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的民间艺术

陕北民俗的民间艺术,第1张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按陕北旧俗,秧歌一般闹到正月十五日之后就应该结束了,但现在有部分农村越闹越上劲,总要闹到正月二三十日之后才收场,此时的家什旧时由“纠首”(轮流差事,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二名,负责一年村内的公共事业),现在由专人来保管,俗称“压家什”。从此一年内除了有特殊情况外,谁也不能随便寻出来乱敲打,这样一年一度红火热闹的新春秧歌就此落下帷幕。 陕北民歌流传悠久,影响深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多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它的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矿激昂,奔放豪迈,悠扬动听,旋律简单,生动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心里活动中的诗歌式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反映了陕北人民各个时期心里活动和思想面貌的艺术表现,是黄土高原这个特定地域内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记录,是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直通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处。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唤起人们灵魂深处古老的沉淀,而又有永恒的的感情。

陕北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从形式上讲,有优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秧歌、酒曲、榆林小调、二人台及革命歌等;从内容上讲有诉苦的,有爱情的,有歌颂的,是人们中间土生土长的民歌,是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回音。各个时期的民歌都是各个时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陕北民歌人们又称为是“黄土之歌”

陕北——民歌的海洋‘民歌的世界。这一曲曲,一声声悠扬动听的的陕北民歌像奔腾的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它不仅经久不衰地在陕北这块神奇的田园中游荡,更会响彻中华大地、整个全球。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之一,它以清涧道情为主体,溶合了部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渗透了部分草原文化之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黄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陕北广为流传,农民尤为喜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吟唱随时可见,每逢春节之时弥甚遍地。

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之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陕北道情通过艺人们不断地加工提炼,形成了民间清唱形式的道情,被搬上了舞台。

陕北道情音乐优美,节奏明快,高亢雄浑,委婉清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真正地体现了黄土文化的本质。特别是清涧的道情在全国有着较高的声誉,因而清涧被人们称为是道情的“窝子”,在这“窝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有几刷刷(有本事)哩。很多评论家评论“清涧道情乐悠悠,男女老少都会吼,随口流唱不断头,尽情欢乐不知愁”。 大场子也叫“大秧歌”,古时也称转大套,它规模宏大,人员较多,是在过街及大广场等场合下进行的集体性歌舞表演活动,也是秧歌表演中最壮观,最热闹、最丰富、最有吸引力场面之一。

大秧歌无论新旧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则技巧精湛,舞姿优美;发挥一个“活”字,则要动作流利,身子灵活;强调一个“快”字,精神饱满、情绪欢快;做到一个“齐”字,则步调一致,动作整齐。这样会使整个场面生动活泼,狂欢矫健,情绪快乐,热闹非凡,给人民脑海里烁于一个美好的印象。 小场子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在大秧歌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独立性,在技巧上显得更加精湛;在情绪上显得更加饱满,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宠爱的,最喜欢的民间歌舞之一。

小场子有俩种:一种是“踢场子”,也称“掏场子”,另外一种是“打轻家什”,表演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大场子(大秧歌)扭完之后由演员围成一个“太阳圈”。然后再锣鼓家什及唢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整个场面文武结合,歌舞相配,这一招一式的献艺露技,深受人们的欢迎。

小场子也唱秧歌,踢场子叫场子秧歌,打轻家什叫回回秧歌,有多少让人大家都一起唱,有时外场的演员也帮助唱,新旧时代小场子秧歌有所不同。

腰鼓,鼓框用木质成长圆形,两端小腰部教粗,双面蒙皮,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腰鼓舞之用。

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表演时动作轻松活泼,愉快潇洒,幅度较小;武腰鼓表演时动作雄猛激烈,威状狂欢,幅度较大。

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

咚咚的战鼓声,呜呜的唢呐音。仿佛我们每个人又好像听到那刚劲豪放,地动山摇,耳中不息,催人振奋的腰鼓之声,它讲世世代代地回荡在陕北这块黄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蹩鼓也是陕北流传在民间中的一种鼓舞之一,它历史悠久,源创始于古代先民们队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与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原始功能日渐淡化,而其大众化、娱乐化、参与化更加明显,最终成为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一。

蹩(方言是跳蹦之意)鼓主要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洛川境内,鼓框同样用木质制成,并用红漆染面,鼓面用牛、驴、猪皮而蒙。,直径约2尺左右、高约1尺左右。

洛川是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洛川蹩鼓打响了国内、打红了世界,它先后接待了法国、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外来宾和港澳同胞,还参加了世界旅游节、国家和省艺术节、亚运会开幕仪式和建国55周年庆典等重大庆祝活动的表演,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 胸鼓也称“花鼓”,源于山西晋南一带,宋代后传于宜川,在表演的过程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在宜川一带广为流传,鼓手遍及全县,队伍十分庞大,在全国名气还不小。

宜川胸鼓曾多次获奖,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赞扬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为毛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

跑毛驴不仅“跑”红了黄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北京,“跑”出了国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源于皇帝时期,传说当时有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

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舞龙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珠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盘旋欢贯,一会儿猛冲直插,灵活奇巧,善于变幻,好似波翻浪涌,整个场面气势雄伟,热闹非凡,深受人们的喜欢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

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妖,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目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杆制成。

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旋不散……

吹唢呐着,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上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和电视剧作了唢呐配音。可见吹唢呐这古老流传下来的民间以后之花不尽在黄土高原上格外娇艳,源远流长,将会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吹红世界的天涯海角。

真是:黄河后浪推前浪,陕北唢呐显威壮,一代更比一代强,吹红祖国把世界闯。 陕北说书是古老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历史有机。传说在三皇时代就留下盲人说书,现在人们称三皇为说书人的祖师爷。

说书,属曲艺一种形式,说书人,民间又称“书匠”。

民间说书一般有安乐书和还原书两大类。安乐书其意大约是求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人口兴旺,四季发财,消灾免难,吉祥如意;还原书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之事,但没发生特大祸灾,其意是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给某神灵许下一两场(一场大约四至五万星,三炉香为一万星)书文给予回报。

陕北说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喜欢的一种文化活动,毛主席也很喜欢陕北说书,在延安期间曾听过著名说书人韩启祥的说书。同时它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激发感,民间有“说书唱戏劝人哩!”之说,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书匠的整顿、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下乡轮流宣传,不少地区还组织了专门的曲艺团,他们走乡入城,甚至出国演出。确实书匠艺人们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而那些迷信活动逐渐被破除。 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也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首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故事人物,贴在窗户或者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的作为礼品装饰或者刺绣花样之用。

陕北剪纸有着独特的传统风味,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陕北有不少的美术家对民间的剪纸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和介绍,使之有了更进一步新的发展。陕北剪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了大奖。安塞剪纸并集成大型画册,深受外宾的欢迎,1993年该县被国家文化部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陕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陕北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还用厚厚的黄土哺育了中国革命。陕北地区所拥有的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陕北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全面发现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其民俗文化资源势在必行。

一、民俗文化遗失严重

当今世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也不断推进现代化步伐,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文化生存环境受到冲击

千百年来,陕北人民在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土风情。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一些作为传统民俗文化载体的独特陕北地方语言、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而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陕北民间故事、陕北民歌等的听众已越来越少,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不再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宣泄爱与恨的感情寄托,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其技艺得保持与提高。另一方面,机械化、高科技取代了诸多效率低下的手工业操作,陕北民间手工艺也存在着艺人“老年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发展“迟钝化”的困境。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陕北民俗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化资源流失状况严重

陕北民俗文化自成体系,像“黄土”一样深厚,古老而质朴。陕北人民衣、食、住、行与众不同,生育、婚姻、丧葬等民俗也独具特色,除此之外,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有闹秧歌、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泥塑、刺绣、陕北民歌等。然而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及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陕北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稀薄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大量的民俗文化逐渐遗失和没落。如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的这种陕北传统装束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常见;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窑洞也逐渐被现代建筑所代替;其他婚丧嫁娶等习俗逐渐简化甚至消失;剪纸贴窗花这一习俗也越来越不被当地人所重视;还有近八成的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道情、神话故事、节日、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

(三)民俗文化人才缺失

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于2005年3月启动并实施,经过几年的调查、推荐和专家论证与评定、公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决定命名涉及说唱、 刺绣、舞蹈、年画、泥塑、剪纸、漆艺等方面的166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中陕北地区榆林市陕北民歌艺人王向荣、安塞腰鼓表演艺人高向成、安塞县剪纸艺人高金爱、安塞县剪纸艺人李秀芳、安塞县剪纸艺人薛玉芹荣膺此称号。此次实践我们有幸采访到李秀芳老人以及其他当地民俗文化作品纪念馆,感受到陕北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了解到当前陕北地区仍存在民间艺人稀缺、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后继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的窘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工程等在命名优秀传承人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民俗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队伍中来,并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人才队伍壮大才有发展持续稳定的后劲。

二、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着毋庸质疑的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陕北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保护意识不足的现状。

(一)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有待深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流行文化和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促使传统民俗文化和艺术越来越受到冷落,陕北传统民俗逐渐被淡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春节贴窗花(即剪纸)这一特色习俗即使在其产地安塞县也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问其原因大多数人简单地表示,因为没有人贴自己也不愿意贴。在调查问卷中“您平时关注传统文化吗?”一题,%表示非常关注,%一般关注,%很少关注,%不关注 ;“您对陕北的传统文化了解吗?”一题,%表示精通,%了解,%几乎不了解。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价值观等冲击让很多当地人也武断地认为民俗文化是落后的、土气的,人们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民俗文化传承危机愈加凸显

民俗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中断或消亡则难以再生。民俗文化是依赖市场需求而存在的文化现象,市场兴盛则民俗兴盛,市场消亡则与其相关的民俗消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根本转变,以及工业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和依存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失去其生存土壤。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不少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流失散逸。在“您认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的保护意识不足;政府保护措施的不足,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投入的保护资金太少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已被弱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外来文化也被不断输入。一些新的外来节日, 如: 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正在悄然兴起, 占据陕北的节日文化和经济市场,,而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已经渐渐削弱,传统节日文化的灵魂已在慢慢消失,如跳火节、送子娘娘节等已鲜有人知。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已慢慢失去了对传统节日的期盼与激动,特别是青少年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已知之甚少,如今包括陕北地区在内的年轻人很少能真正领会和掌握我们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礼仪和文化内涵了,节日的气氛已逐渐淡化。

三、民俗文化发展机制亟待完善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其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所构成。政府在大力发展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民间文化孕育的强大生命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民俗文化遗失严重、民间保护意识不足的背景下,政府应加强和完善陕北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机制,然而这一机制还不健全。

(一)尚未出台民俗文化立法保护措施

美国是文化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790年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日本确立文化立国后也相继颁布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日本文化产业战略》等政策法规,韩国更是形成了一套全面细致的法律体系,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有法可循,避免盲目操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立法,陕北地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也极为有限。由于我国的法律没有规定一个科学的评判文艺作品质量的标准,一些相关部门往往从本行业的利益或者社会形象出发,作品被改后带有浓厚的行业色彩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创作者的积极性却因此

受到束缚,许多民间艺术家感到压抑。文化市场表面上看是文化范畴,但归根结底属市场范畴,其运行机制仍然是市场机制。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去研究制定民俗文化保护立法及政策措施。

(二)民俗文化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地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三)政府政策资金投入不足

陕北文化立法不足,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一方面表现为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 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 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 民俗文化发展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扎根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好陕北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宣传,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对于充分展示陕北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扩大陕北的对外影响力,实现陕北地区跨越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好客的陕北人

 陕北人热情好客,历史悠久,全国闻名。

 无论怎样偏僻的山村,不管如何贫穷的人家,他们都十分看重人情门户。谁家慢待了客人,就会遭到亲邻的斥责。陕北人评价一个人的好赖,“人情门户”是重要指标,有时竟能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无论你日子过得怎么好,官当得多么大,只要没有“人情门户”,众人就看不起你,说你“关住门吃,开开门拉,像个牲口”。

 只要来了客人,无论是亲近的亲戚、生疏的乡邻、直接的朋友、间接的关系;也不管你是当官的、搬砖的、贺喜的、还是讨债的,只要一进门,他们都会紧接忙待,第一句话就是请你“炕上坐”。主人若正吃饭,立刻会把你让到最尊贵的地方,盛最好的饭给你;若不在饭时,男主人会把你让到炕头,一杯清茶给你端了过来,一根香烟递你手中,那一篮子绿的黄瓜、红的苹果、黄的土梨、紫的葡萄便放在了你的面前。在你和男主人拉话中,女主人则不声不响地给你做饭去了。不大功夫,一碗“剁荞面”或是“嫠白面”便满盘子满碗端了上来。

 陕北的婆姨们,一个个都有一手做饭的好本领。一种食品,她们能做出好多种花样;一样饭菜,她们能调出不同的味道。做面时,她们除了面揉的坚、擀的匀、剁的细和汤调的鲜,而且光那些辅助的小蒜、韭菜、酸菜、豆豉、辣子、柿子等小菜能放一盘子;油盅盅、酱碗碗、醋壶壶、蒜碟碟、盐钵钵、糖瓶瓶能摆一大堆,看了不由让人口胃大开,食欲大增。做肉时,大块炖的、小块烂的,一样样耐看,一样样可口。至于那些精心准备的年茶饭,红白喜事的“十三华”,那就更是酒店里吃不到,厨师们做不来。在你吃得津津有味时,千万别忘了看好自己的饭碗,因为主人生怕你不敢吃,趁你不备时给你碗里加饭哩,一加就不会少。如你不注意,一顿饭保管你吃得直不起腰。

 陕北人待客实诚,客人来了他们总是拣最好的饭菜做给客人吃,挑最好的碗筷让客人用。客人进了门,他们绝不会问你“吃了没有”,在他们看来,这叫“问客而杀鸡”,是客套话。淳朴的陕北人不屑于说客套话,不但自己不说,还反对别人说,谁这样做就笑话谁,看不起谁,甚至于蔑视谁,认为这种人“心空得朗朗的”,是“嘴儿匠”。做饭时,他们讲究“有吃的,有看的”。估计你能吃一碗,主人至少要准备两碗,宁可剩下,也不能让饭不够,饭不够了主人就会认为丢了人,传出去别人会笑话自己“比着屁股裁垫子”。

 陕北人待客吃饭,陪人也有讲究。一般情况,多选家里年纪最大的人来陪。男陪男,女陪女,家里人不方便,就请村里合适的人来陪。这不是做作,而是礼数,一表主人的诚心,二表对客人的尊重。

 陕北人居住分散,大村子几十户人家,小村子只有十几户甚至几户人家,且多为亲门户家。往往一个人到了一户人家,就成了全村人的客人。大家争着请,你得吃了一顿又一顿,吃过一家再一家。如果在正月里、节日时和来了特别尊贵客人的时候,请客就成了抢客,客人必须看好自己的衣袖,小心“袄袖袖被人扯烂了”。这种情况下,成年人不会出面,请客的大都是碎脑子娃娃。这不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是为了最早请到客人。

 往往客人在某一家吃饭,炕沿边就挤满了来请客的孩子们。他们眼巴巴地看着你吃,身子紧紧地靠着炕沿,生怕别的孩子挤在前边。客人刚放下饭碗,他们就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又拉又扯。大点的孩子抓住手使劲地拉,小点孩子抱住腿可劲地拖,像抢人一般。一旦客人被某一个人“抢”走,其余的孩子们就又紧跟着客人到了那家,又挤在炕沿前,眼巴巴地看你吃,准备着下一轮的“争抢”。

 每一次请客都会有急哭的孩子,男孩子躺在地下蹬着腿儿哭,女孩子缩在墙角捂着嘴儿哭。这种哭不好劝,你说,他不理;你拉,他不动,唯一的办法是客人跟着他走。只要一请到客人,他们就会破涕为笑,像跳兔一般,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如果把小孩子请客看成喜剧的话,成年人请客就显得沉重多了。没有小孩子的人家,不是光棍就寡妇,要么就是些没儿女的老人。他们总是在最后请,因为争不过那些孩子。他们跟着客人一家家走,但是不进门,男的坐在磨盘上抽烟,女的靠在院墙上纳鞋底,而老年人则坐在路上等,一边等一边揩着多泪的眼睛。这些人家的饭食都比较简单,做饭的过程却出奇地复杂,但客人在这里享受的尊重和敬意却一点也不比别处少。你会看见寡妇用树叶子当柴烧,烟熏得泪流满面;你会看到光棍“笨手笨脚”地做饭,认真到颤颤惊惊;你会看到孤单的老头给你端饭时那蹒跚的步态;你还会看到那无儿无女的老婆给你笑时那努力的表情。你会被那种浓浓的深情、拙拙的敬意所笼罩,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只觉得这是你的亲人,比亲人还要亲的亲人。

 在外界人的印象中,陕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尤其是喝酒十分粗野。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陕北人喝酒不但不粗野,而且文雅而有节制。他们喝酒不用杯,用盅;倒酒不用瓶,用壶;敬一杯酒有一种说法,看一次酒有一种讲究,你不喝觉得就不尽人意。人们所说的大碗喝酒,那是陕北人自酿的家造酒。在陕北农户中,每家至少都有一坛子家造酒,这是地地道道的纯粮食绿色食品。这种酒闻起来香,喝起来甜,但酒劲却很大,擦一根火柴能点着火,外来的客人一不注意就会被这种酒灌倒。这种酒一般是搭配白酒喝的,在客人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才上哩。

 只要一有酒摊场,那气氛就浓了。老汉端,老婆递,儿子敬,媳妇看,碎脑子娃娃变着法子劝。实在劝不下去了,男主人挽起胳膊和你划拳、打扛子,女主人则站在你面前亮开嗓子唱起了酒曲儿。喝着喝着,你就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所陶醉,不知什么时候,你已经醉得不知道你是谁了。这时候,女主人开始收拾酒摊场,男主人拿出平时舍不得盖的新被褥盖在你的身上,他们心里都乐滋滋的。乐什么呢?一是觉得把客人招待好了,二是认为客人比较实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热情待客习惯。

 吃钢咬铁的陕北人

 陕北人浑身都是特点,走路像冲锋,干活像打仗,说话像吵架,请人吃饭像绑架,但这都是些表面现象,最本质的特点在深层。

 陕北人做事“残火”。“做什么要像什么,打什么就得唱什么”,不做就罢了,一做就全力以赴,“宁叫牛挣死,不让马车翻”。做事前定得目标高,硬要“一百一”,不能“九十九”,“此处我若踩,三年不长草”!计划时“紧前不紧后”,计划一天走百里,晌午之前必走七十,担心有不测之变,意外之故。做事时“缠头大”,目标一定,时时在心,处处留意,看着看着就干开了,走着走着就跑开了。遇到困难时坚韧,九十九次退下来,一百零一次又冲上去,困难越大越顽强,身上在斗力,心里在斗气,“老子偏要争这口气”!

 陕北人耿直。和人初交往,你说一,我信一;你说二,我信二。你若要哄他,一回小看你,二回不理你,三回之后便“日死没活”追着打,昧了他的个猪娃子,骡驹子你也还不下!一旦认定你是朋友,不但一辈子不说分手话,儿女还把你叫“干大”。陕北人的处人格言是:“抬举别人一只牛犊,自己才能保住一个羊羔”。你有本事他四处夸,把你夸成一朵花;你有困难他全力帮,扶上马后还要送一程。你得意了,他不会主动到你面前来,一怕给你添麻烦,二怕你小看他。你若真的看不起他,他更看不起你,一有机会就让你下不了台,“狼吃山神爷”——一个个敢把皇帝拉下马。

 陕北人洒落。后生忧愁挖山崖,老汉忧愁唱道情,其他人的心里更是不担事,“穷快乐富忧愁,受苦的不唱怕干球”,“哪达出事哪达了”。看上去都穷得“干格嘣嘣”的,一出门都唱得“格哇哇”的,天塌自有地顶,绝不自己苦自己。他们爱幽默,喝了碗开水就了一根葱,还给别人夸口说吃了一道大菜名为“青龙过江”;就是寻吃讨饭起身了,也乐呵呵地说:“儿抱上、女背上,老婆拴在裤带上”。哪里有陕北人,那里就会有清格朗朗的笑声,亮格哇哇的歌喉。

 陕北人“抱团”。村里抱团,县里抱团,一出门更抱团。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只要一听出你有陕北口音,那脸色立马变了型,笑格嘻嘻和你亲;无论你当多大的官,一听你是陕北人,马上就拉近了距离,像亲兄弟一样真诚。这团抱得很过分,有时竟不认钱财只认人,甚至会只认老乡不顾理。自己人打了瓮,上下都有用,上面可接烟囱,下面能当尿盆。

 陕北人讲义气。他们重感情,好面子,宁折银钱不掉份。不管是哪里的人,到陕北农村吃饭不花钱,还把你当客人敬;如果你硬要按“市场规律”办,挣钱想在农家吃顿饭,不但保你没饭吃,吃亏的可能性也十分大:年轻人会斜了眼睛看你,以为你是“生葫芦”;年长的一定会质问你:“你把我当成了什么人?”

 陕北人“拿得稳”、不张扬。有十分能耐,最多说五分,甚至一分也不说。你夸他的孩子好,他会回答你:“这瞎东西一点也不争气”;你夸她长得俊,她会回答说:“丑得能疼起”;你夸他们脑子利索,他们总是说:“你别笑话了,我憨着哩”。这不是自卑,是机智,是内敛,是对自己要求高,是对问者有礼貌。真正的富汉看不出,“穿得烂、走得慢,腰里的票票常不断”,“门上挂的是毡片子,锅里蒸的是油卷子”;真正的能汉也看不出,猫着腰,缩着袖,迎面有人靠边走。小是非,你唾在他脸上也不逞恼,大是非,一言不合就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要知道陕北人怎样能吃钢,如何能咬铁,你最好到陕北住几天。

 陕北说媒人

 一进入农闲的冬季,陕北的说媒人就忙了,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大多嘴巧腿勤,德高眼明,能吃亏受气,没有这几样功夫,就做不了这个营生。因为,口才差的缺乏煸动性,腿脚懒的容易误时机,眼力差的茬隙对不好,威望低的说话没人听,怕吃亏的误不起闲功夫,没耐心的受不了夹板气,真正是“下三等营生,须由上三等人来做”。

 这些人很有特点,看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说媒人,还能感觉到这媒说到了什么地步。

 刚刚接受了委托的说媒人像侦察员,四出走动,到处打问。真正是“集集到,会会上”,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更是不请自到。出力帮忙不怕,凑份子随礼不怕,受人冷落不怕,只怕没人和他拉话。他们都拉话的高手,亲戚熟人不必说,就是八辈子也没见过的生人,拉不过三句就像知心朋友一样,把那掏心窝子的实话像流水似的说了出来。对方一高兴,说媒人就趁机而入,趁势而上,稳稳地进入了主题。

 他们的主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需要的而转移。假如接受了男方的委托就会打问谁家有未许配的姑娘,接受了女方的委托就打问哪里有未订婚的小伙。但这样单打一的不多,更多的时候则是姑娘小伙一齐打问,因为委托他的不是一家两家,男方女方都有。一旦打问到了目标,就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家人祖籍在哪里,舅家在何处;为人如何,做事怎样;祖宗几代都要问个清清楚楚,根根梢梢都得弄个明明白白。前者是了解他们的根底,后者则是了解他们的品行。了解根底的重点是看家族里有没有狐臭痞气,祖上是否吹过抬过;了解品行的重点是看家里有没有人做贼嫁汉,本人是否偷糜子掐谷穗。

 这一切都了解清楚了,侦察阶段就算完成,于是便“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先划出个大致轮廓,确立个基本范围,然后开始分头游说。

 进入游说阶段后他们又成了宣传员,成天起来不说别的,只管夸人。走到男方夸女方,走到女方夸男方,两家人到了一块就压在一块夸。见了家长夸他们门当户对,见了本人夸他们郎才女貌;对着女方说男方是打着灯笼也难寻的主,对着男方说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真正是模样好的夸标致,模样差的夸光景,模样和光景都不怎样就可着劲地夸根底、夸力气、夸能干、夸孝顺。直夸得两家都动了心,这才让两个青年见面。

 见面就是相亲,地点由事主和媒人商定。有的在女方家中,有的在集市庙会,有的在附近的饭馆,有的在朋友的家中,这得根据双方的路程和家庭情况决定。在女方家中见面时男方一般只去相亲的后生一人,但在其它地方两家的参与者就多了,有青年男女本人,有双方的父母双亲,有他们最信得过的亲人,但不论那一种情况都少不了媒人。

 见面的目的是相互看一看模样怎么样,听一听谈吐行不行,测一测智商高不高,品一品性格好不好;观察有没有口吃秃舌的毛病,细听是不是胡吹冒撂的主儿,估摸着未来的对象能耐城府究竟如何,了解对方的光景人缘到底怎样。看的人一个比一个认真,听的人一个比一个细心,生怕误过了一个细节而影响了自己或亲人终身。一旦当事男女都没有意见,两家的大人都觉得称心,媒人便要求两个青年互赠礼品结成“把柄”,两家大人确定订亲时日。

 所谓订亲,主要定的是“彩礼”多少。一般是女方家要得多,男方家给得少,媒人便在中间协调说合。遇上明理人,两家都称心结亲,谁多要点谁少给点便无所谓,但遇上了心狠的女方父母和抠门的男方家长,说媒人就难办了。先是两面说好话,四处落人情,直到把好话说尽还不管用时,就开始“霸王硬上弓”了。一面骂女方的父亲把女儿当东西卖,结了亲怎么见亲戚?另一面骂男方的父亲“羞先人”,不出钱跑来订的什么亲?一般情况下,两家的主事人都会让一让步,事情就成了。如果还不让步的,两个青年男女便出面说话了。姑娘央告未来的公公让一步,她父母养育她不容易,她可以在其他条件上降低标准去弥补;小伙总是劝说父亲多出一点,欠下的债务他将来自己挣钱来还。这时候,谁再不同意简直就是不通人情了。

 话最难说的,就是到了贺喜结婚前的“议话”(临办理结婚手续前双方家长和媒人一块协商新人结婚所需事宜)时。这时候出难题的不是别人,而是新娘子本人。她们个个狮子大张口,什么时新要什么,什么昂贵要什么。年代早一点的要手表电器,年代稍迟一点的要金银首饰,后来就变成了窑洞摩托,到今天就成了小车楼房。她们这样做的背景很复杂,很多时候还不是她们的本意。有的是父母给出的主意,有的是姐姐嫂嫂作的高参,更离奇还有新郎在背后作怪——越是男方弟兄多的,这种情况就越容易出现。为啥呢?两人都为将来的小家庭占哩。这种情况最能考验说媒人,不但考验他的智慧,还能考验他的悍性。硬正一点的说媒人能镇得住两家,发一通火就能了事;没经验或没本事的说媒人就惨了,像捻线陀一样在两边来回飞奔,真正是“两疙瘩石头夹一疙瘩肉”,不知要受多少闲气。

 说媒人最风光的时候,就是结婚贺喜的那一天。这一天,女方请了男方请,双方对他都客气。客是头号客,礼是主收礼(只记礼不收钱),席是头蓬席,位是主桌位,人人说好话,处处受抬举。总管夸奖他:青山跑出一条路,一对姻缘说成就,事主准备的被面喜酒你得收;事主感激他:给孩子找到了好头主,给大人结下了好亲戚,这猪蹄羊腿和年茶饭是点小心意;而赶事来的众亲戚则称赞他眼力高、口才好,这么合适的亲事让你给说成了。

 可惜这种风光总是很短暂。男女双方婚后的日子过好了,没有人能记得媒人;但日子过得不好了,首先抱怨的就是他: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说媒人那张嘴。懂事一点虽然心里抱怨但嘴里不说,碰上那些糊涂婆姨,只要和家人一争吵,第一个节目就是骂媒人,先人祖宗地骂。这种事不但近年有,自古就不少见,陕北民歌中有许多骂媒人的曲目就是最好的证据。

 尽管如此,那些说媒人还是乐此不疲,“见亲事说成,见官司说散”,这千百年留下的传统美德只能靠他们延续。

1、陕北人豪爽

陕北人大多比较豪爽,性格有点大大咧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很在乎,陕北人是比较大气的,一般小事不会计较。

2、陕北人传统保守

陕北人有着中国传统的矜持、保守的特点,这说明陕北人很是朴实与可靠。

“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

夕阳的余晖照映着村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一位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的陕北老汉,扛着农具赶着老牛,从田地里耕作归来。山梁梁上有人唱起了壮美的信天游,曲调悠扬高亢、粗扩奔放的信天游,在那贫瘠苍莽、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 黄土高原 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 榆林市 和 延安市 。陕北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文化交融的“绳结区域”。在陕北形成了以 秦 汉 文化为主体,融合了部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

塞上明珠--榆林

下午,我们从西安乘上车,一路沿着210国道北上,过了黄陵后,天色便渐渐黑了。西安到榆林距离600公里,长途卧铺大巴每天下午自西安发车,途中不再上乘客,次日天亮到榆林。乘坐卧铺大巴方便快捷,旅途可以睡觉休息,一觉起来到达目的地,不耽搁办事。不像长途公共汽车,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延安还要找旅店歇息一个晚上,旅途要多走上一整天。

到绥德、米脂后,天色渐渐亮了。透过车窗向外望去,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雄壮苍凉,那数不清的山梁,形态各异,百态千姿!但无定河流域,却是溪流纵横、水田密布,阡陌交错的农田周边,是一排排整齐的网状防风护林带。浓郁而独有的边塞文化和如诗如画的大漠风情让人难以忘怀。

榆林,称榆阳,古为上郡地,有“小北京”之美誉,依大漠,踞高原,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自商武丁北伐鬼方三年以来,一直是我国民族争战古战场的前哨要地,明成化年间设榆林卫,筑卫城,为长城九边重镇之一。现在榆林有公路北通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通山西,西至宁夏,南达关中,来往方便。这里仍是陕北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城北约5公里有镇北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了保护蒙汉交易市场而建立的。台高四层,周长130米,面积5O50平方米,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墩台。东连长城,环绕红山,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巍峙于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之边,俨然是一座巨大屏障。登临台顶眺望,榆林城景,尽收眼下。

离镇北台西不远,沿清水河岸有名胜 红石峡 ,由 红砂岩 构成,故名。两侧岩壁势如刀削,高10余米.凿石为窟,共44窟。据碑石记载,此处曾是宋元间一所名刹,叫红山寺,系由西夏二国王的陵墓建成。随着历史的变迁,今人称之红石峡。 石壁 上有许多古人题字题词。几百年来,红石峡曾名冠边塞,不少达官文人来到榆林,必先到这里吟诗作赋,偶有佳句丽章,便把它镌刻在石崖上。现为众人喜爱的游览胜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榆林还是县级市。榆溪河由北向南从城市中间穿过,城市主要街道就是一条老街,一水儿的青砖石板路,街上大都是明清建筑。主干道是条三里长街,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 文昌阁 、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六座楼阁,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背街小巷是一座座青砖砌筑的四合院。自明代中叶以来,文官武将、边商富贾和手工业者云集,长街短巷、高墙低檐的四合院便成为各阶层人士聚居的处所。榆林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据查,榆林城四合院有1000多座,可惜缺少文物保护意识,或被拆除,或成了大杂院。

二道街还未完全建成,西沙那片还是棚户区。市内最大的企业是榆林第二毛纺厂,榆林毛毯、羊毛防寒服质优价廉、驰名天下;最知名的学校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名校,——榆林中学,是陕西省首批确定的十五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最甜不过桃花水。据说女子饮用普惠泉水后肌肤细腻、面若桃花,女美而妇丽。榆林的桃花水豆腐,自带的清香味道竟比肉还好吃。据说可以秤钩;最热闹的地方是南门外,榆林地区运输公司门前,人声鼎沸,叫卖声,吆喝声,吵架声混杂在一起,自行车、汽车、毛驴车熙熙攘攘,来来往往。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貌特征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南部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西南部白于山区是梁状低山丘陵区。昔日榆林每年春天黄沙漫天,“柳桂湾,刮起了风,刮得白天点上灯,刮得喜鹊丧了命,刮得毛驴掉沟中,刮得磨盘翻烧饼。”榆林城曾被迫3次南迁,也曾发生数次“沙漫城垣,紧急排除”的事例,风沙甚于战祸,使城中百姓惶恐不安。

街道边上便是黄沙,脚踩上去绵绵无力。上街道走上一圈,飞扬起来的黄沙扑在衣服上,灌进鞋袜里,“咯吱咯吱”弄得浑身很不舒服。但不像黄土那样,沾上了就不易掸落。我找了辆自行车骑行,在沙地骑行很是费力,没骑多远便歪歪扭扭地倒下了,扶起来再骑,再摔倒。城市西郊,是人工栽植的成片的樟子松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黄沙梁,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绿色的沙柳、沙蒿。

自上世纪50年底末起,榆林政府和人民已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在沙漠的腹地种植万亩以上的成片林地,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如今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已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治沙面积5000万亩,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毛乌素沙漠植被覆盖率已达30%。榆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3%,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改善了全市的投资环境,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区域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陕北农村--佳县马家沟

在南门外,我们坐上去佳县的班车。小妹裹上了头巾,包的严严实实,扭过头莞尔一笑:“姐夫,这儿风沙可大了。”沿榆佳公路,过了青云寺后、然后顺着佳芦河畔,经过刘千河、方塌,约30公里路程,走了一个小时,最后到了王家砭。

王家贬镇,山川相连,交通便利,据六乡镇中心位置,是农副产品集散地,自古商贾云集,被称为佳县的“白菜心”。王家砭境内河道平坦、川塌地成片,水资源丰富,佳芦河水为两岸灌溉提供了方便。 境内王家砭中学是佳县重点中学之一。

在王家砭没有停留,我们又搭上通往刘国具乡的村村通班车。说是村村通班车,其实是辆破旧的中吉普车,车厢里坐得满满当当,还有只老山羊,——附近赶集的农民把羊也牵上了车。吉普车沿着山路飞快地奔跑了起来,一路黑烟,一路颠簸,尘土飞扬。约半个小时,到了康崖窑村我们下车,接下来的路程要步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站在陕北高高的山峦上,举目放眼望去,一道道沟沟梁梁、一座座山山卯卯,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旷世原野,粗犷苍凉。大路旁边的沙地里,以梭梭草、沙柳、沙蒿、骆驼刺居多,乔木主要有胡杨、柳树、榆树。在沙地植物间的空隙,是斑斑驳驳的黄沙。风起了,黄沙滚滚,睁不开眼,砂砾打在脸上麻麻的痛。山峦上隔不多远,便突兀着一个小土丘,或者叫墩台,这是古代军事用途的烽火台。多建于北宋时期,为防御西夏、辽入侵而建,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前方不远处的山坳里,便是此行目的地——刘国具乡马家沟村。村子不是很大,也就百十户人家,全村都姓马。马家沟离刘国具30多里,倒是和王家砭镇连畔种地,人们跟集赶会也是到王家砭。依照“逐水而居,依山而筑。”原则,人们在沟道南坡向阳地方圈起了窑洞,一排排石砌窑洞高高低低,略呈台阶式布置,倒也错落有致。一进村是马家沟小学,一个不大的院子,建有三孔石窑洞,一圈低矮的用石头垒起来的院墙,简易栅栏大门几乎从不上锁。离学校不远处是座简易的龙王庙,村后边有座土地庙,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开雨水。“村村有庙宇,家家有神龛”,是陕北所有县市的共有特征,马家沟也不例外。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一院窑洞一般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窑为正窑。半圆形的窗棂贴上白格生生的窗纸,红格艳艳的窗花,窑内锅台用清油和鸡蛋皮皮砌成花朵,炕上有花花绿绿的炕围子,铺着白净的秸秸皮席子,再铺上羊毛毡,柜子、箱子、米囤,摆放有序。“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在炕上坐。”陕北的男人和女人就住在这样温馨的窑洞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欢女爱、繁衍生息,一片生机盎然。

沟底有条不知名的小河,河边有水井、山泉,清冽甘甜。陕北人和关中习俗大有不同,家里来客,先端上自家腌制的酒枣、卤水炒制的南瓜子、葵花子,再盛上碗小米粥。这儿没有喝茶习惯,给客人不提供茶水。口渴了,随手拿起水瓢,到水缸里舀一瓢饮。农村人大多食用猪油,不吃辣椒,少有醋,喜欢吃杂粮、大烩菜,猪肉烩粉条人人喜爱。

村庄周围的山梁梁上是农民的土地。主要种植谷米、高粱、玉米、荞麦、绿豆等,经济类作物有马铃薯和葵花。尤其适宜种植马铃薯,沙土地土质疏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平均亩产1600公斤至3000公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农村的女人们经常说,离了蛮蛮(马铃薯),就不会做饭了。这里出产的马铃薯外皮光洁,色泽艳雅,个大肉肥,质地细致,含淀粉较高,深受当地农民喜爱。每年秋季收获的马铃薯也不拉回家,就近储藏在路边的菜窖里。“不会丢,没人去偷。”妻说。还有大红枣,佳县红枣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被称为“中国红枣之乡”。各家在门前、涧畔,或沟边、山卯,都栽上了枣树,漫山遍野,到处可见。人们上地、或牧羊时,捎带着就栽植十几颗枣树,家家都有十几亩枣园。

陕北过年最有年味。几乎家家都搭有“火塔塔”,除夕点燃,彻夜燃烧,孩子们也都围着“火塔塔”嬉戏玩耍。街上各家商号都要搭起丈余高的大火塔,人们围着火塔扭秧歌。 陕北人 闹秧歌 ,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过后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压了锣鼓五音。由于当地 煤炭质量 好,又有 柴木 助燃,所以在正十五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在 伞头 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 唢呐 ,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特别是伞头的即兴表演、对唱,非常好看。

春节过后,孩子们开始上学了,家里的男人也要出外务工,地里的庄稼就靠女人务弄。男人走后,女人们独自扛起犁铧,赶着毛驴上山,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复一年地轮回。一头毛驴、一把镢头和一个女人,在山峁峁上把平静的高原搞得黄土飞扬。这里种地苦,苦在山地路也崎岖,苦在使不上机械,全靠人力。一片山坡连着一片山坡,一座峁子连着一座峁子,干不完的活,望不尽的地。她们上山背柴、下河挑水、推磨子压豆腐,整日在黄山沟梁间穿梭,整日在屋里院外忙碌。她们就像黄土高原背洼洼上鲜艳的山丹丹花,给单调的黄土高原带来一道夺目靓丽的风景。

这儿的人们爱唱歌,无论是苦还是甜,不管是开心还是郁闷;“陕北人都会几句信天游,扭一段大秧歌。”妻说。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轻易能听得到。关中的秦腔唱腔宽音大桑、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狂朴实之感;陕北的民歌却是像黄河水酿成的老烧酒,品上一口,立刻就会醉上心头。两者燕瘦环肥,各有所长。信天游里有蓝天的味儿,有黄土的味儿,还有浓浓的陕北人情味儿。信天游是黄土地上的天籁之音,是陕北人心底里生出的山丹丹。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你开了另一扇窗。”2005年国家在王家砭到马家沟的黄沙梁上,勘探发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岩盐资源。借着富足的岩盐资源,国家设立了省级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新建设的榆佳高速、神佳高速在这里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8家,到处都是一片热火繁忙的景象。

大部分土地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陕北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搬出世代居住的马家沟,在交通方便的沙峁梁上圈起了新窑洞;通过人蓄饮水工程,把沟底的井水打上了新居民点,水泥路也通道了村里。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力,在家门口的工业园区上了班。每到黄昏,下班回来的年轻后生和婆姨女子们,聚集在村中心的文化广场,热热闹闹地跳起了广场舞、扭起了大秧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秦腔,皮影戏,陕北民歌,华阴老腔,宝鸡社火脸谱,安塞腰鼓,绥米唢呐,剪纸,陕西八大怪(1板凳不坐蹲起来;2房子一边盖;3姑娘不对外;4帕帕头上盖;5面条宽的像裤带;6锅盔像锅盖;7油泼辣子一道菜;8秦腔不唱吼起来)陕北秧歌。

西安的特色风俗

西安的特色风俗,很多人对于陕西还是比较喜欢的,而且陕西省民俗文化民俗和文化,有时候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在你家楼下唱着你听不懂但又觉得厉害的旋律的大爷就是汉调二簧的爱好者甚至从业者。下面了解西安的特色风俗及相关资料。

西安的特色风俗1

1、吃五豆。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

2、四色礼。四色礼也称四样礼,是西安地区比较讲究的一种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譬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及其它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礼品回送,如鞋、袜、钢笔、笔记本等,让男方捎回。

3、民间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4、五毒图案。五毒图案是西安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辟邪图案。关中人认为,蝎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种动物是最毒的动物,俗称“五毒”。人们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绣制五毒图,对伤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约。

5、过年蒸花馍,按照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开始蒸花馍,让再普通不过的麦面馒头,摇身一变,成为工艺品。

扩展资料:

西安历史文化特色:

1、方言:

关中话,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

2、戏剧: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3、绘画:

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钟馗故里钟馗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的特色风俗2

1、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陕北榆林地区的曲艺唱曲形式,相传由明代驻扎在榆林一带的军官蓄养的歌伎从江南带来,后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当地方言演唱并吸收化用了当地的民歌小调,丰富完善为今天的曲艺品种。

2、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

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3、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

4、宜君农民画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历经了新旧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魏、唐、宋几个文化发展热潮时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形成了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宜君农民画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

5、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西安的特色风俗3

西安人最爱吃什么菜

1、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泡馍味道厚重,回味无穷,外观豪放简单,内在却精致复杂。充分体现了陕西人既保守,又开放;既粗犷,又心灵手巧;既老实,又圆滑;既吃苦耐劳,又懂得享受的生活态度。

2、酸汤水饺

酸汤水饺,顾名思义,贵在酸汤。但饺子也是好的。猪肉馅,羊肉馅,海鲜馅,都有,以羊肉馅最受欢迎。一般手工制作,现捏现卖。讲究馅大皮薄肉多。基本是一个肉丸子。捏时双手合拢,两个大拇指往里一挤,使饺子呈带花边的疙瘩状。所以也有叫羊肉疙瘩、猪肉疙瘩的。

酸汤调制独特,味道鲜美酸香,耐人品尝、

西安城里,卖酸汤水饺的跟兰州城里卖兰州拉面的一样多。外地人只要在大街小巷一转,就看得见,也 闻得着。许多卖酸汤水饺的都有招牌,即使只用红白纸写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却个头很大,所以看得见。即使没有招牌,大多把下水饺的开水锅放在店门口,还往往另有一口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酸辣汤锅,所以既看得见,也闻得着。

3、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汉族特色食物之一。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肉夹馍是陕西著名小吃。

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这是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引人垂涎。

肉夹馍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松脆,其内绵软的白吉馍。满嘴香醇可口的腊汁肉和白吉馍的诱人味道,不由你不满口生津,真是人生一乐。

4、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是以羊腩肉为主要食材的一道菜品,是陕西地区汉族著名的传统小吃,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原同州府治朝邑县),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水盆羊肉最为有名,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最为悠久,并于2016年1月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盆羊肉主要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最有名的属于蒲城县。其次有渭南市,澄城县,三原县等。 水盆羊肉是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

陕西人食用水盆羊肉时,多配用烧饼同吃,佐以鲜大蒜、辣酱或糖蒜,可以把馍泡入汤中一碗连吃带喝,也可以吃一口馍喝口汤,最为地道的陕西省大荔县的水盆羊肉是用一种月牙烧饼搭配吃的,一碗羊肉配两个烧饼,把肥瘦相间的羊肉片夹在刚打出来的一个月牙烧饼中,另一个烧饼则泡入羊肉汤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20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