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高一《赤壁赋》教案

语文S版高一《赤壁赋》教案,第1张

  语文S版高一《赤壁赋》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3、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1)(虽然) 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三、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 检查预习,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 播放录音,聆听欣赏

 3、再放录音,跟读体悟

 4、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四、梳理词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字词句。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 —— (悲) —— (乐)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复习导入: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乐——悲——乐

 2、 赏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2)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这段的秋江月夜图景。

 教学预设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3)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教学预设:

 ①夜游赤壁之乐

 乐 ②饮酒赋诗之乐

 澄清之美 情景交融

 ③入景之乐 ———— 浑然之美 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浩瀚之美

 3、闻啸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似有深意,当细细辨之。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悲又从何而来

 教学预设:

 ①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功业难成

 悲 ②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③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变幻无常——命运无常

 ④从个人境遇中来——人生苦短,生命短暂——人生短暂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成的悲哀,苏轼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确: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教学预设: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结: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 取” 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

 三、迁移拓展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教学预设: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预设: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眼前之月,引发情思;歌中之月,触发联想;变化之月,阐释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课件# 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高中高一语文下册课件:《赤壁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什么是“一苇”――“纵”、“凌”: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意思?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宾语前置。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还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把上一段换成:

 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 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课堂小结: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篇二

 一、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①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②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来自贬谪后的苦闷,我只能在此欣赏这美丽神奇的山水。

 3、客人因何而悲?

 苏轼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的动力,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他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向纷呈。

 教师:写曹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想到英雄马?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壮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现在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还谈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业。尤其是“而今安在哉”这一句,像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最终也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是报国无门的我,更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教师: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还有其他的对比让作者感到悲伤的吗?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可以说“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师:其实他不用那么苦闷的呢,当官也不一定是人生的选择,我就曾经看见过很多领导真正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公事,还被人误解,苏轼怎么就不明白呢?苏轼可以上网啊,跟朋友唱k阿。

 明确:

 引导学生从宋朝的历史及文人的参政意识去思考为什么苏轼如朝为官的心愿如此强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关切朝政。

 苏轼更是政治热情高涨,九死一生而从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须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遥不可及。

 板书: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4、作者如何劝慰、开解客人。

 (1)教师:我们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与月”的现象开解客人,那么与客人“哀吾生之须臾,”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四段中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教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教师:道理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什么方式说理呢?

 用水与月为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个体的人,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

 (2)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

 道家的“天人合一”来安慰客人。我们可以把生命寄托给清风与明月,对于官 场的失意与功名的不得,不必叹惋,因为它本不属于你我。吟风啸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书: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3.苏轼能够在失意的时候实现自我解脱,保持人格独立,笑对惨淡人生,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随遇而安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三、体会苏轼的思想态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评价苏轼的随遇而安的乐天派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对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人格的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2、讨论:有人认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实际上是啊Q精神的体现,让人有空虚的消极之感,你怎么认为?

 观点1、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一旦有了牢,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苏轼诗集》卷7《送岑著作》)

 观点2、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观点3、尽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们学过得水调歌头》里面,月亮的阴晴圆缺,让他明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但是他并没有]悲伤,而是长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奋励有当世志”,又怀才不遇,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

 一、说设计理念:

 新大纲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的人文性。因而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使学生在积累相应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古代名篇全方位的感染,提升学生的感悟品质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说教材理解:

 《赤壁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高一年级,这篇文章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以苏子与客“泛舟赤壁”写起,先后展示了客人们游赏尽兴而“扣舷高歌、以洞箫而和”,客人关于“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失落的感受以及苏子对同一哲学命题的乐观豁达的看法,文章最后收于宾主尽欢“不知东方之既白”的畅达痛快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忍释手,读之遍觉“天高地阔,洒脱旷达”;读之便觉有文化的精灵在不知不觉间便潜入到人内心最柔软最深刻的去处。读罢能使人顿觉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对得失对爱憎对顺达对逆境有了更深刻更坦荡的认知。

 三、说目标设置:

 1、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

 ⑵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

 ⑶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3、情感目标

 用辨证的思想看待生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

 ⑴理解积累文言知识

 ⑵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说学生学情:

 高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所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再加上和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关键时刻老师的及时援手,他们具备读出这篇文章的精妙处的基础和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学生能感觉到美但到底因何而美却不一定感觉清晰,并且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这种哲学思索对于相对单纯的高一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在少数同学的心中还会激起相反的看法。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充分预习——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

 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

 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

 完成知识目标1重点字词梳理、2了解文体特点、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合作研讨为辅

 相关资料链接:

 1、了解作者2、乌台诗案3、本文写作背景4、关于赋的特点

 以上资料以教学案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把握文本外的知识或和文本有关的表层知识,这些准备工作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

 5、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落实文言知识积累目标。

 6、训练诵读注意读音、节奏,以读来带动知识积累,培养对文章的初步感觉。

 7、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文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⑴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商量解决。

 ⑵翻译重点语句,注意词句的特殊用法

 8、课堂检测,巩固落实。

 一)、一词多义、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二)、翻译重点句子

 9、板书安排:板书重点文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内容

 完成能力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2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和情感目标

 1、导入以对苏东坡的评价导入,他既是少有的大才子,又是众名家公认为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中国文人。他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

 2、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展开思考,考虑问题,在尊重学生阅读接受的客观过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的目标

 A、以段落为单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写了怎样的场景

 B、每个场景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形成板书:

 场景情感基调

 一、泛舟赤壁图乐

 二、悲歌吹箫图悲

 三、客发悲慨图戚

 四、苏子劝慰图乐

 五、宾主尽欢图喜

 3、深入研讨,该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意境。

 文章所展示的五幅场景体现出情感呈现“乐——悲——戚——乐——喜”的起伏变化,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乐——为什么转悲——为什么戚然——为什么又转乐——为什么喜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把握优美意境,深入理解情感的任务。

 问题总结:各小组选中心发言人发言总结。

 一乐为美景良时游赏之乐:

 眼前风月水柔和之美

 二悲为君主遗忘不遇而悲:

 三戚为功业成空人生短暂而戚:历史风月水苍凉之美

 四乐为乐观旷达拥抱自然之乐:哲理风月水达观之美

 五喜为尽洗愁情纵情欢乐之乐:眼前风月水自然之美

 文章中情感的变化是和“风、水、月”的意象紧密相连

 在具体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意境浓缩为“风月水”的特定内涵。

 4、探究发散:⑴对于客人的这种“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的看法和苏轼对同一问题的乐观达观的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加深对文章的深意的理解,对苏轼思想的豁达达观的进一步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认识到苏轼的观点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即可。并且也可打开思维,锤炼自己的思想。

 ⑵文中的主客对答是真的在苏东坡和客人之间发生的一场谈话吗

 以上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交流、汇总。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备注:(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则主客问答形式是赋体传统的形式,二则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合、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这其实是作者一种心理调适,人生的痛苦经过哲学命理的达观而被超越。)

 5、课堂总结:明确强调本文情景理相融合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6、三读课文,结束本课时学习。

 第三课时内容

 完成目标3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1、美文美读,齐读课文一遍,找出每段中比较有感觉比较喜欢的句子来加以赏析评价。

 教师点拨:赏析评价语言的方法。

 (可以注意从外在形式和表达意境两个方面入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发言总结。

 示例: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赏析文字。

 这两句写水面上清朗静美的特点,用“清、徐来”写出风的清新柔和,用“不兴”传达水面波澜不起,坦荡无垠的特点。

 2、神往心知再读课文,立足原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关键场景,把“泛舟赤壁图”以散文的优美细腻笔触表现出来。注意描写的技巧(写景和写人),把当年的大文豪的风采展示出来。突出环境、人物活动来再现当年赤壁游赏的乐趣。

 教师点拨描写的技巧

 (写景要注意空间的变化、远近的安排、感觉的转换、细节的安排、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实写虚写的安排等;而写人则要注意运用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环境的衬托等。)

 3、交流展示:让几个同学读一下自己小创作。

 结语:《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课下作业,再读《赤壁赋》,结合相关资料链接,自己深入思考感受,完成小文章《跨越时空的纪念——说苏轼》

 相关资料链接: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略

 林语堂《苏东坡传》略

 苏轼与《前赤壁赋》略

 从《愚溪诗序》、《赤壁赋》中看柳宗元和苏轼略

 对苏轼和《前赤壁赋》的一些认识和理解略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略

 第二课时板书:

 场景情感基调核心意象

 一、泛舟赤壁图乐

 二、悲歌吹萧图悲

 三、客发悲慨图戚风水月

 四、苏子劝慰图乐

 五、宾主尽欢图喜

 第三课时板书:略

《鸿门宴》

一、开场白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

 二、说教材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策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鸿门宴”一语已经成了危险之约的代名词。

 学习《鸿门宴》所在的这个单元,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过秦论》中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着重了解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的悲剧性格的揭示。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

 2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3学习创造性阅读。

 4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5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6感受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三、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四、说教学程序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术精神,泛读课文,要求读懂。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泛读课文,要求读熟。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着重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再别康桥》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第三课《再别康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这是中国现代诗歌非常的一首诗,此篇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我准备只花一个课时的时间来教学这首诗。但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三个方面分析诗歌的“美”。

 (2)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两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的意向选择。

 2难点:从诗人独具特色的意向选择来感知“三美”。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音乐美强调音节,绘画美讲求辞藻,建筑美则要求节和句的匀称,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者详细分析和引导。

 二、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这其实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并发现规律。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视听结合法。

 2学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找到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黄磊扮演的徐志摩在作别康桥时的朗诵片段,同时找到《再别康桥》的英文版朗诵和原文,并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徐志摩的创作情况和本诗的创作背景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先设置三个问题:诗歌的感情基调怎么样从诗歌的开始到结束,这种感情有否发生变化如果有,是怎么变化的播放黄磊朗诵的视听结合的《再别康桥》,让学生视、听、触三觉结合,初步体会诗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

 2作者简介

 听完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引导,对作者徐志摩的经历、思想和创作情况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式介绍(因为课前已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康桥情结”,这样同学们能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等有一种宏观上的了解,便于接下来诗歌的整体赏析。

 3整体鉴赏

 (1)朗诵全诗。

 ①让学生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②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鉴赏《再别康桥》。

 ①宏观上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从每一诗节入手,我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诗歌每一节的内容大意。

 ②微观上,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在幻灯片上列举中国古代离别诗的意象,让同学们了解意象的叠印才使得诗歌充满美感,然后由我分节朗诵诗歌,让学生找出每一诗节的意象。

 分组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③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介绍‘‘三美”。介绍‘‘新月派”这个诗派,重点是把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进行分析。我认为在“三美”中,绘画美最难,因此我重点分析本诗的绘画美,而其余二美则由学生自己分析回答,我只加以引导和总结。

 4小结本文

 5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1)阅读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2)运用三美理论赏析闻一多《死水》,300字左右。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进行拓展阅读能力。

 6再次播放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在朗诵中再次体会并结束这一课。

 四、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首先考虑到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结合教师的介人授课风格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年龄特点来展开。在取得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同学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并发展能力。

 板书设计

 诗歌三美:音乐美——音节(押韵)

 建筑美——匀称(句式)

 绘画美——辞藻(意象)

  拉罗什福科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这不禁令我深思。 了解清楚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非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一般来说, 现在,解决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现在,解决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既然如何, 总结的来说,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 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这启发了我,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经过上述讨论,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培根曾经提到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总结的来说, 莎士比亚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这启发了我,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苏轼曾经提到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启发了我, 对我个人而言,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泛舟因何而发生?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卡耐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9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