傅比我高。”这段“花鼓子”歌词,既夸赞抬高了对方,又通过转韵使得歌词在整齐中见变化,增加了歌儿的音乐感,如果再加上锣鼓等乐器打击伴奏,就显得热烈欢快、情调更高。

 “花鼓子”,其情、其声、其韵,给人一种神奇而迷醉的快感,只有亲临其境亲耳聆听,才会体验和品味其中美妙的内涵。安康老家农村的“花鼓子”,随处都能听到。农村的男女老少只要把语言放声,歌声嘹亮,谁都会唱几句,且隐含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如果你是异乡人,在安康农村听了“花鼓子”,那么,你肯定会断了情愁,多了欢声笑语。如此,我也有了关于安康老家“花鼓子”的美好回忆。

 记得有一首关于写“花鼓子”的诗句:“花鼓子”歌,“高腔\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浅吟低唱\累了,便提高嗓门\与清脆的鸟鸣\合成了一片别样的寂静\大公鸡吊儿郎当地\对着苍茫的大山\很野地抒情。”在老家,高亢雄壮、浅吟低唱的“花鼓子”是一种艺术品,应是物质和精神、历史与今天的完美组合。如果深度探悉这地域文化背景下“花鼓子”,确实是人间至美、耐人寻味、最深情的歌。

 从小听着“花鼓子”长大,它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里。所以,我爱“花鼓子”、也敬佩朴实、风雅、智慧、善歌的安康人,希望多一些热爱“花鼓子”的“古道热肠”,把“花鼓子”传承、弃扬、光大,伴着鼓点承载现代生活,融进新时代精神,成为老家人讴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介质。

 公众号:美丽的坝河小镇

端午节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大家过了那么多的端午节,但对于端午节是该说快乐还是安康一定有疑问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端午节说快乐还是安康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端午节的禁忌

端午节说快乐还是安康

客观上讲,端午节的源流确有悲壮的因素,不说“快乐”说“安康”,不无道理。看上去,它就该跟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互祝快乐”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不过,除了祭祀,端午节也可以有“快乐”的一面,祝福“快乐”和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并不矛盾。追怀先人是为了回顾历史、珍惜现在,那些先人们想必也更愿后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这个意义上,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 祝福语 ,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一定得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是对节日现代内涵的剥离,也有些吹毛求疵。

其实,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 文化 内涵一直很丰富,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一面,很多古诗文中就有提到“快乐过端午”的场景。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又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中说:“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下,端午节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味较真,不能说“快乐”只能祝“安康”,也必然会过滤不少文化的味道。所以,该有的仪式感可以有,但无需拘于“缛节”。端午“互祝快乐”又何妨

<<<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1、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2、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3、茶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4、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5、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

端午节的禁忌

1、忌 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 儿童 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 传说 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 方法 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

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相关 文章 :

★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 科普经典文章:端午节,是祝节日快乐,还是节日安康

★ 端午节安康祝福语100条

★ 祝福朋友端午节安康精选80句句子

★ 端午节安康经典祝福短信

★ 端午节快乐祝福语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8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