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方言问题

有趣的方言问题,第1张

陕西安康和湖南长沙“么子”,河北故城“嘛呀”,江西新余和铜鼓及兴国“马格”,其余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4418094htmlan=0&si=1

 陕西方言由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构成。用陕西方言说的 顺口溜 ,大家能流利快速的说出来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陕西方言顺口溜,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陕西方言顺口溜一

 你姓啥我姓张

 张啥张飞

 飞啥飞机

 机啥鸡毛

 毛啥毛泽东

 东啥东方红

 红啥红旗

 旗啥骑马

 马啥蚂蚱

 蚱啥za花

 花啥话不能蹬哈哈 你懂得!

陕西方言顺口溜二

 西安女子嘴巴好,说得多来做的少;

 延安女子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

 汉中女子气质好,水多皮嫩不出老;

 咸阳女子素质好,不会围着老公吵;

 临潼女子思想好,宁愿自己三班倒;

 安康女子身材好,一年四季喂不饱;

 渭南女子水色好,晚上羞得象小鸟;

 宝鸡女子眼神好,没得钱来你别找;

 榆林女子手艺好,缝衣补裤手最巧;

 铜川女子教养好,贤良淑德起得早;

 商洛女子能力好,精打细算天天跑;

 杨凌女子力气好,追得老公满街跑。

陕西方言顺口溜三

 咱俩好;

 咱俩好,咱俩好,咱俩上街买手表

 你掏钱,我戴表。你么的媳子我给你找;

 一找一个阿庆嫂;

 一个蔫老汉,天天吃饭要关门,有一天

 没关门,来了一群鬼子兵吃了他的饭

 砸了他的锅,把他吓得钻猪窝,猪放屁;

 他闻屁,猪拉胡胡他唱戏;

 一队放个屁,二队不同意

 三对 报告 公安局,四队来枪毙

 五队抬,六队埋,七队哭的嗨呆呆

 八队还没来……

 一脸横肉,二不楞瞪

 三棱包巧,四皮花脸

 五官不正,六咪实眼

 七皮森凝,八人亏尽

 九吃哈张,十在难言

 十一借钱,十二不还

 十三拉处砸你的死环

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浠水县相邻,两地的口音也确实有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处于相近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语言交流频繁,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具体来说,两地的口音相似,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1 地理环境:两地相邻,地缘接近,地理环境相似,例如山水相连,自然环境相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2 历史渊源:两地历史上可能存在共同的渊源,例如在古代,安康地区和鄂西地区都曾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域,这也会促进语言的交流和融合。

3 文化传承:两地文化传承有相似之处,例如民间文化、风俗习惯、方言等都有相似之处,这些也会影响到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安康市和浠水县的口音之所以相似,主要是因为两地处于相近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语言交流频繁。

不相当半路相克,早相二人吵架不安康,互相原谅呈吉祥,joe是什么意思?我觉得他应该是说在半路上遇到两个同乡,然后截成一个好友吧,然后两人吵架了并不相处的很好,然后就是解决办法是两个人互相原谅的时候出现了一片和谐和吉祥的情况应该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汉阴县位于陕南东部,北距西安市320公里,西距汉中市185公里,东距安康市55公里,人口36万。汉阴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境内居民多为明清湖广移民后裔。民国(1916)《汉阴县志》载:“吾邑在明末清初凡由下五省迁来者,操语互殊,即交语亦从其籍。如本籍人呼娘家同辈为老表,江西籍对一般人概以老表呼之。江南籍人呼他为客,吃饭为喫ㄑㄧ饭。广东籍人呼祖父为公ㄍㄨㄥ,祖母为姐姐ㄐㄧㄚㄐㄧㄚ,叔为首止ㄕㄨㄗ,爸为ㄅㄚ,母为阿己ㄚㄐㄧ,婶娘为妹妹ㄇㄟㄇㄟ。湖南籍说话为讲ㄍㄤ,什么为么子ㄇㄛㄗ,肉为耙耙ㄅㄚㄅㄚ,吃肉为ㄑㄧㄚㄖㄡ,楼为聊ㄌㄧㄠ,头为吊ㄉㄧㄠ,石头为ㄕㄚㄊㄧㄠ,狗为ㄐㄧㄠ,藕为πㄡ。湖北籍与本籍同,为汉江流域语言风俗所同化。”现代方言调查也证明汉阴方言有本籍话和客籍话的差别,本籍话以城关话为代表,客籍话以涧池话为代表。涧池镇距城关镇仅10公里,都在交通沿线,两地方言在语言接触中相互融合,差别已不明显,声调、语法基本相同,个别字的声韵母存在差别。而且客籍话占领农村,成为汉阴主导方言。

壹 词义

一、词义扩大。汉阴方言某些词的词义比普通话词义范围大。例如:

吃———在汉阴方言里,一切用嘴的动作都可以用“吃”字表示:吃饭、吃烟、吃茶、吃药、吃酒席;吃李子(讲话或讲演忘了台词)。还有比喻义:吃闵子(吃了亏又不便说出来)、吃黑销(受贿)。“吃”读 qia21。

鼻———在汉阴方言里除指鼻子外,还兼指鼻涕、眼泪。流鼻子指流鼻涕。哭鼻子,指流着眼泪的哭泣。

蚊子———单用时泛指,包括蚊子和苍蝇。特指时要加词头,如屎蚊子(绿苍蝇)饭蚊子(蝇子)、牛奶蚊(牛蝇)、夜蚊子(蚊子),“蚊”读men44。

二、词义缩小。汉阴方言某些词的词义比普通话范围小。例如:

饭———汉阴方言除一般指正餐(早饭、晌午[饭]、夜饭)外,专指大米干饭。大米稀饭不能称饭,只能称“米汤”。捞饭过滤的汁,称“米汤水”。面饭分别称面(面条)、馍馍、抄手(似北方的馄饨)、拌汤子、鸡脑壳、梆梆(音biang21借字)子。玉米熟食分别称苞谷米饭、苞谷米汤(粥状)、苞谷糊肚子(浆糊状)、包谷面馍馍等等。

谷子———专指水稻。特称要加词头,如饭谷、酒谷、黍谷子、苞谷。

麦子———专指小麦。其它麦类要加词头,如大麦、燕麦、荞麦。

三、词义转移。汉阴方言有十分丰富的形容比喻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词的词义已经脱离字面意思,所以把它们归于“词义转移”的造词方法。例如:

1、用声音来比喻词义:

响子(木匠用的短把斧子)

董董哐(头脑简单的人)

捣腭子(吃饭、贬义)

溜唰(行动敏捷)

打啵(亲嘴)

放嗲(lia44 孩子在父母怀中亲昵状)

流利皮张(衣着华丽)

嘎搭马希(乱七八槽)

二不拦干(事情将成未成)

2、用形象来比喻词义

老麻子(做事老练有能力的人,其人不老脸上也没有麻子)

绿蚊(蝇)子(到处管闲事令人讨厌的人)

渗坑(酒量很大的人)

红脚杆(外行)

开山子(砍树用的长把斧子)

地蹦子(陕南二人转文艺表演)

剪刀客(小偷)

萝卜花(眼球有病的人)

马眼(质量差)

翻跷(事业中途受挫)

坐蔸(退步)

然(ran21)筋(以各种手段索取财物)

塞背手(行贿)

烧火佬(与儿媳通奸者)

锅巴客(与嫂子通奸者)

扒灰佬(与弟媳通奸者)

丘老遇(不存在的人)

咬姜喝醋、搜窟窿打蛇(编造事实诬陷别人)

油煎火熬、水洗磨转(日子过得红火)

冲壳子(吹牛)

板叶(漂亮)

贰 构词法

一、偏正造词表示程度的修饰性语素非常形象

梆硬、脓粑(很软)、究圆、拿瘪、滚赖(炽热)、冰冷、喷香、乓臭、沁甜、嗲(lia44)苦、揪酸、绷干、浇湿、煞白、墨黑、捞轻、口(diang214)重。

二、语素顺序颠倒

欢喜(喜欢)、得喜(喜得)、闹热(热闹)、人客(客人)、康健(健康)、绵缠(啰嗦)、鸡公(公鸡)、利麻(麻利)

三、名词重叠

AA式

1、单音节名词表示一般称呼,重叠后表示爱称。例如:

哥 哥哥,姐 姐姐,公 公公,奶 奶奶(lie44 lie),崽 崽崽,狗 狗狗

2、单音节名词表示一般事物,重叠后表示小称。例如:

虫虫 毛虫虫, 蛋蛋 麻雀蛋蛋, 片片 洋芋片片,人人 纸人人, 苗苗 树苗苗, 眼眼 针眼眼

3、单音节名词为泛指,重叠后为特指。例如:

米米 李子米米,水水 药水水,马马 骑马马(玩具马或一个棍棍),瓶瓶 酒瓶瓶,缸缸 茶缸缸,腿腿 羊腿腿

4、单音节名词重叠后加词缀“子”,指称往往比较具体兼有复指作用:

箱箱子 柜柜子 盆盆子 罐罐子 沟沟子 坎坎子 棍棍子 棒棒子

5 、单音节名词重叠后带“儿”尾,表示小称或爱称。例如:

崽崽儿 马马儿 狗狗儿 鸟鸟儿 花花儿 芽芽儿 豆豆儿 篮篮儿

6、单音节名词重叠后与重叠前的原意不尽相同。例如:

鸡鸡:幼儿生殖器。 气气:不好闻的气味。

嘴嘴:器皿的嘴儿。 子子:颗粒状的东西,如身上的疹疱。

脚脚:剩余的残物或液体沉渣。

AAB式

这是偏正式名词修饰语素的重叠,重叠后强调名词的性状。例如:

粑粑饭 孬孬酒 炕炕馍 扇扇帽 拉拉车 架架猪 毛毛钱

面面盐 麻麻雨 蒙蒙月 瞎瞎心 睎睎眼 歪歪嘴 懒懒场

ABB式

这是偏正式名词中心语素的重叠,重叠后表示这个偏正式名词的复数

稀汤汤 嫩苗苗 碎崽崽 鲜果果 大牛牛 碎丁丁 白道道 破洞洞

AABB式

重叠后表示一类事物。例如:

沟沟坎坎 蹄蹄爪爪 根根稍稍 盘盘碗碗 汤汤水水 筋筋吊吊

四、动词重叠

AA式

1、单音节动词重叠后成为名词:

叫叫:能吹响的玩具———狗叫叫。

滚滚:车轮子 戳戳:公章 铲铲:锅铲铲 系系:尿桶系系 印印:脚印印

2、单音节动词重叠后表示动作持续:

跑跑步 散散心 养养鱼 弄弄花 打打拳 伸伸腿

AABB式

哭哭昂昂 骂骂咧咧 吊吊搭搭 做做作作 打整打整(准备)

ABAB式

品麻品麻(尝一尝) 可摸可摸(估计一下)

经悠经悠(伺候) 料理料理

V倒V倒式

想倒想倒说 欺倒欺倒看(尽量靠近) 编倒编倒嚼(放肆地嚼舌根)

VXVX式

挑肥拣瘦 整经弄绊 栽赃斗(接)把

喜情卖白 拖衣撂尸 画眉撩嘴

一V一V式

一拉一怂 一晃一悠 一颠一跛 一推一搡 一蹦一跳

一V二V式

一古二恶(强行索取) 一平二调 一偷二抢 一哭二闹 一遮二盖

五、形容词重叠

AA 式

1、单音节形容词描述一般性状,重叠后增强了形容的程度。

胖 胖胖的一个娃娃 红 红红的一个苹果

甜 甜甜的一根甘蔗 酽 酽酽的一碗茶

2、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成为与这个形容词意义有联系的名词

弯弯:砍个弯弯做犁辕 尖尖:掐把豌豆尖尖,做碗汤

白白:弄些葱白白炒鸡蛋

瓜瓜(gua53 gua):这些鸡蛋个个都是瓜瓜(孵不出小鸡来)

小小(mia44 mia):挑剩下的小小子

XA式

前一语素修饰后一语素,加强了形容的程度。

绯红 曲黑 寡淡 泯甜 飘轻 滚赖(烫手)

苦咸 秧嫩 溜尖 巴涩 箭直 枯焦

AAB式

枯枯焦 曲麻黑 稀巴烂 令令光 梆梆硬 绯绯红

浇浇湿 溜溜稀 墨墨黑 蒙蒙亮 大大方 曲曲拐

ABB式

油渍渍 嫩咩咩 冷梭梭 霉痴痴 活鸟鸟 光董董

浑洞洞 软绵绵 圆溜溜 悬吊吊 绿茵茵

AABB式

丝丝纹纹 宽宽绰绰 白白净净 曲曲拐拐 麻麻利利

懒懒散散 光光堂堂 花花道道 颠颠董董

A里AB式

癞里癞稀(肮脏) 冒里冒失 窝里窝囊 邋里邋遢

毛里毛搞 狼里狼筐 洋里洋晃 蒙里蒙董 暮里暮囊

古里古怪(古里八怪) 花里胡稍 精里精怪

A不BB式

黑不溜秋 孽不呆呆 肉不叽叽 绵不扯扯 大不咧咧

二不拦干 三不打十 霉不痴痴 咧不甩甩 寡不秋秋

NANB式

懒腰蛇胯 嘴尖毛长 七股八杂 皮焦里生 蛇大窟窿粗

AXXX式

黑不溜秋 孽不呆呆 黑麻咕咚 古里八怪 乌焦巴弓

悄谧哑静 疯张倒气 吊儿郎当 炯包卵劲(兴冲冲地 贬义)

嫖媒浪当(放荡不羁) 流利皮张(衣着华丽)

球弹二五(乱评论) 嘎搭马希(杂七杂八)

六、词缀

1、“子”尾表贬义,

凉凉子(爱开玩笑的人) 八面子(草包)

夹舌子(口吃的人) 鬼钻子(善钻空子的人)

2、“货”尾表贬义,

簸箩货(残次品) 二气货(愚昧而不知好歹的人)

玻璃货(赝品) 奓口子货(能吃饭不能做事的人)

3、“佬”尾表贬义,

山巴佬(没见过世面的人) 好吃佬 驼背佬 烧火佬

4、“婆”尾表贬义(不一定指女人)

戳是婆(搬弄是非的人) 昂懂婆(头脑不清晰的没主见的人)

恶鸡婆 妖精婆

5、“客”尾表贬义,

嘴巴客(说空话不兑现的人) 壳子客(吹牛家) 片客 剪刀客

6、“老二”尾表贬义,

棒老二(土匪) 绺老二(小偷) 曲老二(鬼) 翘老二(男性)

叁 句法

一、与句法有关的方言词语

1、 “冇”字的用法:

(1)“冇”字做动词相当于普通话的“无”,可以独立成句。例如:

①屋里冇人冇?冇。(意思是“没有人”)

②供销社还冇化肥冇?冇。(意思是“没有化肥”)

③今天落雨,我冇事守嗒一天电视。

(2)“冇”字做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普通话的“未”,可以独立成句。

①吃嘎饭冇?冇。(意思是“没有吃饭”)

②你赶场去了冇?冇。(意思是“没有去赶场”)

③冇屁杷了,七老八十的天天爬起来捡狗粪。(“冇屁杷”是“没有必要”的意思)

比较:例1、“冇”———“冇人”,是动宾短语,因此“冇”是动词。

例2、“冇”———“冇吃”,是状中短语,因此“冇”是副词。

2、 “倒”字的用法:

(1)“倒”字做时态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着”。例如:

①吃倒吃倒困着了。

②做倒做倒瞌睡来了。

③门开倒,灯亮倒,人冇见了。

(2)“倒”字做介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在”,组成介宾短语作时间、处所补语。例如:

①我一觉困倒大天亮。

②他一个迷子钻倒水里冇见人了。

③电棒放倒床脑壳头里的。

3、 “嘎”字的用法:“嘎”字作时态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过”、“了”。

例如:

(1)吃嘎饭冇?吃嘎嗒。

(2)谷子打嘎冇?打嘎嗒。

4、 “咂”作副词,常放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或性状程度的加强,例如:

(1)过年杀了三条猪,腊肉把人吃咂嗒。

(2)抬了一天石头,把人累咂嗒。

(3)你一走几年,把人想咂嗒。

(4)这场病把人给咂嗒。

(5)果个姑娘子长倒牌像(qiang214)咂嗒。

(6)果场戏把人看倒美咂嗒。

5、“不过”作副词,放在形容词、动词后面作后置状语,表示性状或动作程度很强,格式是:“形容词(动词)+不过”例如:

(1)今天下大雪冷不过。

(2)六月三伏天热不过

(3)背上痒不过。

(4)肚子痛不过。

(5)果碗菜辣不过。

比较:西安话的“嘹扎咧”相当于汉阴话的“美咂嗒”。

二、语序

1、 否定副词插入动词之中,表示否定某个动词行为:

找不倒(不知道) 懂不倒(不懂得) 吃不得(不能吃) 要不得(不应该)

比较:汉阴话:找不倒;安康话:知不道;南郑话:晓不得。

2、 否定句中宾语提前。

说他不赢,斗他不过,奈他不何,有么子办法。

3、 其他格式

(1)今天你**中了奖,得请我的客(请我做客)。

(2)得喜(幸亏)我昨天买了两袋米,今天就涨价了。

三、补语的表示方法:

1、 结果补语的表示方法:动词+倒+补语

(1)讲倒清清楚楚。

(2)听倒明明白白。

(3)笑倒合不拢嘴。

(4)做倒冇味嗒撒。

(5)长倒牌牌像像。

(6)弄倒二不拦干。

2、可能补语的表示方法:用“得”“倒”在句子中作可能补语。

(1)张了芽子的洋芋吃〈得〉吃〈不得〉?吃〈得〉(肯定式)。吃〈不得〉(否定式)。

(2)黑娃子在广州打工出了事你晓得吧?晓〈得〉(肯定式)。找〈不倒〉(否定式)。

(3)天墨黑,路上的水坑坑你看〈倒〉了吧?看〈倒〉嗒(肯定式)。冇看〈倒〉(否定式)。

(4)果句话你懂的〈倒〉懂不〈倒〉?懂的〈倒〉(肯定式)。懂不〈倒〉(否定式)。

四、汉阴方言状语的表示方法。有些状语在普通话里一般只放在动词前,在汉阴方言里却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1、处倒果把弯刀是我的,红黑他要讲是他的(这把弯刀明明是我的,他硬要说是他的)。

2、处倒我不会喝酒,红黑他鼓倒(强迫)我喝三泡子,横直我说不过他,只好眯倒眼睛喝了三泡子。(汉阴方言把酒杯叫酒泡子)

五、汉阴方言被动句表示方法。汉阴方言一般不用“被”字表示被动,而用“叫”字或用“叫……给”格式表示被动。

1、我的脚叫蛇咬了。

2、鸡叫岩鹰抓了。

3、打工挣的两个钱都他打牌给输光了。

六、汉阴方言“把”字句:

1、 把字句用于自动词,例如:

(1)叫你把人丢完了。

(2)果几天把人忙死了。

(3)王家出了事,把两个人死了。

2、 把字提前宾语。

(1)你把地扫了吧?

(2)才几天你就把几百块钱用光了呀?

七、存现句的表示方法:

1、 用“倒”字表示某外存在或出现某事物。“倒”念轻声。

(1)床上困倒一个人。

(2)墙上贴倒一幅画。

(3)天上下倒雨。

(4)堰塘里养倒几多鱼。

2、用“嘎”字表示某处消失了某事物。“嘎”念轻声。

(1)衣裳高头掉嘎一颗扣子。

(2)圈里跑嘎一条猪。

(3)口袋里失嘎几块钱。

3、 用否定句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某种事物。

(1)一位妇女焦急地找她的孩子,“狗娃子啊,狗娃子啊?”邻居说:“果不是你的崽,在草垛子底下睡着了。”(意思是你的孩子在这里)。

(2)果不是长虹彩电。(意思是你要买的长虹彩电这里有)。日常对话中常用“果不是”表示存现、省略宾语。

八、疑问句的表示方法。

1、果是么子?(这是什么)

2、咧是么子?(那是什么)

3、你是喇一个?(你是谁)

4、你在做么子?(你在做什么)

5、你果门做事要得吧?(你这么做行吗)

参考文献

张德新《安康方言词典·引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2001年西安。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太原),2002年。

王军虎、朱建颂、鲍厚星、熊正辉《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西安方言·武汉方言·长沙方言·南昌方言》(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德新《汉阴县志·方言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德新《岚皋县志·方言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婆娘。

安康话(安康方言)指安康九县一区老百姓日常口头交流的语言。安康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于复杂性明显地体现在安康百姓的口头语言上。

所谓的安康话,其实就是指”汉滨话“。安康儿化音非常普遍,以下内容仅为主城区常用字词,安康九县一区,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造成“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如安康紫阳县说话偏向于四川话,安康白河县偏向于湖北话,安康的方言岛由于历史,更是有:赣、闽、粤语等,只是已经不是纯正的赣闽粤了,一部分发音被安康同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520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