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有三个主要思想: 「存在就是虚无」 , 「沉重的自由」 以及 「他人即地狱」 。
「存在就是虚无」 是指什么呢?
举个例子,在学校里,你正同一位教授一起喝咖啡。那么我们能够说这位教授是是一个教授,而这个装咖啡的杯子是一个杯子,这两者是否是一回事呢?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不然。我们称这为教授是教授,这并不是天然的和必定的,教授或许会转行做一个企业家,或许会退休做一个花匠,那么那时候他也就不再是一位教授。但是这个咖啡杯,它的被制造出来的原旨就是作为了一个杯子,它无力转换它自己的身份。
所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有自主的意识以及由意识支配的行动。物的存在是被决定,不可更改的,这是一种 「自在」 的存在;而人的存在之所以可以改变,是因为人没有被预设一个必然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尚待形成的、可改变的,这种存在叫做 「自为」 的存在。
因此可以说,我们作为人这样一种结构的存在,就是一种虚无,就像某种容器,只有当后继有内容充实进来,人才可以获得人本身的本质。这便是存在就是虚无。
萨特说:
人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体,我们厌恶虚无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安全感,价值与意义。因此我们总是在寻求自我的本质。那么人通常是如何获得自己的本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拥有固定且确定的物的本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所以可以想见,为何人总是要去占有某种东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无节制的购物或收集某种物品。在占有这些物的时候,物的功能与效用已经变得不甚重要,人是通过占有这些拥有确定性本质的东西的自在属性,来获得确定性,以至于存在感。
然而这只是局部地、暂时地满足了对确定性的渴求,根本上的虚无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人是自为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无尽可能性,而有限的、固定不变的物东西是无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就像一位演员,无论他曾经扮演过多么成功的角色,这个角色也不会是这位演员的全部。
作为人,我们永远无法填满自己的虚无。用萨特话来说,就是 「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 。没有得到的时候当然不满足,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
所以,人是一种徒劳的激情。总是有一种激情推动我们去占有、去追求,但终极的满足永远不会到来。
然而,面对着这样一种看似消极的虚无感,萨特却认为,人类特有的尊严却因此诞生。因为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为人所预设的桎梏,人永远可以自由选择去超越、改变曾经的本质。也就是说,人不会永远 是 什么,而是永远在 成为 什么。因此,萨特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自由就是人的命运。人唯一的不自由就是不能摆脱自由。存在的真相就是虚无,存在先于本质。如果 「本质」 决定了命运,那么,先于本质而存在的人就不被任何命运所限定,也就是说,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
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也需要面对 「沉重的自由」 。
因为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萨特说,没有任何别人可以承担这份责任,你做出了选择,就要独自承担责任。并且,这份责任永远都是不可分担的。因为只要你做出了某个选择,背后就会有一个评判标准。你的标准只能是你自己给自己确立的,你所有的选择,依据都只是你自己。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有一句名言,说 「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都被允许了」 。萨特说,这句话就是存在主义的起点。换句话说,萨特信奉价值主观主义。
因此任何信条,建议,主义都不再是推脱责任的理由。因为选择是由你自己作出的,是由于你自己的信念指定的依据。因此,这个绝对的责任,你只能自己一个人独立承担。
米兰·昆德拉最有名的小说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英文叫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理解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就很容易看懂这个标题。 轻 ,来自于人绝对自由的存在方式,我们拥有无尽的可能性;而 不能承受 的则是由自由的选择带来的沉重后果,因为承担这种后果的责任是孤独而绝对的。
萨特的第三个主要思想是 「他人就是地狱」 。
这句话来自于萨特写的一个剧本,叫做《禁闭》,说的是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等着下地狱,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个鬼魂彼此之间不断欺骗和互相折磨,最后他们忽然领悟到,不用等待地狱了,他们已经身在地狱之中,地狱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永远和他人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地狱。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种可以知道,人能够自由地掌握自己的生命,哲学上把这叫做人的 「主体性」 。主体,就意味着拥有主导权。那么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那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谁是主体?萨特认为,人总是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萨特举了一个例子:你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陌生人,用眼光上下打量你,你会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你会不舒服?萨特解释说,别人注视你时,他下意识地就把你变成了他观察的客体。在这个注视中,他是主导者,你只是被他观看的物品;他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代价就是把你的主体性给否定掉,把你物化。所以,你会下意识地回避对方的注视。但你也可以反抗,他看你一眼,你就回看他一眼,用你的注视把他变成客体。
萨特还有一个很奇妙的说法,他说:
因为憎恨只能指向人,因为人有自由,只有人能出于自主意识对你做些什么,在他人作为主体的行动中,你就沦为了客体,沦为了物,你的主体性就被否定了。所以你会憎恨,因为你不甘于被当成物品。在这个意义上,憎恨就意味着你承认了对方的主体性,承认了对方的自由。
萨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他人存在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能实现那种理想中的共同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自由主义所向往的那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平等尊重的关系。
萨特的存在主义继承了尼采的思想传统,强调人只能自己创造自己,在自由的选择中不断塑造自己,并且承担选择的责任。他和尼采一样,否认普遍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他似乎放弃了尼采的超人学说,强调人只能孤独地面对自己的选择。
萨特也说自己的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但又说,存在主义也是希望的哲学。希望在何处?就在我们的自由之中,在人的无限可能性之中,我们永远有改变的潜能,不必服从任何注定的命运。用什么去改变?行动。因此,存在主义,它是行动的哲学。
因为我们最根本的自由和可能性,需要在行动中实现。
其实吧,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来看的话呢,这个事情彼此觉得好就好。各玩各的,互不干涉。不离还有机会回归家庭,都这么自私离了未必会好过。等老了玩够了也就想起这还有个家可以回。都出轨谁也不用说谁也都开心不用吵架这不挺好,趣味相同不愧是一家人。
那么既然夫妻双方都出了轨,并且双方彼此都还能接受的话,那还是维持婚姻,继续在一起的好,因为就算分开了,换个人可能接受不了你出轨,就算你是和你的出轨对象结婚,那婚后也是两个人一起出轨,那和现在的婚姻也就没什么两样了。现在这样挺好的,两人都能接受各自出轨,各自都能玩得开心。说真的有几个男人没想过出轨的,有引诱有几个男人能拒绝的,男人能出轨为什么女人不能,难道不是男女平等吗。只要各自都能接受就可以了,也许能过得比以前更恩爱也不一定,因为各自都能得到满足了。
说了那么多,归根到底还是要分人。如果你们都是那种能接受开放式婚姻关系的,像波伏娃和萨特,那谁出轨也没什么的,如果有一方接受不了,这个开放式关系达不成共识,另一方出轨则是难以被接受的,有可能导致婚姻破裂。
如果都接受不了,大家本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愿望步入婚姻的,双方既然出轨了,那说明也不在意曾经说过的话了,这个时候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玩各的,因为当初谁也没真正动过情,这也不算损失,毕竟没爱过你,你出轨我也可以,婚姻照样维持。二是双方中有一人铁定心跟别人过日子,出轨就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爱了,现在有了何不潇洒地甩掉你?这个时候婚姻就维持不下去了。
1964年,“由于他那具有丰富的思想、自由的气息以及对真理充满探索精神的著作,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瑞典文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不料竟遭萨特拒绝。瑞典文学院只好临时发出公告宣称:萨特的拒绝并不能改变诺贝尔奖颁赠的有效性,只是颁奖仪式无法举行。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在十年后年波伏瓦所作的一次访谈中有充分的说明。(这时的萨特的眼睛近乎失明,完全丧失了写作能力。老年的萨特,面对自己走过的一生,显得更加坦诚,更加真实。)
波伏瓦:是不是由于这种在人们之间平等的感受,你总是拒绝一切使你受到注意的东西你的朋友经常看到你对那通常称作荣誉的东西的拒绝--人们甚至可以说你厌恶它。这多少同平等的思想有关吧你为什么厌恶荣誉
萨特:这两者确实有一定联系,但也跟我的这种思想有关:我的深层实在是超出荣誉的。这些荣誉是一些人给另一些人的,而给这荣誉的这些人,无论是给荣誉勋位还是诺贝尔奖金,都没有资格给这荣誉。我无法想象谁有权利给康德、 笛卡尔或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某一个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了一种有等级的实在,在这种文学中你处于这种或那种地位。我拒绝这样做,所以我拒绝一切荣誉。
一九二九年,当时萨特二十四岁,波伏娃二十一岁。萨特心血来潮的说:“我们签一个协议吧,成为不必结婚的伴侣,真诚相爱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波伏瓦:这解释了你对诺贝尔奖的拒绝。但较早时期你还有一次拒绝,在战后对于荣誉勋位的拒绝。萨特:对。在我看来,荣誉勋位是给一大批平庸之辈的酬劳。就是说,一个得到了荣誉勋位的工程师应得这个荣誉,而另一个跟这人情况相同的人却不应得。他们不是由于自身的真实价值,而是由于做了一项工作或头头推荐或其它情况而受到判别。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实在。这种特殊的实在是无法计量的。
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萨特
今晚读萨特的《文字生涯》,裂墙推荐,自传体的形式,言辞犀利,直指人心的对自我的认知和实现的书。
颠覆了我对传记的认知,传记免不了“流水账”式的记录,但萨特从原初追本溯源,执着于刻画内心想法和剖白心迹,幽默睿智,思路明晰但晦涩难懂。在这样一本心灵之旅中,萨特向我们剖析了自己成长、思考、幻觉、写作、宗教观…是寻找自我道路上的一本好书。
也是一本没有人味儿的好书,充满了赤裸裸的抽筋拨骨看透人心的冷漠,那种真实如寒风抽打后背。
“狗懂得爱,狗比人更温柔,更真诚,狗的感情细腻,有一种从不出差错的本能。能知善知美,识别好坏。”
“过份喜欢孩子和畜生,其实是厌恶人类。”
“当人们不缺面包的时候,难道会谈论面包吗?当我们觉察到它的存在时,它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了。”
“当你沾沾自喜,别人乐于喜欢你;当你攻击周围的某个人,其他的人哈哈大笑;但倘若你解刨自己的灵魂,所有人就会嗷嗷叫。”
《文字生涯》字字都值得咀嚼,那些直指事物最本质的智慧是一种能力,可以锻炼。有了这种本事,夫妻吵架你就是女皇的架势。之所以感触颇深,是因为我有幸遇见一位能看透事情本质的老板,在她的指点和教诲下我也多少具备了一点这样的魔法,果然吵架的高度都不一样啦。
萨特的内心独白和认知过程就是在他的琐碎家常和世俗经历中叙述和挖掘着。对比,我们的琐碎生活过得有多麻木…
看看这几篇文章有没有帮助: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http://philosophyol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52&ID=3311
http://xiaowawabokeecom/3946665html
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都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