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主张一竹杆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不留。在管理学上这叫“晕轮效应”,例如:谈到东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东北人都豪爽。”谈到河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河南人都爱骗。”谈到日本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日本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东北人都豪爽吗?不一定!河南人都爱欺骗别人吗?不一定!日本人都坏吗?不一定。这些都是受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俗话的影响,是这句俗话的变异思维。最惨的就是男人,有句俗话“是猫就爱偷腥吃。”这句俗话实际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翻版。主张把天下所有男人形容成“种牛”,如果你不是“种牛”,那一定得找“老军医”看看
2、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中庸之道的产物,主张各打50大板,谁都不能说吃亏,谁都不能说占便宜。我在南京读大学那其间,学院规定:只要打架斗殴,一经核实,立即严肃处理,不管双方是哪一方的责任,都要受到处分。这样的校规制定者,就是受到大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严重影响。实际上,有些时候,一个巴掌是能拍响的,例如用这巴掌拍墙,拍桌子,拍马屁———不一定非要拍另外那只巴掌。“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仲裁方无能的表现,无法做到赏罚分明,只能和稀泥,做老好人,主张各退一步。例如上述那个校规,如果某同学打你,是否就被动等着挨打?打你还是轻的,例如媒体多次报道:某某在街上行走遭受到抢劫,你还能用“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吗?“一个巴掌拍不响”实际上就是保护“强盗”,打击“弱者”,向“恶势力”妥协。
3、 苍蝇不叮无缝蛋
苍蝇不叮无缝蛋是散播和加速散播谣言的有力“理论基础”。据《西部商报》2005年07月14日报道,余某和把某是邻居,在今年农历三月份,村子里传称把某强奸杨某。在谣言散播过程中,邻居余某相信“苍蝇不叮无缝蛋”,煽风点火,说把某一定是干了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四处散播。最后把某忍无可忍,竟然用菜刀将邻居家妇女余某的头砍下。看,这大俗话“苍蝇不叮无缝蛋”,不仅能害别人,还能害死相信这句话人的性命。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是成功者欺骗失败者的有力借口、谎言和工具。在机会面前,不可能是人人平等的。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给予具有某些掌握资源者的选择和回报。例如招聘,某公司打出招聘总经理的广告,对应聘者所要具有的条件列出若干。如果把总经理的职位看成一次机会,把看见这则消息的人视为“机会面前的人人”,表面上,大家都有相同的机会,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平等的机会。如:在条件上要求:硕士学位,大多数人就没有机会了;再要求:在同等岗位上工作8年以上,又有一些人掉头走了;再要求:在同行业内工作5年以上,恐怕所剩下的就那么几个了;再要求:年龄———这样的机会,怎么能用人人平等来诠释呢?一个市长的儿子和一个普通工人儿子站在同一个机会面前,他们能平等吗?
5、 人挪活,树挪死
“人挪活,树挪死”是目前“跳槽族”自我“鼓励”有力的理论支撑点。当在某个岗位上干得稍微不顺心的时候,一些人就开始想入非非。我的一个堂弟,在长春某名校做老师。几个月前,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助他把他“弄到”长春土地规划局去,被我拒绝了。他在做老师之前在区政府宣传部干过几年。“人挪活,树挪死”这句大俗话,实际上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逻辑推理。生活在城市,街道两旁的树都是挪来的,都活得好好的,所以说“树挪未必死”;人挪就活吗?也不一定,看见过很多在各单位之间跳来跳去的人,也很少看见“有所突破和提高”,相反,到是有很多踏踏实实在原来岗位上努力勤奋的人,做出了一点成绩,所以人挪也未必“活”。如果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去工作,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很难做出一番成绩的。
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经常看见一些官状模样的人,说话喜欢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捕风捉影:“对于最近单位传闻的咱单位内婚外恋问题,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停者往往不知所措,说谁呢?大家猜测不止。本来很安静的单位,一时间就会满城风雨,议论纷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是给没有“真凭实据”说话者找到杀人的“刀和枪”。
7、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通常是年长者对年轻人“不听话”的告诫。判断问题的对错,和年龄无关。扯上年龄,就是“拉上虎皮”,为自己的心虚鼓劲壮胆。如果年龄就是一切,那么一个学校的校长一定是该校年龄最大的;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一定是该公司最老的;一个国家的***一定都是百岁以上的老者———事实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笔者说这个,不是对长者的不尊重,只是实事求是地说,对待某个具体问题,谁的观念最接近“最优”,和年龄关系不大。“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对年轻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的亵渎,持有“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观念的人主张“论资排辈”。
8、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主张以地区为线,画出友谊的大门。中国警务报道,3月18日上午,南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将抓获的杀人犯罪嫌疑人谢应福移交给广州警方。据悉,谢应福为20万钱财,竟将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杀死。这里,就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了。近几年来,老乡谋害老乡的案件时有发生,网友们一定要保持警惕,即不能见到老乡就“不设防”,也不要一见老乡就“谈乡色变”。中国人,要抛开“地域亲热”,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去考证,老乡不是绿色通行证。
9、 各扫门前雪
“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主张圈地为牢,倡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几年几乎每个季度都有媒体报道,有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强暴了,而且围观者数众。这些围观的人实际上就是“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大俗话坚定的支持者。现在小偷猖獗、抢劫犯疯狂———不能说跟“各扫门前雪”的信奉无关。在“各扫门前雪”的大俗话前,“见义勇为”正在沦落
10、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庸特产。主张把交流情感、加强感情放到第一位,比赛输赢是次要的。真的能做到吗?不可能!比赛就是要分输赢的,就是要争第一的,否则比赛就成了形式主义和工具。比赛中的参与者人也无法体验比赛激烈对抗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观众也看不见比赛的激情和悬念。这样的比赛还能叫比赛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虚伪的代名词,实际各队在比赛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赛场上也是火药味十足,每一个运动员都打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幌子在干“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事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大俗话,特显出中国人虚伪、矫揉、造作的一面
谷地哈—蹲下 困觉—睡觉 夜来—昨天 前日—前天 稍—桶 旗号—很好 二半混 二超 半混 爷巴
和朋友吵架了,闹矛盾,跟他说第一句话的话,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个问题是什么可以解决下来,比如说问题在于你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主动认错。或者是给他一些台阶下,让朋友缓和。
吵架要找到问题的原因解决了就可以了呀,再说朋友之间存在一些小矛盾也是没有关系的,解决了以后依然是好朋友。但是这个第一句开口的话,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可以直接喊你的朋友某某某过来一起吃饭,我今天叫了一个外卖,这样的话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开场白。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朋友。然后让他跟你一起,这样话也是能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慢慢就可以重新和好了。
潍坊方言是汉语圈儿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经常将潍坊的方言土语与其它地方的方言及普通话进行比较,也就琢磨出它的一些道道儿。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外乎由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部分组成,当然方言也毫不例外。潍坊方言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在这三个方面都形成了它自己的特点。
从语音这个角度来看,潍坊方言声、韵母与调类都全,但是,某些语音虽然有实在的意义也被普遍地应用,却没有相应的词汇与之对应,如,“en”在潍坊方言中表示“你的”的意思,但在普通话中却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而且,在潍坊方言的语音中,调值普遍地被抬高了,变调也很利害,以致于很多音的音调都变成了去声,所以潍坊人说话叫人听起来有一种铿铿锵锵的感觉。
从语法这个角度来看,潍坊方言亦有自已的独到之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潍坊方言的词序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比如,“我不如他胖”这句话在潍坊方言中是“俺赶不上他胖”或者是“俺不yan他胖”;而普通话中的“行不行”在潍坊方言中则是“中啊吧”。
在词汇方面,潍坊方言的特殊性就更明显了,它有许多普通话和其它方言中所没有的词儿,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不能或缺的作用。在潍坊方言中有许多独到的名词,如,“蛤蟆蝌索子”指的是蝌蚪,“姐了龟儿”指的是蝉的幼虫,“檐眠乎子”指的是蝙蝠,对于布谷鸟,枣庄人叫“烧香摆供”,曲阜人叫“张三拐古”,临清人叫“光棍儿夺锄”,而潍坊人则叫“光棍多怵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上,醭指的是醋、酱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而在潍坊方言中,它却是指用在案板(切菜或和面等用的木板)上防止和上的面或正做的面食粘住的面粉。在潍坊就有一种饼中间夹着面醭,被称作邋遢饼。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字呢?在潍坊方言中,尘土就是醭的引申义,一个人邋里邋遢,指的是做事拖泥带水,走起路来不利落,背后醭土飞扬,这种情形就类似于吃邋遢饼,一边吃,一边从饼里向外掉面醭,所以叫它邋遢饼,就再好不过了。
潍坊方言中也有一些独特的动词。如,表达养育这个意思潍坊方言用的是把插、拉扯、养活这几个词语。在“en 娘把插你长得这么大,不容易啊”这句话中,把插就是这个意思。依赖这个词在潍坊方言中也经常用得着。在《汉语成语字典》中这个词条下有两项解释:①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②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割。但在潍坊方言中这个词根本不是这样,它指的是使人感到恶心的意思,如,“en爹竟说出了这种话,真依赖人”。潍坊方言中有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汇也很 有特点。比如用在形容词前边的“奇”指的是很、非常的意思。在潍坊人的日常生活中,“奇好”、“奇窝囊”、“奇俊”等等是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还有用在形容词后的,比如“不拉唧”,它表示的是程度的深浅,“酸不拉唧”就是有点酸的意思。潍坊方言也有一些特殊的代词,如“张”与“囊”,它们分别是这样与那样的合音,表示这样与那样的意思。而在别人夸奖你时,你说“囊好了”则表示如果是那样就好了的意思,这句话含有谦虚的意味。潍坊方言还有一些特殊的词缀,比如潍坊人表示上边儿、下边儿的意思用的是“上掰”、“下掰”这样的词汇,“掰”在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词缀。
当然潍坊方言是很丰富的,远远不只是我在这里所谈到的这些。潍坊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潍坊方言属于北方语言(普通话的基础)中齐鲁方言的一个分支,其本身还有细的分支,比如潍坊中部地区方言、青州方言、安丘方言、临朐方言等。
正如广东、福建一带的方言一样,潍坊方言也是大多来源于古代汉语。但潍坊方言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合音词:
张——这样。举例:张勃!= 就这样吧!
娘——那样。举例:娘不行!= 那不可以。
白——不要。举例:白吃生东西=不要吃生东西。
甭——不用。举例:甭去=不用去。
下面列举另外一些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潍坊方言,以供来潍朋友参考:
奇——很(城区)。举例:奇好=很好。
揍——做,打。举例:揍饭=做饭
揍戏——故意做给人看,装模作样
无弄——糊弄
老——骗。举例:白老人!=不要骗人!
耳——理(潍城)。举例:白耳他=不要理他。
母——没
母个——没有。
决——大骂
凶——脾气坏。多指男子。
扣——脾气暴躁,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多指女子
拔轱辘——摔跤,有时比喻双方动手。
抡皮捶——动手打架。
矢张——大惊小怪
草鸡毛——着急、惊慌失措
白瞪眼——没有办法、干着急、死去
俩眼蹬得一样大——没有办法
瞎——除了指眼睛看见,更多指东西变坏。
贝——白白地
顿——懂
刚——很
刚获——很多
害渴——口渴
孝纯——孝顺
耍儿——办法、招数、城府、能力。举例:没耍儿=没有实际能力。
街孩子——缺乏教养、不务正业的人。举例:街孩子耍儿=半无赖行为。
架儿——样子(贬义)、面目。举例:看你个架儿=看你那副样子!
癖儿——坏习惯
治不得——没有办法,解决不了,坚持不住
捞不着——得不到,做不成,没有时间。
龙过——有时间,有空。举例:我不龙过=我没有时间。
沾——太。举例:沾贱=太便宜
段——追赶(临朐)。
享着——很(安丘)。举例:享着好=很好
时间 节令
今们儿--今天 早晨--明天 后日--后天 外后儿--大后天 夜来---昨天 头晌--上午 白啊--白天 清清起来--早晨 下行--下午 晌午头里--中午 年五更--春节天亮前 年除儿--除夕 大尽--农历大月 小尽--农历小月
天文 地理
月明--月亮 月妈妈儿--月亮 刮拉--霹雳 雪巴拉子--霰雪 埝儿--地方 冻冻流子--冰锥 醭土--尘土 风嘎拉--逢风预兆的日月晕 雨嘎拉--下雨预兆的日晕 当街--街 油漆路--柏油路 邻十百家--邻居
农事 植物
上坡--到田野干农活 抓地--刨地 秧地瓜--栽地瓜秧 棒锤--玉米 婆婆腚--蒲公英 种石榴--石榴 洋柿子--西红柿 地蛋--土豆 剜苗子--间苗
动物
马虎--狼 檐片虎子--蝙蝠 长虫--蛇 蚁蛘--蚂蚁 叫咬子--蝈蝈 山草驴--(类似蝈蝈的蚂蚱,长翅,会飞) 扁对--鸭子 蝎虎子--壁虎 马批--水蛭 果早--蟑螂 破鞋底--百足虫 哈蟆果决子--蝌蚪 绝猪--专门交配的公猪 黄瓜多虫--布谷鸟
房舍 器物
当天井--院子 门垫提子--院门下的板 当门--室内地面 棉条--床单 饭屋--厨房 依北墙--院里的屏风墙 茅房儿--厕所 担杖--担水的扁担
人品 称谓 厮孩子--骂人 庄户--农民 家里--妻子 连梗--连襟 窑匠--建筑工 外头--丈夫 箍炉子--锔锅碗的 老爷--外祖父 带犊子--后妻带来的孩子 老娘--外祖母
身体 疾病
脖勒颈--后脖颈 脚脖子--脚踝 刺挠--疼痛的氧 页拉盖--额头 闹腮胡子--络腮胡子 眼弹子--眼珠子 发我--外伤发炎 痨病--肺病、气管炎 鼻子--鼻子、鼻涕 羊羔子疯--癫痫 长疙渣--结痂 火连疮--霍乱 锅腰子--驼背
服饰 饮食
围脖子--围巾 饽饽--圆形馒头 单饼 --烙的薄饼 面汤--面条 大油--猪油 包子--饺子 豆枕--枕头 糊民子--窝窝头 邓末子--用菜与豆面做的饭食
生活交往 红白事
饥困--饿了 闯门儿--串门儿 白公事--丧事 困觉--睡觉 打仗--吵架 切哈--躺下 老婆嘴--拨弄是非、背后议论人 五七--人死后35天的纪念 畜人,鲁人--骗人 林地--坟地 喜公事--结婚 百日--人死后100天的纪念
动作 性状
掴--用手触动 估堆着--蹲着 鼓拥--蠕动 拽--扔 木量--估计 烦气--讨厌 不糙--不错 歪快着--斜躺着 拔--把食物放在冷水里 烧包--骄傲
称代 方位 数量
恁--你们 当中间儿--中间 刚着伙--很多个 怎--咱们 上边儿--上边 张--这样 东边儿--东边 娘--那样 仨--三个 咋--怎么 几啊--什么时候
其他
刚--很、刚多(很多) 刚--极、非常、刚多(非常多) 险后啊--差一点儿 上--向、到、上前走,上济南 当不住--说不定 迭当的--来不及 啊
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中,最难处理的关系,当数两口子与双方父母及其兄弟姐妹的相处,这种关系处理的好与坏,势必会影响到夫妻感情。 前几日,在和几位好友聚会聊天的时候,大家又谈到了这个话题。我就说出了我和我丈夫在处理双方家庭关系时所坚持的原则。在这里,我把这些原则说与博友听,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是夫妻两人必须统一思想、意见一致。这是处理好双方家庭关系的关键,也是根本出发点。比如说,夫妻两个人中,男方上午告诉自己的父母,明天买台电磁炉给送过来,孝敬一下自己的爹娘,而女方下午就打电话给公婆,说:“我们没钱,不买了。”再比如说,女方的妹妹来借钱,女方答应借一万,而男方第二天却对女方的妹妹说不借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两口子都按照以上的方式去处理双方的家庭关系,不但会使其中一方在其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面前丢足面子,严重时还会把与他(或她)家里人的关系弄疆,同时还会使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争吵,甚至相互动手,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所以说,在对待双方家庭的问题上,夫妻两人必须统一思想、意见一致。 平日里,即使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没有和自己商量的情况下,答应了他(或她)家人什么事情,只要这件事情是自己的小家庭力所能及的,并且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自己此时应该给足丈夫(或妻子)面子,支持这件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你的丈夫(或妻子)肯定会从内心感激你,同时也会促进和融洽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不过,我建议:这样的事情做一次、两次就行了,千万不要做得太多,否则对方也会受不了你的。 总之,在答应自己家人一些要求(或者一些事情)之前,还是应该给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商量一下,征求对方的同意,这也是对他(或她)最起码的尊重。当然,这里所说的一些要求(或者一些事情),并不是指所有的要求和事情,需要我们把握好“度”的问题。 二、对夫妻双方来说,谁家的事谁出面。为什么说“谁家的事谁出面”呢?这就是所谓的“亲情不伤人”。走进婚姻的人,大多在自己婚前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可以说自己从小到大,在父母面前,不管是那一句话说错了,还是自己不小心说了一句自己不该说的话,而做父母的,都不会真正生自己孩子的气,跟自己的孩子去较真的,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彼此之间是不会伤感情的。所以说,同样的话,若是自己的儿女说的,父母会觉得没什么,若是换了儿媳(或者是女婿)来说,那肯定要生气的。俗话说得好:“婆媳是天敌”,特别是婆媳之间一些为难的事情,最好是由自己的老公出面去和婆婆说,一样的话,若是由她儿子来对她说,她会对她儿子说:“
”,若在气头上的时候,大不了还会骂她儿子几句。可是不管她嘴上怎么说,但她心里是不会真正生她自己儿子的气的,如果是换了儿媳妇对婆婆说,婆媳两个人修养不好的话,那是肯定要吵架的。 话又说过来,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谁家的事谁出面”,是大多数事情时遵循的原则,但有些事情,婆婆家的就需要儿媳妇出面,岳母家的就需要女婿来出面。所以说,对于平日遇到的家庭问题,自己要勤于分析,灵活运用。 三、即使是回绝父母及兄弟姐妹对自己家庭的要求或请求,说话也要婉转,有时善意的谎言也是非常必要的。象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自己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或者是说了一些白籽白瓤的话,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虽然自己说的这些话伤害不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亲情,可他们还是会难受上好长一阵子的。人毕竟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就连三岁的小孩子也一样,喜欢听好听的话,这可能是人的一种本性吧。所以说,平日里,在回绝父母及兄弟姐妹对自己的要求或请求时,说话一定要尽量婉转。有时候,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缓和矛盾、融洽与家人的关系,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在谁家,迁就谁。意思就是说,在女方家,做丈夫的,遇事要多让着妻子、多迁就着妻子;而在男方家,做妻子的,遇事要多让着丈夫、多迁就着丈夫。这一原则最适合两口子在外单过,只有在周末去看望一下双方父母的小夫妻。这样做,虽然双方都要委屈一会儿,但是在双方的父母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两口子在男方家的时候,做妻子的遇事若多迁就、多忍让一下丈夫,会让丈夫在他父母面前过足男子汉大丈夫的瘾,公公婆婆看着他们的儿子在媳妇面前不受气,肯定会打心眼里高兴。同样,在女方家的时候,做丈夫的如果对妻子言听计从,岳父岳母肯定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尽管他们表面上会佯装生气、去批评自己的女儿。这样做的结果是,会使双方父母都很高兴,也都很满意。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东北人吵架必说10句话有:
1、哎哟,还给你脸了不是!
2、有本事削我!
3、我去,给你能耐完了。
4、瞅啥 瞅你咋地!
5、插个尾巴就是猴。
6、你头上插个鸡毛掸子,没事包个狗皮毯子,近看像个铅笔杆子,远看像个铁皮铲子。
7、你这损色儿。
8、别一天跟狗蹦子似的。
9、你虎啊?
10、你傻啊,傻不傻啊,似不似傻啊?
11、你看他长的歪瓜裂枣那样儿!
12、一天天巨能扎哄,长的苛碜不说还跟欠儿登似的,没有消停时候!
走过人生春秋几十载,自己经历了很多,也目睹了周围很多青年男女的分分合合。从中总结出了有几句话在情侣之间千万别说,即使今后成了夫妻,也不要话,因为这些话最伤人。
一、我当初怎么选择了你
情侣之间最伤人的莫过于“我当初是怎么选择的你”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将是一段暴风骤雨般的对对方的控诉,这里有懊恼、悔恨和不甘心。而且这里控诉的多半都是男女的真实想法,但是很多都是很片面的。目的就是想把对方贬低的一无是处,集中发泄自己的不满。
一般这种说话在情侣中女生对男生说的概率非常高,多半是男女生活在一一段时间以后,女方发现男方没有刚开始时那么完美了。甚至有一些窝囊,这时的女生就会产生抱怨情绪,认为眼前的这个男生不能满足自己精神和物质的要求。听到这样的抱怨话的男生,多半是感觉无力和绝望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活成着女生想象中的样子。
二、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无论说这句话的是男方还是女方,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好象自己已经被对方踩到了脚底下 ,好象没有了自己对象都活不成的感觉。但是情侣之间相处的基础就是相互尊重,并且有事可以互相扶持,如要把自己的付出当成了对对方的施舍,想想另一半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不分手才怪呢。
这第二句和第一句恰恰相反,多半是男生对女生说的多,多发生在男女双方相处一段时间以后,男方发现女方其实是一个公主病极其严重、而且自身能力不强,还很喜欢粘人的女生,这给男方造成很大精神压力,男方也在多次帮助女方之后就产生了自高自大的情绪。在发生争吵的时候,经常用这句话来刺激女方,让她感到无地自容。但是男方自己也要自己想想,女生也是要尊严的,她们是可以小鸟依人围在你身边,那是因为爱你,需要你。你这么说摆明是不想再好好的一起玩耍了,那又何必再在乎你了呢。
三、我们分手吧
这种话在热恋男女当中也是会经常出现的词汇,很多男女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用此话来威胁对方,但是其实他们多半在内心当中并不一定真的想与对方彻底分开,只是恐吓下对方,让对方更加的珍惜自己。但是这句说真的不能长用呀,小心弄巧成拙。万一对方真的顺了你的愿 那可如何收场,其实看似无意的玩笑话,但是伤害力极强,为今后感情出问题埋下了隐患。
但其实这些伤人人话对于情侣们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双方什么话也不说,一直处于冷战状态,这才真正是要走到了分手的边缘了。因为所有的事只有沟通和交流,那怕是吵架双方都还有缓和的余地,如果双方连争吵的力量都没有了,那么只能说对彼此的忍耐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又方都已经到达了精疲力竭的程度。那这段感情真的要结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