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有什么风俗忌讳

汕尾人有什么风俗忌讳,第1张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几天汕尾的习俗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汕尾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汕尾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一杯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汕尾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 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 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 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如果有恶鬼 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 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中记载: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 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 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 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厂 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的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 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 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 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 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 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 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 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 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 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 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 ·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 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 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 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 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 琢磨很久。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 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 潮汕对联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 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汕尾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 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海陆丰人慎终 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 于大厅,一家人入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场必须用松枝菝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 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 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 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 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汕尾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

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 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

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

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洁,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桩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春节里,鞭炮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汕尾人亲邻睦里的风尚。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天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曰“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汕尾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春节来临,汕尾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侧贴上吉祥联语,寄托来年的美好意愿。

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载为五代十国(公元934年)后蜀皇帝孟昶所作,而春联普及民间的倡导者,相传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从小志气不凡,在出家为僧化缘时,曾作一诗联“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恐把山河一脚穿。”最后他终于成功了,无尺土之封,靠个人奋斗开创三百年大明江山。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建都称帝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求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他经过一户人家,见未贴春联,即上前询问,得知是一户阉猪人家,还未请人写联。朱元璋特地为他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幽默,他还亲题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赠予当时文臣陶安,自此,春联之风流行于民间。

门神,古称“桃符”,俗称“门符”。早在战国时,中原百姓就在门上挂桃梗(桃木偶),据说为神荼、郁垒兄弟雕像。相传二人奉黄帝之命把守“鬼门”,发现害人恶鬼即绑到山后喂老虎,众鬼望风披靡。后来因雕刻麻烦,改用画像,左门扇画神荼,右门扇画郁垒,或写上二人大名。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桃木辟邪,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尧在位时,有个叫羿的英雄,为民除害,射杀了九个作恶的太阳和恶禽猛兽,后来居然被手下谋害,用桃木棒打死。羿死后向阎王告状。阎王念其在人间立过大功,封为万鬼首领,闻知首领死于桃木棒下,故大小鬼卒皆畏桃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创立江山,杀人无数,登基后噩梦连连,几无宁日。秦琼、尉迟恭二将主动戎装守门,即相安无事。因念二人劳累,故命人画像悬于宫门,依然奏效。从此,衙门、祠庙、贵族世家皆效法之。后来也有用薛仁贵、盖苏文,孟良、焦赞等为门神。镇守山门为哼哈二将。孟良、焦赞因强盗出身,不宜登大雅之门,故作牛棚马圈之门神。

唐代官府有个规矩,只许宦官人家过年贴门神,不准百姓效法。到了宋代,贴门神的习俗已流行民间,但仍称“桃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作诗已有“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随着人的欲望增加,后代又出现了天官赐福、招财进宝、进禄加冠、刘海戏蟾等。如今门神已具有驱邪安宅、助功利、赐吉祥等多种功能,并成为民间的居家守护神。

在汕尾地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海陆丰有"时年八节"之说,而春节则为八节之首,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从腊月廿四便拉开序幕。这一天"扫尘"之后,有的就开始换贴新年画、新春联,烘托节日气氛;家家户户要买蜜饯、茶料、糖,放于灶台的"司命灶君"前,泡沏起香茶,然后烧香、放鞭炮为"灶君"送行。离过年还有好些天,各家各户就会高高兴兴地准备年货迎接新年。 汕尾清明祭祖习俗 潮汕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城乡祠堂林立。旧志记载,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各大姓巨族,多建有大宗祠堂祀远祖,富有者也多为高、曾、祖、父四代近祖建祠堂,少数还有为自己建祠堂者。

祠堂是施行宗族伦常的法地。祖宗生辰忌日以及年节的祭拜,是凝聚宗族的经常性的有力方法。

祭祖有族祭家祭两种。族祭即祭远祖,一年春秋二祭或一祭一扫墓,都是很隆重的。潮汕各地宗族多置公蒸产业,主要是祀田和学田,用于祭祀者为多。在祠堂举行的族祭多在春分或冬节,扫墓多在清明。族祭多请戏班或纸影班演出。祭之日,全族老大或全族男性成年子孙,或各房裔代表,衣冠齐整,聚集祖祠祭拜。族祭礼品丰盛,全猪全羊,五牲三馔,糖饼粿品,林林总总。除公祭远祖礼品外,同祀一龛的各房后代祖先,各房裔也具祭品分列两旁,既祀远祖,也拜近祖。正式祭礼多在凌晨即子时举行,实际上自上半夜入晚开始即进行祭祀活动。先是在入晚后,举行宰牲礼,即宰一猪一羊,从猪耳朵后取血数滴置酒杯中,再取羊毛数根混入,埋于祠堂天井墙沿,称为瘗毛血,意在告诉祖宗祭品是“洁牲”,以示虔诚。另要在天井设

香案,祭告天地。入晚之后,祠堂里灯烛辉煌,各供桌的祭品俱已陈列齐整,祠堂前的戏班、纸影已经演出,呈样献瑞一类的戏出(俗称“四出头”,今称“五福连”),已经在向事主的祖先致敬了。子时祭礼开始,连珠鞭炮齐鸣,地炮(俗称大铳)三声动地,唢呐高奏,锣鼓喧嚣,通、引、礼生、宗子诸执事就位。通是总司仪;引是引祭者;宗子是主祭者;礼生是诵读祭文诂文者。司仪唱礼,参祭者依辈序排列就位,引祭者先引主祭者“盥首净巾”(洗脸洗手),就位焚香上香。先是荐馔,主祭者祭酒,双手捧酒杯,按“心”字动作,先三点,后半弧,寓祭天祭地祭祖先,表诚心之意。之后,主祭者三叩首,接着参祭者一齐跪下,听礼生读祭文、诂文。祭文是述主祭者名字,祭祀的时间、对象、原因、祭品的内容和虔诚之心的文字;诂文是代祖先训示子孙的文字。

祭礼完毕,天亮之后分胙肉及午宴(俗称食祖公桌)。分胙肉依功名学历地位辈份年龄分级。民国时期进士、举人、秀才一类功名人物逐步减少,常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毕业及军政职级分配,其余无功名职级者,也依年龄、辈份分配,有各户均分一点者,俗称“食兴灯(丁)”。一些大姓巨族,有在城市建大宗或联宗祠者,如汕头市在二、三十年代建了许多姓氏的大宗祠。此类大宗词,如有祭祖,其规模更大,多有大戏班连台演出,许多显贵都来“光宗耀祖”,还有军警助威,成为当年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家祭一般规模不大,由于是近祖,子孙不太多,有祠堂公厅者,也多不举行大祭,而是逢生辰忌日和年节祭拜,称为设供。家祭时,男女子孙媳妇都可来拜,也不穿常服。穷苦人家,孤房独户者,微灯暗烛,也仍一样跪拜。这就是旧志所说:“祭品丰约量其力,无有废而不举者。”

谒祖是临时的大祭。虽也有大型小型之别,但全猪全羊不可少。因为这一临时的谒祖,大都是较大喜事要向祖宗报告,感念祖宗恩德。成婚和添丁的谒祖,多属小型;升官和登科的谒祖,多属大型。废科举之后的民国时期,有些地方为沿习旧例,以高等小学毕业生例比“秀才”,为了名誉和实利,许多人也乐意得个例比的科名。华侨致富回乡者,也常有谒祖并宴请宗亲之举,且演戏庆贺,称为演顺风戏。有的宗族与外姓外族纠纷,或打官司得胜,或械斗得胜,或誓与之绝交,或族中出现“不肖子孙”,均视为需要临时进行谒祖的大事。此时,祠堂就是宗族的司令部,决策的议事厅,宗族观念辐射全族子孙,姓氏的大旗覆盖全族的小天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陕西戏曲广播

20小时前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

尤其是旧时的戏班更看重规矩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在过去

戏班中定下的种种规矩

不管是班主还是龙套都得严格遵守

违犯者会受到相应惩罚

惩罚方式包括

开除出戏班,不许再从事本剧种演出

打板子,严重者有时吊起来打

罚款,根据情节轻重罚款数额不等

到祖师爷前烧纸,磕头认罪等等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那么旧时戏班的规矩都有哪些呢?

一起来看看……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不准翻场面:场面,旧称文武场面。文场指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武场指司鼓、大锣、钹、小锣而言。即今日之音乐伴奏。演出中,场面伴奏出了错,演员在舞台上不准当场瞪看场面人员。因为演员一看场面,观众立即察觉伴奏出了错,引起场面人员不安,更容易出错。有意见应于戏后交换,不许当场翻场面。

2、穿戏衣后,上楼撩前襟,下楼提后裾。不准随便乱坐,更不许穿着行头躺下睡觉。

3、在后台走路不得影响旁人:如扎上靠旗,在后台要斜身横走,以免碰着别人。手执刀枪把子,要贴近自己身子,不能横着枪刀,乱舞乱动。非紧急赶场,不准在后台跑步。

4、下场让上场,上场让赶场:从前台下场的演员,与正准备上场演员相遇,要主动让将上场的演员先过去,以免误场。将上场的演员要给赶场的演员让路,并给予方便,以利演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5、开戏前不准动晌器:戏未开场,台上不能有响器声音。

6、不准吵架、骂人:无论互相之间有何意见,都不许在舞台上发作,要将意见反映给后台管事,戏后解决。尤忌演员在后台顿足乱骂,或以枪柄戳地骂人。旧戏班最忌吵架,有的艺人虽怀绝技,但往往因爱打架骂人而赋闲家居,没有戏班用之。

7、要尊敬长辈:年轻演员见到老年艺人,要争先打招呼、让路,给予各种演出上的方便。青年演员不能随便和长辈开玩笑。

8、将好的刀枪把子、马鞭、宝剑要留给主要角色使用。不准不分主次,专挑漂亮的用。后台更不许演员预先将顺手的刀枪把子藏起来留给自己使用。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9、上台一出戏,台下立规矩:也有人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演员在台上可以按剧情尽情做戏,但进入后台,即要互相尊重。尤其是丑、花旦、小生三行,在台上多爱情、调笑表演,到后台即应庄重起来。

10、场上不逗后台哏:丑行应注意逗哏要吻合剧情,不能随便将后台事故和演员私事拿到场上开玩笑。

11、请假必须在开锣前:演员因病或有事,要在开戏之前向后台管事请假,经同意才能离开。只要一开锣,不管是何理由演员不到以误场论。

12、后台不许喧闹:在后台,演员各自扮戏、候场,不准打闹、说笑,更不许玩扑克、下象棋,以免误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3、不准“阴”人:“阴”人是旧戏班沿袭下来的一种恶习,流传广泛,几乎各个行当都有独门“阴”人办法。尤其是演员,为了使同台角色出丑,在台上故意改动词句,加快放慢唱腔,颠倒板眼,做戏身段乱来,使别的演员防不胜防,以致产生错误。这种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14、宁穿破,不穿错:演员要根据剧情人物,应穿什么就穿什么,不应为穿新行头而不顾剧情。

15、后台用物哪里拿的哪里放:凡刀枪把子、马鞭令旗、宝剑蝇帚,用过后一律亲自放归原处,以方便别人取用(赶场者除外)。

16、早扮三光,晚扮三慌:要提倡早下后台,早扮戏,早候场。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17、救场如救火:无论何时何人在台上出错或误场,全应争先抢救,不使观众看出漏洞和破绽。互相之间,平日纵有意见,也不能袖手旁观

18、红花绿叶扶:演员要互相配戏,不准互不服气,更不应当因是配角而不着意做戏。戏中角色有主有次,不能只争主要角色,忽视配角。

19、不准私窥台下观众:无论观众席中发生任何事情,台上演员应照常演戏,不准注视台下。后台演员不准私窥台下观众。

20、除唱丑者外,演员忌坐大衣箱,坐大衣箱者罚。(戏曲艺人属“梨园弟子”,祖师爷乃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神像”放在大衣箱内,坐上去则意味着玷辱祖师爷)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21、艺高不如德高:演员一定要注意自己品质道德修养,否则艺术再高明也不为人所重。

22、不要脾气随着能耐长:这是老师教育弟子的警语。往往一个演员刚唱出了名,就骄傲自满,脾气大了,艺术也就停滞不前了,影响自己的进步。

23、不许“蹲活儿”:演员、场面和后台所有人员,被派某活儿后,临场故意不到,俗称“愣蹲”。

24、不许“扒豁子”:又称“扒豁口”,或者拆人台。即大家同演一戏时,其中一人偶然出错,他人还需为其遮掩、弥补。故意揪人的错,使演员的错误更加暴露,就叫“扒豁子”。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25、除鼓师外,忌坐“九龙口”。戏谚曰:“九龙口,不准坐,服装穿破不穿错”。九龙口即打鼓的座位,从开戏至散戏,打鼓者始终不得离开。如有事离开,也必须等替者来了,才可起身。

26、不许误场:即演戏时不许迟到,或该上场时而未上场。

27、不许笑场:演员在台上,受某种原因影响,不该发笑而发笑。

28、不许看场面:演员在台上不许乱看场面,这有对场面不满之嫌。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现在看来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规矩,比如后台(29)忌打伞、(30)忌下象棋。后台打伞,意味着戏班要散;下象棋要“别象眼”、“别马腿”,意味着演出不吉利。下象棋时“你走”、“我走”、“红走”、“黑后走”等话寓意不详。

旧时戏班里的30条规矩与禁忌,述写着戏曲人的敬畏与不易……

从以上所述的旧时戏班规矩中可以看出,虽然因历史条件所限,有些条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其中绝大部分寓意深长,对保证演出质量,维持后台秩序,以及剧界同仁团结友爱,尊师爱徒,注重戏德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规矩的存在,反映了戏曲艺人行走江湖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又何尝不是他们对观众负责、对职业敬畏的写照呢?江湖弥漫,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些规矩,一个戏班才能在俯仰间生存。星汉璀璨,正是怀着敬畏之心,戏曲这门艺术才会在明暗中得到延续。

事实上,旧时戏班的规矩不止我们今天所列举的这30条,朋友们还知道有哪些规矩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

广告

不好喝,算我输!西湖龙井低至20元共5罐!包邮!

顾正秋谈梅程对台

梨园杂志 2018-12-12

幼岁红:出名要趁早,不一样的汉剧坤生

武汉戏曲大码头 2018-12-14

萧长华谈戏曲掌故三则

梨园杂志 2018-12-03

瀚海4982

现在好像没有这么多禁忌了吧 看到好多演员都坐箱子上了,还有说到宁穿破不穿错:像曲剧中《寇准背靴》中寇准应该背的是朝靴吧?但如果是朝靴的话为什么好多不是官的人也穿朝靴?另京剧《对花枪》中的姜桂芝为什么也穿厚底靴?

0

逆天改命30

看见电视上扮上的演员各种打招呼、行礼,那些名家不也当没看见?各种‘古人’行礼也敢受了,不知还是不懂还是不在乎…

0

不负流年669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5

逝羽1

有人知道祭台的禁忌吗?

0

财经资讯事

后台忌下象棋,因为象棋越走越少,到最后没几个棋子

3

干荷叶18823243258

我们安徽黄梅戏唱堂会有规矩,来不唱访友去不唱辞店。访友是梁祝的,辞店是小辞店中蔡鸣凤与柳凤英,旧时视为*戏,乱唱者要挨打。

2

快乐人生188669269

不错?五十岁数的人了,才懂。谢谢编者。

1

大平调

转发了

0

野狼142802580

血泪梨园!

1

保定恒阳子

今天的影视圈该学习!

1

正视历史666aaa

元明清民国河东秦洲府今蒲州艺人在西北四省老规定纪律对忘根负义艺人蒲剧艺人同洲艺人现在年轻娃胡来

0

莫须有必须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

一切随缘71229070

还有好多黑话呢

0

陇东人14

行有行规,家有家法。何况戏剧乃综合性极高的艺术,没有后台严格规距,那有前台的无可挑剔。

14

曾母第一暗沙

行有行规!家有家法!可是现在弄得学校教育学生成了孝敬祖宗似的!

1

念着倒要字名

画好关公脸唱前不说话

2

冰火之间1

最大的一点,我忘了吧:后台的丑角不开脸,别人不能动笔!

5

用户606382562940

戏班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许乱坐戏箱,特别是男的不能随便坐女演员的戏箱,那个行为视同调戏

1

我的兔兔萌萌哒

转发了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几天汕尾的习俗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汕尾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汕尾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一杯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汕尾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 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 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 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如果有恶鬼 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 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中记载: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 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 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 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厂 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的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 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 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 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 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 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 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 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 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 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 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 ·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 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 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 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 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 琢磨很久。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 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 潮汕对联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 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汕尾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 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海陆丰人慎终 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 于大厅,一家人入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场必须用松枝菝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 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 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 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 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汕尾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汕尾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

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 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

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

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洁,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桩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春节里,鞭炮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汕尾人亲邻睦里的风尚。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天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汕尾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曰“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汕尾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春节来临,汕尾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侧贴上吉祥联语,寄托来年的美好意愿。

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载为五代十国(公元934年)后蜀皇帝孟昶所作,而春联普及民间的倡导者,相传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从小志气不凡,在出家为僧化缘时,曾作一诗联“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恐把山河一脚穿。”最后他终于成功了,无尺土之封,靠个人奋斗开创三百年大明江山。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建都称帝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求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他经过一户人家,见未贴春联,即上前询问,得知是一户阉猪人家,还未请人写联。朱元璋特地为他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幽默,他还亲题一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赠予当时文臣陶安,自此,春联之风流行于民间。

门神,古称“桃符”,俗称“门符”。早在战国时,中原百姓就在门上挂桃梗(桃木偶),据说为神荼、郁垒兄弟雕像。相传二人奉黄帝之命把守“鬼门”,发现害人恶鬼即绑到山后喂老虎,众鬼望风披靡。后来因雕刻麻烦,改用画像,左门扇画神荼,右门扇画郁垒,或写上二人大名。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桃木辟邪,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尧在位时,有个叫羿的英雄,为民除害,射杀了九个作恶的太阳和恶禽猛兽,后来居然被手下谋害,用桃木棒打死。羿死后向阎王告状。阎王念其在人间立过大功,封为万鬼首领,闻知首领死于桃木棒下,故大小鬼卒皆畏桃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创立江山,杀人无数,登基后噩梦连连,几无宁日。秦琼、尉迟恭二将主动戎装守门,即相安无事。因念二人劳累,故命人画像悬于宫门,依然奏效。从此,衙门、祠庙、贵族世家皆效法之。后来也有用薛仁贵、盖苏文,孟良、焦赞等为门神。镇守山门为哼哈二将。孟良、焦赞因强盗出身,不宜登大雅之门,故作牛棚马圈之门神。

唐代官府有个规矩,只许宦官人家过年贴门神,不准百姓效法。到了宋代,贴门神的习俗已流行民间,但仍称“桃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作诗已有“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随着人的欲望增加,后代又出现了天官赐福、招财进宝、进禄加冠、刘海戏蟾等。如今门神已具有驱邪安宅、助功利、赐吉祥等多种功能,并成为民间的居家守护神。

在汕尾地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海陆丰有"时年八节"之说,而春节则为八节之首,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从腊月廿四便拉开序幕。这一天"扫尘"之后,有的就开始换贴新年画、新春联,烘托节日气氛;家家户户要买蜜饯、茶料、糖,放于灶台的"司命灶君"前,泡沏起香茶,然后烧香、放鞭炮为"灶君"送行。离过年还有好些天,各家各户就会高高兴兴地准备年货迎接新年。 汕尾清明祭祖习俗 潮汕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城乡祠堂林立。旧志记载,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各大姓巨族,多建有大宗祠堂祀远祖,富有者也多为高、曾、祖、父四代近祖建祠堂,少数还有为自己建祠堂者。

祠堂是施行宗族伦常的法地。祖宗生辰忌日以及年节的祭拜,是凝聚宗族的经常性的有力方法。

祭祖有族祭家祭两种。族祭即祭远祖,一年春秋二祭或一祭一扫墓,都是很隆重的。潮汕各地宗族多置公蒸产业,主要是祀田和学田,用于祭祀者为多。在祠堂举行的族祭多在春分或冬节,扫墓多在清明。族祭多请戏班或纸影班演出。祭之日,全族老大或全族男性成年子孙,或各房裔代表,衣冠齐整,聚集祖祠祭拜。族祭礼品丰盛,全猪全羊,五牲三馔,糖饼粿品,林林总总。除公祭远祖礼品外,同祀一龛的各房后代祖先,各房裔也具祭品分列两旁,既祀远祖,也拜近祖。正式祭礼多在凌晨即子时举行,实际上自上半夜入晚开始即进行祭祀活动。先是在入晚后,举行宰牲礼,即宰一猪一羊,从猪耳朵后取血数滴置酒杯中,再取羊毛数根混入,埋于祠堂天井墙沿,称为瘗毛血,意在告诉祖宗祭品是“洁牲”,以示虔诚。另要在天井设

香案,祭告天地。入晚之后,祠堂里灯烛辉煌,各供桌的祭品俱已陈列齐整,祠堂前的戏班、纸影已经演出,呈样献瑞一类的戏出(俗称“四出头”,今称“五福连”),已经在向事主的祖先致敬了。子时祭礼开始,连珠鞭炮齐鸣,地炮(俗称大铳)三声动地,唢呐高奏,锣鼓喧嚣,通、引、礼生、宗子诸执事就位。通是总司仪;引是引祭者;宗子是主祭者;礼生是诵读祭文诂文者。司仪唱礼,参祭者依辈序排列就位,引祭者先引主祭者“盥首净巾”(洗脸洗手),就位焚香上香。先是荐馔,主祭者祭酒,双手捧酒杯,按“心”字动作,先三点,后半弧,寓祭天祭地祭祖先,表诚心之意。之后,主祭者三叩首,接着参祭者一齐跪下,听礼生读祭文、诂文。祭文是述主祭者名字,祭祀的时间、对象、原因、祭品的内容和虔诚之心的文字;诂文是代祖先训示子孙的文字。

祭礼完毕,天亮之后分胙肉及午宴(俗称食祖公桌)。分胙肉依功名学历地位辈份年龄分级。民国时期进士、举人、秀才一类功名人物逐步减少,常按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毕业及军政职级分配,其余无功名职级者,也依年龄、辈份分配,有各户均分一点者,俗称“食兴灯(丁)”。一些大姓巨族,有在城市建大宗或联宗祠者,如汕头市在二、三十年代建了许多姓氏的大宗祠。此类大宗词,如有祭祖,其规模更大,多有大戏班连台演出,许多显贵都来“光宗耀祖”,还有军警助威,成为当年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家祭一般规模不大,由于是近祖,子孙不太多,有祠堂公厅者,也多不举行大祭,而是逢生辰忌日和年节祭拜,称为设供。家祭时,男女子孙媳妇都可来拜,也不穿常服。穷苦人家,孤房独户者,微灯暗烛,也仍一样跪拜。这就是旧志所说:“祭品丰约量其力,无有废而不举者。”

谒祖是临时的大祭。虽也有大型小型之别,但全猪全羊不可少。因为这一临时的谒祖,大都是较大喜事要向祖宗报告,感念祖宗恩德。成婚和添丁的谒祖,多属小型;升官和登科的谒祖,多属大型。废科举之后的民国时期,有些地方为沿习旧例,以高等小学毕业生例比“秀才”,为了名誉和实利,许多人也乐意得个例比的科名。华侨致富回乡者,也常有谒祖并宴请宗亲之举,且演戏庆贺,称为演顺风戏。有的宗族与外姓外族纠纷,或打官司得胜,或械斗得胜,或誓与之绝交,或族中出现“不肖子孙”,均视为需要临时进行谒祖的大事。此时,祠堂就是宗族的司令部,决策的议事厅,宗族观念辐射全族子孙,姓氏的大旗覆盖全族的小天空。

   明末清初,产生于西北地区的秦腔辗转流传到了南国的粤东海陆丰地区。众所周知,隶属汕尾的海陆丰地区是操闽南语的潮汕亚文化地区,潮汕文化很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对异质文化的强烈排他性。而来自西北的秦腔却能在这个相对封闭和排外的文化圈顽强地存活到现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长期以来,秦腔如何入粤、何时入粤、入粤后的艺术流变如何等等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学术悬案。本文就秦腔入粤后如何积极汲取当地艺术营养,融入本土文化,进而能够顽强存活到现在的原因进行探索。

 

 西秦戏声腔与徽班入粤

 

 西秦戏第一次大量地吸收其他剧种声腔剧目约于清代中叶,学习的对象是入粤的徽班。清乾隆后,来粤徽班很多。乾隆二十七年就有安徽戏班保和班进入广东。①乾隆四十五年,来粤戏班13班,徽班占了8个,包括安徽文秀班、安徽上升班、安徽保和班、安徽翠庆班、安徽上明班、安徽百福班、安徽春台班、安徽荣升班,②人数多达158人。冼玉清认为,碑记中的另一戏班集庆班也是徽班。③这就表明乾隆四十五年入粤的徽班有9个。其中安徽保和班在乾隆二十七年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中已有列名。四大徽班中的“春台班”,在乾隆四十五年和五十六年的两个碑记中均赫然名列,可见春台班是先南下广州后北上京城的。到了乾隆五十六年,在粤徽班有7个,包括安徽保和班、安徽胜春班、安徽宝名班、安徽荣升班、安徽裕升班、安徽贵和班、安徽春台班。④七个班之中,只有春台班和荣升班是乾隆四十五年留下的,其余5班都是新来的徽班。清代中叶,不仅入粤的徽班很多,广东本地还产生过有名的徽调演员。《扬州画舫录》载,广东刘八,成小丑绝技,被聘入春台班,技艺出色乃令当时丑行“风气渐改”。⑤

 碑记中多次出现的春台班,欧阳予倩认为是昆腔班。⑥《扬州画舫录》有云:“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可知,春台班是本地乱弹班,也不完全唱昆腔。袁枚《随园诗话》有“春台班小旦陆健桥,苏州人”⑦语,若此,则春台班不是完全唱乱弹,还兼唱昆曲。

 由此可见,乾隆年间的徽剧尚未定型。虽属于皮黄声腔系统,但也有相当昆腔及其他声腔存在。黄伟博士认为,这一时期在粤的徽班艺人“搭班情况相当混乱,江苏、江西、湖南等各省戏班中都有安徽籍艺人的身影,同时各省艺人也有加入徽班演唱的,因而很难判断此时的徽班到底演唱什么声腔剧种”。⑧尽管徽戏所包含的声腔成分比较复杂,但不可否认,吹腔是徽戏声腔中重要的一部分。

  徽班对西秦戏的影响主要是吹腔及其剧目的吸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载:“吹腔,又称石牌调、梆子腔”,有[正板]等多种板式。⑨西秦戏吸收了徽戏的吹腔,称为梆子,板式有[梆子]等四种。以徽剧吹腔的基本板式[正板]和西秦戏梆子的基本板式[梆子]为例,进行比较显示,两者的旋律基本相同,尤其是起始和结尾的旋律基本一样,只是中间的一段各有不同。可见,清代中叶入粤的徽班给西秦戏的声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徽班所带来的吹腔对西秦戏影响甚大,导致有学者否认西秦戏直接脱胎于西秦腔,误以为西秦戏是由徽班传入广东的吹腔剧种。如李时成与黄镜明认为西秦戏由早期徽班传入的可能性较大。⑩但由谱例对比可知,与安徽吹腔接近的只是西秦戏声腔中正线腔的梆子类唱腔,正线腔中的二番类唱腔与吹腔区别很大,不属于同类唱腔。后来李时成撰文更正其“正线腔与安徽吹腔十分相近”的观点,认为“与正线腔接近的有安徽的吹腔和江西的宜黄腔。前者与‘梆子’接近,后者则与‘二番’相似。”⑾可见,正线腔中的二番类声腔才是西秦腔的遗存,宜黄腔与二番相似,只是说明宜黄戏保留了西秦腔的声腔成分。

 到了清中叶后期,皮黄声腔席卷大江南北。西秦戏再次受皮黄声腔影响。这时,徽戏吹腔已在西秦戏中获得正统地位,并与原始西秦腔一道,冠名为“正线”。

 

  西秦戏声腔与广东汉剧艺术

 

  西秦戏大量吸收皮黄声腔剧目的时间比较晚,约在清末民初,主要是受外江戏(广东汉剧)的影响。根据清末王定镐《鳄渚摭谭》的记载,外江戏是在道光年间,从广州传至潮州,所谓“外江创自晚近,或谓自杨分司”。杨分司是河北宛平人杨振麟。道光十年,他以惠潮嘉道兼署潮州盐运同知。王定镐认为,外江戏是杨上任时带到潮州的。

 西秦戏与广东汉剧的交流非常密切,两个剧种的艺人直到20世纪50――60年代还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民国年间的西秦戏新顺太平班艺人得�、妈孙两名老旦还到过外江班学习。外江班也有师傅专门到西秦戏剧团指导。目前陆丰市碣石镇桥头村的卢木顺,还保存着其祖父卢月亮(西秦戏的教戏先生,曾开过戏馆)于20世纪80年代手抄的西秦戏弦乐曲牌抄本。抄本中收有“外江平板连”(二黄中的一种板式)的曲牌,曲牌名前冠以“外江”,说明是从外江戏(广东汉剧)吸收来的。

 根据目前西秦戏剧目情况分析,从汉剧吸收的皮黄声腔剧目如下:

 二黄调剧目:本头戏包括《冯太爷》《审冯旭》;小出戏《杨天禄》《兰芳草》《三娘教子》《失金钗》《金水桥》《举狮》《五台会兄》《贵妃醉酒》《杀子报》。

 西皮调剧目:本戏包括《斩李广》《斩王吉》《万重山》《卖豆花》《看古文》《李云祥》《白兔精》《鲤鱼精》《卖虎皮》《打李凤》《韩世忠》;小戏:《问卜》《打街》《秋胡戏妻》《马冲霄》《王子才》《打金枝》《斩韩信》《崔梓》《斩郑恩》《魏卜贤》《大吉利市》《妙常化身》《刘英杀妻》《四季莲花》《鹘骨洞》《水鸡记》《卖疯》《刘裕迎亲》。

 西皮二黄剧目:本戏包括《斩洪建》《闹金銮》《闹歌店》《甘凤祥》《奸雄杰》《男搜宫》《女搜宫》《乌须司马光》(救宋王)、《打太平》《夏王》《薛平贵别窑》《关三姑》《白须司马光》《拾玉印》《桥头别》(搜花园)、《夺粮马》(林大富)、《洪炮连》《假凤鸾》《罗吉昌》《罗志云》《沉东京》《把宫门》《祭茶房》《青草记》《三齐王》;小戏:《遇救》《何文秀》《李怀能》《举狮观图》《骂同罗》《顶砖》《拜门》《拜年》《柴房会》(李老三)《齐王哭殿》《打破桶》《陈光保》《白牡丹》《闹山河》。

 本传中的文戏部分有唱皮黄声腔的,如《封神榜》中《渭水河文王访贤》,《征西传》中《三难薛丁山》,《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大闹凤仪亭》《刘备别徐庶》《西城退敌》;《水浒传》文戏中《林冲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林冲逼上梁山》《宋江杀惜》《活捉三郎》《潘金莲戏叔》《武松打店》《过蜈蚣岭》《吴用智访玉麒麟》《宋江攻打大名府》《燕青打擂》。《隋唐传》212出,有小部分唱皮黄声腔。《宋传》83出,全部唱皮黄。唐朝故事的《锦香亭传》40出,亦唱皮黄。明朝故事的《正德传》《天图霸》均唱皮黄。

 此外,还有一类根据本地流传故事题材改编的剧目。这一类剧目也唱皮黄,但是这类剧目很少。如本头戏《剪月蓉》(二黄)、《掷扇记》(《剪月蓉续编》,唱二黄)。当地有“沉东京,升海丰”的俗语,西秦戏中的本头戏《沉东京》(唱皮黄)可能是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的剧目。

 

  西秦戏武戏与南派武功

 

 西秦戏除了在声腔剧目上善于学习其他剧种的有益养分外,在表演艺术上也积极向当地的民间艺术学习。西秦戏原来武戏中的武功属于北派武功,并且通过《方世玉》、《泗州城》等武戏剧目传给粤剧。但西秦戏在广东扎根后,因为演员都是本地人,所习武功均为南派武功,所以西秦戏的武戏转而宗南派武功。清代道光年间,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一书中曾指出:“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⑿西班即秦腔戏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说的是真刀实枪的南派武功。西秦戏老艺人一般都在青少年时代学过南拳,有扎实的武功功底。1961年,海丰西秦戏剧团赴陕西秦腔剧团交流学习时,将西秦戏与秦腔进行比较,已经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西秦戏与秦腔的武戏有南北之别。目前的武戏《秦琼倒铜旗》《徐棠打李凤》《胡惠乾打擂》《破西禅》等均用南派武功。

 秦腔入粤后,武戏改习南派武功跟当地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海陆丰地处沿海,倭寇山贼猖獗,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害,百姓不得不习武防身。由此,拳馆应运而生。戏班演出走村串巷,随时都可能遇到当地的恶霸闹场捣乱,也要求男演员练就一身好武功。尤其是武行的演员,一般都与武馆的拳师保持密切的关系,经常一起切磋武艺。演员往往将武功的动作进一步美化,运用于武戏。南派武功在海陆丰民间的普及和盛行,更为戏曲演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近代潮剧、白字戏复兴,方音演唱的戏曲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西秦戏用官话唱念,百姓难以听懂。因此,西秦戏便更是着重发展了基本不要唱的纯科白的武戏,又称为提纲戏。西秦戏因善演列国传为特点,在潮州又被称为“传戏”,就专门打南派武功。萧遥天称“西秦戏的末流,分而为二,其一是现存海陆丰诸县的传戏,其二是闹夜班”,传戏便专演武打戏,比如《列国志》《三国志》《隋唐演义》等等,因所演尽是史传故事,便呼为“南下传戏”。这些传戏的“武打功架很值得赞扬,演《秦琼倒铜旗》,尤有声有色”。⒀但是这种戏班,演员多是农村子弟杂凑而成,他们把演戏视为农闲时候的副业,演出时不太注意剧本,常常随机应变;戏班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道具戏服,多破旧不堪。

 “xx”十年,古装戏基本处于停演状态,掌握南派武功的艺人日益年迈乃至谢世。加上社会日益安定,已经不存在荼毒生灵的倭寇、山贼,习武之风大不如前。目前除了九十高龄的老师傅唐托会南派武功戏之外,其他西秦戏的男性演员已经不习武功。南派武功在西秦戏中已经失传。

 综上所论,西北的秦腔之所以能够在南方扎根、生存、发展,与她在不同时期积极汲取有利的文化养分适应当地观众的审美趣味密切相关。顺应潮流、适应观众,主动调试,这也许对当今的传统戏剧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系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陆西秦戏与台湾北管的比较研究”(编号20110491009)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后)

 参考文献:

 ①②④广东戏曲史料汇编(第1辑)[C]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 编印1963

 ③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J]中山大学学报1963(3):111

 ⑤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⑥欧阳予倩试谈粤剧[M]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⑦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⑧黄伟广府戏班史[P]中山大学(2006):24

 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

 ⑩黄镜明、李时成广东西秦戏渊源质疑[M]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⑾李时成广东西秦戏正线腔源流浅析[C]1983年“徽调・皮黄学术研讨会”论文[C]

 ⑿]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张次耕 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

 ⒀萧遥天民间戏剧丛考[M]香港:天风出版有限公司,195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88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