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常识归纳

乐理常识归纳,第1张

1 乐理常识

乐理常识 1乐理知识,比如音程,一些列的知识总结

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什么叫音程?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和声二度中的低音在左面,高音在右面,两个音紧靠在一起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音冠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种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乐理知识音阶和音列的不同自然音程就是基本音程

1、音阶和音列的不同首先,你看一下这两个网页中对这两个名词的解释/view/254394/view/3011然后我再给你直接总结一下要点:(1)音阶与音列的区别:音列中每两个相邻的音一定是半音关系但音阶有很多种,如果是半音阶的话,那么每两个相邻的音都是半音关系,如果是全音阶的话,那么每两个相邻的音都是全音关系,如果是大小调音阶的话,那么相邻音之间的关系会更复杂,等等等等,还有五声音阶、中古调式音阶等等(2)音阶与音列的关系:音列是一种特殊的音阶音列就是一个由很多个音排列而成的半音阶,所以它可算是音阶的一种楼上有的回答者说,音阶必须在调的统治下从主音排列到另一个八度的主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半音阶也是音阶,但半音阶就没有“调”这么一说,更没有“主音”一说,全音阶也一样因此,并不是所有音阶都必须在调的统治下从主音排列到另一个八度的主音音阶既可以有调,也可以无调2、自然音程就是基本音程?不是的自然音程的意思是:所有能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种类基本音程的意思是:所有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仔细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区别了在基本音级上可以构成的音程包括所有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增十一度、减十二度、增十八度、减十九度,……,等等,以此类推,这些类型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不论是在什么音上构成而基本音程仅仅是指音程中的两个音都是基本音级的情况举个例子你就更明白了——C-D是基本音程,因为C、D均为基本音级,而升C-升D就不是基本音程,因为升C、升D不是基本音级,但升C-升D却属于自然音程,因为升C-升D这类大二度音程是可以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例如在C、D上构成)所以,辨析好“构成”和“可以构成”是很关键的这样一来,上面几位回答者所说的“自然音程就是指所有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音程、减五度音程”的说法就是不完善的了,刚才我也分析到了,增十一度、减十二度也是自然音程,增7n+4度音程(n为自然数)、减7n+5度音程(n为自然数)都是自然音程,所有能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这个疏忽连里以及很多乐理书上都存在当然,上面一位回答者所说的“自然音程共十四种五十六个”的说法也就同样是不正确的了——自然音程理论上一共有无数种,因为上述n的取值有无数种我讲的这些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的话可以再问我:)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Sphalerite。

3乐理知识

乐理内容包括很多,大体分类的话有:1。

基础乐理。2。

和声。3。

曲调。4。

复调。5曲式。

6。乐器法。

7。配器。

8。指挥。

要想学好乐理,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学一种乐器,最好是键盘或吉他这样的乐器,等你把这个乐器学好了能到五级以上的话,基础乐理部分不用学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实践才出真知。 毛主席也说过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

要是单纯买书自己看,也行,但是是有难度的,有些概念是很抽象的,比如:基础乐理部分的"调"这个字,它既可做调式的音高位置,也是调式类别的简称。还有"节奏"等这样的词,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解释,虽然大体意思一样,但是其中根据编者个人的理解和感受细微之处还是有差别的。

这个细微之处就要靠自己在实践当中去探索了。再说音乐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怎么才叫有理?自己拿出来的东西大家觉得好听就是理,不好听嘛也是理,自己听着好听嘛!呵呵。

不过那就成了个人的行为艺术了。

学好乐理的第二个要点是:多听,多看,多记。 多听音乐作品,多看作品分析,多记曲谱。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记。 要是只学基础乐理部分话,单旋律作品记的多了就可以。

要是学配器指挥的话,那就要多记多声部乐曲,比如说一些经典的成品管弦乐和合唱曲,有几个声部就背过几个声部,最好能默写下来。那样的话,和声,曲调。

乐器法等也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学起来也容易的多。但是要想记谱最好的办法还是咱说的第一条:会一种乐器,自己去演奏,当然就记的快。

所以说学乐理的最好办法还是离不开乐器。我想如果这里谁能把贝多芬的九个交响曲的总谱倒背如流的话那他一定在音乐界是个大师了。

关于学到什么程度在同行里算说的过去这个问题不好说,不知道你的同行是做什么的?最后建议你去看"缪天瑞"改编的>这套书,一共七本,第一本是>第二本是>以后是>等。讲的很通俗也非常易懂,字里行间透着编者的幽默,学起来也很有兴趣。

4基本乐理知识,需要简洁易懂的

基本概念 音乐理论基础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琴谱、琵琶谱之分。

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 目前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我们当然将它作为主要的介绍对象。

本书在讲基本理论的部分亦用五线谱来表达,然后再简单地谈一下简谱知识。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编辑本段 基本乐理概念 详见“音乐理论”词条。 编辑本段 音 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主要性质 ①音的高低 ②音的强弱 ③音的长短 ④音色 ⑴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

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⑵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

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声音波形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反之,振幅越小,音越弱。

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

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⑶那什么是音色呢?音色是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的音色有高、中、低音,并且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分类 即乐音、噪音之间的区别。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

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编辑本段 音阶 定义 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

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

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

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xi、do)。

编辑本段 乐音体系 定义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分类 ⑴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⑵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还原用“n”表示。 音域与音区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

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编辑本段 调式 综述 ①稳定音 ②不稳定音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 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定义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

5基本乐理知识

基本乐理知识一、基础知识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 对稳定、协和 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

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二、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

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不仅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也分别的同时在振动。

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见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

三、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

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6乐理基本知识

和语言一样,不同民族都有过自己创立并传承下来的记录音乐的方式---记谱法。

各民族的记谱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广泛使用的是五线谱和简谱(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

它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 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同时涉及其他的音乐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确显示。简谱虽然不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国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简 谱 术 语 快 速 查 询 音符 音高 节奏 调式 音阶 休止符 全音符 全音 节拍 大调 装饰音 二分音符 半音 单拍子 小调 延长号 四分音符 8度 复拍子 连音线 八分音符 变化音 2/4拍子 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 升号 4/4拍子 重音记号 三十二分音符 降号 强 弱拍 小节线 附点音符 还原号 顿音符号 重音符号 音 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 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 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音 符 的 长 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休 止 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 音 与 全 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

 大家肯定在纠结,钢琴和乐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先学钢琴还是先学乐理下面我就来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

 钢琴和乐理之间的联系: 乐理知识是辅助钢琴演奏的基础

 1、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认识乐谱,更好的把握曲子的节奏和速度,力度与情感等因素。

 2、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以便能更好的诠释出音乐的内涵和风格。

 3、总的来说,乐理的学习能加深学员的音乐素养,增强对乐曲的欣赏水平。

 对于学乐器的孩子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只要弹琴,就会弹出和声。有了和声学知识,那些同时鸣响的声音就不再是零散的、陌生的、无序的,在懂得和声知识的大脑中,这些音符排列得很清晰、整齐、有序,懂得了和声语言的规律,就能把和声弹奏得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音乐的表达能力

 。当你能够掌握运用充分的乐理知识去弹奏乐曲时,会发现有很多原本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许多学过乐理的同学都反映,学会乐理后就会觉得老师所教的弹奏的曲子简单多了,因为自己可以分析和总结乐曲的规律性进行练习,不再是茫然的重复性练习。

 二乐理知识有它的潜伏性乐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许在学习过程中,效果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但是它对于以后音乐方面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好比一座质量好、工程量大的楼房,不可能没有好的根基就能建好。

 这就说明乐理知识是踏入音乐旅程的通行证,有了它,你将更快的与音乐成为好朋友,了解它所有的兴趣,让你通往每一段旅程的路上都充满惊喜与欢乐。

 所以,不管你是学习钢琴还是其它乐器,学习乐理知识是必须的,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牢固了学起音乐来也会更得心应手,为自己铺好音乐道路,在音乐的道路上能够助你走向成功!

 学好乐理是为学钢琴打基础

 我们都知道识谱其实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但是我们学习的乐理中有各式各样的概念问题在困扰着很多同学,今天和大家说说基础的乐理学习方法。

 乐理是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课程之一,可以说我们学习的任何音乐方面的科目都必须与乐理挂钩,那么乐理中的基本概念、术语是否准确、科学,是乐理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基础乐理是一门技能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阅读理解音乐的记录的书面形式---乐谱,同时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这门课程的主要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音乐的音高和节奏体系,及其记谱法,而音高又是围绕着音程、调、调式、和弦展开的。而节奏又包括节拍、速度、力度、切分等。

 简单讲乐理的学习犹如实用语法的学习,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学习的是一些实用的法则,对具体的音乐实践--演奏、欣赏---具有指导意义,而非纯粹的理论研究。学习“乐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具备“识谱”的能力,这好像“识字”一样,一个识字的人不是文盲,可以读书看报,一个识谱的人不是“音盲”,可“读谱奏乐”。

 一个人从不识谱到识谱的转变过程,是盲乐教育的启蒙过程,即扫盲。

 所以学乐理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对于音高和节奏的敏锐感受。具体说就是要有能力根据乐谱再现作品。具体说一是要能够按乐曲的节奏正确击拍,再加上每个音符的正确的音高。学习中最好有一个同学二人一起学习,互相帮助。

 比如:学习一首8小节四分之二拍的片断时,一个同学打拍子,也就是没小节打2拍,第一拍重,另一个同学打节奏。

 同时学习音乐时,如音程、音阶可以多多的使用钢琴或电子琴做为辅助工具。“基础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的最基础的训练,是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程如和声学、对称法、作曲法、配器法、曲式学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它也是所有学习音乐者的入门必读,无论您的目的是想从事音乐的演奏、演唱、作曲,或做为音乐的业余爱好者。学习基础乐理的关键是应用基础乐理课程内的知识。

一、基础知识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您现在访问的是“零二七艺术网”

  二、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不仅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也分别的同时在振动。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见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

  三、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在德国体系中,用加字尾的办法来标明变化音级:is(升),es(降),isis(重升),eses(重降)。但降E不用Ees而用es;降A不用Aes而用as;降h不用hes而用b。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2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