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邻居之间的矛盾,邻居骂我了,我打了他两耳光,我需要负什么责任?

因为邻居之间的矛盾,邻居骂我了,我打了他两耳光,我需要负什么责任?,第1张

  一、对方骂人有责任: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对方当着众人的面前辱骂你,已经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也就是说在该事件中对方也具有侵权行为,也是有过错的!

  二、对方有过错,可以减轻你的责任:

  《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三、你打人也是不对的,但是伤害的程度要根据伤情鉴定来确定。

  如果没什么伤害,你需要赔礼道歉或者适当赔偿一下(精神安慰);如果造成了轻微的伤害,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即进行罚款和拘留。但对方如果报警,你一样可以将对方的侵权事实如实向公安机关说明,建议说明之前收集相关证据,在和对方协商时如果能协商最好,如果对方执意要求公安拘留你,你可以告知对方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你可以起诉到法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样的追究她的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法》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在没有搞清楚伤情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是不会贸然采取强制措施,就算是采取治安处理的行政处罚,也要确定伤情后才能采取。这件事应该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现实处理当中一般调解赔偿了,不会再采取强制或行政处罚措施。如果调解不成,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作出治安处理。你也可以向公安方面说明对方的过错。另外,这种公安处理没有达成调解的,也可以到法院诉讼解决,这样从侵权角度来看,对方有过错,你承担的赔偿责任可以小一些。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邻居之间如果发生矛盾,一定要相互好好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我觉得我会和他好好说。

第一,多学会理解他人。当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最好是要学会理解他人,如果对方个性是比较阳光开朗。

那么我们也不必太严肃,而如果对方是比较认真的性格,那么我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要认真仔细的交流。

如果对方是不太认识的朋友,最好是保持尊重适当的交流日常话题。

第二适当的保持沉默和尊重他人在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要多向他人请教,交流时要尊重他人不要滔滔不绝,而是要学会保持沉默,让对方多表述他们的意见,在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要急于表达更应该学会认真去倾听,给人一种谦虚认真学习的态度。

第三多交流对方感兴趣积极话题与人交流时,每个人都喜欢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喜欢向别人表述自己擅长的知识,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了解和倾听他人意见,这样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感觉到与你交流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多理解和尊重,而多交流对方的专长知识,恰恰就是在了解对方,与对方有共同语言。

第四学会谦虚而认真的倾听与人交流,很有必要学会认真仔细的倾听,不要去打断他人说话,多一些耐心去倾听,这样做到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方式才能体现出我们的真诚和谦虚有礼,从而才会收获到真正的友谊。

第五要学会赞美他人。

赞美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认可对方的表现,当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别人表达的意见我们如果可以适当的表示赞美,这无疑是给对方一种尊重和认可的感受,对方也会非常赞同我们的理解与尊重,同时对方也会对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有效促进交流的愉快和顺畅。

第六,要相互包容对方。人与人之间相处,一定要相互之间包容。千万不要斤斤计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诽谤罪对犯罪情节有要求,必须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本罪。邻居吵架骂对方是小偷这一行为难以认定为情节严重,不能认定为诽谤罪。如果该邻居经常辱骂对方小偷并造成一定影响,可以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侵权之诉),而非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面对他人的诽谤,应该主动站出来,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如果情节一般,可以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向警方报警,要求司法部门介入,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60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