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过五丈园》比较这两首诗的思想和艺术手法

《蜀相》《过五丈园》比较这两首诗的思想和艺术手法,第1张

1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首联采用设问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诗人是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蜀相

作者:杜甫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过五丈原》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

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比兴。丞相祠堂,柏森森,锦官城等意向引起作者内心感悟,是见物起兴,再由内心嗟叹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情寄托于外物黄鹂碧草等,是比。所以是体现了杜诗象寓性。感情上以诸葛亮自比,感叹自己人生壮志难酬,表现内心痛苦悲哀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格律属于首句入韵仄起式。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杜甫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设问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学理论说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就杜甫的《蜀相》来说,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必然具有高妙的审美艺术来支撑。对此,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章法有序,结构完整

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格律诗)的结构也有一定的章法。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以“起、承、转、合”四环节来归纳格律诗的章法。明代胡震亨的《唐音葵签》转载《诗法家数》中的话,说:“七言律诗有起、有承、有转、有合。起为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承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转为颈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在变化无穷……合为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知此,则七律思过半矣。”《蜀相》这首诗在结构上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章法。首联紧扣诗题,运用一个设问,引出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接承袭首联的内容,写祠堂内的春色,描写景物,有的称这一联为“景联”,这是“承”。颈联转入议论抒情,也就是对诸葛武侯评价,有的称为“情联”,这是“转”。尾联收束全诗,总括对诸葛武侯的悼念之情,这是“合”。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完整有序,符合格律诗的结构章法,更有益于情感的抒发。

其次,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写作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提高诗文的审美效果。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八句,包含着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法。从诗歌来看,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表明了武侯祠的地点。“何处寻”是抒情,诗人运用设问来抒发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柏森森”是描写,是对祠堂总体环境的描写。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也是景物描写,其中“自”和“空”也是抒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叙事为主,交织着议论和抒情,也就对诸葛亮的评价与赞扬。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抒情,也是议论,抒写了诗人的感叹和哀切之情。这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再次,对仗工整精巧

对仗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也称对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偶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而且还要求词性相同、字音平仄相对,用字不重复等(新诗可以宽对)。在这首诗歌中的颔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和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不但字数、结构、意义等都符合对仗的要求,而且平仄也形成相对的形式,即分别构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完全体现出了古代诗歌中律诗对仗的工对之美。

总之,我们从杜甫《蜀相》的审美艺术来看,诗人遵循了唐代格律诗的规范,表现出极高的审美艺术特征,而且很好地把艺术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表现出高超审美艺术价值,从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0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