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陕南》(4)舌尖上的安康

《说陕南》(4)舌尖上的安康,第1张

这里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南方人眼中的北方。

上一章 酒的故事

现在流行称爱美食的人为“吃货,”它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贬义词,而是我们品位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吃,陕南足以算得上是“吃货”的世界。

陕南的饮食文化同样独具特色,有这样一句俗语道出了陕南主食与关中、陕北的不同:“秦岭一条线,南吃米饭北吃面。”陕南之所以形成特殊的饮食文化习惯,有它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原因。由于地处秦岭巴山地带,多山地河流,空气湿润,再加上巴蜀文化的影响,陕南形成了以米食为主,以面试搭配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繁多。为了驱除湿气,陕南形成了麻、辣、酸的饮食特点,和湘菜相比,它不会辣的过火;和川菜相比,它不会麻的过火。相对来说麻辣适中,又不会缺少酸,陕南有句俗话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走不稳)。”足以见得陕南人对酸的喜爱。笔者为安康人,舌尖上的安康将介绍几种我最为熟悉的安康饮食。

安康蒸面

蒸面是安康特有的一种饮食,也是安康人的家乡味道。自从在外地读大学后,很少有机会吃到蒸面,每次回到安康后,总会绕到高中旁边的小吃街上,喝上一份稀饭,吃上一份蒸面,可谓我们的“神仙生活,”在开吃前,总要拍上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秀一秀自己回乡了,这也是安康人的一种饮食情节。

记得每次返回学校时,都要带上几份蒸面,带给在同一城市读书的老乡,这是最好的礼物,当远在几百公里外求学的游子吃到蒸面时,那种味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无法忘记,它吃出了童年,吃出了青春的味道。小吃街上做蒸面的很多,记忆最深的是翁家蒸面,每天早晨排着长队,而且只开门到中午十二点钟。安康人的早点一般都会选择吃一份蒸面,已经成了本地人的习惯。

小时候,邻居家家都自己做蒸面,虽然口感不是很好,但大家都吃得乐滋滋的。每户人家购置了蒸蒸面用的器具,然后去附近手艺较好的人家学上几天,自己便“出师了。”小孩子吃到自家的蒸面更是喜不自胜。

每当有朋友来安康时,安康人习惯性的会说一句“走,请你吃蒸面。”一句吃蒸面,反映出蒸面在安康人饮食中的重要地位,蒸面也成为安康这座城市人的情节。

谈到蒸面,必须得聊聊蒸面的制作过程:

做蒸面的过程其实也是颇有艺术性的 。一锅滚水沸腾着,只见掌勺人端着一盆调和稀稀的面糊,用大勺舀起一勺,倒进一只直径约一尺用白铝皮做成的浅腰平底的圆蒸面烙子里,随即顺势将烙子轻轻转几转,让稀稠得当的面糊随着底盘的转动流淌成一张薄薄的圆面皮,然后将烙子放进滚水锅中,盖上锅盖,继续加温,只需两三分钟,揭开锅盖,就会看到一张热气腾腾、白亮透明的圆面皮了。掌勺人从锅中取出烙子放在一边凉着,又继续制做下一张面皮,待那张已熟的面皮稍凉后,用蘸过香油的刷子在面皮上来回的刷几刷,再拿起来对面一折,用刀叮珰珰珰的一切,这蒸面的主料就算是做成了。但此时“革命”并未成功,还有更繁纷琐细的工作需要做,这就是决定蒸面味道的关键部分——佐料:材料有开水抄过的豆芽、芹菜,精心调制过的香醋、芥末、蒜泥、麻油、芝麻酱、油泼辣子等等,拿来一只白瓷蓝花盘子,将切好的面皮用上述各色佐料均匀地调拌成一盘有红有绿、色香味型俱佳的成品时,这才能叫做:安康蒸面。

谈到这里,脑子里满是过去吃蒸面的画面。

炕炕馍

说起炕炕馍,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高中三年,那时候和朋友一起租住在校外,每天早晨都会习惯性的去买炕炕馍,炕炕馍是可以夹菜的,所以一般会买菜夹馍或者麻辣烫夹馍,再加一杯豆浆,开始了美好的一天。高三的时候复习很紧张,校内的早点不是很好,班里住校的同学出去又远,所以租住在校外的同学便承担起购买早点的任务,早点的首选当然是菜夹馍,一次提上几十个,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卖菜夹馍的多为本地的回民,回民一般都很勤劳,每天早晨都会六点多做好炕炕馍,在街上摆好摊位,我们都排队争相购买,买完后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走在路上就可以吃完。

炕炕馍是这样做成的:

炕炕馍做起来并不复杂,主要原料选用本地特产的面粉、菜油、芝麻。

面粉用老面发酵,充分揉搓;油酥面用菜油、猪油、碱、五香料等与面粉和就;芝麻和石臼、簸箕去皮去杂糠。制作时切面于案板上,捋成小坨,用木制擀面杖擀成中间薄、四周稍厚的圆形或方形饼坨,涂水沾芝麻后,放入上下两面炭火的铁鏊中烘烤,翻动一两次,至饼面发黄,芝麻起脆香即成。

浆水面

浆水面对外地人来说很是陌生,其实在本地俗称为酸菜面,浆水是将菜泡酸的引子。

浆水面与我的成长是相伴相随的,说起这事,是源于我的母亲。从记事起,母亲一直爱吃浆水面,每日三餐必有一顿浆水面,好像母亲从来没有吃厌过。邻居家家户户都泡着浆水,那家要是没有浆水了,大人便使唤小孩去邻居家“找浆水,”用找来的浆水继续泡菜,保证天天有浆水面吃。浆水其实就像北方做面的哨子。

一般浆水面会这样做:

浆水面就是把葱花过油到稍焦时将浆水倒入炝到微沸即可舀出,然后炒一盘素韭菜做为提味的炒菜。待手工面下熟后浇上浆水,调上炒过的韭菜、油泼辣子、细盐后即可食用。安康、汉中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臣相萧何在此吃面时所起。它一直是安康民间喜爱的面食,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白菜,芹菜也可。制作时,将菜洗净,在沸水中煮烫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汤,一至二日待菜色变为金黄即可,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姜末,花椒粉等佐料调好的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作为潲子。浆水面条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之功效,是安康、汉中的名小吃。

蒸面、炕炕馍、浆水面是安康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表现出陕南饮食文化中鲜明的特色,舌尖上的安康还有很多,是回忆,是青春,更是我们的未知旅程。

安康特色十大小吃:汉阴炕炕馍、安康蒸面、石泉鬼谷子腊肉饼、旬阳八大件、紫阳蒸盆子、宁陕板栗香菇炖鸡、镇坪洋芋粑粑炒腊肉、平利腊肉炒蛋皮、岚皋魔芋宴、白河“三点水”。

安康蒸面: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汉阴炕炕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的烙饼,馍上沾满芝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

石泉鬼谷子腊肉饼:含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人体不可缺失的VC、钾、钠、硒、铁等微量元素。

旬阳八大件:开席便有八个凉菜,中间置一拌凉菜的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

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烩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

宁陕板栗香菇炖鸡:本地的特产,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

镇坪洋芋粑粑炒腊肉:镇坪老百姓桌上的家常小菜。是用洋芋制品和镇坪特色腊肉合成的一道菜肴。

平利腊肉炒蛋皮:用魔芋开发出了60多种美味的菜肴,这60多种美味菜肴一齐端上餐桌,就称之为“魔芋宴”。

白河“三点水”:“三点水”原为“吉祥宴”,因有一道鸡肉和一道羊肉,取“鸡”、“羊”谐音合为“吉祥”,这种单纯的味道之外所承载的浓浓祝福和憧憬,显示了白河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深情寄托。

安康特色美食有安康蒸面、神仙豆腐、紫阳蒸盆子、白火汆汤、镇坪腊肉等。

1、安康蒸面

安康蒸面是安康独特的传统美食,是当地人常吃的小食之一。蒸面口感劲道,味道香辣醇厚,滋味悠长,是很多当地人的美食记忆。

2、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以短枝六道木娕叶、臭黄金子凉粉等食材制成,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滑溜舒适,吃到嘴里凉生生、苦隐隐的。

3、紫阳蒸盆子

蒸盆子是安康紫阳的特色美食,选材考究,制作工序精细。用多种食材一起烹饪而成,口感丰富,滋味鲜美,且营养丰富。

4、白火汆汤

白火汆汤是安康的一道民间传统美食,食材丰富,味道鲜美,是一道男女老少都适宜的特色美食。

5、镇坪腊肉

镇坪腊肉保留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腊肉香味浓郁,味道醇厚,肉质紧实,鲜美独特,深受各地人的喜爱。独特的烟熏味赋予了这道美食灵魂,风味独具,让人回味无穷。

高。安康蒸面的含糖量高,本身含糖量并不是很高,面粉中含有的糖分主要是蔗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但是面粉当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淀粉属于一种碳水化合物,这个被人体吸收以后,是能够转化成糖分被人体利用以及储存的。

 导读:在安康,吃东西的精髓,就藏在街头巷子里,藏在宵夜街与烧烤摊里,是数据统计不来的,安康,就是一座会吃的城市!下面是我整理的安康好吃的地方推荐,欢迎阅读!

 1、安康蒸面

 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只要是安康人或者在安康生活过或者跟安康有过关联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2、汉阴炕炕馍

 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的烙饼,馍上沾满芝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汉阴炕炕馍这一风味食品,便于久贮,易于携带,在陕南久享盛誉,流传至今。

 3、石泉鬼谷子腊肉饼

 鬼谷子腊肉色泽红润、口味香美独特、肥而不腻、久食不厌、香气浓郁。含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人体不可缺失的VC、钾、钠、硒、铁等微量元素。

 4、旬阳八大件

 开席便有八个凉菜,中间置一拌凉菜的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第一道热菜均为汤,并大多为鸡丝鱿鱼粉丝汤,此道菜香浓无比,为开胃之汤。其他热菜有莲菜盒子、羊肉小炒、萝卜炖羊肉、菜蔬小炒、干豇豆炒腊肉、汉江鱼块、鸡蛋肉糕汤等等。八道菜品虽无鱼鳖海怪、熊掌鹿鞭、天鹅大雁等稀世奇珍,但却包含着一缕浓浓的家常气息,反到更是余味绕梁,数日不绝。

 5、紫阳蒸盆子

 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烩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全鸡(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用料之糜费,时间之冗长,程序之繁琐,做工之讲究,非一般地域所能为,它当之不愧地成为最具特色的紫阳传统大菜。

 6、宁陕板栗香菇炖鸡

 宁陕香菇是本地的特产,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宁陕大板栗是也是本地特产,素以颗粒饱满、涩皮易剥、甘甜芳香、营养丰富而著称。特色的板栗加上特色的'香菇再去匹配本地的土鸡,真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本地特色。

 7、镇坪洋芋粑粑炒腊肉

 洋芋粑粑炒腊肉原是镇坪老百姓桌上的家常小菜。是用洋芋制品和镇坪特色腊肉合成的一道菜肴。新鲜的洋芋粑粑,配以鲜红的五花腊肉,洋芋粑粑充分吸收了腊肉的油脂,显的越发的饱满晶莹。再加入新鲜的本地辣椒,花椒,蒜片,葱节,姜片。用农村烧柴禾的大铁锅煎炒,诱人的醇香散发着浓浓乡情,红黄白绿色泽鲜亮,腊肉肥而不腻,洋芋粑粑滑润爽口。

 8、平利腊肉炒蛋皮

 精制洋芋粉用水发潮,加鸡蛋打匀,锅内用少许油把蛋糊摊成皮;锅内下底油,把腊肉炒出油汁,下蛋皮同炒,加上酱油出锅,撒上蒜泥。特点:色由白、黄、红三色组成,口感软绵,清香味。

 9、岚皋魔芋宴

 魔芋这种被人们称为“鬼脑壳”的东东,居然也能做成各种美食。乡亲们别具匠心地用魔芋开发出了60多种美味的菜肴,这60多种美味菜肴一齐端上餐桌,就称之为“魔芋宴”。魔芋宴和“满汉全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要把魔芋这么单一的原料做成60多道形色味各异的菜肴,这不失为一种难度极大的创举。

 10、白河“三点水”

 “三点水”原为“吉祥宴”,因有一道鸡肉和一道羊肉,取“鸡”、“羊”谐音合为“吉祥”,这种单纯的味道之外所承载的浓浓祝福和憧憬,显示了白河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深情寄托。入席前,四个凉盘:卤制牛肉、猪头肉、猪肝、缠肠(或香肠或花生豆),四碟小菜,中放一糖果干盘。入座后,八道菜:肉糕、鲜鱼、蒸鸡、肚片、羊肉、猪蹄、腰花、蒸酒米。八道菜之中夹三次甜味流食,如八宝稀饭、莲子羹、甜酒(蒸糯米发酵制成)或银耳羹,传奇的“三点水”宴席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安康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1、炕炕馍

炕炕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因采用天然木炭置于特制瓦片上焙炕而成,是陕西安康汉阴民间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安康汉阴代表性美食。

炕炕馍原是炕熟后为远行而准备的一种即食食品,采用生长在汉江边小麦面粉、菜籽油和芝麻烙制出粘满芝麻的圆圆大饼,供途中食用。汉阴炕炕馍有咸有甜,有长有圆,风味独特,脆酥喷香,老少皆宜,易于携带,在陕南久享盛誉,流传至今。汉阴炕炕馍入选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陕西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2、石泉鼓气馍

石泉鼓气馍,即鼓气饼,是一种烤熟的圆形面食,是安康石泉的一大特色美食小吃,是石泉县代表美食之一。制作鼓气馍时,需要上下双层的火来烤。面心用香油、五香面、精盐等扮成,放进生面中后,由于馍两面受热,面心膨胀,馍就向上鼓起。

烤熟的鼓气馍黄亮亮,吃起来又香又脆,一定要趁热吃,加上红豆腐那更是一绝。如今,鼓气馍的吃法也很多,夹油条、夹肉、甚至吃水盆、羊肉泡等都可以。石泉鼓气馍更是被评为“陕西金牌旅游小吃”,Maigoo小编推荐安康石泉其他特色小吃:石泉五香豆腐干、石泉碗豆凉粉、石泉腊肉饼、石泉辣子鸡等。

3、汉阴豆腐干

汉阴豆腐干是陕西安康汉阴特色小吃之一,是汉阴县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色香味别具一格,制作独特。豆腐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被誉为“素火腿”。

汉阴的豆腐干,吃法多样。可直接用来下酒,细嚼慢咽,香韧可口;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如用水发胀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这种小吃豆腐干,不用蒸煮炒炖,用盘盛碟装,是一种用手拈拿品尝的零食,一直是汉阴人民喜爱和馈赠亲友的特产小吃之一。

汉阴豆腐干先后被评为“陕西金牌旅游小吃”、“安康十大特色小吃”等,汉阴炕炕馍、汉阴涧池烩面片、镇坪洋芋红糖锅盔、镇坪浆粑饼等也被评为陕西金牌旅游小吃。

4、安康蒸面

蒸面是陕西安康的特色代表小吃,是以面粉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种面食,是陕南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被誉为安康风味一绝。

蒸面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选用优质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食用的时候再加上各种调料,吃起来简直美味无比,醇香,劲道爽口。

5、安康窝窝面

安康窝窝面,是陕西省安康市特色小吃之一,也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安康窝窝面是以面粉为主料,辅以海参、鱿鱼、猪肚、猪肉、鸡肉、香菇、玉兰片、鸡蛋、菠菜、韭黄、淀粉以及酱油、芝麻油、味精、生姜、大葱、精盐、胡椒粉、猪油等调味品制成。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受到人们的喜爱。

6、平利绞股蓝茶香饺

绞股蓝茶香饺是陕西安康平利特色小吃之一,此小吃是将鲜绞股蓝、五花肉、葱姜调制成饺馅,包成饺子煮熟装盘即可。绞股蓝茶香饺特点是有绞股蓝的清香,也有肉和鸡蛋的味道,但不油腻,口感甚好。

绞股蓝茶香饺被安康市评选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其他入选的名单还有平利五彩茶香包、汉阴豆腐干、平利洋芋点心、汉阴面鱼、镇坪洋芋虾球、宁陕浆巴馍、旬阳五彩水晶烧麦、白河豆渣饼、汉滨莲花萝卜包子等。

7、白河豆渣饼

白河豆渣饼是白河广为流传的民间美食,也是安康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主要是用磨完黄豆后剩下的渣底,混合面粉、鸡蛋、芝麻等原料做成的饼状食品。白河豆渣饼做法简单,将豆渣中加入鸡蛋、适量盐和葱末等炒拌;取面粉摊成饼状,将炒拌好的豆渣等做馅均匀加入;放至锅中两面翻炕至金镶玉色,盛出切块即可食用。

白河豆渣饼还被安康市评选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安康白河其他特色小吃:白河肉糕、黄金脆、白河洋糖饺子等,其中黄金脆是安康白河乃至陕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一种特色小吃,色泽金黄,入口酥脆,皮儿薄如翼,馅儿美如诗,外酥里嫩,酥脆可口。

8、酸菜两掺面

酸菜两掺面是安康旬阳县代表性美食,之所以称作两掺面,是因为以豌豆和麦子的面粉和在一起擀面,麦香味和豆香味互相融合,煮在锅里,面劲道、味浓郁,面条呈淡**,入口后香味一下子窜满整个鼻喉,摄魂一样的享受。

吃两掺面离不开包谷珍、铡辣子、浆水菜,这三样缺一不可。包谷珍煮成糊状,包裹着面条,锁住面的清香,浆水菜不可过酸,切成小段,最好猪油烹炒,这样口感软和腻滑,辣椒一定要辣。如今,酸菜浆水两掺面历经千年却依然弥久历新,成为旬阳人餐桌上的主食,以其独有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9、岚皋苦荞饼

岚皋苦荞饼是陕西安康岚皋特色小吃之一,是用高山苦荞磨成粉做成的,具有清肝明目、降血脂、降血压之功效,可以沾蜂蜜食用,被称为“苦尽甘来”,味道极好。岚皋苦荞饼成品成**,切成数块三角形,装盘上桌,香气扑鼻,如今已是岚皋为招待客人而贴心准备的健康风味小吃。

岚皋苦荞饼在2016年被安康市评选为“安康十大名小吃”,其他入选的名单有汉阴炕炕馍、岚皋洋芋丝饼、白河王记黄金脆、汉阴涧池烩面片、平利苦荞核桃包、紫阳茶香黑米煎饺、石泉鼓气馍、汉滨烧饼肉夹馍、汉滨莲花蒸面等。

10、浆巴馍

浆巴馍是陕西安康紫阳县特色美食小吃,是桐叶包裹包谷浆和新麦面蒸就而成,其味微酥带甜又有桐叶的清香。浆巴是安康农村的一种传统饭食,尤其在夏季很盛行,是用嫩包谷(玉米)经过初步的发酵做成的一种食品,包谷经过发酵后,口味微酸,更易消化,且口感甚佳。

       我这里的学员做过实验,将安康蒸面、岐山擀面皮,城固热面皮,西安洗面皮放在一起试吃,结果安康蒸面先吃完!

       分析原因:安康蒸面的味重一点,越吃越想吃!

       安康凉皮的分布也很有特点:安康蒸面300家以上,城固热面皮100家左右,擀面皮10家左右,洗面皮很少见到!(我是安康人,可能口味有偏见,但店铺分布还是可以参考)

01

子长煎饼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1370年。使用荞面作为原料。

土豆丝煎饼6元/份

豆腐干煎饼6元/份

羊肉粉汤18元/份

02

子洲餜馅

陕北名吃,以纯枣泥作馅。5元一个,现在是买4送1。另外还有月饼,每个25元。

陕南区

01

安康蒸面

陕南名吃,安康蒸面,可以喝汤的凉皮,每份8元,分为宽细两种。

02

宁强千棰酥

陕南名吃,推荐核桃酥 20元/盒,另外还有瓜子酥、花生酥、姜糖酥,都是15元/盒。

03

洋县大咸德

  中华老字号,前身是大咸德酱园,始于1856年。传统老醋作坊,在这里可以买到散醋,有3元/斤的普通大咸德,也有6元/斤的纯手工醋,还有各种品质的有机黑米醋。还有装在口服液瓶里的保健醋,小玉尝了,口感还不错,酸酸甜甜的,每盒36元左右。

04

汉阴炕炕馍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1160年。小玉去拍的时候队排得老长,也没有吃到,不过听着馅料,就感觉很香,有香甜的,五香的,还有白糖的和豆沙的,每个25元。下次去一定要尝尝。

05

镇巴炕洋芋

陕南名吃,不过,因为刚刚开业,他们还没有把洋芋准备好,小玉这次为小伙伴们采集的是炕红薯,味道也不错呢。

炕红薯:10元/份。

06

柞水洋芋糍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不起眼的吃食,却是赫赫有名。有酸辣、浆水、玫瑰蜂蜜三种口味,好吃极了,小玉最喜欢酸辣的。对了,还有好喝的玉米醪糟,有点淡淡的奶香,很奇特。洋芋糍粑6元/份,玉米醪糟6元/份。

07

紫阳蒸盆子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公元前202年,是大秦帝国的年代啊。这一道硬菜。

  蒸盆子:

  双人份78元

  小份118元(3~4人)

  大份208

08

汉阴白火石汆汤

陕南名吃,《本草纲目》上记载过的几种石头,烧得热热的,然后放入有菜有肉的汤里,汆熟食材,小玉问正在品味的食客“味道怎么样?”那食客竟是木有抬头,只说“美的很”。可惜小玉去晚了,人家卖完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尝尝。

  大份:58元

  小份:38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48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