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基本节奏型有哪些

常用基本节奏型有哪些,第1张

十六个基本节奏型

1、一拍以内的常用节奏型:四分音符、二八、八十六、十六八、四个十六、小(前)附点、后附点、附点十六、小切分、三连音。

2、二拍以内的节奏型(大切分节奏及变化形式和大附点节奏及变化形式):大切分(八切八)、八切十六、十六切十六、十六切八、大附点、附十六、后附

儿歌伴奏最常见的节奏型

常用伴奏音型如下

1、柱式伴奏音型。柱式伴奏音型是指各音在同一个节奏上奏出的音型。化的音响浑厚而丰满,适合于进行曲或气魄较大的歌曲。

2、半分解音型伴奏。这种伴奏形式是将某一部份地分解开来弹奏。这种富有丰富的节奏变化。在各种体裁的歌中都能配用。

3、分解音型伴奏。这种伴奏形式是将中的各个音分解开来弹奏。常用于表达连贯、抒情、优美的情绪和意境。

4、不带旋律的伴奏。这种伴奏形式一般是作节奏上的烘托,陪衬,使人声演唱的旋律更为突出。在歌曲伴奏中,一般可分为“带旋律伴奏”与“不带旋律伴奏”两种类型。带旋律伴奏是指重复歌曲的旋律(多数用右手弹旋律)

节奏类型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节奏类型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音乐里,节奏类型有快慢、强弱和长短之分。例如歌曲节奏类型有切分、三连音等。

在语言中,节奏类型有抑、扬、顿、挫。例如,朗读的节奏类型包括: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等。

在生活上,节奏类型更是色彩缤纷。诸如学习、工作、起居等等。

节奏训练方法

一节奏型的练习

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带休止型等。

比如,练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型时,可以在内心默念出休止的时值,这样对于练习者来说,可以更准确的掌握休止的时值。

在练习切分音时要注意,在切分音所在的节拍中,第一个音符并不是重音,重音转移到了第二个音符上,所以第二个音符的出现相对该节拍中的其他音符来说是强的。

把附点时值延续够,改掉没延续够就停止的不良习惯。

练习连音的节奏需要注意节拍的时值,在固定的时值均匀分配时长,注意与其它节奏的连接。

节拍的时值可以在内心默念。

是前八后十六。

附点音符: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例如,2/4拍中附点四分音符表示该音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一拍加半拍,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表示演奏时实际时长应为两拍加一拍即三拍。

附点:附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圆点,带有附点音符时值增长至原来的15倍。

2018广西艺术类统考音乐类专业考试内容及要求

音乐类专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乐理

考试内容

(一)音

1.乐音体系、音列、音组、音区和音域;

2.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音名和唱名;

3.音律;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等音。

(二)记谱法

1.五线谱:

①谱表和谱号;

②音符和休止符;

③附点、延音线和自由延长号;

④变音记号;

2.简谱记谱法;

3.五线谱与简谱记谱法相互的译记。

(三)节奏、节拍

1.节奏、节奏型、节奏的特殊划分形式;

2.重音、小节、节拍、拍子和拍号;

3.拍子的类别(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和交替拍子);

4.完全小节和不完全小节;

5.切分音、切分节奏;

6.连音符;

7.音值组合。

(四)调

1.调、调号;

2.升号调、降号调;

3.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

(五)调式、调性

1.调式和调性;

2.大调式和小调式;

3.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4.调式音阶;

5.平行调、同主音调、同宫系统调;

6.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六)音程

1.音程和音程计算;

2.音程的种类;

3.音程的性质;

4.单音程和复音程;

5.音程的转位;

6.等音程。

(七)和弦

1.大、小、增、减三和弦原位及其转位;

2.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增大七和弦原位及其转位。

(八)常用记号

1.临时变音记号;

2.省略记号;

3.重复记号;

4.演奏(唱)记号;

5.装饰音记号;

6.速度记号;

7.力度记号;

8.表情术语记号。

考试要求

该科目为笔试。要求对乐理的上述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正确地表达和答题。

二、听音记谱

考试内容

包括听记单音、音程、和弦、节奏及旋律等。采用五线谱记谱法记谱。考生在收听用钢琴弹奏的录音时,根据标准音听辩记谱。

(一)听记单音:主要为a-a2以内的各自然音级和少量的变化音级;

(二)听记音程:在七个基本音级(少量含变化音级)上构成的各种自然音程。有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之分。

(三)听记和弦:在七个基本音级(少量含变化音级)上构成的大、小三和弦,以及它们的转位;少量的原位大小七及小小七和弦;

(四)听记旋律:听记8小节左右的旋律片段。采用常用的拍子、节奏、调式,调号在一个升降号之内。

考试要求

该科目为笔试。

1.准确地听辨音高(给标准音)。

2.准确地听记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并能够准确地区分根音与冠音。

3.准确地听记和弦各音。

4.准确地听记旋律,并能准确地标记音值、节奏组合及划分小节。

三、演唱

考试内容

演唱思想内容健康的歌曲,曲目可以是各种题材、体裁、风格不同的中外歌曲。主要根据

嗓音条件、演唱方法、表现能力和作品程度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嗓音条件:即演唱者学习声乐所应具备的嗓音条件,主要包括音色、音质、音域和音量等。

2.演唱方法:即演唱时发声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演唱姿势、发声状态、气息控制、咬字吐字及共鸣运用等歌唱技巧。

3.表现能力:即通过各种歌唱技巧表现出的对歌曲情感方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把握音准、节奏、演唱风格、速度、力度对比变化等方面的完整性、感染力及控制能力。

4.作品程度:即演唱的歌曲在旋律、音域、风格、感情表现及技巧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考试要求

该科目为个别面试。采用一次性背谱演唱的方式,每考生考试限时3分钟。

1.演唱歌曲的数量:

①自选独唱歌曲1首,限时三分钟,用钢琴伴奏。

②钢琴及钢琴伴奏人员由考场统一安排。考生自备乐谱。

2.嗓音条件

发声器官健康、无喉疾病变,声带开合良好,声音干净、音质纯净、有一定音域、音量,可塑性强、富于表现力。

3.演唱方法

歌唱状态良好,方法正确,声音自然顺畅、音色变化自如,做到三个准确:音高准确、节奏准确、咬字吐字准确且清晰。

4.演唱技巧

演唱的技巧及歌曲艺术处理得当,有一定表现能力,整体效果较好。

5.演唱作品程度

演唱的作品有一定难度和较强的艺术性。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主考演唱的考生要求与上相同。

四、演奏

考试内容

演奏各种题材、体裁、风格不同而内容健康的乐曲和练习曲,以及音阶等基本技术练习。主要根据考生的演奏方法、演奏技巧、表现能力与作品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演奏方法:即演奏的姿势和基本方法是否正确。

2.演奏技巧:即演奏时对音色、音准、节奏、各种表现技巧的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

3.表现能力:即对乐曲的艺术处理能力、演奏的感染力及整体艺术效果。

4.作品程度:即演奏的乐曲在演奏技巧、艺术风格表现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考试要求

该科目为个别面试。采用一次性背谱演奏的方式,每考生考试限时5分钟。

1.演奏曲目的数量

自选曲目1首,限时5分钟。

2.演奏要求

音乐各专业器乐的演奏要求方法正确,演奏姿势、手形、动作、指法或持琴、持弓、运弓(弦乐器)、口形(管乐器)等方面较规范;有一定演奏技巧,音高、节奏准确,基本功扎实,演奏熟练完整;表现力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诠释较准确,对速度、力度的把握准确、处理得当,艺术感染力较强,整体效果较好,作品技巧及表现要求有一定难度。

3.音乐表演(演奏)专业可自带伴奏。除钢琴外,所使用的乐器自

备。

五、视唱

考试内容

视唱考试采用五线谱和简谱两种乐谱各一首,范围与内容大致包括:常用的四二拍子、四三拍子、四四拍子;常用的音符及休止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各种组合;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弱起小节、三连音、少量的临时变化音和八度以内的各种音程级进与跳进等。主要根据音准、节拍、节奏、视谱、表现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音准:即对所唱考题中的各个音高、各音程关系进行及调式感觉的准确性。

2.节拍节奏:即对所唱考题中各种音符的时值及节拍律动掌握的准确性。

3.视谱能力:即对考题视谱即唱完成的准确性、连贯性、完整性的熟练程度。

4.表现能力:即在视唱时对考题中的各种速度、力度等表情术语把握的正确程度。

考试要求

该科目为个别面试。

考生在考场按考题(一套)视谱即唱地考试。考题有五线谱和简谱两大题,均为必唱曲目。五线谱考题可用固定唱名法或首调唱名法视唱。

1允许考生在正式视唱前对考题进行默唱,限时半分钟。

2做到一次性连贯地视谱即唱,并做到音高、节奏准确。

3对节拍、节奏及五线谱的旋律视唱(一升、一降调号内)能熟练准确地掌握。

4对常用音乐术语记号(速度、力度等)能正确掌握和表现。

六、舞蹈

考试内容及要求

参见舞蹈类考试各科目,选考其中一个科目即可。

七、音乐类专业素质条件考核

考核内容及要求

根据音乐类专业培养目标和招生的要求,对考生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进行了解和考核,随演唱或演奏考试科目进行。

要求考生: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协调。

2.四肢健全、手形良好。

3.身高符合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标准;

4.声音清晰明亮,声带无病变;无口吃,无语音障碍;会说较标准的普通话,乡音能纠正。

节奏型的复合节奏型介绍:

复合节奏型是由若干个基本节奏型复合而成的。在音乐进行中,若干个基本节奏型可以组成一段新的节奏,如果这段新的节奏在乐曲中被反复使用,复合节奏型的巧妙运用,是作曲中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也是乐曲分析中重要的关注点。

其相关类型:

1、长短交替型:最典型的就是两个十六分音符与一个八分音符交替组成的节奏型。

2、附点节奏型:指的是含有附点音符的节奏型。通常分为一拍的小附点节奏和两拍的大附点节奏。

3、切分节奏型:含有切分音的切分节奏有多种形式,时值一拍的小切分节奏;时值两拍的大切分节奏。

柯达伊节奏读法:四分音符:ta;八分音符:ti;二分音符:ta-a;十六分音符:li;全音符:ta-a-a-a;切分节奏:titati或sin-co-pa;附点节奏:ta-me-ti、ti-ta-me;四分休止符:suna;八分休止符:si。

 柯达伊介绍:

佐尔丹·柯达伊(Zoltán Kodály,1882-1967)是匈牙利的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柯达伊和巴尔托克于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

由此,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1920年,他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儿童合唱曲,柯达伊于1929年,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分。

柯达伊从事音乐教育多年,深感教学法的重要:为提高音乐教学法,以及音乐教学实际的效果。音乐课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国小每周80分钟,国中50分钟,高中50分钟),更要讲求更高效能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皆须讲求方法。

小调的旋律一般具有较为鲜明的均分律动感,大多形成规范齐整的节拍。这与常常有着自由伸缩的散板节奏,不受强弱呈周期性变化的节拍规律控制的山歌形成鲜明对比。

上例湖南民歌节奏规整,律动单纯,节奏、节拍形态上显示出小调的鲜明特征。

由于载歌载舞的需要,歌舞小调常常喜好使用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以突出舞蹈性,增加音乐的动感,因而歌舞小调音乐的节律感大多更加鲜明突出。

《闹元宵》是一首山西祁太地区的秧歌调,旋律中频繁使用了附点与切分节奏,欢快热烈,强弱分明,极富律动感和舞蹈性。

切分音指的是改变乐曲中强拍上出现重音的规律,使弱拍或强拍弱部分的音,因时值延长而成为重音,这重音称为切分音。其演奏方法是从弱拍开始,并延续至下一强拍。

切分节奏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改变常规的节奏规律,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和强调,而出现的节奏变化。

扩展资料

切分音形成格式——

(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就是中间音的长,两边音的短,中间音是重音。弱拍开始延续到下一个强拍就是,通俗的说,比如三个音符,第一个音符弹半拍,中间的弹一拍,第三个也弹半拍,这样弹出来的效果就是切分节奏。

四个十六音符节奏。

歌曲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四个十六音符节奏,一字多音的唱法。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歌曲四四拍,中速,它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0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