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歇后语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3、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4、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6、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7、 打破沙锅——问到底
8、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9、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11、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12、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13、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4、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6、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17、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18、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9、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20、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21、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24、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25、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7、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28、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29、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3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1、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32、 聋子的耳朵——摆设
33、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34、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35、 猫哭耗子——假慈悲
36、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7、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9、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40、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41、 生姜——老的辣
42、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3、 四两棉花——免谈(弹)
44、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45、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46、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47、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48、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9、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0、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1、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52、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53、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54、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55、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56、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57、 芝麻开花——节节高
58、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59、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60、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2、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张飞讨债—声势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杀关羽—嫁祸于人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刘备编草鞋—内行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孙权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许多人都知道)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密莫测
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没有电之前,古代人对“闪电”的称呼是什么?
也叫电,详细请见康熙字典里的解释
《埤雅》电与雷同气。雷从回,电从申,隂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或曰雷出天气,电出地气,故电从坤省。说卦:离为电。电,火属也。盖隂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今铁石相击则生火,烧石投井则起雷。又况天地大炉之所薄动,眞火之所激射乎。董子曰:太平之世,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炫目,宣示光耀而已。《释名》电,殄也。乍见则殄灭也。《易·噬嗑》雷电合而章。《注》雷电$合,不乱乃章。又《丰卦》雷电皆至。《疏》雷者,天之威动。电者,天之光耀。雷电俱至,则威明备足以为丰也。《诗·小雅》震电。《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始电。《疏》电是阳光,阳微则光不见,此月阳气渐盛,以击于隂,其光乃见,故云始电。《春秋·隐九年》大雨震电。《疏》河图云:隂激阳为电,电是雷光。《谷梁传》震,雷也。电,霆也。《淮南子·原道训》电以为鞭策。
中国古代人称雷电分别叫什么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封神榜中记载雷震子被云中子带上昆仑山修行,因为吃了不可思议的杏,而长出能起风发雷的一对翅膀 。长的面如蓝靛,发如朱砂。后被姜子牙封为“雷公”。
电母为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称;金光圣母或朱佩娘。是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
古文中的闪电是怎么表达的
列缺:指闪电。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电气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 。列缺霹雳——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神 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
山海经里面记载的好多人物,就是神,人的文明的几千年,不过神的一瞬!一群DB没见到就瞎BB什么神是迷信,只能说这群人都是棱 B罢了!
就像蚂蚱一秋,老蚂蚱第一年见了科考队的人,之后山谷10年都没再去过人,老蚂蚱传下来的说法,在蚂蚱的第5、6代被嘲讽为迷信。老蚂蚱第一个秋天就死了,自然无力辩驳,新蚂蚱五六代都没见到过人,故而人是传说,是迷信罢了。
古代世界的一个能控制闪电的人是谁
雷霆闪电之神-宙斯(希腊)
希望你满意……
砚台古代又称为什么
砚的别称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quot;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谓:"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见《闻见后录》)。
四曰陶泓。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总工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既是称石砚有些地方也叫砚瓦。
五曰砚台,把砚称为砚台,可以说是对砚的一种通称。唐朝司空图的诗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六曰石友。过去的人都把书斋和客座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砚被称为石友。宋朝王炎有诗云:"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的是纸。石友指的就是砚。
七曰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宋朝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八曰砚池。有种凹形砚称作砚池。晋傅玄《砚赋》云:"芦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也指砚端的蓄水池。
九曰砚山。依石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叫做砚山。明高谦《遵遵生八戕》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阮元旧藏仿元人清溪钓艇小景端石砚山即是。
十曰墨海。宋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载:传说黄帝得一玉,琢为墨海,并quot;帝鸿氏之砚"于其上。宋朝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朝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朝翟颢《通俗编》讲:"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砚还有许多陌生的称谓,如清朝王继香在他的《醉庵砚铭》中写道:"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巖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諡之曰静真先生。"这样计算起来。砚竟有十多种称谓。其中有一些可能许多
中国古代人是怎么防治闪电
民间房屋低矮不存在这个问题,宫殿或城楼上有龙或者麒麟头,舌子上有一根龙筋是丁属的,一直通到地下,故宫里的宫殿就是这个结构。
这种实效很好的避雷针比富兰克林早几百年。
其实避雷针是错误的设计,因为尖端放电等于招雷,用圆形的球避雷更好
描写雷和闪电的诗句
雷和闪电是壮观的自然现象,其声贯耳,其光不可逼视,给人震撼。古代人视之为上天指示,祸福预兆。在平凡人眼里,雷电赫人,避而远之,然而在诗人眼里,雷电却是无数神奇,幻境的大门。
在唐代李贺的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里,就有雷电横击的壮丽: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溼寒兔。
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雷雨饥来的就是奇幻的神话: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白的《草书歌行》则借用雷电来表急迫,豪迈壮阔的军队盛况: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孝静毅皇后,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上元人。正德元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明世宗入继大统,因为与夏皇后为叔嫂关系,故夏皇后不能当太后,但又要与世宗的陈皇后区别,因此上尊称曰庄肃皇后。
正德元年(1506年),夏氏被册立为皇后,夏皇后虽美貌,却不受宠。而且明武宗多年居于宫外,因此夏皇后没有子女,可能仍是处女之身。
嘉靖元年(1521年),丈夫明武宗驾崩后,由武宗堂弟——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而夏氏因为与世宗之间为叔嫂关系,依照中国历代皇室的传统,只有帝王之母可称太后,故身为嫂嫂的夏氏不得称皇太后,但又要与明世宗的陈皇后有所区别,因此上徽号称庄肃皇后。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夏氏逝世,与武宗合葬康陵,神主升祔太庙。
夏氏逝世后,礼臣上奏丧仪,世宗说:“叔嫂之间不需服丧,且两位皇太后均健在,因此朕在丧期内穿着青衣,而臣民以皇后之丧服丧即可。”礼部尚书夏言说:“皇上以嫂叔之间不需服丧而改穿青衣,但群臣不敢穿着丧服朝见皇上,请暂时免去朝参。”世宗许之。
而关于夏氏的谥号,大学士张孚敬说:“大行皇后,是皇上的嫂嫂,与历代嫡配皇后不同,谥号字数宜用二字或四字。”李时不赞同,说:“宜用八字。”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都是皇后,又什么不同。”夏言隧聚众议论,上奏说:“古人崇尚实质的精神,因此谥号多简洁,以符合他生前的做为。至于后代所追加的谥号,则是出自臣子的怀思之情。大行皇后生于今世,宜用今制,因此大行皇后的谥号宜如历代嫡配皇后,而不论二字、四字及八字,都于礼无据。”世宗不从,命众人再讨论。群臣请用张孚敬的建议。世宗说:“用六字吧,合阴数。”于是夏氏的谥号拟定,称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觉得当时张孚敬的话不对,传旨:“孝静皇后谥号不完备,称不上是配飨武宗。”于是改谥为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
明武宗孝静毅皇后夏氏(-1535年),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父夏儒,封庆阳伯。正德元年(1506年)册立为皇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卒,世宗入承大统,次年上尊号曰“皇嫂庄肃皇后”。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卒。先从大学士张孚敬言,上谥为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早有异议,认为皇帝、皇后均谥12字,于此仅用6字不合礼法。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终觉张孚敬之言非是,敕曰:孝静皇后用6字与武宗皇帝12字不相匹配,乃改谥12字为:孝静庄惠安肃温城顺天偕圣毅皇后。
用环氧树脂系胶结剂粘和。
老砚台破成两边,千万不要用化学胶水粘贴,应该用环氧树脂系胶结剂粘和,不过,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粘和强度不够,也是容易挣开。
有一次,黑墨说:“砚台,你本领真是没我大,没有我,小主人就写不出字。”砚台一听就来气了:“我说黑墨,你也别自大。要是没有我,你能到哪里去,让小主人写出字?”“嘿,老砚台,你怎么这么说话呢,”黑墨气得鼻子都歪了“不过,只要你跟我说‘对不起,还是你的本领大’我就不生气了。不过说真的,你真没有我的本领大。”砚台挑起眉毛生气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就是黑黑的水吗。”“哼。”黑墨不说话了,与烟台不约而同地转过了身,背对着对方。
过了一会黑墨的气消了,他想:其实也是我的错不该他的事。于是他就转过头来对砚台说:“对不起,是我的错。”砚台一听,一下子转过头来笑嘻嘻的说:“我就等你这句话呢!”砚台与黑墨相视一笑,乐呵呵的说:“我们还是好朋友!”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朋友是很有可能吵架的,但只要能赶快和好,就还是朋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