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婚嫁习俗

藏族婚嫁习俗,第1张

藏族的婚嫁习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新婚俗是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择婚

过去西藏贵族家庭的子女,男孩到了16岁,女孩14岁至15岁时,父母们便开始考虑他们的婚姻,选定配婚对象。首先要为子女暗地选好几家与自己家族地位相当的姑娘或男子后,一般是先委派家族里的强佐(即管家)作为主人的代表,带上缎绸、藏银、食物及哈达等礼品前去已择定的某个家族提亲,并请求告知家府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其家族同意作候选亲事,便会很乐意地告知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以子女已经定好亲事或不愿过早让子女结婚等为理由来婉言谢绝。当强佐(管家)获得对方的属相和元素后,家族要请高僧占卜,看与谁结缘合适。

求婚和定婚

经高僧择定与谁结缘后,便由家族内品位最高的兄弟或舅舅带上丰盛的彩礼和清单,前往择定的家族求亲。送礼谈妥后,再请高僧占卜,择出订婚吉日。

订婚这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和丰厚的礼物,女方要准备好茶酒饭等,盛情款待。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求婚之家献上礼物,特别向家母送上一块"帮典",用来作为母亲养育女儿之"奶钱"。之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放在高脚盘内,由证人高声朗读,另一证人认真核对。念毕,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婚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向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举行订婚仪式时,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女方家宴请宾客,欢聚一天;傍晚男方家人离开时,女方家庭向每个来客献一条哈达。

举行婚礼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起程,领队的应是属相最好的(一般都请星相师),他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拿着九宫八卦图,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娘家随侍新娘出嫁的随从。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娘则要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成"卐"符号。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新娘到夫家门前,先喝3口酥油茶再下马,脚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叶的地上。新郎母亲提着一桶牛奶欢迎新娘。新娘用左手中指浸奶水,向天弹洒几点,表示感谢神灵后,由新郎给新娘献上哈达,方能迎新娘进门。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互送礼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也献哈达、送礼品,以表示祝福。然后把一对新人引上房屋顶层,由喇嘛诵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当屋顶竖立起一杆经幡时,新娘家的代表即庄严地宣布:从此,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婚礼一般都要举行5至15天,这要根据家族经济状况来决定。在举行婚礼的几天里,也有特别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包下婚礼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婚礼的几天里都请有专人跳藏戏唱歌助兴。

婚后

婚后的第1天,新娘与新郎要很早起床,在守护家神前拜神祈祷。婚后第1月,新娘不得入公婆的住房,1个月后,公婆正式召见新婚夫妇,从此新娘就随便出入公婆住房了。

新婚满3个月或6个月后,新娘(或新郎)得偕同配偶返回自己家族小住一段时间,时间必须经高僧择定吉日,并通知女方(或男方)家族作迎接准备。回门的当天,新婚夫妇与父母一同带上随仆及丰盛的礼品前往,女方(或男方)家族要在宅院门前也要画好"永仲"摆设各种谷物、茶叶等生活用品迎接。一般父母在家等候,派强佐在宅院外迎接入室内,两家父母互献哈达,敬酥油茶和"切玛",并相互祝贺。新娘和新郎要在家族护法神前祈拜祷告。至此,婚配的全部过程即告结束。

藏族旧婚俗

旧西藏,婚姻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尤其是女子,往往到夫家还不知夫婿的面容怎样。解放后,多为自主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旧式婚姻,有许多约束,也就有不合理的地方,列举如下。

一是贵贱不能联姻。以往,十分注意门当户对,不能随便娶你意中的人。考虑对象,第一是地位、财富,次之才考虑品行和仪貌。那时,贵族的子女可以互相通婚,富有的人与穷人是绝对不能相爱的,农奴的子女当然不可能和领主结婚。

二是迷信的约束。说亲之前,先要献哈达讨对方值年属相,再把属相带到活佛或专事历算的人那里卜算,看看相合还是相克,如有缘份,方能订婚。若是相克,男女双方再愿意,父母也是不能同意的。

三是作为普通农奴,恋爱结婚得受自家领主的约束,主人不同意,农奴便不能结婚。一般是同一领主的农奴结婚还容易,主人尚可同意;而不同领主的农奴结婚,就关系到农奴的增减,得征求双方头人同意后,才征求父母同意,确实难上加难。

四是西藏旧社会分八等九级,屠夫、铁匠、乞丐等是最下等,他们的婚姻,也只能“门当户对”,其他阶层的人家是不会与之联姻的。

藏族也禁止近亲结婚,父系亲属绝不能结婚,母系亲属要在四代以后才能结婚。当然,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里,也有近亲结婚的,结果后代大多发育不全,不是傻瓜便是跛子。由于男女没有婚姻自由,带来的社会后果很不好,有的因为得不到自己恋爱结婚的权利,有的削发为僧,或逃奔远方,有些甚至自杀。

藏族新婚俗

现在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1、求婚

这是必须经过的第一道手续。求婚之前先卜合属相,再送哈达给对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

2、订婚

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婚约证书一般请有才华能诗文的人起草,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应当高尚,等等。也有的婚约书上写上今后财产继承事宜。这种婚约,是用诗歌形式写的,可以朗诵。

订婚这一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对方父母养育女儿时"奶钱"。对方准备好茶酒招待来人。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以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

求婚的人家献上礼物,也送还这一天所花的费用,还要进一块"帮典"(围裙)。送这一天的费用是因为男家求婚,本来一切费用自当男家负担,如今女方代办、,应当用钱补偿为谢。送"帮典"的意思是:姑娘自小不知磨破母亲多少块"帮典",送来这一块赔偿损失。敬完茶酒以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书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认真校对。念完订婚书,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对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订婚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尽情欢乐一天。离开时,女方家庭将哈达和回礼送给对方。

3、结婚

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明天过门打扮用。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这匹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这块璁玉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玉,这样做,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

女家送新娘时,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要出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新娘和伴女;最后是随同前来的人。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背水、背柴禾的,认为最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要是碰到抬病人、倒垃圾、 或背空筐子的人,这是不吉利,结婚后再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音"(大歌),新娘则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上吉祥的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

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做完这些,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三天。三天中,亲朋都可陆续来献哈达和礼物,主人款待酒茶,新娘不出房周旋。

结婚前,女方家人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全家前来祝贺,并正式移交嫁妆。移交仪式由男女两方代表主办,一人高声朗诵嫁妆清单,每念一种,女方代表便当场把物品交给男方代表。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据说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三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嫁妆清点完毕,便把清单放在高脚盘上,置于新郎面前,意思是交给他收起。宴请宾客和交接仪式完了以后,新娘才出房门,与家人同乐。

藏族的婚嫁特色:

藏族婚嫁制度

藏族的婚姻制度从前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并行,现在则大多采用一夫一妻制,只有偏远的游牧地区由于生活艰辛,少一房妻子可以减少开支,而保留有几个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现象。藏族年轻男女或自由恋爱,或相亲认识,决定结婚之前必须先合八字,八字相合的话,男方向女方赠送哈达求婚,然后择吉日正式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之后便开始准备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的前一天,男方须将新娘礼服与珠宝首饰先送到女方家,以备第二天使用。结婚当天,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马作为新娘坐骑,让迎娶的代表牵去女方家,这匹马的颜色须与新娘的八字相合。迎娶的代表还须带一把装饰明镜、碧玉、珠宝的彩箭,一进女方家,便将彩箭往新娘背后一插,表示她已是新郎家的人,接着把箭上的碧玉取下别在新娘头上,表示新郎的灵魂已附在新娘身上。

当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家人便爬上楼顶,一手抓着刚才插在新娘背上的那把彩箭,一手抓着一只羊腿,反复地喊着:"不要把我们家的好运带走啊!", 直喊到新娘走远。接新娘回到新郎家的途中,迎娶的队伍由全身穿白袍、骑白马、手举八卦图的人前导,若是路上遇到背水或挑柴的过路人,表示吉祥之兆,须下马送哈达;若是撞见倒垃圾或是抬病人的,表示有灾,婚后必须请喇嘛念经解除灾厄。

男方在新娘尚未抵达之前,便已将装有青稞或小麦的袋子铺在门前布置妥当,新娘抵达后,踩着这些袋子进入新郎家,然后再献"切玛"、敬酒、挂哈达、长辈祝福等仪式之后,进入洞房。

“情卦”预卜婚姻

"情卦",藏语叫"日梦祷",流行於云南藏族地区。它是某些藏族地区男女青年表达爱慕之心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形式。但是,藏族青年的"情卦"却不是这麽回事,而是一种以爱情为内容的猜测心思游戏。

凡三加情卦游戏的男女青年,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集中於一人手中。掌管小物件的人将所有的小物件放在手里,轻轻摇晃后,暗中取出一件摆在手里,让人们猜测。于是,其它青年人便猜测物件属谁所有,并针对物主爱情上的处境唱出一串风趣的情歌。

如果物主已经选中了心上人,但却羞于开口,就要用含羞的歌词唱出来。如果物主虽然选中了意中人,但是,意中人却早已与别的青年私定了终身。对此,人们可能用含蓄的歌词唱出来取笑他(她),风趣的歌词五花八门。歌声结束之后,掌握物件的人把手松开,看小物件是谁的,刚才所唱的歌就算是谁的爱情上的预卜。当然,不管预卜结果如何,都会引来青年们一串串充满青春气息的欢乐笑声。

抢帽子中生情

藏族青年在恋爱时,往往采取唱山歌送珍品抢帽子的方式,以表达对另一方的爱慕追求之情。姑娘如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就会把自己身上的一件装饰品,如项珠耳环一类赠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如果接受了姑娘赠送东西,那麽就表明他也爱上了这个姑娘。

如果是小伙子先看中了姑娘,他就会寻找机会和姑娘接近,并趁机抢走她的帽子。过了几天,小伙子则又去寻找这位姑娘,把抢来的帽子还给她。如果姑娘愉快地拿回了帽子,就说明姑娘也爱上了小伙子,并接受了他的爱。姑娘如果不肯接回自己的帽子,就表明她不爱这位小伙子。

“新娘”嫁青天

以前,青海甘肃地区藏族,姑娘长到十三四岁,便要举行隆重的"戴头"仪式,本是嫁姑娘娶女婿的泛称。 不过,举行"戴头"仪式的姑娘娶的女婿却不是英俊结实的小伙子,不是实实在在的男人,而是蓝蓝的青天,是姑娘们抬头能望得见却不可能与之同枕共眠的天。

因为娶的对象是蓝天,所以又称"戴天头"。实际上,娶青天为"婿"的"戴天头"仪式,是藏族姑娘们的成年礼仪式。 姑娘举行了"戴天头"仪式后,便表示已长大成人,从此有了社交的权力,不但可以自由地谈情说爱,而且可以把所爱的男子领回到家中同眠共宿。

生下孩子,对于"戴天头"后的姑娘来说,是正当的行为,决不会招致社会舆论的非难。"戴天头"后的姑娘日后可以嫁人,也可以终身住在娘家,靠情人不断上门过自由的性生活。虽然终生为姑娘,但却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儿女组成一个母系家庭。

多妻与多夫

旧西藏在婚姻活中,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的现象还比较多。一些有女无子的人家,为了保证家庭完整和宗祧的延续,往往姊妹共娶一夫,入赘男子先后同几个姊妹结为夫妻。这种以男子入赘形式构成的一夫多妻制,除姊妹共夫外,还有母女共夫的现象。如果有着一个年幼女孩的年轻女人死了丈夫,她就会另招男子为夫,支持门庭。等到养女长大成人后,继父又同养女同居,形成夫妻关系。

旧西藏除了一夫多妻的现象外,还有另一种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存在。有些藏胞因害怕灾害而导致家庭财产的分裂和社会地位的下降,于是会为几个儿子共娶一个妻子。

兄弟数人在妻子的意愿下轮流与其共居,解决性生活。谁与妻子同眠,便将自己的信物置於室外,他夫看见,即行回避。此外有的家庭,妻子半途去世,夫辈未老而子辈业已成年,在征得他家姑娘父母同意后,父子两代可以同娶一个妻子。不过,父子共妻的婚礼,要以独生子的名义举行。

根藏是个藏族女孩,若没有那场意外的话,应该有30多岁了,也应该是为人妻,为人母,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认识根藏缘于青海省贵南县,当时儿子的父亲在贵南县挂职,所以每年儿子放暑假时我会带儿子一起去那儿度假。那时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根藏已经读小学了。

我们住在县政府大院一间套房里,贵南县的夏天早晚还是有些冷。天气好时,我会带儿子在院子里玩,就这样认识了很多县上的孩子,根藏是其中的一个。

根藏是个典型的藏族女孩,皮肤黝黑,两个眼睛黑黑的很有神,梳两条小辫子,头发有点自来卷。五官长的挺好,瘦高的个子。一见到她就让我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她经常来找我们玩,如果我们的门没有打开,她是不会敲门的,只是静静的坐在门口的花坛上等着我们出来,问她为什么不敲门进来呢,她回答说怕影响我们休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让儿子把从西宁带的零食拿给她吃,她每次都很客气,说声谢谢才会吃。

一次和她聊天,问起她家里的情况,她只是很难过的告诉我,妈妈已经不在了,看到她难过的样子,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后来还是别人告诉我,她爸爸嗜酒如命,整天喝酒,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喝了酒就会打她的妈妈,她妈妈感到生活无望丢下一双儿女寻了短见。

说起根藏的爸爸,也还是一个大学生,当年根藏的爸爸算是根红苗正的藏族青年,被推荐上了青海省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贵南县工作,他有一个有点可笑的雅号,叫“中国人”,问为何这样叫,原因有一次别人问他是哪里的人,他居然说我是中国人,所以得了这样一个雅号,以致大家都不叫他的本名,都叫他中国人,我想这名字也真够响亮的。到现在我也记不起来他本名叫什么。根藏的爸爸由于酒精中毒,整天的精神状态是昏昏沉沉的,所以什么工作也干不了,只好分配他去收发室,分分报纸信件之类的,其实也都是各科室自己去取,他就是一个摆设。

根藏的妈妈去世后,作为家里的女孩,她要负责家里的事情,要做饭、做家务。想想真是可怜,城里像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在父母跟前耍娇,而她却要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记得有一次我和她聊天,说你干脆给我当女儿吧,你看我只有一个儿子,还缺个女儿。她很高兴的答应了,我当时只是一句玩笑,可我不知道根藏她却当真了。

假期结束,儿子要开学了,我们准备回西宁,就在我们回西宁的前一天,根藏来找我,“阿姨,我明天要和你们一起走吗”?我完全忘记了之前我说过的话,问她为什么要和我们走,她说你不是要收我做女儿吗,我这才意识到她把我说的话当真了,为了不让她感到失望,我赶忙给她解释,你到西宁需要继续读书,我要先回去给你联系学校,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准备。等我都联系好了就来接你,我看到她眼睛里是满满的期盼。

记得当时我是最后一次去贵南县度假,之后儿子的爸爸因为挂职锻炼期满回到西宁工作就再没有机会去那里了。

又过了几年,我有一个去贵南县出差的机会。我想这次一定去看看根藏,请她吃顿饭,给她买点她喜欢的东西,还想给她点钱。

到了贵南县后都是一些认识的朋友接待的,我就问起根藏及她家里的情况,他们告诉我说,根藏的爸爸由于酒精中毒,几年前生病去世了,至于根藏由于没人管束,后来也不好好读书,混迹于社会。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玩枪,她的那个朋友失手把根藏打死了。由于是未成年人,也没有追究什么法律责任。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真的很难过,假如我当时收养了她,或者是让她跟着我到西宁读书,是不是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呢,我有点自责。

根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花季少女的年龄,一朵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花朵,但愿在天堂的根藏幸福、快乐,如果生命有轮回的话,来生我们再做母女。

谨以此文纪念根藏。

无疑,金波与藏族姑娘之间的爱情是个悲剧。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们之间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那只不过是一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而已。但对于金波而言,它却是实实在在、刻骨铭心的。他每天都用来泡茶的那只看似普通的白搪瓷缸子正是他“青春和爱情的证明”。

书中对于金波的爱情的正面描写不是很多,只有不到十页的文字。但就是这短短的几页文字,读着却尤如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段爱情,可以说是旷世奇闻,而且说起来也让人难以置信,因为除了知道那位藏族姑娘会唱歌之外,两个人对于彼此是一无所知。但正是这歌声,拉近了他们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他不知道这个藏族姑娘叫什么名字,甚至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是远远地望着,他们真正见面仅仅只发生过一次。那种场面,任何人见了之后都是为之动容的:他们两个人语言不通,就只能用手乱比划,但却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在他们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时,书中说道“那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这短暂的温存带给金波的是天大的灾难:他被部队开除了,跟着自己的父亲在县城邮政局扛邮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处境并不比孙少平好到哪儿去,只不过是他父亲在城里有工作,他不至于像少平那样不劳动就会流落街头罢了。

经历了那次爱情的金波不再是那个“聪敏又调皮”的孩子,他已经变得“成熟而深沉”起来。当少平和金波这两位出门在外的朋友聚在一起,谈完自己生活感悟的时候,他们都不再言语,陷入到“一种长久的深思之中”。

金波和孙少平一样,都是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们敢想敢干,敢爱敢恨,做起任何事业来都是轰轰烈烈。他们肯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同时也勇于承担责任,这和孙少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当金波在面对一份放在他面前的爱情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放弃,即便这样做会面临着最严重的后果。他尝试了,但很不幸他也失败了。正是隐藏在内心的痛苦使得他一下子长大了。

这种在内心滋长的痛苦让他几乎每天都痛不欲生。而当他开着邮车在路上偶遇李向前的时候,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终于在瞬间爆发了。 于是,在那个狂风怒号的夜晚,在那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他们两个人,为了各自心爱的女人一个哭一个唱,“疯狂而绝望”地痛苦着。

金波的爱情来去匆匆,他还没有来得及品尝是什么滋味就没了,永远地消失在了他的生活里。金波的爱情就像是一场梦,一场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梦。这场梦醒了,但做梦的人却不愿意醒来,总想要让这场梦留下来。金波,这个仗义疏财的汉子,在梦想被打碎之后,生活变得零乱了。

就在他最终决定要到青海去追寻当年的爱情的时候,却发现时过境迁,那里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昔日的那个养马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再也找不到那个能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藏族女孩了。也许她早就已经忘却这段早年的恋情,已经嫁人生子,也许她和金波一样也在时刻怀念并坚守着那段恋情……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晓。但此刻金波才彻底绝望了,他知道那场爱情再也找不回来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从那个曾经让他疯狂,让他伤心的那个遥远的地方回来。

金波的这场不太完美的爱情更像是对少平的爱情的注解,也是对书中所有人物的爱情的一个注解:爱情中总会有那么些不如意发生,只不过有时会多些,有时会少些而已。

引言:婚姻生活里面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时候肯定会因为一些小矛盾,导致夫妻感情不太和谐。不过吵架的时候也是非常影响感情的,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不过小编也在此提醒各位,如果说真的和自己的男朋友或者是自己的老公吵架了的话,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一、杭州女子和老公吵架后,带女儿去散心。

情侣有的时候都会吵架,更不用说夫妻了,他们面临的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定会因为一些事情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但是夫妻吵架这种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次在杭州一名女子她和老公吵架之后,带着女儿去西藏散心。对于这位女子她的行为小编其实是比较理解的,因为当和自己家人吵完架之后,其实也是非常伤心的一件事情,并且还有一些愤怒。

二、他的行为是有一点危险的,但是又比较理解。

不过这一次的行为其实也是有一点危险的,因为这名女子她在路上感觉到非常生气啊,而且非常愤恨,没有吃东西,到了一定地方的时候感觉有些崩溃,手脚发麻了之后才下了高速。这样的行为其实比较危险,不过又感觉有点无能为力。而且为什么只有女生在感情生活当中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男生没有呢?小编不知道那些恶意嘲讽他人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难道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没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吗?

三、正确的解决问题。

你们面对这样的事情能够很好的解决吗?相信一定也不能对于这个妈妈而言,她也是如此,所以才会在冲动之下带着女儿出去散心,可能这个过程有点艰难吧,但是在警官的安慰之下,已经能够找到地方休息,并且平衡好自己的心情。不过还是提醒这一位女士,有事情的话一定要和自己的丈夫好好的去进行沟通,其次的话呢,就是要保护自己,爱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爱护自己的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767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