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第1张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孟子的思想,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子的思想

1、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其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2、民本思想

(1)经济

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赋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明确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人民没有一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没有道德信念,那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认为要“制民之产”,首先要使百姓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违农时地进行耕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同时,面对当时繁重的赋税,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税”,认为统治者只有减轻对民众的奴役和剥削,使民众生活稳定,民众才会服从统治,社会才会安定。

(2)政治

①君民关系:主张“民贵君轻”,指出人民才是最根本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对此进行论证:“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是说天子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固。土谷神只有保佑人民,其设立才有意义。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应该换掉国君;如果祭祀很周到,还发生旱涝灾害,就应该废除社稷。唯有人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②民意即天意:他引用《太誓》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强调民意即天意。国君的权力是“天与之”,“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只有顺应民心,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主张限制君权,认为从圣人到民都是同类,人在“类”的面前一律平等。“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圣人,与我同类者”,“尧、舜与人同耳”,他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提高了普通人的地位,论证了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观点;极力反对为人君者大肆扩张并滥用自己的权力,主张从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此加以适当地限制,“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主张君主与臣民之间在人格上的对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③管理内政:孟子认为,无论选拔人才还是杀人,国君都要尊重民意,并非以国君的意向为标准,而是以国人的意向为依据。人民的意向是国君决策的主要依据。“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在对外政策中,孟子也坚持了民本思想。齐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后,齐宣王问孟子是否该吞并燕国。孟子答道:“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吞并别的国家也要看那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欢迎这样做,他充分认识到了只有顺应民心,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④与民同乐:国君要使老百姓敬爱自己,归附自己,必先爱民;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当齐宣王问孟子,为什么他的狩猎场才四十里,老百姓就以为大了,而周文王的七十里,老百姓还以为小。孟子道出原因:因为文王的狩猎场“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而齐宣王的就不能,“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与民同乐,被认为是一个贤明君主的必备素质。孟子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同时,历史也证明只有真正做到“与民同乐”者,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而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君主,必然不得民心,王朝必然走向灭亡。

3、伦理思想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重义轻利、仁者爱人、以德治国以及重视个人修养等思想,并在人性上作了独立的发挥,使儒家学说更加系统化。认为人类存在着一种天赋的、共同的、善良的本性。人性有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和仁、义、礼、智相结合,构成道德之“四端”(四种萌芽),认为人生来就有四种道德品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天生的善良本性。但人的天赋本性,在后天是可以改变的。认为“良知”“良能”或“良心”,是人性的根源,是人的最高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本能,它是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主宰,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判断、道德责任都本能地由它发出。声、色、货、利的引诱和腐蚀,有可能蒙蔽人的“良心”,使人丧失本心,因此,人们应“清心”“寡欲”“求其放心”“明道”“集义”“养吾浩然之气”。要“反身而诚”“存心”“养性”“尽心”“知性”“知天”,做到“至诚”“知天”便是达到了至善的道德境界。认为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德教育,只能讲义,不能讲利。断言,如果“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但并不反对统治者要注意人民生活的改善,相反,主张“制民之产”,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滕文公上》)的著名观点。反对墨家的“兼爱”,也反对杨朱的“为我”,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人和人之间的“五伦”关系,并确立了处理“五伦”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孟子伦理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良心论为核心,构成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发展,特别是对宋明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源头。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给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5、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好的政治还不如好的教育。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须辅以善教,这是因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这四者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因此,人具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告子上》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说明人之善性是天所赐予的,仁义礼智也是先天就具有的。但这只是一种善端,人之贤愚,决定于对这种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就会失掉这种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由此可见,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教育目的和内容

(1)教育目标: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此,孟子指出了培养目标——“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就是说,一个能自觉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封建的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

(2)中心内容:“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孟子的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作文

孟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的习作也是他精心栽培出来的,老师因为知识渊博,又姓孟,所以,很多人都称他“孟子”。

开学时,孟子向女生保证,如果没犯很大的错误,他绝对不管我们,他说我们上了五年级自控力强,所以相信我们。

孟子的每节语文课都会给我们讲习作,他是作家,为了自己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写作计划,每天帮我们批改作文,发表作文,教我们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一个人,怎样……

在学习方面的严格,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但他总能给犯错的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记得那一次,我在宿舍和陈心谊讲话,被邹级长抓到了,而且全校通报。就在第二天早晨,孟子慢慢地走进教室,轻轻地说:“陈心谊和廖思雅,你们跟我来一趟办公室。”我们俩个当时吓得瑟瑟发抖,慢吞吞地跟着孟子走进静得吓人的办公室,我的眼泪已经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那一颗颗眼泪,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不敢靠近孟子!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来办公室吗?”孟子说话时的眼神很温和,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像杀人的眼神。

“知……知道……道……”我边抽泣边说道,“我们……中……午睡觉时讲话……被……批……了!”

“廖思雅,你一第次哭时,我就知道你的班级集体感很强,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你会改掉以前所有的坏习惯,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自我……”孟子的语气很平和。

孟子继续说:“陈心谊,我一直觉得你是个文静优秀的孩子,这次,我就不在班级说这件事情了,希望你们两个能知道我的用意!”

我们慢慢回到了教室,从那以后,我不仅知道了在宿舍怎样安静睡觉,不打扰他人睡觉,还懂得了怎样学会宽容别人……

孟子之本心观念 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价值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同样强调仁的核心价值。孟子通过对心的阐释,来进一步说明了仁的价值,并且围绕本心来建立了他的学说。孟子说:“仁,人心也。”(《告子上》)指出了仁就是人心所具有的本质,仁即是心的所固有的。而这个固有的仁的人心,就是孟子所说的本心。孟子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对人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所以他的学说也被称为心学。孔子很少谈心和性,而孟子则是深入的对心和性进行的讨论和分析,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心性之学。我们就首先从的心学开始来讲。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个善良本心。这个善良的本心也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所说的良心。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一个善良的本心平时是隐藏而不显的,而会时常因为在某种情境之下显露出来。这种善良的本心是天赋的,孟子认为这种善良的本心就是从“恻隐之心”等体现出来的。而本心就是落实在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品质之中。这是人人所固有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清楚的表明了因为人人都具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所以人人也就具有仁义礼智这些道德,不是由别人强加的,也不是受到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才有的,而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没有这四种心和由这四种心而来的四种道德,那肯定是没有深入的去思考的原因。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了,孟子认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四个方面,就是孟子所说的本心的体现。我们下面来讨论这四心。 首先讲恻隐之心。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仁的体现,也就是仁爱之心。到哪里去找这种恻隐之心呢?我们是否具有这种恻隐之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一些事情和人物有深刻的感觉和感动,心中悄然的触动,就是恻隐之心的呈现。这是存在于心灵的最深处的。具体的讲,落实到平常生活之中,就是同情心。对于别人的同情,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同情,甚至对于天地中万物的同情和热爱,都可以是恻隐之心的表现。也就是博爱的情怀的体现,对于每一个人必然是具有的。有值得同情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恻隐之心就会自然的显现出来。比如从去年的大地震,全国的人以及全世界的人,无一例外的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心,这也就是人类所具有的本心的表现。又对于弱者的同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比如对与别人的帮助,对于乞丐的施舍,也同样是这种同情心的流露。有一次我在鲁迅小学的旁边,就看到很多的小学生把自己的一些零钱给了旁边的乞丐,当时我觉得很感动。说明了这些小学生是具有很深刻的同情心。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埋藏着一颗善良的心。当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却正是他们的这种同情心的自然和真实的流露。 其次讲羞恶之心。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义也。”羞恶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义的体现。我们平时所讲的“义”,也就是来源于这种羞恶之心。孟子认为,这也是我们本心的一种表现,同样是人人都具有的。即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义,而义就是天赋的道德品性,这个道德品性是“人皆有之”的。我们对于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种本能的喜悦和热爱,而对于丑恶的事物就会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和羞耻。我们对于很难看的东西,比如垃圾就会有天然的厌恶之心。又对于丑恶的事情,也会生一种讨厌的情绪。同样,对于坏人我们也会有天然的痛恨之情。这就是“羞恶之心”的自然的流露,就是义埋藏在我们的心里面,而时常的表现出来。孟子也用了一个也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告子上》)这个就是“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来源。即使是在需要乞讨的人的也仍然保持着本来的羞恶之心。现在学校里也提倡八荣八耻,其目的也就是要唤起我们心中的这个羞恶之心,也就是“义”。知道道德,按照义的原则去做事情。知道荣和耻,也就是知道了义之所在。荣耻是我们自己心里的一种感觉和感情,也是来源孟子所说的的这个羞恶之心。这种感情每个人都是具有的。对于合乎于道义的事情,我们会感到光荣,而不合乎于道义的事情,我们也会感到羞耻。这就是义的表现。孟子也讲:“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揭示了荣和辱的的结果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实行仁义这个天赋的道德标准。 其次讲恭敬之心。孟子认为“恭敬之心,礼也。”恭敬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礼的体现。礼也就是我们的本心所固有的。我们天生的就会敬天敬地敬父母敬长辈,这是不需要教的。孟子同样认为,这是“人皆有之。”人人都具有的。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具有这个恭敬之心?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个肯定的回答,就是有这个恭敬之心,也应该会有这个恭敬之心。比如面对长辈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尊敬的态度。这种现象可以在生活中去体会和观察。不仅对于长辈,对于一般的人,我们同样会怀有一种恭敬之心。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会说“谢谢”“你好”“对不起”等,即是说明心中有恭敬的态度。当然有人也会说没有,那就是不符合于正常的心理的。又比如,清明节。我们中国人有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文化传统风俗。当举行这种活动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是会产生一种恭敬而庄严的情绪?当然会。这也就是恭敬之心的表现。所以孟子的这种思想,是有深刻的来源的。我们可以理解来源于天地自然的秩序。礼是这种秩序的体现。恭敬之心通过礼而表现出来。同样,我们的行为也需要有礼貌,如果没有礼貌的话,那肯定是心中的恭敬丧失了。这种礼的思想意思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埋藏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也通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其次讲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智也。”是非之心,就是人人所具有的知的体现。每个人都具有天生的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孟子认为就是人人都具有的智,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天赋的道德观念之上的。我们可以观察儿童,虽然并没有多少的知识和教育,而往往能够有清晰的是非观念。当然我们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否同样具有这种思想的能力。如果是如此,那就是对孟子这种观点的最好的证明。是非之心,就是对事物的善恶对错有直觉的判断。比如两个人在吵架,只要能够知道其争吵的原委,每个人都能心中有数,判断出一个是非曲直出来的。这种智慧也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的,所以从是非之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天赋的智慧。孟子的智的观念和现在的智的观念不一样。现在认为聪明就是智慧和知识的体现,而孟子则认为对于道德的是非观念就是智慧和知识所在。孟子和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德性即是知识”的思想一致。苏格拉底也同样认为具有了认识道德的能力和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具有知识。孟子则认为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之心和道德的修养,就具有了智慧。而这种智慧,同上面所说的仁义礼一样,孟子认为是天所赋予的。 这些平时我们不太注意的蕴藏在心中的本性,通过孟子的清理和分析,就清晰的表达出来。恻隐之心等,是我们都会具有的心理经验,孟子就是从这些心理经验,找出了心的本质,并且转化成为一种道德。同时把人们心里的这种经验提升为一种知识。(我们同学们平时不会认为自己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知识吧?)孟子把这些天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天赋的道德清楚的揭示出来了。我们知道,恻隐之心等四心,是我们自觉的意识,并不需要别人的指点和教育。所以从心对于外界事物的不同的反应,而得出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孟子认为这些天赋道德都是“我固有之也”,就是每个人本来所具有的,不是外在的因素所造成的。 孟子也更加清楚的指出,人人所具有的这些恻隐之心,就是道德的起点。孟子从“不忍人”的角度来解释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上》)。确实,我们都有不忍的心存在。比如看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这种不忍人之心就会悄然产生起来。这个“不忍”就是我们具有天赋道德的最直接的证明。孟子做了一个事例的假设。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意思是说如果有人看到有小孩子将要掉到井中去了,都会有产生惊骇担心的同情之心。在这时候,并不是为了和小孩的父母去攀交情,也不是为了要取得乡里的人和朋友的赞扬,也不是讨厌小孩的哭声才这样的。而是每个人的自然的反映。我们看到,孟子在这里,排除了一切的外在利益得失,让人的真实纯粹的感情呈现出来,从而把天赋的道德之心引发出来。这样的心理经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就从“不忍人之心”开始了。 孟子从恻隐之心而发现道德的开端。四种心的活动,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孟子称为“四端”。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从人人具有“不忍人之心”的事实和经验,而的出天赋道德的结论。孟子就是抓住人的那一瞬间的人心的活动,得出具有固有道德的本心。不忍人之心的发动,在具体的情境之下,是个别的行经验。孟子把个别的行为经验转化和升华成为普遍的道理。这些人心的一瞬间的活动,孟子把他们称做道德的“四端”,就是道德从这里萌芽生长,也可以理解为道德的种子。恻隐之心的活动等,就是人的道德的来源和基础。仁义礼智这些道德,由我们的这些具体的心理而发端。孟子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人人都具有这些道德的端点,从这些道德的端点而发展出本心来。如果没有这些恻隐之心的话,孟子就认为不是人了,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因为孟子认为只要是人就是具有这些道德基础和种子。是天赋而来的 ,就像人的具有手足头身四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可以否定这些道德的“端”。有了这些四端,而说自己不能实行道德的人,那是自己在作贱欺骗自己。因为这些道德,是人的本心所具有的。 孟子把这些人人本心所本来具有的道德和智慧叫做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本心的本来作用。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人人都有不需要学习而具有的知识,有不需要考虑而本来就有的道德。这就是良知和良能。儿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以后,没有不知道敬他的兄长的。孟子在这里是对我们所熟知的普遍事实和经验的陈述,我们也不需要去证明的事实,其中即包含了不证自明的道理。亲爱自己父母,就是天然的感情的表达,没有人可以否定的。孟子认为这种自然的情感就是仁的具体的体现。知道敬爱自己兄长,同样也是自然的情感的表达,孟子认为就是义的具体表现。正如上面孟子所认为的一样,仁义是人人具有天赋的道德。良知表现在亲亲和敬长等方面,良能是指具有这些仁义礼智的天赋的能力。通过本心而体现出来的道德,在孟子看来,是天下的普遍的道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的人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自己认真的思考,就会得出和孟子一样的结论。 良知良能所体现出来的本心是大家所共同具有的,这是因为大家的心理都有相同的地方。孟子说:“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孟子认为象人的眼耳口这些自然地需求都有相同的地方即是“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心也同样有同然,一样相同的爱好和需求。这个同然就是理和义。理和义就是指道理和道德。孟子认为古代的圣人是先发现和得到了这个人人所同然的道理和道德。所以说,道理和道德让我们的心里感到舒服和快乐,就像牛肉羊肉等美味让我们的口感到舒服和快乐。我们的口味肯定是喜欢美味的食物,这是天然的本性;人们的 心里喜欢美好的道德,在孟子看来也是同样人的天然的本性。这个天然的本性就是天性。口与心两者的天赋来源是一致的。天性在孟子看来,是善良的,所以他说:“性善”。性善即是肯定了人的天赋道德。而本心就是这个性善的直接的表现和正确的作用。天赋的美好的道德是天性所在,为人人的本心所具有。 孟子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以及孔子的对于诗的评价来说明这个人人所具有的天赋的美好的道德。他说:“《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诗经上面说,天生养了这些人民,有了这些人民就有了伴随而来的恒常的规则。人民秉持这些恒常的原则,因此喜爱美德。孔子认为作这首诗的人是明白道之所在的。这个美好的道德就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因为天地中必然有秩序和规则,所以人们喜欢爱这美好的道德。这种道德就是存在于孟子所说的本心,中国文化中也早已存在。而孟子把道德的来源落实到了现实的生活之中,即是平时的人们的心中的直接的感觉。这样就更加的具体,让人能够清楚地把握住道德心。同时亲切的感受体验这美好的道德品性,因为如果仅仅用天性来说明这种美好的道德,离我们还会有一些距离,人们不一定能过容易的理解。通过孟子的分析,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心所认知。孟子的贡献就在于,把外在的天赋道德,转化为人人所感觉的内在道德心,让人们对这个天赋的道德有直接和实在的体验和清晰的认识。孟子认为这个天赋的道德心就是人的本心。 虽然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并不是人人都具有了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只有从本心所出发,才能具有这些道德。孟子认为人们有“失其本心”的本心的时候,失其本心就不具备天赋的道德本性了。孟子说“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告子上》)所欲即是指取义,所恶即是指不义,这种舍生取义的选择是人的自然地感情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与生俱来的。不仅贤能的人所具有的这种心里,而是人人都会具有这种心里。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丧失罢了。贤者不丧失的就是这个本心。如果不能保持本心,害义而偷生,就是不符合人的正常的本性。人们可以因为宁愿身死而不害义(孟子认为这是人的价值选择),而现在却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好处和快乐而去做害义的事情,这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是失去了本有的这个本心。孟子很明白的指出,即是“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 失去本心,在孟子认为主要是自己主观的原因造成的。他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人要是为不善,并不是人的材质的罪过,因为天性是善的,本心也是善的。心变得不善,是自己所造成的。在孟子看来,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其一、蔽于物。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眼睛和耳朵等这些人的器官,不会思考,而容易被外物所蒙蔽。物和物相交,只是相互的牵引罢了。(没有经过自主的选择)而只有心可以思考。只要思考就能得到它(指道德本心),不去思考就不会得到它。因为没有经过思考,而为外物所蒙蔽,以至于被外物所诱导,就会失去本心。其二、陷溺其心。把本心隐藏和淹没起来了。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告子上》)孟子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丰收的年份,子弟大多会变得善良,灾荒的年份,子弟大多会变得强暴。这并不是因为天生的材质不同呀(因为子弟还是同样的子弟。),他们这样是因为陷溺其心的缘故,而导致有道德上的不同的区别。其三、茅塞子心。孟子跟他的学生高子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尽心下》)本心跟山间的道路一样,不去经常用,也会象道路被茅草塞住一样,堵住不通了。塞住了心本来的心路,就是失去了本心。 失去了本心,孟子认为就会害事,如果是执政的人不依从本心行政,就会害政。他说:“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滕文公下》)认为邪说之道,如果在人们的心中生起的话,就会对事情有所害处。如果执政的人在邪说的基础上去去做事情,又会搞坏政治。这对于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又说:“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公孙丑上》)意思也是一样的。不良的心生起,作为执政者来说,就会害政,这种不良的政治实行下去的话,就会把国家的事情搞坏。这是孟子最为关注的。同样如果人们失去了本心,也会胡作非为。他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如果人们没有保持住这个恒常的本心,就会为非作歹,无所不为了。 要使本心不至于失去,在孟子,认为是需要存养和操持的。维护本心,在孟子就是“养心”。他说:“养心莫善於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养心的方法,孟子在这里也指出来了,就是要寡欲。寡欲的话,虽然本心存留的不多,但失去的也会很少。如果为人而多欲,想把本心存留下来,也是不多的了。孟子又认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仁和礼,就是本心的具体所在。君子保持住了仁义之心,就是保持住了本心。同样孟子认为,这个仁义之心是要自己去维护的。孟子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告子上》)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意思是纵然是存于人的有不良的心,难道是没有仁义之心吗?(当然不是的)这样所以放失了他的良心,就像刀斧之于山上的树木啊,天天去砍它(指树木,比喻良心)可以使山上的树木变得美好茂盛起来吗?良心如果天天去摧残他,也会象山变得光光的一样,没有了。孟子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如果得到的正确的养护,没有东西是不生长发展的。如果失去了正确的养护,就没有什么物是不会消亡湮灭的。孟子认为心也是这样的,他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说明:“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孔子的意思只要操持着就会存在,舍弃了就会消失,悄然的生起和消失没有一定得时间规定,没有人知道它的去向。孟子认为孔子说的这样的东西,就只有人的本心了!所以,孟子认为“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尽心下》)持养这个道德的本心,就是具有高尚品德的大人;只是顾及吃喝,仅仅养其口耳之欲,就是小人。因为本心和身体同样是天生而来的,都需要持养。大人和小人的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孟子的本心也是指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指婴儿的本然纯净的本心。一个人的本心在没有和后天不良的环境接触,都能过保持其赤子之心。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认为大人就是没有失去他天然的赤子之心的人。当然,在孟子看来,只有大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赤子保持了其天赋的道德本心,没有受到外在的干扰和后天的污染。孟子认为赤子之心是本心的最好的体现。大人即是指有道德的君子,上面也提到孟子认为养其大者为大人。大人就是具有道德而能够保持其本心,不失去的其曾经的赤子之心人。孟子认为只有大人才能保持。 孟子也对本心做了一些描述性的说明。一个是“良心”,一个是“不动心”。“良心”即是指具有道德的善良之心。当然,有恻隐之心,就也会有不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只是道德的端点,具有道德心是自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有善良的心,也会有不良之心。孟子讲性善,而没有也不会讲心善。而本心就是这个善的天性所具有的。不讲心善,是因为心虽然有善良的端点,而心却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这个本心是可以失去的。前面所提到的人们所具有的良知,就是对于这个道德的本心有真切的认知。良心即是由良心而来的观念。人也是容易失去良知的。孟子十分清楚这一点。良心就是本心,不良之心就不是本心了。所以孟子要抓住人的善良之心的端点,来引导实现道德本心。良心,是对于本心的形象性的描述,而不是对所存在的一切心描述。本心是善良的,因此良心在这个意义之上即是等同于于本心。 “不动心”也是孟子对于本心的描述。即是能保本心自然状态,没有偏离和变化。在本心能够排除或者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保持本然的状态的时候,就是不动心。孟子说“我四十不动心。”(《公孙丑上》)孟子在四十岁的时候就做到的不动心。孟子却认为告子比他还要先做到不动心。然而告子的不动心和孟子自己的不动心是不一样的。当然,不动心并不会完全等同于本心。我们简单的的讲。孟子的不动心就是指他自己所说的本心,而告子所具有的不动心是没有道德的基础的,在孟子看来所以不是本心。孟子提到“动心忍性”。这种情况即是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之中,其本心和天性受到了干扰和压迫。动心也就是使原有本心有所动摇。有所操持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以至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本心的存在和意义。同时,孟子也提倡要专心,专心可说是专注于本心。由本心的发用,保持一种单一纯粹的状态,可以会让人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心在孟子,需要落实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实践的。本心的实践在孟子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扩充,一种是推己及人。首先是抓住从恻隐之心等而呈现出来的本心所具有的道德的端点,把本心去扩充起来。他说:“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人人皆有仁义礼智四端,知道把这道德的四端都去扩展和充实它的话,就会想火刚刚燃烧起来,就像山间的泉水刚刚流出来。意思是可以把这个道德的本心发扬光大起来。如果能充实道德的本心,对于我们来说,大到可以治理好整个天下;如果不能充实道德的本心,就会连父母都侍奉不好的。这种道理,只要我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不管是平时的为人,还是为政,都是离不开道德的。孟子又更加清楚的指出:“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下》)一个人没有害人之心,就是仁的开始;没有去偷盗之心,这就是义的开始。两者是一般的人都容易做到的。发展这种仁义的本心,仁和义就能够完全的实现了。那么,社会的道德也就实现了。 同时,孟子也提倡把这个道德的本心从自己开始,在社会中推广出去,并实践于政治之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尊敬和赡养自己家的老人的这种孝心推广及别人的老人的身上,把关心自己家的小孩的这种爱心推广到其他的小孩的身上。也就是把仁义的本心推到整个社会。这也是中国的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孟子又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梁惠王上》)认为古代的那些贤人圣人以及政治领袖,之所以有很大的过人之处,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善于推广他的善行而已。这个所为就是由本心所出发的行为。孟子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为人们所称赞和建立了功业,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推广本心而已。孟子举出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离娄下》)大禹想到天下的有人被水淹没了的话,就像自己被水淹没了一样。稷也一样,想到天下有人挨饿,就像自己挨饿一样。这些也就是仁义情怀的表现,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具有这种仁者的本心,所以他们都为社会人民做出了伟大的功业,大禹和稷的所作所为,完全在于他们善于推广天赋的道德本心。 认识了本心,还需要的是完成这个本心。所以孟子还有尽心的思想。认为尽心可以知性,从而可以知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在一般看来,孟子的这一段话很难理解,好象具有一些神秘的感情和体悟在里面。其实我们从孟子的本心观念来理解,也还是好理解的。尽其心,即是达到和完成本心,以及实践了本心,就可以知道人性。我们前面也说,本心是具有道德的善良之心,孟子肯定性善,本心在这个层次上和人性是同一的。由性善而有本心,由道德的本心而可以得出性善,善良的人性和善良的道德心是一致的,因此说本心即是性。尽心,也就是达到了本心,所以也即是知道人性本质之所在。知道了人性本质,也可以知道天了。孟子认为天地深刻意义就蕴含在人性之中,人性就是天道所在。性善的人性就是天道。所以人心、人性、天道在善和道德的这一个点上结合在一起的,不分彼此。本心即是人性,人性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蕴含在本心之中。孟子从尽心到知性到知天,这一直上去相融而无间的。所以孟子认为,要存其心、养其性,以至于达到天道。

孟子主张“仁政”。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扩展资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半身像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

-孟子思想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所讲述孔子在离开自己的祖国鲁国与离开陌生的国度齐国,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的心态,从这个角度看:人性是相通的。孟子认为人类对爱的付出是有先后次序,即爱有差等,孟子反驳爱的付出无分别性与平等性,每一个人都是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的,最亲的关系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其次才是亲戚朋友、再次是同学朋友同事…依次类推,扩张到整个社会,对整个社会的爱、对人类的爱就是博爱,这种爱是抽象的精神层面,如果变成具体人际关系交往就会演变成为通同理心。

      如果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同理心的高度,我们就会特别能够理解孔子的行为:孔子从小出生在鲁国,是鲁国的父老乡亲把孔子养大,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童年、少年、青年的经历、这里的酸甜苦辣、这里的学生、这里的家人…这里的生活点滴都已经灌注在孔子的生命中。现在居然要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去到一个遥远不可思议的异国他乡,要成为一个即将远离父母的游子,应该是多么的感伤,我们为了奔跑前程,有时候不得不离开父母的怀抱,那种依依不舍、依依惜别之情,那种一步三回头的眷念,绝对是“迟迟吾行也”。

      反之,即将离开异国他乡,而且对这个异国他乡并没有太多好感,也没有什么值得可留念的,一旦有机会就要回到祖国,就要回家了,那是多么的高兴、多么急迫、多么的渴望。绝对是“接淅而行”。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大意是:

        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说,‘我们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离开齐国的时候,把淘完的米捞出来,来不及把它做熟就出发了——这是离开别国的态度。”

个人看法:

        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只要从人性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都能够找到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孟子通过孔子离开祖国,与离开他国所表现截然不同的状态,说明一个简单普适的道理“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平南巡讲话,全国掀起了一场下海创业的热潮,那时候,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不知天高地厚,也决心到中国南方去闯荡,当时就把老家固定工作辞掉,去跟父母告别,知道此去经年,不知道未来将在何处,前一个晚上我与父亲谈心到深夜,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父母出门远行,父母依依不舍,一直送到村口,我几乎走几步再回头看看,走几步再回头看看父母,直到走到小路拐弯的尽头…其实是真的舍不得离开,这是我真正脱离父母从此一个人走,有点像“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为诗和远方,既然已经选择远行,从此便只顾风雨兼程。但这个与父母依依离别的镜头永久性定格在我的记忆中,10年过去、20年过去、即将30年过去…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父母已经老去,家乡逐渐遥远,自己也在他乡扎根。

      回顾中国社会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一切都发生巨变,许多中国人都走出自己的故乡去闯荡更大世界,中国社会也在升级换代,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大部分离开故乡的人,从此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回去了有的也城市化,有的山村也是人去楼空,或者只是留守的儿童、留守老人,原本当年的那种热热闹闹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

          2019年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这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团圆的节日,中国社会即将面临一次巨大的人口迁徙,到时候北上广深的会出现空城现象,大家都会从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回到自己五线六线的乡下过年,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为了回家过年,许多人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火车票飞机票、准备各种礼物,甚至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去,马上过年,马上就要见到自己老婆、孩子、父母、兄弟姐妹,内心深处的激动急切感多么强烈。就像孔子即将离开齐国,“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饭都还没有煮熟就要急着要走。这种情感,都是基础的人性,普天下的人都有的,这种爱父母爱妻与子爱兄弟姐妹、爱家乡爱祖国的心,是普遍的,这个就是人性,就是仁爱之心,就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35:去父母国之道

2019-11-20 于上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0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