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苏联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八年级下历史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苏联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第1张

1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

2同:相同的历史遭遇,和相同的现状,及环境。

异:意识形态、历史遗留问题

3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代表中国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国的赞同,从而使亚非会议顺利召开。

通过周总理的努力,中国得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这都离不开周总理这个外交部长的努力。

4我发几段,你挑出你需要的吧。

基础知识:

①了解新中国建国初外交形势以及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

②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主要活动。

基本技能:

①识图解图,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的能力,能灵活运用知识从中提取信息,对比鉴别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

②善于提出问题,并在独立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积极解决问题;

③学以致用,编写、表演历史小短剧。

教学过程与方法:本课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所以提出问题尽量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出发,导入新课。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取有效信息,然后以学生合作闯关的形式,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在每一关的问题设置上力求科学,想办法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为增加学生学习内驱力,可以将学生分配成若干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并设置组与组竞赛环节。最后,通过编写历史小短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还原”历史、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中国***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新中国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既需要正确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事实证明中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国家利益;

②周恩来堪称中国形象的代表,他的魅力、智慧、精神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重点:①掌握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建国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重点、难点的突破: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活动都是以它为前提展开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鲜明强烈的两张给学生视觉和感受上的强烈冲击,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分析得出结论:要想在国际上赢得尊重,首先要树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实现独立自主,必须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依托。

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建国初期我国的国际环境。认识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它的内容。其次,设计了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打乱,让学生重新排序这一练习。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学生重新排序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对每一个词的了解,重新认识、理解、内化这一原则的过程。

建国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可以通过“建国初期中国外交形势”,显示与中国建交和封锁、孤立中国的国家,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回顾解放战争中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本质意图,以及建国初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另外,对于历史知识底蕴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如二战后“冷战政策”“两极格局”等相关内容。

《列宁》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长篇叙事诗,写于1924年。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伟大导师列宁的光辉形象。在长诗里,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对列宁伟大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热情歌颂了列宁崇高的思想和光辉的业绩,歌颂了列宁缔造的布尔什维克党,歌颂了列宁领导的革命群众运动。表现了列宁主义和列宁的革命事业的水垂不朽及其世界性的历史意义。

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

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ВПСоловьев-Седой,1907—1979)俄罗斯音乐元帅,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争着我吧》、《海港之夜》等歌曲的作者。

中文名: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

外文名:ВПСоловьев-Седой

国籍:苏联

民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圣彼得堡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79

职业:作曲家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争着我吧》、《海港之夜》

简介

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ВПСоловьев-Седой,1907—1979)是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1907年4月25日生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1979年12月2日卒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少年时自学巴拉莱卡,后又学习吉他和钢琴。1923年小学毕业后在俱乐部、艺术体操训练班和广播电台任伴奏员和即兴演奏员。1929—1936年先后在穆索尔斯基音乐学校和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曾师从梁赞诺夫。卫国战争期间在前线部队中从事音乐工作。1948—1964年任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主席。1957年起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1943、1947年获苏联国家文艺奖,1959年获列宁文艺奖,1967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海港之夜》(1941,丘尔金词)、《唱吧,我的手风琴》(1941,达维多维奇词)、《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1944,法梯扬诺夫词)、《出发》(1955,杜金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56,马都索夫斯基词)、《士兵叙事歌》(1961,马都索夫斯基词)等。

生平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真姓:索洛维约夫),苏联著名作曲家、苏联人民艺术家,曾任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作曲家协会主席、苏联作曲家协会理事等职,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活动家、列宁格勒州保卫和平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他于1907年4月12日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巴维尔是维捷布斯克人,曾在沙皇军队服役,之后来到彼得堡打工,熬过了一段四处飘零,忍饥挨饿的苦日子后,总算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在老涅夫斯基大街139号房子打扫院子。母亲安娜是普斯科夫的农家女,她在彼得堡打工时和巴维尔相识并结了婚。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父亲进了一家面粉加工厂做了工人,全家老小从窄小阴暗的半地下室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房间。全家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童年起,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就生活在音乐的氛围里。父亲手风琴拉得很好,母亲会唱很多俄罗斯民歌。母亲曾在著名的女歌唱家阿·维亚利采娃家里做过很长时间的清洁工。女主人发现她有音乐天赋,打算送她去做合唱团演员,可她不愿去,一来想在家里好生培养子女,二来丈夫坚决反对妇女干这一行,故而谢绝了。临走时,女歌唱家送给她一台留声机和自己灌制的唱片。母亲在家里经常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听女歌唱家的唱片。她把一生喜欢唱歌的嗜好传给了二儿子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父母总爱把他送到乡下去呆一段时间:有时送到普斯科夫的外祖父家,多半时间则是送往父亲的老家。在乡下的日子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接触并爱上了农村原生态的民间歌谣。夏天烈日炎炎,由于成天在太阳底下玩耍,他的头发都晒白了。父亲亲昵地叫他“谢多伊”(俄语里“白头发的”意思)。院子里的孩子们也跟着这样叫,于是“谢多伊”这个外号就叫开了。最初发表作品,他把“谢多伊”作了自己的笔名,后来改为了“索洛维约夫—谢多伊”。

八岁那年,有一天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泪流满面,苦苦哀求父亲给他买巴拉莱卡琴。父亲为他对音乐的执著所打动,便去商店给儿子买了一把简单的巴拉莱卡琴。他喜不自胜,从早到晚,当当响地弹个不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他又学会了吉他和钢琴。他还和两个朋友组成了一个三重奏(巴拉莱卡、吉他、曼陀林),没有排演场,他们就在楼梯上排练。在他们家住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歌剧院乐队的大提琴手。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他很要好,经常跟着去歌剧院听歌唱家费多尔·沙利亚平的演唱。这栋房子里开了一家小**院,银幕旁放着一台钢琴,用来为无声**配乐的。索洛维约夫—谢多伊非常好奇,请求放映员让他按按琴键,他凭乐感很快就弹会了俄罗斯民歌《月儿闪闪亮》。放映员称赞不已,允许他每天早晨弹弹琴,而他就帮着做些杂事,如搬片,倒片,打扫卫生等。这栋房子里还成立了一个青年俱乐部,不少青年人经常聚集这里,唱歌弹琴,放映幻灯,排演戏剧。涅夫斯基大街139号,可以说是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走向音乐之路的起点,用苏联人民演员亚历山大·鲍里索夫的话说,是他的“第一所音乐大学”。

起初,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想当个造船专家,但母亲的去世与父亲的疾病,迫使他自谋生计,出门挣钱。十六岁中学毕业,他曾在俱乐部、舞厅、**院(无声**)即兴演奏乐曲,在艺术体操学校给体操课伴奏,在电台给广播操节目伴奏。二十二岁,他才开始学作曲,作曲家阿·日沃托夫听了他的演奏,赞赏备至,推荐他去了中央音乐学校(现为穆索尔格斯基音乐学校),就读于音乐教育家彼得·梁赞诺夫执教的作曲班。两年后,该校作曲专业停办,学生全部转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创作了24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1934年,他发表处女作——歌曲《粮食》。同年,用笔名“谢多伊”出版《抒情歌曲集》,他的**交响乐《游击战》在列宁格勒广播电台播出。1936年即大学毕业那年,在苏联作曲家协会列宁格勒分会举办的群众歌曲比赛中,他一举拿了两个一等奖(《阅兵式》和《列宁格勒之歌》)。

著名音乐家伊·杜纳耶夫斯基慧眼识珠,发现了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音乐才华。上世纪30年代末,他与诗人亚·丘尔金谈及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时,说道:“在列宁格勒音乐的天空,一颗新星——年轻的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正在冉冉升起。我不想做预言家,但我相信他必定前途无量”

1941年6月卫国战争爆发。秋天,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和一群列宁格勒的音乐家去了奥伦堡,在那里组建了一个名叫“鹰”的小剧团。他率领小剧团的演员们奔赴加里宁前线的勒热夫地区,先后在乌拉尔的军事工厂、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巡回演出。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深刻地了解了前方战士的生活、苏联军人的性格、思想、情感,这些都反映在他的歌曲里。他在战争时期一共写了六十多首歌曲,歌中展现了苏联人民的美好心灵,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战斗情谊和苏联各族人民的团结。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十分喜欢作家、诗人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诗《等着我吧》,并给它谱了曲,结果遭到全盘否定。某些音乐评论家和政工人员说,国家在战争年代里,需要进行曲和歌颂“斯大林同志”的歌曲。但作曲家以为,《等着我吧》这样的歌曲,在战争中同样能起到动员人民群众打击敌人,保卫苏维埃祖国的作用。生活表明,人民的精神需求广泛而多样化,战争中人们不仅需要慷概激昂的战斗歌曲,也需要委婉动人的抒情歌曲。不久,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又创作了歌曲《海港之夜》。

唱吧,朋友们,

明天要航行,

航行在那夜雾中。

快乐地歌唱吧,

亲爱的老船长,

让我们一起歌唱。

再见吧,可爱的城市,

我们明天就要远航。

当天刚发亮,在那船尾上

亲人的蓝头巾在飘扬。(王毓麟译配)

听吧!天亮水兵们就要出征了,尽管怀着别离故乡与亲人的些许忧伤,但他们仍然快乐地歌唱。亲人们手中挥舞的蓝头巾啊,是平安的祝福,是鼓舞的力量,更是凯旋的期盼。

歌的创作过程是这样的。1941年8月的一天,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和其他的音乐家、文学家一起到列宁格勒的港口参加卸木材,清理场地的劳动。收工后天已经很晚了,他和诗人亚·丘尔金在卸完木材的驳船上坐下来休息。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没有丝毫战争的迹象。不远处,在蓝色雾霭笼罩的海湾,停泊着一艘军舰,从船上传来手风琴声和轻轻的歌声。两人听了很久,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边听边想:写一首美好而宁静的海港之夜的歌多好呀。回家路上,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亚·丘尔金,立即得到了赞同。刹那间,他脑子里忽然出现了“再见吧,可爱的城市,我们明天就要远航”这样一句话。回到住所后,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在这个句子里找到了歌的音调。过了两天,他把谱好的曲子交给了丘尔金。第三天《海港之夜》便完稿了。作曲家协会的人看了,觉得缺乏战斗性,调子低沉,甚至有点凄凉,不符合战争时期的要求。作者便将其放到了箱子里。秋天在奥伦堡时,他再次把歌拿给同行们看,被说成是茨冈歌曲,又被搁置起来了。1942年3月,他与小剧团在距前线一公里多的地方,为二十多个战士慰问演出。快要结束时,他大胆地拉起手风琴给战士们唱了他的《海港之夜》。当第二段唱到“再见吧,可爱的城市!”时,战士们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轻轻地唱起来了

《海港之夜》几经周折,终于接受了前线的“洗礼”,从前方唱到大后方,从苏联唱到全世界,赢得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同时也使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驰名遐迩。为什么这首歌在严酷的战争年代竟受到战士们的喜爱?因为歌里不仅有诚挚,也有深思;不仅有淡淡的忧伤,也有巨大的内在力量。前方的战士们听了,心里温暖多了,战争的痛苦忘了,离别的愁绪减轻了,胜利的信心增强了。

在战后的和平年代,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新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米·马图索夫斯基作词)在1957年夏季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走红,苏联和世界的歌迷们为之倾倒,完全陶醉在莫斯科郊外迷人的晚上了。

深夜花园里,

四处静悄悄,

树叶儿也不再沙沙响。

夜色多美好,

令我心神往,

在这迷人的晚上。(薛范译配)

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国著名歌曲翻译家薛范先生就迅速将它译介到我国来了。那悦耳动听的旋律,那纯洁坦挚的恋情,在我国感动了几代人,吟唱了几十年。这首歌是为文献记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所创作的四首插曲中的一首。它是1955年夏季,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和诗人马图索夫斯基在列宁格勒近郊的别墅里创作的。新闻纪录片厂领导审查后,说是一首软绵绵的歌子。不过,最终还是被采用了。影片放映后没产生多大反响,倒是歌唱家弗·特罗申在广播电台把它唱出名了。广大听众听了非常喜欢,纷纷写信给广播电台,要求重播。1957年夏季,在莫斯科举行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联欢节的歌曲比赛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获得了一等奖和金质奖章。这是歌的两位作者压根儿没想到的。联欢节闭幕后,各国青年将这首歌带回自己的国家,不久它便风靡世界了。作为世界上正在演唱中的歌曲,它被收进了《吉尼斯纪录大全》一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成为了俄罗斯的音乐象征。

1958年,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来到列宁格勒,在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家里做客时,两人四手联弹演奏了一曲欢快的华尔兹,接着又演奏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回国前,克莱本在莫斯科举办了告别演出,电视台直播了演出盛况。两人演奏了不少作品,但观众仍不满足,不停地鼓掌。他们只好又演奏了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顿时大厅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喝彩声。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六十大寿时,他的朋友马图索夫斯基专程从莫斯科赶到列宁格勒,参加在音乐厅举行的祝寿活动。那天,马图索夫斯基穿着一身烫得笔挺的衣服,肩上却背着一个军用包。他登上舞台,从肩上取下军用包,把生日礼物一样一样地拿了出来:肥皂、香粉、香水、水果糖、雪茄烟,统统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牌子的。整个音乐厅充满了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据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回忆说,在列宁格勒的“白夜”,他家的窗户敞开着的,房子前面的丰坦卡河边聚了一群又一群的青年合唱队员,他们尽兴地唱着“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在列宁格勒的晚上。”一连几个晚上都是这样。当时,很多人都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改成了各自城市的晚上,例如:“列宁格勒的晚上”、“雅罗斯拉夫尔的晚上”、“克拉斯诺达尔的晚上”、“沃洛格达的晚上”,等等。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收到许多列宁格勒市民的来信,要求把歌名改为《列宁格勒的晚上》。诚然,他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列宁格勒。在他看来,涅瓦河畔这座城市的建筑本身就是由优美的旋律构成的,所以他深情地说道:“我爱我的城市爱得神魂颠倒。列宁格勒是我创作的主题,列宁格勒是我的眷恋,列宁格勒是我的骄傲。”尽管如此,但他认为,歌名不用改了,因为莫斯科是祖国的象征。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一生创作了四百多首歌曲,谱写了七部交响乐曲,为三个芭蕾舞剧、十个轻歌剧、二十四个话剧、八个广播剧、五十多部**配乐。他的艺术之根牢牢地扎在俄罗斯民间创作,尤其是城市抒情歌曲和农村民谣的沃土里。他的作品闪耀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彰显出浪漫主义的抒情特色。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遵循一个不变的信念:“我们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事情,有许多的情感。生活中有要颂扬的东西,也有要体验的东西——深刻而具鼓舞力。”

鉴于对苏联音乐的杰出贡献,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与奖励:1943年因《海港之夜》、《唱吧,我的手风琴》等歌曲获得斯大林二等奖,1947年因《是启程的时候了》、《我们好久没在家》等歌曲获得斯大林二等奖,1959年因《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出发》等歌曲获得列宁奖,1967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75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此外,他还获得三枚列宁勋章(1957、1971、1975)和一枚红星勋章(1945)。

墓碑

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于1979年12月2日夜晚在列宁格勒病逝,安葬于沃尔科夫墓地。1985年在他的墓前建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墓碑,黑色基座上矗立着一架巨大的竖琴雕塑。建筑师和雕刻家的构思十分巧妙,似乎想告诉人们: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生前献身音乐艺术,身后仍抚琴鸣奏,他要让悠扬婉转的旋律永远回荡在俄罗斯的上空。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德·波克拉斯在庆贺他七十寿辰的贺词里说道: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是我们时代的苏联歌曲,是战争时期用一颗同情之心建立的功勋,是为争取和平进行的斗争,是对祖国和故乡的温柔之爱,是经过伟大卫国战争烈火锻炼的一代苏联人的饱含激情的编年史。

本质上都是完全不同。

财产所有权方面。纳粹德国时期,民法典仍然是采用1900年德意志民法典,故仍然是一个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纳粹德国还对私有的垄断经济进行强化政策,1取消魏玛共和国时期对企业垄断(卡特尔)的限制,2纳粹德国建立的战争经济各部门,全部由垄断企业的***担任,3纳粹德国由于植根于容克地主利益,采取的是保护富农的政策,规定只有达到100公顷左右的“世袭农地”者才能称为“农民”,只有这些拥有“世袭农地”的“纯日耳曼人”子女,才能继承“世袭农地”。同时,纳粹德国对于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亲雇主(当然只有日耳曼民族的雇主才算得上雇主)的,纳粹规定企业主是企业的领袖,下属不得过问,企业主有权决定劳动时间和条件,惩罚等等。

而苏联则属于公有制的社会,企业主和地主,富农这阶层,是受到压制的。

民族至上和普世主义的对立

基本上,纳粹德国采取的一直都是彻底的民族沙文主义政策,在此政策中,德国境内的日耳曼民族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次为荷兰,比利时或挪威等其他日耳曼民族国家,再次就是日耳曼民族的盟友,比如拉丁民族的意大利或法国维希政权。

而苏联,按共产主义的理论,一直以来,认为世界上民族之间是觉得平等的,按共产主义的观点,国家这个概念会最终消失。

哲学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纳粹的哲学观植根于尼采的哲学,这是一种主张非理性主张“强力意志”的“后现代”哲学,反对宿命主义,“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这点,基本上就是纳粹对于当时的德国人进行思想控制的指导原则

而俄罗斯则刚好相反,主张的是唯物主义,甚至以强制的方式去推行无神论,这不由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德国的反感。

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对立。

纳粹一贯主张优等民族应该享受最优等的生活,以好汽车,好房子去吸引日耳曼民族的青年人支持纳粹,是经常的。

而苏联则相反,认为享受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糟粕,必须强制清除。

基本上就是那样,即使确实是目光短浅的民族沙文主义,但纳粹党并没有凌驾于国家之上,毕竟,所谓的“魏玛共和国”只是后人说明的一个德意志阶段,纳粹党也没有对这一个共和国的国体进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彻底的一种民粹思想,让此帝国内被认为对日耳曼民族不忠的那部分人(比如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工会人士,左翼人士和天主教徒等),由此受到残忍的迫害。阿道夫希特勒作为这个D的领袖,自然也和纳粹党的利益融合一起。

至于苏联的情况和他们相反,苏联一直的确是政治理想凌驾于民族认同和宗教情感之上。

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写出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主人是保尔 柯察金,保尔柯察金身上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异常坚毅顽强的斗争意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运用大量的格言警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如保尔柯察金曾在列宁墓前默默立下这样的誓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来——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激励着人民要像保尔那样对待革命事业,对待困难挫折,要象保尔那样对待学习和工作,对待生活和爱情。是苏联、中国以及世界进步青年的教科书。

因为俄罗斯不算是“洋”洋是指西欧和北美。欧盟也不认为俄罗斯是“洋”,从信仰来说。俄罗斯很多人信仰藏传佛教。原来是北传的藏传佛教。现在是金刚乘。这些这些地区主要在西伯利亚,占俄罗斯领土的70%。还有一部分人是突厥人,信仰是回教。这部分突厥人比信仰藏传佛教还多。这从文化上,西方人就不认为俄罗斯人是存“洋”,比如说,当布尔斯维克 要浇灭沙皇时,他们向表亲,英国女皇求救,可是英国不理,就因为他们和他们不一样,信仰不一样,办事方式也不一样,崇拜俄罗斯的人是和俄罗斯人有接触的人,他们和你们一样,一开始时,他们眼里的俄罗斯人和你是一样的。可是经过多年的接触后,他们的内心开始改变了,同理俄罗斯人经过多年和中国人的接触后,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开始改观的。很多文化上的冲击是因为不了解。有误会,当误会解除时才会建立友谊。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的最后一位***,戈尔巴乔夫在刚上任的时候民调支持度还是挺高,但苏联解体之后民众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情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任何一个领导无论优秀与否,都不可能说让所有的民众满意,苏联分裂之后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喜欢,憎恨或无所谓。

苏联的解体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原本的社会养老保障瞬间化为乌有,受到影响的人自然憎恨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也让一些持有非法资产的人的资产变得合法化,对于这些人来说戈尔巴乔夫简直是他们的再造父母。

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苏联的解体对他们影响并不是很大,依然过着之前的生活,国家的解体对于他们来说,无非也就是饭后谈资。

当年苏联之所以会解体,一方面因为苏联一直致力于和美国的军事军备,由于两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总体的收入不同,苏联在和美国博弈的过程中苏联民众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难。

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内部政局动荡,苏共连续犯了几次致命的错误,导致苏联内部权力之争暗潮涌动,最后引发了苏联解体。

一、部分俄罗斯人憎恨戈尔巴乔夫的原因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体系,有些人为了建设苏联社会主义付出自己的一辈子,这些人在工作期间或者是退休之后,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社会保障。

苏联解体导致之前的社会保障机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之前能够享受社会补助的这批人要么减少补助,要么直接没有了补助。

原本可以过上一个很安逸的生活,结果因为苏联的灭亡一切化为了乌有。因为共产主义的灭亡让一部分失去的信仰,斯大林也开始逐渐被列为了反面教材。

信仰共产主义或者斯大林的这批人自然痛恨戈尔巴乔夫。

二、部分俄罗斯人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原因

苏联时期整个国家自上而下都在强制实行社会主义体系,没有人能够攒到私有财产。

不过仍然有一些偷奸耍滑之人趁机私藏了很多国家的财富,如果苏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统治下,即便他们有这些财富也不能够合法变现。

苏联解体之后让大量持有国家非法资产的人瞬间变成了合法拥有者,对于这批人来说戈尔巴乔夫简直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所以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些人对于戈尔巴乔非常的支持。

还有一些是生活在苏联社会底层的人,在国家体制改革之后,他们获得了工作的机会,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让生活变得更好,所以这些人还是比较感谢戈尔巴乔夫的。

三、部分俄罗斯人表示无感的原因

有一些部分俄罗斯人并没有融入到国家体制的工作中,国家制度的改善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比如说家政行业,虽然说国家制度改了,但是他们的待遇和薪酬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还有一些就是国家特定部门的工作人员,比如医疗服务者,国家的改变无非是让他们换了一件衣服,拥有了一个重新的工作名称之外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些人又不太在乎这些细节,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苏联的灭亡对他们影响并不大,也就不会再联想到戈尔巴乔夫了。

还有一些人明白苏联的解体和戈尔巴乔夫确实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只不过最后在他的手里得以解散罢了。

倘若戈尔巴乔夫通过残酷的武力手段镇压,苏联可能还能够再维持一段时间。

苏联当时的状态就和清朝的状态一样,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后国家已经基本上属于灭亡了,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慈禧只是加速了这个时代的到来。

这些人也证实清楚苏联的灭亡并非是给有戈尔巴乔夫导致的,因此他们对戈尔巴乔夫无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27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