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诗词赏析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诗词赏析,第1张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注释

 ⑴此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

 ⑵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⑶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⑷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⑸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⑹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⑺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⑻汉家:汉朝。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中写道:“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错重。”与这首《忆秦娥》格调气象十分近似。杜甫天宝后期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也有相类之处。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反映了晚唐王朝衰变的气运。其实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因此,这首词可能作于天宝后期。词人以比拟的手法,托秦娥抒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上片由个人的忧愁写开,下片过渡到历史忧愁。

 这首词不像《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那样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它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叫她黯然消魂、顾影自怜。因此,下面自然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雍录》载:“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可是,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只有那鸣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消瘦的倩影,葱绿的柳色句起往事的回忆。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似乎比拟手法已不能满足感情的表达了,词人要撇开先前的主体,直接把自己融入画面之中。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古道悠悠,音尘杳然,繁华、奢侈、纵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作者不是在凭吊秦皇汉武,他是在反思历史和现实。这里交杂着盛与衰、古与今、悲与欢的反思。词人固然没有正面写唐王朝的苟且繁华,但“乐游原上清秋节”这就足够了,这使人自然想象到天宝后期那种古罗马式的穷奢极欲和狂欢极乐。可没有人能从中去体会那潜在的破碎感。秦代、汉代过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独的陵墓,面对着西风残照。这固然是过去的遗迹,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景,同时,这“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实景又必然使人联系到王朝的未来。于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被取消了,浑融在一起,历史的时序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种表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造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或者说是毁灭感,填塞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反思的结果。因而上片的个人忧愁只能被取代,作为下片的陪衬。

 此词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读者从敦煌曲子词中也可以看到类似格调,而不类中晚唐的清婉绮丽。陆游说:“唐自大中以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不复有前辈宏妙浑厚之作。”(《花间集跋》)。诗风与词风自身存在着交错否定之趋势。

 此词句句自然,而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真作金石声。而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字荒率空泛,无一处逞才使气。以此而言,设为李太白之色,毋宁认是杜少陵之笔。其风格诚在五代花间未见,亦非歌席诸曲之所能拟望,已开宋代词之格调。

《忆 秦娥》

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阁。

从内 容上看,词是围绕一个女子的相思之情展开的。上闽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伤别之情。“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起笔就给全篇定下了一个苍凉凄抢的基调。在那万籁俱寂的秋夜里,月照高楼,一阵如泣如诉的低沉悲抑的箫声飘起,这乐声,弥漫夜空,惊醒了秦楼上离人的幽梦,拨动了离人的心弦。“秦娥”,秦地的女子,娥,古代秦晋之间对美貌女子的称呼。“梦断”,即梦被箫声所惊醒。在此,作者反用典故。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喜爱吹箫,后与善吹箫的仙人萧史结合,乘凤凰飞去,终有所归,为人所羡。可眼前的这位秦娥呢身单影孤,心爱的人离家远行,一别多年。相隔关山重重,她只能在梦中与心爱的人相会,偏偏好梦又被那凄切箫声所打碎。梦醒时分,回到冰冷的现实,空剩楼头清冷的残月和呜咽不止的箫声,试想,她该有多么的悲伤难过呀!一个“咽” 字,渲染出境界之凄凉:一个“断”字,烘托出心境之失望。“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从梦中惊醒的秦娥,再也无法入睡,失落的痛苦使她思绪万千,心海难平。翻滚的情思经过理性的过滤,化为平实的追忆。首先,女主人公由秦楼月色联想起霸陵柳色。“柳色”,是离别的象征,“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西安市东,附近有霸桥,为长安人士送别之所。自汉代始,折柳送别这一风尚成为传统。这一句,是对秦娥怀念远人心情的深层刻画。“霸陵伤别”触发的是该女子对当年与心爱人折柳送别情景的回忆。霸陵折柳,一别经年,时光往蒋,柳色年年更新,但离人却杳无音讯。这一“伤别”,本是抒写秦娥之离愁别恨,而以年年贯之,则把人间共有的生离死别的悲情联类道出,使得整个词的境界顿时阔大起来。下阅 转 入 抒写女主人公盼归之情。“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两句继续紧承上片,展现这-女子梦醒后的心理活动,此时,抒情主人公的思绪又转到对自日里在乐游原上的回忆。“乐游原”,秦娥登临远望的地点,在今西安市南,居全城最高点,可俯瞰城市全貌及周围的汉朝陵墓。“清秋节”,点明时令,清凉的季节。正是九月九清秋佳节,乐游原上士女如云,一派欢声笑语。但这些是别人的,秦娥什么也没有!她一腔愁思,满怀惆怅,丝毫感受不到节日的欢乐,满目所见的只是“咸阳古道音尘绝气“咸阳”,汉、唐时从京城长安往西北经商或从军的必经之地。“古道”,年代久远的通道。“音尘”本指声音与尘埃,后借指音讯,“绝”,断绝。“音尘绝”三字,把女主人公内心的悲枪、刻骨的怀念、急迫的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绝望的内心世界细腻地表达出来这三字,写尽了古道寂静冷落的景象,以景衬情,更烘托出秦娥孤独无望、欲哭无声的心境。“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网。”望眼欲穿不见离人归,所见到的只是那在秋风萧瑟的夕照中的汉家陵咖o+ ,指陵墓前的碑楼。伫立乐游原,不见离少、归,只是把长安城周围的汉朝陵墓尽收眼底。此时此刻,一腔怀古伤今之情陡升心中。秦皇汉武,一统天下,显赫一时,到头来又怎么样呢秦宫汉A也无诈成了牧场,作了渔夫樵夫的谈资笑料。英雄豪杰,辅佐帝王,南征北战,是人人仰幕的风流人物。而如今大江东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吴宫花草、魏晋江山都付笑谈中。通过这些对历史及个人的反思,思妇内心被“箫声咽”所引发的一缕缕无法解脱的愁思,均在这俯仰古今的悲壮情思中拓展开去,将个人的失落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了一种雄浑悲壮的意境。结尾句与上片结尾句前后照应,从年年伤别的怀念远人,到残照陵胭的怀古伤今,气象突然为之开阔,意境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道:“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Mll 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 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己不逮矣!”这首 词 从 夜半箫声写起,通过“梦断、月色、柳色、古道、西风、残照、陵姻”等意象的勾连,写尽了“秦娥”的相思之苦,并寄寓了世事沧桑的感慨。词句简练含蓄,“悲凉跌荡,虽短词中具长篇古风之意气”(徐士陵《古今词统》),无愧于词曲之祖的美誉。也许正是因李白的这首词影响之故,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也曾以词牌“忆秦娥”填词一首《娄山关》,尺幅之间,却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名句的流传,仍不失大家手笔。

附:王国维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知”(人间词话

成为第2位粉丝

忆秦娥(李白)诗意

有奖励写回答

佳人醉月

高能答主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聊聊关注成为第1531位粉丝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7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