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情境:民族的与普世的》
温厉
我们在冲突中封闭,我们在冲突中开放,我们在冲突中矜持,我们在冲突中对话,我们在……“我们是谁?”罗蒂这样问,以终结一个“我们是什么?”的“传统”。“德性之传统”如何?麦金泰尔如是探究——即便此“传统”在“我们是谁?”的笼罩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如何抒发我们的情怀,蒙培元先生的《心灵超越与境界》一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在中西哲学的冲突中,我们或封闭,或开放,或矜持,或对话,而开放与对话,则成为时代的主题。前人于此已作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心”论。然以“境界”为“‘意义’的‘觉解’”,以“道德心”为“创生的实体”,所谓“意义”、所谓“实体”,是什么?“意义”是否是西方近代逻辑分析哲学的“意义”?“实体”是否是康德实体论的“实体”?或不尽然。这种中西哲学“相互阐明”的范式似乎已发挥无余蕴矣,也许该回过头来,冷静想想,“传统”留给“我们”什么?
以心灵哲学为情感哲学,以超越为心灵的自我超越实即情感的提升与超越,以境界为“心境”实即“情境”,这些提法本身就富有极大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自然是指对以西方哲学来解释“心灵”、“情感”与“境界”在中国哲学中的意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的挑战。而作者本人对或重心“情”或主心“智”、或谈“境界”或论“实体”这样的中西哲学的义理架构上的重大区别的深切感触,也颇发人深思。情感是心灵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情感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所臻的境界是人的“终极关怀”的落实的重要途径,是本书在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中所提供给我们的重要论题。
就儒、释、道三方面分开来讲,情感之所主有道德情感、自然情感与宗教情感之异,所开之境界又有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与宗教境界之别,但以心灵的“整体性”特征,中国哲学并没有分化出相应的德性主体、审美主体、社会政治主体与认知主体。在情感与境界上所表现的儒、释、道三方面的差别又不是绝对的,“真”、“善”、“美”合一是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对“真”、“善”、“美”的情感追求展现在儒、释、道三教的最高境界中,就是“天”与“人”、“道”与“心”、“佛”与“我”的浑融一体,于人的有限存在中实现超越。这是心灵自我的纵向超越,与以横向超越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哲学有很大的区别。
由自我超越而开境界,离不开心灵之实践,故中国哲学重修养功夫与方法。自我超越的根本方法表现为“体验与直觉”。“直觉”如其为“知”,是心灵的直接的、整体的自我直觉或直观。“体验”毋宁说是“情感体验”,表现为即经验而超经验、即情感而超情感的身心的自我体验。直觉与体验一起成为达成形而上的超越境界的重要手段。直觉与体验的相辅相成,再次说明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即“知”、“情”的统一,讲“知”讲“认识”,不能脱离开人的情感体验。
就儒学讲,“情感”(以“道德情感”为主)与“理性”(以“道德理性”为主)的关系始终是其核心议题。情感与理性的对立、分裂,是西方哲学的主流,而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始终是儒家哲学的中心。表现在各个时期又有其差别:在先秦,以情感为理性的心理基础;在程朱理学,以情感为理性的体现;在心学,以情感即是理性。因此,儒家的道德哲学从根本上讲,就是“性情”之学。由“性情”而开“性理”,“性理”与“理性”,是中西哲学的差异的另一体现。当然,这不是说由“性情”所体现的“性理”,不具有理性精神,而是说情感本身是可以理性化的,或“本具”理性精神。这与西方由“知性”或“智性”而开“理性”的传统绝然不同。“性情”、“性理”的超越依据是“天”,“天”非实体,而是“自然”,是有目的(所谓“无目的的目的”)的“自然”。“自然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人之“性情”。故儒家哲学其本体论、境界论的最终归结是“天人合一”。由《易》肇其端,由孔子、孟子、《中庸》与《乐记》之“仁”、“诚”、“乐”的境界的开出而成其统,由新儒学(即理学)之形而上的义理架构而毕其功。
“情感”与“自然”,同样成为道家(包括玄学)的核心议题。儒家的自然目的论思想,在道家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就是宇宙自然的生命意义,这也是实现人的自由的超越依据。一般以为,道家主“无情”,实则他们所拒斥的只是情感中的道德内涵,而提倡“自然”的真情实感,这充分反映在道家的生命请调与审美情趣中。由“自然心”的“真性情”而达成“道”的自由境界,既是一种精神解脱,同时富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老子之由“虚”、“静”而至“朴”,庄子之由“心斋”、“坐忘”而至“逍遥”,王弼之由“得意忘言”而“体无”,郭象之由明“性分”而臻“玄冥之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自由之境所赋予人的现实生命存在的尊严。
“情感”与“自然”是“我们”的(民族的)“心灵”的(普世的)主题,是我们的情境中对我们的情怀的抒发,如其是普世的,则是我们对于发自异域的“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的声音的回应。至于我们缺少的,如“自由理性”、“客观理性”精神,则必须打破我们心灵的绝对整体性与内向封闭性,实现心灵的解放与开放。或许,我们的“心灵”面临“解构”?但解构始终“不失我”,是觅求自我发展。关于这种自我发展,前人(如冯友兰、牟宗三等人)做出了不容忽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而作者本人在本书中所作的工作,无疑意味着对中西哲学对话中的某种范式的突破。这种突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亦足以发“来者”之深思。作者的一段话,引于最后,或可发人深省:“中国哲学中‘自作主宰’的精神,是真正值得提倡的传统,但是必须作出现代的解释,赋予现代的内容,成为现代人的自主性,……科学理性不能代替人生问题,科学知识不能代替心灵境界,但是没有科学理性和知识的人生决不是健全的人生。开放的心灵既能增加知识,又能提高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自作主宰’。”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读后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
而展开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释梦》读后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释梦》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与黑》读后感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欧也妮·葛朗台》大致描写了一个叫葛朗台的守财奴,利用各种手段来聚敛财富的过程,着重描写了家庭的生活,反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性,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在这样一个赤裸裸的金钱社会中, 欧也妮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
她对亲情非常的重视,她可以无条件的放弃母亲所留下的巨额财产,让父亲总揽财产,在父亲临终前,还在尽最后的一份孝心,将金子放在父亲的面前而且,她挚爱着柔弱而不幸的母亲,将仆人拿侬看作自己的朋友,善待她,同情落难的兄弟查理,将自己全部积蓄6000法郎全部赠于堂弟当作盘缠
她对爱情十分的痴情,她被查理弄的神魂颠倒,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知道堂弟破产,没有像父亲那样赶他走,反而同情他,倾其所有帮助他,并与他私定终生,当父亲想抢夺定情信物的时候,她甚至用性命保护信物,在她得知查理背叛了她以后,她还是帮助查理平步青云,而且只与初级裁判所所长特`蓬风做形式上的夫妻
她头脑清醒地将世态看透,她明白身边的人只是把她当作金钱追逐的对象,明白了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丑陋,所以她将她所有的钱都捐赠给教堂,做着许多的善事,过着慈爱的生活
堂吉诃德》读后感
《堂吉诃德》大概讲述的堂吉诃德因为读骑士小说入迷而异想天开,自命为游侠骑士,他和他的仆人桑丘三次出行游侠,他很认真的为老马取了一个高贵、响亮的名字,雇佣农夫桑丘作为他的侍从,选中邻村的阿尔东沙作为他的意中人,开始了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直到临死前才幡然悔悟,那些书都是胡说八道
刚刚接触这部小说的时候,只是认为他很滑稽,但认真的分析后,发现它实际是对当时社会流行骑士小说的讽刺,换句话说,堂吉诃德就是一个被讽刺的对象
虽然, 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充满了悲剧性和喜剧性,但确实是一个具有崇高伟大的品质,是一个又可笑又可敬,又可悲的人物
在《堂吉诃德》中和堂吉诃德形成强烈的反差就是桑丘了。这个人物我觉得刻画得很真实,作为一个穷苦农民,他非常讲求实际,他跟随堂吉诃德当侍从是抱着碰运气的愿望的。然而桑丘吃尽苦头,也没有得到工钱,他不断地咒骂游侠行为的疯狂,桑丘虽是农民,然而他的一些谚语却可谓是一针见血
皇帝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学者说:为明第一流人物,极具伟大。军事,政治上,都有很大勋业。
阳明学说,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
穿梭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只有王阳明一人。
杜维明: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小时候上学问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儒生老师认真回答说:“惟人生登第耳。”王阳明摇头答:“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从小立志做圣人的王阳明,以圣贤为目标,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心怀天下,文武兼修。王阳明兴趣广泛,象棋,箭术,刀枪棍棒,排兵布阵,书法,诗词歌赋,道家养生之术
王阳明偶然的机会,遇见了理学大师娄谅,王阳明请教怎么样成为圣人,娄谅答,圣人必可学而至。内圣而外王,成为内圣的方法只有格物致知。这次的相遇,改变了王阳明的人生轨迹。
才华横溢的王阳明,被宦官陷害,被判入狱,身心深受磨难,几年后又送去龙场,之后在龙场入定静修,在龙场那种瘴气冲天,很少人能活下来的地方,王阳明绝地逢生。之后龙场悟道,悟出心学,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名震天下。
我们浮躁的内心出世安顿,安顿好后再回到这个世界中去生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中国几千年的哲学都围绕它展开,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安生立命),解决方案围绕着一条,把出世和入世加以统一。
我的内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的内心。心体本有,我们没有发现它,因为种种的妄念,杂念,贪嗔痴的欲望把它遮蔽了,用修行的方法把它驱除。真理不在心外,而在于内心,本自具足。阳明心学是提高我们生命情感的境界的学问,而不是提高我们头脑中知识的学问。
阳明心学是一种哲学,哲学的主要任务——认识宇宙、安顿人生
1、本体论:思考并研究宇宙和生命的来源
2、认识论:反思、研究我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
3、人生论:在前面的基础上,确立人生的意义,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安顿心灵,包括
A:功夫论
B:境界论
一、本体论
程朱理学Vs陆王心学
理:
1、道和规律
3、事务的条理和准则
3、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存天理,去人欲
心:
朱熹——分人心和道心,人格完善就是以天理主宰人心,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
王阳明——我心是一切,一切皆我心。修身先从修心开始。
心即理: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同时又是我的天赋权利。
良知:
1、是与生俱来的,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2、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源
二、认识论
心外无物: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即非唯心论,也非唯物论,而是一种即心即物,心物不二的整体论。
三、功夫论
<西方哲学:价值取向是求真,源于好奇
中国哲学:价值取向是求善,源于忧患
忧道之不行,患德之不立>
立志:
志,士心,即一个人所拥有的心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格
真正的立志,不是说你想拥有什么样的职业、财富、地位等,而是说你决定让自己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
圣人、贤人、君子、小人
狂、狷、中行、乡愿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诚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的内容
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的目的
王阳明:格物就是格心中之乱欲,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所有修身的功夫,都可以归结到“诚意”之上。
知行合一:
知,不仅是对理学的求知,更是对本心的体认。
行,不仅是在外的道德践行,而更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致良知:
致,有体认、扩充、践行三义
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
四、境界论
万物一体:
儒家所说的仁,指的是我们与他人、与万物之间本来具有的一种痛痒相关、感同身受的情感和能力。这种情感在理学就叫“天理”,在心学就叫“良知”。
达到这个境界,就叫做“自足”——本自俱足,不假于外,无所求,非功利。
圣贤之乐
普通人用做加法的方式追求快乐,是因为生命有匮乏感。
儒者用做减法的方式得到快乐,是因为体验到了内心的自足。
王阳明说: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李相臣
2018/8/20 于飞机上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