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的什么情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的什么情感?,第1张

  本歌曲的结构严谨,属一段体形式,歌曲的旋律大多为上行的旋律线,使音乐情绪向上发展,多采用短句短音,这使歌曲坚强有力而富有战斗性。

  音乐语言生动新颖,词曲结合紧密牢固,歌曲前奏由一个分解大三和弦构成旋律,体现了大调式的特点。旋律开始进行是纯四度上行跳进, 弱起的节奏,给人以紧迫感,纯四度旋律音程上行时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号召性,有不断向前推动的力量。这和《国际歌》的开始处是相同的,向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号角。歌曲中间连续出现的三个“起来”,它们均起于弱拍,而且是后半拍,在旋律进行的音势上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强烈,一浪高一浪的向前进行,直把歌曲推向高潮。本歌曲旋律与歌词的结合非常紧密,而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也异常突出,歌曲的结尾“前进”反复了三次落在一个“进”字上,是纯四度下行跳进的连续使用, 纯四度旋律音程下行时则具有沉着、肯定的特点,最后结束在一个四分音符"1"上,结束短促有力,干净利落,给人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觉,坚定了人民必胜的信念。

  本歌曲节奏铿锵有力,采用明朗宽广的大调和四二拍子形式写成,具有鲜明的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 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而三连音和休止符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三连音在全曲出现了五次之多在前奏中就出现了三次,那是战斗的号角已吹响。休止符和十几个重音记号的使用恰当、自然,大大加强了歌曲的坚强、勇敢的战斗情绪。特别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中的休止符的使用更有它特殊的效果和含义,在这一句的“到了”之后, 作者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使人们清楚的意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歌曲的调性为大调式,高亢、激昂、明亮。拍子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纯四度包含2个全音和1个半音的四度。do-fa为纯四度,fa-si为增四度。音程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

分类: 音乐 >> 古典音乐/交响乐

问题描述:

例如,绛E大调代表浓的、不透明的。

请各列举作品,谢谢

解析:

一般地,G大调是明亮的色彩;D小调是悲伤而强烈的;C大调是灿烂的;降E大调是庄严、带着不透明浓度的;C小调是一种暗而强烈的颜色;D 大调是辉煌的调性,如一束阳光般眩目耀眼。

举例----

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大提琴组曲——“来自这个音乐天才的无限喜悦”

第一号组曲——“明亮”

如同人天生而单纯的呼吸的结构,乐句产生出的能量(吸气)直到它企及某一点时而开始放松(呼气)——一种产生与消退的过程。巴赫概念中的美丽与辉煌就在于实际上这些前奏曲都不利用旋律的这个事实,在那里只有组织,结构与韵律——形式与色彩的鲜明。巴赫不需要旋律,他的作品是以美的概念写成的:干净的组织与音调的色彩。我不喜欢他们很悲剧地企图去强调一个不存在的旋律,这是个很傻的想法。如果他需要旋律,巴赫自己就可以写出更加无比美丽的旋律。

当然一个人可以无休无止地去分析巴赫的音乐,你可以分析每个音符、每个乐句、 、旋律与对位法——所有音乐提供出的、还有存在于真实声音中的事物。无论如何,我只是希望专注于一些小细节,借此解释巴赫理念的深度,同时指出这些音乐浑然天成的单纯。

第二号组曲——“悲伤而强烈”

这个组曲直接在价值上以其深奥与小调性的悲伤而强烈的感触与第一号组曲形成对比。巴赫在这个前奏曲中开场三个音符的使用,总是让我充满敬畏与赞叹。只是三个音符便构成D小调的完整色调,同时完成了一个五度音程。

当我演奏第二号组曲时,我感觉像个歌唱者,旋律界域扩张或收缩 直到最后整个旋律歇息在单一音符的方式,这种在不同音域的空间性方位空置旋律线的能力,便是巴赫音乐最璀璨而创造性的特征。

这个组曲有一个很棒的萨拉班德舞曲,可能是所有组曲中最最哀伤的,它有着一种特殊的直线与率直,一个音乐的隐痛、像一个入神祷告的人,你不是在为听众演奏这音乐,你是为你自己演奏,听众仅仅只是窃听者,听到的是来自孤寂、来自一个艺术家全然沉浸于音乐时的白热化张力的一瞥。我经常对所有感觉悲伤的人演奏这首萨拉班德。

第三号组曲——“辉煌”

C大调,一个辉煌的调子,它作为基础的音调,所有乐章都从C大调开始与结束。

一些调性瞬间的变迁像晴空中的小云朵,而有些变迁是相当遥远的。持续音是巴赫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当巴赫开始环绕持续音的音型,我甚至觉得在肉体上受着苦。比如在D小调的前奏曲,它像一根针穿刺着音乐,像一个鳞翅类学者将一活蝴蝶钉在他的板上,蝴蝶绕着针在痛苦中旋转着,无法让自己获得自由。这就是巴赫运用持续音对我的影响,我也似乎在折磨中旋转于针上,只有当回到主音我才体验到解脱。这就是一直令我赞叹的巴赫天才最精细的截面之一。它以强大的内在力量与一种到达音乐核心还有尽我所能去演奏的渴求来填满我。

第四号组曲——“庄严而不透明”

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前三个前奏曲都是以十六分音符的单一节拍写成,但是在以降E大调,一个庄严而不透明的调性写成的第四号组曲中,却是以八分音符进行的,比其它前奏曲慢上一倍的节拍进行。然而无论和声自始至终再怎样美丽,再怎么发展怎么转调,巴赫明白它有变得多少单调起来的危险。

萨拉班德舞曲是我的最爱之一,它有着自己的伴奏旋律。还有吉格舞曲,猛烈、高难度,带着它烈火般的暴躁气质与坚定、不屈不挠的节奏。

第五号组曲——“黑暗”

我已经拉了第五号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一辈子,它始终让我赞叹与感到愉悦。这个单音的谱曲仅仅只有几行,但对我而言它却代表了巴赫天才的精髓。它的暗黑的旋律设计如此不寻常地与现代音乐相似。单单第一个乐句体现的想法便如此不可思议,仅仅这里就抵得过许多作曲家成册的作品。这个萨拉班德舞曲的旋律在与你的呼吸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气息与同样的脉动以一路蜿蜒前进。无论我演奏得多慢,我总是感受这个乐章永恒的流动,永恒……对我而言,不管这节奏,这流动步调绵延得多长,一年、两年、十年或一百年,这个速度绝对不可以缓慢下来或增快进行,它应该拥有自己内在的脉动与力量,因此不允许速度的增加与流失,如同平行线永不交叉。这个规律鼓动节奏、生命与永恒的触动也是这样在相同的脉动中永远持续。当你结束这首萨拉班德,时间似乎以同样的步调继续着,你的呼吸在同样的节奏中继续着。这些旋绕翻转的旋律线多美呀。

第六号组曲——“阳光”

第六号组曲以D大调写成,是阳光与凯旋的调性。对我而言这是所有调性中最喜悦的,就像触及环宇每个角落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的终乐章。巴赫的第六号组曲以胜利、喜悦、人类的统一、友谊与爱的调性写成,这个最后的组曲扬威于全系列之上。它代表大规模的欢乐的统合。第六组曲对我而言就像是大提琴独奏的交响曲,在调性与色彩上,它迥异于其它组曲,但在许多其它的方面,它同时也迥异于所有他所写过的作品。

你自己欣赏一下 下载连接: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1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2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3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4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5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1_6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1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2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3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4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5mp3

jnjmuseeiorkr/musicbox_5/bach_unac_cello_suite_no2_6mp3

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等)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音之内),并以某一个音为中心音(即主音)联结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大调音阶由七个基本音级组成。根据大调构成法则,第三、四级(mi和fa)之间、第七八级(si和do)之音的距离都是半音(即小二度)。而其他相邻两级之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即大二度)的音阶称为大调音阶。

小调也是由一种七个音构成的调式,根据各音级相邻音的音高关系不同又可分为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小调的特征表现在主音上方的小三度,它最能说明小调的色彩和性格。

调式的色彩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表情特征,而这种表情特征也是相对的,并不固定为某种调式只适于表现某种思想情绪,但一般来说,大调色彩明亮,小调则较为柔和暗淡。

区分大小调,要看该曲的主音是什么音,一般主要从乐曲的终止音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大调一般终止于主音1(do)上,小调则一般终止于主音6(la)上。

大调色彩明亮,小调色彩黯淡。

增四度是比纯四度多一个小二度的音程。例如:4(Fa)到7(Si),或者1(Do)到升4(升Fa);

减五度是比纯五度少一个小二度的音程。例如低音7(Si)到4(Fa),或者1(Do)到降5(降So)。

纯四度就是音程中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而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来判断的。

度作为音程的单位,是两个音符之间相差几个自然音音名的数量单位,如四度就是指由这个音算起四个自然音音名,如DO和FA之间的度数算法是DO、RE、MI、FA四个自然音音名,因此DO和FA之间的度数就是四度。度数并没有办法显示DO和FA之间的确实距离,确实距离要用半音来算。

扩展资料:

1、纯四度与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

2、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3、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

参考资料:

-乐理

参考资料:

-纯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1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