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未曾“轻视农民”
《〈论语〉新译》主编 金 池
有人一度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错误观念强加给孔子,说什么孔子是一个“轻视农民”的人。孔子是不是宣扬过“读书做官”的思想,而“轻视农民”呢?请看下面的事实: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旧译”是——“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因为耕田嘛,免不了饿肚子;读书嘛,就可以升官发财。所以,君子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旧译”显然在告诉人们:孔子是一个“轻视农民”,鼓吹“读书做官”的人。实际上“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的意思是“君子重要的是谋求正道而不是谋求吃喝。耕田,在挨饿受苦时不离正道;进学,在任职做官时也不离正道。”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道”的重要性,阐述了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君子重要的是谋求正道而不是谋求吃喝。即使是耕田时,贫穷受苦,甚至饿肚子也不偏离正道;即使是进学后,升官之后,有权有势也不偏离正道。可见,孔子强调的是“馁了也在道中”和“禄了也在道中”,做人要谋道、忧道、走正道,并没有轻视耕田和宣扬读书做官的思想。
另据《论语·学而》记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恭敬从事而取信于民,要节约财用而爱惜于民,征用劳力要不违农时而不误于民。’”这里,孔子既然提出“征用劳力要不违农时而不误于民”的观点,就说明他关心农民、体恤农民、爱护农民,怎么能说他轻视农民的呢?
有人说《论语·子路》记载的“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这就是孔子轻视农民的依据。其实,这样的推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樊迟请教学习种庄稼的知识,孔子说“我不如农民掌握的种庄稼的知识多”,这是实话实说。樊迟又请教学习种菜的知识。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人掌握的种菜的知识多”,这也是实话实说。试想,即使到现在,除了农业大学的教师、教授外,有哪个大学的教师、教授比农民、菜民掌握的种庄稼和种菜的知识会更多呢?有人说,孔子说的“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就是蔑视农民和菜民。这也是无稽之谈!试想,假如一个学生到中文老师那里询问造原子弹的知识,老师说“我不如搞原子弹的人掌握的有关原子弹的知识多”,难道这就意味着这位老师看不起搞原子弹的人,蔑视搞原子弹的人吗?其实不是。
至于樊迟出去以后孔子感叹的内容,也没有离开培养管理型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个话题。就今天而言,我们培养一个宇航员,难道目的就是等到来日叫他去种庄稼、去种菜的吗?显然不是。再说,种庄稼需用人,种蔬菜需用人,造机器需用人,握枪杆需用人,管理政事和军事同样需用人。不同的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学成以后去任职只是分工不同,哪有高低贵贱之分,哪有谁看不起谁,谁轻视谁的现象存在呢?
又有人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就是宣扬“读书做官”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正确的译文是:“官做好了还要继续深造,学习好了就要任职实践。”就是说,官员深造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学院实践可以进一步使自己学得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便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丰硕成果。联系起来看,这句话是针对官员和学员而言的,强调的是“学习”。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做人和学习文化。大家知道,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官,是学做人学得好和学文化学得好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讲,学做人学得好和学文化学得好是德才兼备,成为一个好官的基础。这里的“仕则学”和“学则仕”其目的在于“优”,在于提升官员和学员的素质以至于“优”,以便更好更快地发展。这里面哪里有鼓吹“读书做官论”的因素在呢?
还有人说,据《论语·子罕》记载,孔子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样的话,证明他是一个“瞧不起‘庄稼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并非如此。因为“鄙夫”不是特指“庄稼汉”的专有名词,而是专指“知识浅陋的人”。可见,孔子背负“瞧不起‘庄稼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人”的“黑锅”,不是因为孔子思想偏颇,而是“旧译”把“鄙夫”错译为“庄稼汉”造成的。”现在我们把孔子的话复原过来,译为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个知识浅陋的人问我,我对于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我抓住问题的正反两面竭力探究答案就有了。”这里面哪里有“瞧不起‘庄稼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人”的因素在呢?
总之,鼓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轻视耕田、轻视农民,以及宣扬“读书做官”的思想是封建意识,我们应持反对态度。但是,有人把封建意识栽赃在孔子身上,说什么孔子轻视农民和菜民,轻视劳动人民,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我们同样持反对态度。一句话,孔子未曾“轻视农民”。
主观原因: 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
客观原因:中外联合政府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1861年,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仅供天津;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均值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
此外,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2: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3: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4:西汉----赤眉农民起义战争
5: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
6:两晋----杜弢起义
7:两晋----孙恩起义
8:两晋----卢循起义
9:南北朝--赵广起义
10:南北朝--盖吴起义
11:南北朝--破六韩拔陵起义
12:南北朝--莫折大提起义
13:南北朝--杜洛周起义
14:南北朝--鲜于修礼、葛荣起义
15:隋------瓦岗农民起义
16:隋------窦建德起义
17: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18:唐------袁晁起义
19:唐------方清、陈庄起义
20:唐------裘甫起义
21:唐------庞勋起义
22:唐------王仙芝起义
23:唐------黄巢农民起义
24:唐------阡能起义
25:宋------王小波、李顺起义
26:宋------宋江起义
27:宋------方腊起义
28:宋------八字军抗金起义
29:宋------红巾军抗金起义
30:宋------邵兴抗金起义
31:宋------钟相、杨幺起义
32:宋------魏胜抗金起义
33:宋------红袄巾抗金起义
34:元------元末农民起义
35:明------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
36:明------刘六刘七起义
37:明------明末农民起义
38:清------古州苗民起义
39:清------白莲教起义
40:清------天理教暴动
41:清------捻军起义
42:清------太平天国运动
历次农民起义其实都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历史学者秦晖曾经把秦以后农民起义的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这在上表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1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
2官府实行严厉的经济垄断,比如茶叶专卖、海禁等政策,中国古代凡是经济利益比较好的项目都是由国家垄断。
3官府进行严厉的户口控制,一种是百姓想要迁徙却被限制,另一种是百姓不想迁徙却被官府强行迁徙到偏远地区去垦荒。
4官府吏治腐败,法外敲诈。所谓的法外敲诈指的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地私自给百姓摊派,巧取豪夺,所谓"头税轻,二税重,集资摊派无底洞"。
5官府和民间对组织资源的争夺。宗教等组织提供了一种民间结社的形式,官府是不允许民间结社这种现象存在的,所以官民之间会发生冲突。
6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
因此,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四个字--官逼民反。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用本地的“方言”。一个人从小就被周围
人的语言教导着,长大后第二种语言就是
较为正式的卷面语了,先秦叫雅言,汉代
之后叫通语,明朝叫官话,民国叫国语,
现在叫普通话。而所谓的“沟通障碍”只
是学与没学之间的人的障碍。举个例子把
古代农民比作农村没有受过教育的,而周
围的人既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又能和本地
人沟通自如。春秋战国时期本就不太平,
受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基本的交
流靠的还是本地方言。
朱元璋当了皇帝,经常回忆自己以前受到贪官的压迫和迫害,民不聊生,激起民变,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他处处留心,怕他的官员不好,怕他们逼着百姓造反。所以他调查贪官的手段特别厉害,甚至把人活活剥皮作为惩罚。
朱元璋杀贪官也是有标准的。任何人贪污60元都可以判斩首。当时60块钱不算多,折算成银子也就十几两。历代皇帝很少为了这么点小钱杀大臣。但朱元璋一直主张重刑、严刑峻法,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惩治贪官,以警示其他在任官员。当时衙门左侧建有一座小土地庙。当地发现贪官,就在土地庙前处决刑官,然后剥了皮。然后,把干草塞进皮囊,做成人形,放在法庭的一边,以警示下一任官员。有的官员在宫廷工作,身后有几个官员的木乃伊。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当时没有人出来做官,但是朱元璋的态度也很强硬,所以他不担心没有人做官,谁喜欢谁就得做。你做不做还是不做。躲起来就追到你家杀了你,还得被逼出来做官。因为这种土地庙经常剥人的皮,所以人们叫它剥院子。但由于官员害怕这种惩罚,不敢压迫剥削百姓,虽然杀了不少人,但百姓反而叫好。
有一个叫郭桓的人,他是一个负责征税的高级官员。他利用职权偷窃和出售军粮。他工作越多,胆子越大。最后他把国家军用粮仓里三年的积蓄偷光卖了。全国有13个省,其中12个和他有勾结。几年下来,贪污的粮食多达2400万吨,相当于一年的国民收入。事情败露后,朱元璋非常愤怒,判处郭桓重刑。然而,案件越查,牵涉的人越多,连朱元璋自己都吓了一跳。然而,他决心杀死所有这些非法官员。就算世界倒转,他也要把他们杀到底。结果这一刀杀了几万人。
明初继承了元朝的恶习,贪污受贿在官场蔚然成风。如何惩罚他们无法控制。朱元璋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她必须做她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当她做出自己的决定时,无论发生什么,她的心都像石头一样坚硬,绝不动摇。严惩贪官也是如此。他对犯罪的官员毫不留情,连续杀了好几年,官场风气开始好转。明朝270年的统治,离不开朱元璋对贪官的严惩。为了监视臣民,他派出大批亲信访民,他有时也出宫微服私访,了解民情。为了防止官员未经允许擅自改动账本,他还下令将1到10的缩写数字大写。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吴鸿十五年,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空玺案”。这是朱元璋自己发现的一起官员舞弊案。果然是真的:有一天朱元璋觉得无事可做,就一个人到处逛,结果逛到了户部,想了解一下国家财政收支账目的核算。这时,户部官员和各省会计官员都在低头看账目。朱元璋站了一会儿,看到大家都在认真算账,非常高兴。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谁知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两个人在吵架。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个户部官员在和一个抄表员吵架。户部官员说收表人账目不齐,收表人不服气,就吵了起来。最后,我听到户部官员指着账目大声说:“不均就是不平等,钱粮数字不等于一分。你必须重做这本小册子!”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暗暗称赞这位负责任的内务府官员,心想:“要是朝廷所有的官员都能像这位官员一样认真地为朝廷办事就好了。”
朱元璋觉得很有意思,下午有空又去了一趟。这一次,他看到了问题所在。他去的时候,正巧碰到计票官和户部官在说话。只见计票官递给官员一本新书,说:“书已经重新做好了,你再算一遍吧!”户部官员接过来翻了翻。他算了一下,笑着说:“这次没事了,扯平了。”朱元璋一直在听。他越听越觉得奇怪。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毛拧了一下。他快步走过去,抓起账本翻了翻。然后他转向簿记员问道:“你们省离首都有多远?”那官员一见是皇帝,立即跪下答道:“三千多里”。“那你怎么早上回去,下午又回来?你骑的什么马,跑得这么快?”收藏家一听,吓得“弹”了一声,连磕了三个响头。他不敢再隐瞒了,赶紧回答“小人没回去”。“没回去,那这个账号上的大字是哪里来的?”朱元璋瞪大眼睛,厉声逼问。这种强迫让计官刷白,无言以对。
原来每年国家和各省都要把地方的财政收支转到中央户部,地方的账是从县到州到省再到中央。于是,一级一级的报表上来,中央政府的账目清楚、完全相符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了。这样一来,报告难免有错,不符合的还要重新清点,原来的衙门还要重新盖章才能批。但是,各省离首都有六七千里之遥,也有几百里之遥。如果要重新注册,还得回原省份。这样一来,离首都要一两个月,离首都要好几天。如何快速往返旅行?所以,为了节省来回路上的时间,各省藏家在来北京之前,都准备了大印刷的空白本。当账本数量不符时,他们会修改并填写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账本。得知这个骗局后,朱元璋大开杀戒,杀了上上下下很多人。在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空印案”。
据史料记载,河南直隶明政府副部级以下的官员有数万人,每年死于狱中或因贪污被判苦役。严惩腐败是好事,但问题是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无法判断被指控犯有贪污罪的官员是否真的腐败,许多人在严厉的惩罚下遭受酷刑。然而,比死刑更严重的是追悼会。这个腐败的人被处死了,他贪污的钱必须追回,所以这个人的家将被复制。如果家里的财产不够贪污的钱,就会用刑讯逼供。很多人一被处罚,为了减少血肉之躯的痛苦,就会随口说是谁家留下的,于是这一家就无辜地被牵连了。如果还是不够,那家就得在酷刑下放弃另一家。这样,即使是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也会成为主人,家破人亡。这恐怕是一心惩治贪官、保护百姓的朱元璋所未能预料到的。
根据历史的必然性,古代农民起义的原因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当前的政权无法让农民吃饱肚子,所以农民集结起来造反。第二种是农民受到了官府的欺压觉得不公平。那么宋朝大多是第二种。
1、宋朝的经济发达,对起义大多是招安
宋朝的经济是极其发达的,而且宋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面积比较少的一个朝代。他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是通过海运获得,也就是海外贸易。俗话说,铁道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宋朝没有铁道,但是他有航运,所以他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并且宋朝皇帝是不禁止商业的发展的,而且宋朝的君主特别注重南方产业的开发。这就导致宋朝政府富得流油。即使有了叛乱,那么很多地方都是直接用钱财招安。这在某些方面甚至促进了农民起义的积极性,因为农民是愚昧的,只要有利益,那么它们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抚慰下去。所以很难像唐朝一样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农民起义的成本低
宋朝杯酒释兵权,所以皇帝是高度军事集权的。这就导致大部分军队都在首都的附近,所以地方就没有很多的军队。那么对于百姓的约束性就不强,这也是农民起义多发的原因,因为地方军队没有震慑力。让农民有机可乘。
综上,宋朝虽然是农民起义多,但是他很少形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富裕还有就是地方军权的薄弱,这是特定的历史巧合。是历史和人物结合产生的结果。
农民起义在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国家最为常见,提到农民起义的原因,我们常会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农民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属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弱势群体,如果不是在连生计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又怎么会铤而走险去造反呢?
在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起义很少是因为朝廷统治腐败而爆发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朝政形势怎么样和他们是没啥关系的,自己有没有工作,能不能吃饱饭这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问题,只有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计才会激起民变。
在中国古代最常见激起民变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农民是以种田为生的,土地对他们来说就是自己的饭碗,但是这到了乡绅,官吏眼中,土地就变成了摇钱树,或者是因为天灾,或是人祸,以极低的价格逼迫农民出售手中的土地,在将土地租给这些农民,年景好些,农民们勉强还能活下去,遇到灾荒年,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就容易激起民变。
另外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社会,重农抑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民众能从事的生计十分有限,大多数只能保证温饱,真能赚钱的行业又被政府垄断,所以这种社会经济结构,面对突发的危机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一旦百姓失去了生计,自然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在明清两朝,官员的收入非常低的,他们的衣食住行又要符合礼制,即便是朝中重臣,往往也会欠下一屁股债,入仕的人追求的无非就是名利,怎么能忍受当官越当越穷,所以就通过各种税收,巧取豪夺的手段中饱私囊,这自然也就加深了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在古代,统治阶层大兴土木,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动百姓服劳役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这就容易出现滥用民力的问题,百姓的忍耐程度也是有上限的,超过上限也非常容易激起民变,秦末的农民起义就有滥用民力的原因。
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往往就是利用了贫苦民众长期以来对旧政权不满的情绪,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新政权,他们是比较理解百姓疾苦的,常会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安抚百姓,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统治阶层逐渐变得麻木,安于享乐,不再去体会百姓疾苦,政府和百姓的矛盾又会不断加剧,再次突破临界点,历史又重演了。
纵观我国历代的造反,人们惊讶地发现,绝大多数造反都是农民。因此,严嵩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历代造反的都是种田人,没几个经商的造反”。事实上也真的如此,种田的人造反其实并不是农民生来彪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造反,大多数情况下,农民造反都是发生在王朝的末期,农民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所以不得不揭竿而起。
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容易受到迫害的人群。我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民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交着赋税,养活一家老小。在皇帝明白百姓疾苦,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时,农民还可以好好生活下去。然而,每个王朝的末期,都会出现昏庸的君主以及贪污腐败的大臣,他们一起搜刮民脂民膏,加重赋税,老百姓被他们逼得活不下去了。因此,这些平时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会站起来,举起义旗,推翻掉当朝的统治。
商人造反得少,因为他们生活过得好。就算我国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商人们还是富得流油。商人们靠着经商,过着舒适的生活。就算官府来找他们麻烦,他们也会用钱财就把官府打发走,自己的生活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和朝廷的关系不会像农民和朝廷关系那样差,他们也没有必要造反。
虽然很多造反都是农民开始的,但是我国的农民还是不轻易挑事的,他们能够生活下去,他们一般也不会造反。然而,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关头,他们也会起来造反,建立新的王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