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一次祭出大招,让对手狂,让观众笑

马斯克又一次祭出大招,让对手狂,让观众笑,第1张

1000公里续航+17万售价=燃油车时代终结。距离这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结果,只有三年。听起来有点夸张,却是个渐行渐近的结果。

何以“让人欢喜让人忧”?

这个地球上,能将自己吹过的牛一一实现的,除了马云,当属马斯克了,让人感慨“马家帮”强大实力的同时,也让竞争对手对其说过的每一句话都需格外小心。

还记得9月23日的那场“电池日”发布会吗?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揭开了铺垫已久的新一代动力电池的面纱:能量增加5倍,功率提升6倍,续航增加16%,成本最高可降低56%,投资生产成本可减少69%。简言之,新一代动力电池的到来,将使特斯拉续航突破1000km里程碑,售价则反向降至25万美元(约合17万元)。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消费者而言,特斯拉终于不再是腿短+昂贵的“柯基”,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对竞争者而言,特斯拉成功扼住了燃油车的喉咙,正式奏响了燃油车衰落的葬歌。

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新一代动力电池顺利投产的那一刻,将是燃油车全面溃败的开始。好在马斯克并未在“电池日”发布会上直接丢出这一王炸,马斯克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指出,特斯拉车型的价格(成本控制)达到燃油车的水平还需要三年时间,这与新一代动力电池全面投产的时间线一致。

届时,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加之不断完善的充电网络,特斯拉或将真正迎来一场屠宰燃油车的“狂欢”。留给燃油车企转型以及竞争对手追赶的时间,不多了。

告诉对手三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

三年,这是马斯克透露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看似仓促,相信许多人却对此深信不疑,毕竟“钢铁侠”的拿手好戏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消费者倍感惊喜,让对手变成热锅上的蚂蚁。

早在2017年,马斯克发布下一代电动跑车Roadster时,透露这款全电动超级跑车充一次电可行驶1000公里,震惊了电动 汽车 界。要知道,当年续航500km+已是全球顶尖水平。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数字也相当疯狂。

如今,三年过去了,这款“史上最快 汽车 ”虽然跳票至2022,但也再次印证了马斯克招牌式的疯狂绝非空穴来风,正稳步朝着自己的“1000公里续航里程”迈进。

因此,当马斯克将新一代动力电池投产的时间线定格在2023,便意味着续航突破1000km、售价仅17万元的特斯拉电动车将不再是梦,这对竞争对手尤其是传统车企而言,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这种打击不是一次性的,是循序渐进的,伴随着马斯克用“廉价特斯拉”轰炸消费市场、挤压对手空间、淘汰传统车企的整个过程,不可谓不残酷。如果说2020产销仅50W左右的特斯拉成功站上全球市值第一稍显牵强,那么马斯克的下一个目标或将通过500W甚至5000W的特斯拉打造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汽车 王国,并掀起一场新能源革命。

所以,你如果天真的认为马斯克仅仅是为了摆脱外部依赖、实现电池自由,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虽然拥有超长续航的动力电池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这足以让每一家车企高度紧张+警惕。目前电动 汽车 竞争如此激烈、市场需求尚未爆发的情况下,谁能抢先研发并生产出续航能力超强的电池,谁就取得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好在马斯克这次祭出的大招尚在打磨中,给了对手喘息的机会。这也是马斯克的一贯作风,敢于跟竞争对手玩“明牌”,高度自信的前提是极具前瞻性眼光和布局,和将之快速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而这,是复制粘贴不来的。

我们将如何应对?

市场的残酷在于优胜劣汰,与国籍或品牌无关。

自2019年特斯拉这条鲢鱼正式国产下线以来,自主 汽车 品牌尤其是新能源 汽车 品牌便屡屡上演“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的尴尬。同时也警示了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王婆”,消费者的回应才是最响亮的夸赞。

如今,特斯拉在纯电动 汽车 最核心且关键的动力电池部分再下一纸战书,自主车企能否顶住压力,在三年后一起决战“光明顶”,是我们每一位国人都十分关心的话题。

让人欣慰的是,宁德时代和广汽都宣布了各自最新的电池黑 科技 ,包括宁德时代的CTC技术(cell to chassis,即将电芯集成到底盘)和“无稀有金属电池”;广汽的新型硅负极材料技术等,都可以让电动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当然,各大传统 汽车 巨头也不会坐以待毙,丰田正在布局续航可达1000公里的新型氟离子电池黑 科技 ;大众也在研发自己的固态电池;让人意外的是,在德国当地时间7月22日至24日,3辆现代KONA EV(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分别完成了1026km、10241km、10187km的行驶距离,刷新了全球64kwh容量电池的续航里程纪录。虽然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封闭的道路环境完成的,与真实的用车环境有异,但也不得不承认现代 汽车 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

可以预见的是,按照目前每年100公里的续航提升速度,三年后的纯电动车市场将是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爆发点,也将是以中、美、日、欧为主导的纯电动 汽车 市场“世界大战”的开始。

考虑换车或购买新车的你,可以再等一等,因为三年后的 汽车 市场,或将是另一番与众不同的光景。

结语

1000公里只是一个数字,但突破这一续航高度的背后,是新能源 汽车 市场向动力电池高地刮起的一波又一波看不见的血雨腥风。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亦或 汽车 产业链上的辅助企业,谁能拿下这块小小的电池,谁就能掌握接下来企业发展的主动,孰胜孰负,我们都乐见一个欣欣向荣的结果。

1马斯克的含义 想要搞懂马斯克这句话的意思,就要看当时记者具体是如何提问的。当时记者问马斯克,怎样看待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的处境。这个问题有着特定的情境,那就是中国。要知道美国虽然是第一,但他们非常惧怕我国的发展

2马云究竟去了哪里 在我国的互联网领域,马云不能说是元老人物,但绝对是****,并且马云通过网络带给中国经济一次飞跃提升。

3马云与马斯克的不同 对比马云在互联网行业中的窘境,马斯克就是人们推崇的英雄。

马云、马斯克常说的“心流体验”,到底是什么?心流是什么样的感觉?你是否曾在做某事时沉浸其中?或许当时你正在跑步机上跑步,欢快的歌曲与你的步速完全一致;或许你正在画一幅画,你全神贯注于画笔的笔触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你很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如此专注于手头的任务,以至于沉浸其中,而在那一刻时间似乎都停止了。心理学家将这种体验称为心流,即人们感觉完全被吸引而专注于某项活动的一种主观状态。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所有的担忧、焦虑、承诺,甚至时间的流逝似乎都消失了。

当我们感知的技能水平(即自我效能感)与任务所需的能力相匹配时,最有可能发生心流。不是你的技能水平和任务要求相匹配就能产生心流,而是当你认为你把自己的能力发展到极限,达到最佳匹配时才能产生心流。对于中国乒乓球选手来说,打自己的队友比任何国外选手都难,因为他们太熟了。更何况像孙颖莎、王曼昱这对再熟悉不过的国乒队友,她们相互之间已无秘密可言。同为世界一流选手,对对方了如指掌,但是因为拥有同样的超高技术水平,又都拥有争鼎世界冠军的可能,所以,两位运动员的比赛可谓是棋逢对手,都达到了心流状态。

身为观众,在整个比赛中都是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为每一个好球鼓掌,为每一次精彩防守点赞。紧张、激动、兴奋、忘我,作为观众我们也达到了心流状态---自己预期的精彩比赛与现实达到了最佳匹配,并以最完美的结果呈现出来了。心流的感觉是一种有益于心理和生理的体验:专注而美好。在一件事情有多个选择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幻想一下,到底哪一个会给我带来心流的感觉?哪个才能是最佳结果呢?(最佳匹配才能有最佳结果)

马斯克相当于6个马云。

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美国、南非、加拿大三重国籍的企业家、工程师、发明家、慈善家,特斯拉(TESL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太阳城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推特首席执行官,美国神经连接公司(Neuralink)创始人、OpenAI联合创始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双专业。

个人经历:

1995年至2002年,马斯克与合伙人创办了Zip2和PayPal。2002年,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2004年,马斯克向特斯拉公司投资,并担任特斯拉董事长。2006年,马斯克投资创办了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2018年9月,卸任特斯拉董事长,但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

2021年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马斯克首次成为世界首富。10月,马斯克是福布斯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12月,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2021年度人物。2023年5月30日,埃隆·马斯克乘私人飞机到访中国。

近期随着马斯克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总有人喜欢拿马云与他做比较。有人说马斯克掌握着未来,马云只会捞中国人的钱等等,下面我们对这两个人做个对比,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马斯克幼年时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但是家庭却并不和睦,它出生自南非的白人家庭,在他九岁的时候父母离婚,由母亲一个人艰苦的养大,在校园经常遭受校园暴力,导致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然他的父亲给与了他优秀的基因,但是马斯克多次公开表示他的成功都来自于他母亲的培养。

而马云相比马斯克要幸运的多。马云的家庭很美好,是正常的中国式家庭,他的父亲一生都贡献给了浙江曲艺事业,在该领域奋斗了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曲艺工作和,但是这些对马云来说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却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家庭环境和熏陶。

马斯克对人类未来的愿景是宏伟的,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就目前来看,马斯克的处世态度和计划实施进度并非是遥不可及,天马行空的,但是相比当下社会来说,这种愿景还是有点太远了,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做法,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百姓喜欢马云而不是马斯克的原因,马云可以很切实地改善当下社会的民生问题,而马斯克的高科技未来愿景只能是被人们拿来高谈论阔而已,真正能参与的是世界级的佼佼者。

两个人曾经面对面对话,当马斯克谈完对探索火星科技的看法后,马云对马斯克说:我不关心探索外星的高科技,我更关心地球人的生活。现在,马斯克继续研发他的飞船等高科技,但马云等一帮互联网巨头把目光盯向了菜篮子,关注的仍是目前的民生问题。不可否认当下我们要改善生活还是得靠马云这些人,但是考虑到未来,也许马斯克的想法和高科技才是未来的民生问题。

一个是造就时代的人,另一是个时代造就的人。马斯克的初衷是让产品成本最低化,但是坐火箭这事人人皆可吗?特斯拉白菜价人人都能拥有吗?马斯克是一个神级别的勇者,他做了一般人不敢去尝试的事情,对社会及人类的价值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而马云的理想数的让人眼花缭乱,所涉及到的行业也是诸多五花八门,他旗下的项目与民生息息相关,马云的发展则是面面俱到、运筹帷幄典型的东方思维特征。

不论是西方国家的马斯克,还是东方的马云,毕竟所处环境不同,思想不同。但是就贡献来说,只要是能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就该被尊重,值得大家去学习,为新一代的人才做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39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