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传统聘礼买卖婚姻,所以导致姑不取,姨不送,姥姥家人全不用。因为彩礼属于买卖婚姻。女方娘家卖女儿要彩礼,男方家买媳妇出彩礼。所以女方娘家要低男方家一等。所以女方娘家的亲戚都要断掉。因为彩礼买卖婚姻就是买断。
如果是招女婿的话,如果是女方家出彩礼的话,那就是姨取,姨送,舅不取,叔不送,姑家人全不用。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这话有双重涵义。其一是说婆媳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祖孙关系。其二是指婆媳关系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
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母,没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旧社会做媳妇艰难的生动写照。同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而形成了一种妇女压迫妇女的恶性循环。今天,这种妇女压迫妇女的不良传统已被广大的新一代女性所摈弃了。现代家庭中媳妇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婆媳关系已基本成了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但是也应看到,即使在今天,相处融洽的婆媳关系也并不十分普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婆媳关系如此难以相处?中年人应怎样科学地处理好婆媳关系?
我觉得婆媳之间挺好相处的。关键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即使遇上个不讲理的婆婆,你也不应该激化矛盾,而要想对策,如果一天到晚觉得自己实在委屈,老想自己吃了多大亏的话,就永远不会解决问题,其实老人都是需要哄的,要不怎么叫老小孩呢,人常说: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如果你对她始终像对待自己最亲的人一样对她,恐怕铁石心肠也会溶化。
1、先下手为强
每当亲戚想开口问你“有没有男/女朋友?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
你就先下手为强,马上扯开话题反问她:“您儿子今年高考的很不错呀,考上了某某大学,那可是全国前多少名的名校呀!”
“您媳妇今年生了个大胖小子,有没有打算生二胎?到时儿女双全!”
先下手为强,最好是说一些夸他们的话,而不是嘲讽他们。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问你的感情状况了。
2、给钱送礼
第一招是针对亲戚的,第二招则是应付父母的。父母的催婚是非常令人头痛的,毕竟是自己爸妈,总不好和他们在过年吵架吧。
那就给钱送礼,先包一个大红包给他们,再买些衣服,家电,红酒等礼物送给他们!双管齐下,这样他们也不好怎么催婚了。
3、带父母外出游玩
难得过年,把父母带出去游玩,这样做既可以避开亲戚的八卦询问,更可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分散他们精力,这样他们就不会天天催婚了!
而且你也可以好好玩一下,放松心情。
所以带父母出去玩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喻读死书)
世态人情在民歌民谣中得到更为立体的表现。如这首《唪嗄》,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买茶。吩咐娘仔着经布,吩咐细妹着纺纱。狗囝着知饲。咸菜哩着卤(腌)到够,唔到买鱼囝虾囝来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灯歌》,是首叙说戏曲故事的歌谣,歌中四句一韵,一口气说了100个故事。此外还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戏曲故事同十二个月串起来,一叹一咏。这些歌谣上口可记,流传广泛,使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脍炙人口。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念的变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谓:“猛过纸影担竹椅。”是因为潮汕民间剧种铁筷木偶摆出小竹椅作为象征城、桥、床的道具,不像潮剧换布景那样又复杂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过纱灯”,是因潮汕元宵灯会有人扮的“活灯”,也有将人物绘于纱罩上的纱灯,扮演者或画上的人物很美,故用于喻事物之标致。以日常所见或民风民俗喻事理性状,使语言变得风趣、活泼,这类俗语如:
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
潮汕话惯用语
1、[半桶屎]
半桶水,比喻人的本领不到家,只有半拉子水平。例:“伊个功课垛唔大事,最家~定(他的功夫不怎么样,最多是半拉子功夫)。”
2、[着老命]
形容生气之极,要以死相拼。例:“伊听着~,擎支刀了就出去(他一听气坏了,操起一把刀就跑出去了)。”
3、[大细胆]
平时胆小,做坏事又胆大。例:恶人~
4、[大舌猴]
结巴。例:“伊自细就~(他从小就结巴)。”
5、[经心事]
出点子,想办法。例:“爱做头着会~(相当领导,要会出点子、想办法)。”
6、[紧心性]
急性子。例:“伊个人过~,动不动就哭父死母(他是个急性子,动不动就骂娘)。”
7、[唔大事]
不怎样。例:“伊个功课垛~(他的本领不怎样)。”
8、[相借问]
打招呼。例:“出门着个人~(出门在外碰上熟人要打招呼)。”
9、[衰到糜]
倒霉透顶。例:“今年~,一年终终赚无个钱(今年倒霉透了,一年到头没赚到一个子儿)。”
10、[散哭父]
胡说。例:“你勿听伊~(你别听他胡说)。”
11、[拼大头]
出风头。例:“伊个人上好~(他喜欢出风头)。”
12、[半天吊灯笼]
比喻衣裤太短。例:“个衫穿了~,孬买(这件上衣太短了,不能买)。”
13、[唔切要]
无关紧要,没有重视。例:“万外银伊看作~个事(一万多块钱他不当一回事)。”
14、[无和算]
划不来。例:“作一日正十个银,好~(干一天才十块钱,实在划不来)。”
15、[假老斗]
不结实,不牢靠的。例:“只床个~个,孬坐(这张桌子不结实,不能坐)。”
16、[合心想]
称心如意。例:“只件物伊看着就~(这一件就合他的心意)。”
17、[唔知观]
没小心注意,没提防。例:“伊佬人过强,你~就着乞伊骗去(他骗人很有一手,你一不小心就会上他的当)。”
18、[相叫好]
互相和好。例:“兄弟仔着~,孬相骂(兄弟们要和好,别吵架)。”
19、[有名声]
有名气,名声在外。例:“伊在块好~(他在那儿有点名气)。”
20、[做积恶]
干缺德事。例:“~个人积短寿(干缺德事的人折寿)。”
21、[知头尾]
关怀备至。例:“许下物我在伊内住,伊过~(那时我在他家住,他很关心我)。”
22、[浮鸡母皮]
起鸡皮疙瘩。例:“我吹着风就~(我一被风吹到就起鸡皮疙瘩)。”
23、[健过龙鹿]
体壮如牛。例:“伊~,冬天还免穿羊毛(他健壮得很,冬天也用不着穿毛绒衣)。”
24、[着肉痛]
心疼得很。例:“昨日二条金条人偷挈去,伊许底正~(昨天被小偷偷走了两条金条,他心疼得很)。”
25、[白虾钓狗母]
比喻以小的付出换来大的收入。例:“我个是~,挈无底个来,倒掼着一大堆转来转去(我这是以虾钓鱼,没拿来什么,倒提了一大包东西回去)。”
----------------------------
成语
1、[面红颧赤]
脸红耳赤。例:“伊食酒食到~(他喝酒喝得脸红耳赤)。”也作“红面颧赤”。
2、[父儿母囝]
父母儿女,指一家人。例:“女~爱去底块(你们一家人要到哪儿去)?”
3、[无大无细]
没大没小,不礼貌。例:“孥囝孬~(小孩子不能没大没小)。”
4、[无魂无影]
无影无踪。例:“伊一放学就走到~(他一放学就跑得无影无踪)。”
5、[循规蹈矩]
规规矩矩。例:“你看阿妹~,无人个你平样除(你看妹妹规规矩矩的,没人像你这样淘气)。”
6、[大开大使]
花钱不注意节约,任意挥霍。例:“你孬养成~个习惯,无以后赚钱还唔够你家己使(你不要养成随便花钱的习惯,否则,将来赚钱还不够你自己花)。”
7、[大主大意]
擅作主张。例:“伊无个父母参详就~去买电视机(他没有和父母商量,便自作主张去买了电视机)。”
8、[猴墙爬壁]
攀墙爬壁。例:“丈夫囝幺好~(男孩儿喜欢攀墙爬壁)。”
9、[经古经怪]
出鬼点子逗乐。例:“伊~上强(他最会出鬼点子逗乐了)。”
10、[鬼脚鬼手]
手巧,能干。例:“伊~,只床做免一日就好(他手巧得很,这张桌子用不了一天就做好了)。”
11、[花猫白舌]
油嘴滑舌,扯谎。例:“做人孬~(做人不能油嘴滑舌,随便撒谎)。”
12、[脚来手来]
动手干活,手脚勤快。例:“伊一落班去到内就~,力落到死绝(他下班一回到家就动手干活,勤快得很)。”
13、[乌天暗地]
天色漆黑。例:“许口~,我唔敢去(外头黑漆漆的,我不敢去)。”
14、[是好是孬]
不论好坏,是好是歹。例:“只撮物~全下个你买(这些东西不论好坏我都买了)。”
15、[井底水鸡]
井底之蛙。例:“我个是~唔知天下事(我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事)。”
16、[坐赢无输]
赢定了。例:“者生理~,你怎呢唔敢做(这生意准能赚钱,你怎么不敢做)?”
17、[听芳鼻臭]
道听途说。例:“伊罗是在底块~去听着(他可能是道听途说听来的)。” 18、[三人四姓]
比喻人心不齐。例:“阮班内~,做无一件事成(我们班里人心不齐,没干成一件事儿)。”
19、[愈捞愈生泡]
越搞越糟。例:“我待你物去理伊,唔堵好~(我劝你别管这件事,弄不好越搞越糟)。”
20、[过乡过里]
走乡串里。例:“伊担担物食囝~去卖(他挑着零食担子走乡串里去卖)。”
21、[过去无店铺]
过了这村,没有那店,比喻机会只有一次。例:“你爱哩就猛猛报名,~(你想要就赶快报名,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22、[经心设事]
想法设法。例:“撮人二家在~赚家己个钱,公司怎能赚有(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赚钱,公司还哪能赚到钱)?”
23、[姑姨舅妗]
泛指内亲外戚。例:“阿华娶新人,~请着十外桌(阿华娶老婆,内亲外戚请了十几桌)。”
24、[过时过运]
恶运已经过去。例:“只下~喽,还爱烦恼怎呢(现在恶运已经过去了,还担心什么呢)?”
25、[直肠直肚]
性格直爽,快人快语。例:“~个人好交错(直来直去、快人快语的人好交往)。”
==========================
谚语(格言)
1、[冬天无过三日雨]
冬天里下雨,再长也不过三天。
2、[春雾雨,秋雾晴]
春天起雾,天要下雨;秋天起雾,却是晴天。
3、[冬行春令,百物俱净]
冬天里天气像春天,是反常的现象,农作物将失收。
4、[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春分、秋分,昼夜的时间一样长,各为12小时。
5、[春南晴,夏南雨]
春天刮南风,天晴;夏天刮南风,天下雨。
6、[阿姆合阿伯,百货合百客]
比喻每个人对事物的爱好各有不同。例:“~,你看着无用,伊看着罗好哩(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你认为不好的,他却觉得很好)。”
7、[爱知山下路,着问过来人]
比喻经过实践的人才有经验。例:“~,你爱学做生理,着去缀阿杰叔(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路怎么走。你想学做生意,就要向杰叔学习)。”
8、[别人囝易大]
指别人的小孩子不常注意,突然看到了,发现已大了许多。例:“~,一年无看,阿妹变到只大(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快,一年没看,这妹子都长这么大了)。”
9、[父是天,母是地,食着果子忆着枝]
指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例:“~,做人囝弟,着行孝老人(父是天,母是地,吃着果子想树枝。为人儿女的,要孝顺老人家)。”
10、[富从升斗起,穷因弃小钱]
指积小成多,可由穷变富;不勤俭节约,永远富不了。例:“~,好俭就着俭(富从节约起,穷因浪费来。能节省的就该节省)。”
11、[无官一身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而有此说。例:“~,阿伯退休了倒清心(无官一身轻,老伯退休以后,心情很好)。”
12、[无好同伴,不如独行]
伙伴不好,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走。例:“~,出门错朋友着仔细着(伙伴不好,不如自己走。出门在外,交朋友要小心)。”
13、[未雨先响雷,纵落也是微]
气象谚语。没下雨先打雷,下起雨来一定不大。例:“~,你听雷声只大,去底块有大雨(未雨先打雷,纵然下雨也不大。你听雷声这么大,哪里会有大雨)?”
14、[过了七月半,日头短条线]
节候谚语。
农历七月半以后,白天时间逐渐变短。
15、[好心乞雷扣]
好心没好报。例:“~,我个伊相辅到讨死颠倒乞伊骂(好心没好报,我帮了他大忙,反而被他骂)。”
16、[烟火好看无有久]
比喻好景不长。例:“~,上加乞伊活达力加几日定(烟火虽好看,时间长不了。最多让他再蹦几天)。”
17、[老实终古在]
指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例:“~,俺还是勿错人好(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咱还是不要跟他纠缠下去吧)。”
18、[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
指一代影响一代,潜移默化,毫厘不爽。例:“~,你行孝父母,孥囝就硬否行孝你(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就像檐头滴水,潜移默化。你孝敬父母,孩子们将来当然就孝敬你)。”
19、[雷扣秋,危下有收]
秋天打雷,晚造收成一定错不了。
20、[人有三衰六旺]
人的一生会有兴旺时,也会有倒霉时。例:“~,去底块有一世人快活(人有倒霉时,也有幸运时,哪能一辈子都幸福)?”
21、[有钱无块使,买龟放落海]
指有钱人拿钱寻开心。例:“你个~,只内一大堆挂历,你还去买来怎呢(你这是嫌钱多还是怎么的,家里这么多挂历,你还买)?”
22、[五指伸出有长短]
指人和事物肯定各有长短。例:“~,兄弟囝五六人,爱个个强在得有(五指伸出有长短。弟兄五六人,要每个都出类拔萃哪里有)?”
23、[三成人七成打扮]
指人经过打扮能增加魅力。例:“~,伊副西装穿起来到也精神到死绝(真是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他西装一穿起来,也挺精神的)。”
24、[雨留夜,明早晴]
气象谚语。雨一直下到夜里还不停,明早一定停。
25、[先布一日,猛割三天]
先一天插秧,能早收割三天。指插秧要不误农时。
------------------------
歇后语
1、[鸭囝跳东司——赶伙]
赶伙,跟着潮流,跟着别人去干。东司,茅厕。
2、[买杉做棺柴——等死]
等死,指没有前途。棺柴,棺材。
3、[青盲摸墙——找门路]
找门路,表层意思为寻找门儿和路,深层意思为找后门。
4、[七分钱二人分——唔三唔四]
唔三唔四,即不三不四。
5、[过关送文凭——做人情]
文凭,犹如今天之证明、护照。典出三国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故事。
6、[黑白电视机——无彩]
无彩,表面意思指没有色彩,深层意思指浪费或运气不好。
7、[火烧猪头——熟面熟面]
熟面熟面,表层意思是猪头皮都烧熟了,深层意思指脸熟,似曾相识。
8、[六月薄壳——假大头]
薄壳,大头,各是一种贝类海产的名称。薄壳小指大小,大头中指大小。假大头,表层意思是以“薄壳”充“大头”,深层意思指出风头。
9、[乞食讨元宝——听造化]
听造化,凭运气。乞食,乞丐。
10、[六月大菜——假有心]
大菜,芥菜。假有心,表层意思指芥菜貌似卷心,深层意思指虚情假意。
11、[十月白菜——大结(激)心]
大结(激)心,表层意思指白菜卷心,深层意思指心里很不痛快。
12、[食饱饭买包——有来无歇]
有来无歇,有也可以,没有也罢,指无关紧要。
13、[孙大圣喝彩——猴叫好]
猴叫好,猴子叫好,深层意思指自以为是。
14、[沙蜢咬尾——食家己]
食家己,表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身体,深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花自己的。沙蜢,蜻蜓。
15、[师公和尚——唔同道]
唔同道,来路不同。师公,道士。
16、[三斤猪头——食支嘴]
食支嘴,表层意思指只吃嘴巴,深层意思指靠嘴混饭吃。
17、[城门脚店铺——外行]
城门脚,城门外边。店铺,商店。外行,表层意思是城外的行铺,深层意思与普通话的“外行”相同。
18、[元宵灯笼——一肚火]
一肚火,表层意思指灯笼里点着火,深层意思指满肚子怨气。
19、[被底放屁——芳臭家己知]
芳臭家己知,表层意思指是香是臭自己知道,深层意思指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被底,被窝里。芳臭,香臭。家己,自己。
20、[老人食猪脚——试味]
试味,试试味道如何。
21、[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烟”与“因”潮音相同,以“事出有烟”谐音相关“事出有因”。典出《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
22、[尼姑掇着梳——无用]
无用,没有用途。掇着,捡到。
23、[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
食定正知,慢慢品尝才能体味其美味。老妈宫,汕头市地名。粽球,粽子。
24、[老婶呼鸡——堵堵]
堵堵,表层意思为老妇呼鸡声,深层意思指刚刚好。
25、[心肝头叠水晶——凉凉]
凉凉,表层意思指冰凉,深层意思指心里舒坦。心肝头,胸口。
潮汕方言还流行一种歇后语,每则歇后语也是老百姓一种语言创造。它通过形象生动的喻物释出一个意义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略举几则,只要说出一个形象的前语,就会给人留下某种想象的理解。
“水流破布”———搭着就缀;
“鸡大老爷蛀”———时机错过;
“块肉吊在镣”———任人宰割;
“手细捂大尻仓”———顾不得整体;
“放屎扶东司墙”———妥当平安;
“百钱四块二十五”———分拆开来,清清楚楚;
“赤脚掼猪肉”———看有吃无;
“鳞鱼缀食草鱼屎”———跟着享受;
“好花插在牛屎堆”———不相配称;
“张公辖驴张公使”———只有他自己会使用;
“老老戏唔知挂须”———老在行也失检点;
“肥水埋流过别人田”———利益不会走失;
“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全听无一句;
“鼻屎好吃挖到鼻孔血流”———贪得无厌;
“有钱买蚊香,无钱买蚊帐”———会算卖除;
这种歇后语,也叫潮州俗语,已脍炙人口随处可拾,这是潮汕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凝炼的结晶,因有趣可读,通俗易懂而长期流传在老百姓中哦~~
我觉得好的亲人都是一样亲。
我有两位姨父一位姑父,小时候分不清楚姨父和姑父的区别,经常叫错,不管是姨父还是姑父对我都非常好。
以前听别人吐槽奇葩亲戚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家真的非常和谐,爸爸这边亲戚也通情达理,妈妈那边亲戚也和睦相处,只要大家都真诚一点,亲戚关系都会很和谐,我们家的亲戚都是抱着心照不宣地抱着这种想法相处的。
在农村有句话叫“看是亲人不是亲,姑父姨夫小舅妈。”这话说的是在所有亲戚里有些亲戚是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他们对待自己时,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不同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去走亲戚时,姑姑小姨舅舅,这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不管给红包还是接待自己方面,那种深到骨子里的亲切感和关爱,和姑父姨夫舅母他们是不同的。
虽然因为亲戚关系,他们也会热情招待,但总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的热情是有所保留的。
最明显的是,给红包方面,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给的比姑父姨夫舅妈这样,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多点。
而且,他们对我们家庭的关心,也是不如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更用心的。
当然了,亲不亲,更关键的是两个家庭如何相处,甚至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相处是否融洽。血缘关系在这里面的作用,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会大到影响所有。
很多人,都是和舅妈姑父姨夫的亲密度,比舅舅姑姑小姨,更加好,更亲。
至于姑父和姨夫,到底哪个更亲呢?理论上来讲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和自己非血缘关系的亲人里,最亲的。姑父,就是父亲姐妹的老公,姨夫就是妈妈姐妹的老公。
记得以前有人问,叔叔和舅舅,哪个更亲?大家都觉得叔叔亲一点。理由是,叔叔和自己一个姓,平时生活在一起,可以更加容易培养感情。
而姑父和姨夫,是不会和我们住在一起的,也就是平时走亲戚时,才会接触。在培养感情方面,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姑父比姨夫亲一点。为何这么说呢?
1:首先,因为父亲所在的家,也就是你的家,是姑姑的娘家,在农村里,是根的所在。正如农村里大多数人所说的,男人是根,固定在一个地方,女人是叶子,会嫁出去离开这个地方。
在农村平时走亲戚时,尤其是过年走亲戚,都是姑姑们回娘家走亲的,比较少有舅舅去外甥家走亲的。
按农村的话说,就是叶子岁根,就不忘本,不忘娘家。而根随叶子,那叫去谈可怜,会被别人认为没面子的。
所以,姑父家的娘家在你家,而姨夫家的娘家在你舅舅家。
通常过年走亲戚,都是姑父姑姑一家人来你家走亲。而姨夫一家人通常是去舅舅家走亲。
如果,姨夫家有到你家走亲,也是他们先走完舅舅家的亲,才来走你家的。而姑父家就不同了,过年走亲,会首先到你家。
2: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亲不亲,是靠接触和相处出来的。
姑父因为过年走亲,会到你家去。而姨夫过年走亲会到舅舅家去。相对来说。你和姑父接触的次数会多,自然会比姨夫亲点了。
快过年了,很多人杀年猪后,都会给亲戚送点。一般,姑父家杀年猪后,会给你家送。而姨夫家是不会的,除非提前有预定或者猪肉太多。
大家觉得,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呢?
谁离得近谁亲,谁交往多谁亲。
本人一个姑父两个姨夫。姑父离得最近5公里,小姨夫10公里,大姨父35公里。
跟大姨父交往只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太远了,小时候穷,没车,摩托车也带不上一家四口,就去的少。有车后会常去。
小姨夫帮我爸做个体户小生意带门路并借给起步投资钱,后来小姨夫有困难,我家也是借出几年积蓄。后来小姨夫破产,就不让还了。
姑父是经常走动,离得最近,感情也最好。工作后回老家,常给姑妈带礼物。双方有困难时,也是相互借钱。条件好了,就还回去。
姑舅亲,两姨也亲,现在条件好了,姑舅兄弟,两姨兄弟经常走动。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就好。亲戚走动多,感情好,不走动,下一代都淡忘了。
亲戚关系中,姑父和姨夫谁更亲?老祖宗传下了一句俗语:人有三不亲,姑父、姨夫、妗子。在过去的说法是,这三个亲戚虽然都是亲戚,但是却并不亲。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亲戚之间亲不亲,关键看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那就不亲。这个从俗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就可以看得出来,只有和家族成员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是真正的亲戚。那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我们都知道,姑父是爸爸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是因为和姑姑结婚了以后才组建的家庭。而姨夫则是妈妈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也是因为娶了姨妈之后才成为了亲戚中的一员。古人认为这些亲戚之间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毕竟在过去是男尊女卑的 社会 ,女人的 社会 地位普遍不高,在家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很多事情做不了主,而且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了,娘家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亲人了,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联系少了,亲情也就淡了,所以古人认为姑父和姨夫都不亲。
不过,在有些地方却是认为姑父要比姨夫更亲的。在农夫的家乡也是这样的,这一点从农村的酒席座次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般如果姑父和姨夫同坐一桌的话,那基本上是姑父的坐席会在姨夫的前面。而且姑父的名字是可以上族谱的,但姨夫那是肯定上不了的。在民间还流传着“姨夫亲不叫亲,姨娘没了断了根;姑父亲才叫亲,没了姑姑连着根”的说法。 老话也是在理,姨娘不在了,两姐妹联系的纽带没有了,自然走动就少了。而姑姑就算是不在了,可是姑姑的父母依然还是姑父的岳父岳母,他们依然还是要逢年过节走动一下的。再加上姨夫是妈妈那边的亲戚,而妈妈也是女人,在过去 社会 地位也不高,所以有些地方是姑父要比姨夫更亲。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与亲戚平时沟通方式肯定也不尽相同。对于我的家庭情况来说,我觉得姨夫跟我家更亲一些。
其实小时候姨家和姑家我都经常去玩,有时候整个寒假或暑假都在那里度过,不管是姨夫还是姑父给我的感觉差不多,都很疼我。
但是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大姑家因为姑父的工作调动举家搬迁,离我们家有一千多公里。从那以后,我们两家之间走动就少了,只有到了家里有事或者逢节过年才见上一面,虽然平时也经常电话沟通,但是也挡不住,我们之间感情的疏远。
可是姨家就不同了,她家离我家相差不到十公里,平时经常串远门,没事就相约吃个饭,逛个街。不仅如此,可以说我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我姨家度过的,当时因为学校离我姨家近,为了避免我每天跑来跑去,我就住在了姨家,我和表弟、表妹一块长大。姨家可以说算我另一个家了。而姨夫对我和我的弟弟妹妹都很疼,至少日常生活中我并没感觉到姨夫会偏向谁。不管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学习补课,哪一样他都亲历亲为。在几个男性的亲戚里,只有他让我有家人的感觉。也可能是一起生活时间太长了,彼此都已经习惯了。
所以说你要问姨夫和姑父哪个亲,对于我来说姨夫更亲。
亲不亲的很快就会知道,腊八一过就是年,再有二十多天就要走亲戚了。姑姑家,姨姨家,舅舅家谁敢不去?都是最重要的皇亲国戚吧?要是不去,会被老父母责骂的。农村老辈人很看重这个亲戚关系,不管是血亲还是姻亲,都会人到礼到,不然会被人背后刺刮不懂礼节,会断亲戚的,以后再捡起来可就难了。
穷亲戚富亲戚都是亲戚,姑舅姨更是最亲不过的亲戚,我们老家说是“亲不溜溜”的血亲。如果从自己的父母辈算起,姑舅姨和自己是有血缘关系的,流血相同的血,自然是有很深的家族感情的。姑姑是父系血亲,姨姨是母系血亲,以父母的关系,姑姑姨姨和自己还是三代的血亲,因此姑姑姨姨都是自己的最亲近的人,不能偏颇谁。
但姑父和姨夫就不一样了,他们和我们的结缘,纯属“姻亲”关系,因为婚姻才有了关系,没有家族血缘传承的。要说血缘关系,还是姑家老表和姨家老表和自己有相同的血缘,应该更亲密胜过姑父姨夫。因此农村老俗话说的“一表三千里”也是没有道理的,起码老表之间还有血缘关系,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说“两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了亲”的,都是以前的陈腐愚念罢了,没有那么多的花花道道,都是自己招来的。
有人说姑父比姨夫要更亲一些呀。也不绝对,如果论资排辈来说,姑父也不一定比姨夫更好使。不过是姑父沾了姑姑的光,在父系为尊的 社会 ,更看重姑父一头罢了。但“娘亲舅大”,姨夫作为自己母亲娘家人,是不是应该也要尊重一下呢?谁也不会看低自己母亲娘家的人吧,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姑父和姨夫的肩膀头一般高” ,这是我们老家农村老人的说法,谁也不得罪谁。其实想想也是,看在他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做子女的胡乱评论,就是慢待了自家亲戚。可以说姑父姨夫就相当于手心和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割舍谁都是自己的痛不欲生。
亲戚是走的而不是叫的,挂在嘴巴上的不是亲戚。是亲戚不走动,三年变路人。以前说法出于公心,于私心来说,我也是有偏颇的,我更和姨夫亲密一些。主要还是因为小时候的原因来影响了我的判断和评价,我们知道童年的记忆能左右我们的感情抉择和思维认知。
在我印象中已经记不得姑父长啥样了,我有两个姑,但和我家不来往,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很穷,我奶奶爷爷很有钱经常买肉那些吃,我姑就在家门口打麻将,每天过来吃饭,那时我和我哥就巴巴的看着他们吃,我妈在家就不会让我们看,我妈不在家我大姑就会拿吃的哄我骂我妈,后来我好像告诉我妈了,然后就是吵架,在我记忆中我姑和我爷爷奶奶经常和我妈吵架,有时候还打我妈(不过我觉得那是我爸没用,自己的老婆保护不了,让别人打,要是我,敢动一下试试),我也有两个姨,一个姨夫在城市,我不怎么去,但去了对我很好的,还有一个姨夫老家的,去年和老公在老家玩,我俩打架了,我姨夫要打我老公,但被拉住了,我姨夫就说,虽说是侄女,但我看的像女儿一样,你敢打她,我让你爬回家,我记得特别深,(这是小姨再嫁的姨夫,)现在经常和姨夫小姨聊天,姨夫就害怕我们吵架打架,还说如果打我就告诉他,他带人从老家来收拾他。对于我姑,姑父实在是不想提,因为我感觉就是从骨头里面都坏透了,姨和姨夫就不一样,感觉和爸妈是一样的,所幸,老天是公平的,坏人终究是有报应的。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心
农村有句俗语叫“亲人三不亲,姑夫姨夫和妗子”。
姑父,父亲姐妹的丈夫;姨夫,母亲姐妹的丈夫;妗子,舅舅的妻子。
他们是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三种亲戚。
谈及他们之间亲不亲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因人而异。
我有两位姑父和两位姨夫,跟他们离家近常见面,两位姑父和两位姨夫为人挺不错,奶奶在世两位姑父常来看望爷奶两位老人家,两位姨夫也常去看姥爷,
虽然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我看来也是比较亲的,小姑夫比较幽默,常称呼我为“尕丫头”,常去姨家姨夫盛情款待,开车接送,小时候每年会给压岁钱。
我觉着对于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来说,做人做事方面也是比较俱到的,虽然比不了血缘关系的亲,但也是亲人,他们来家做客我们热情招待,多走动走动感情也就慢慢亲了。
总之,亲不亲还在于双方之间相处是否融洽,相处好了自然也就亲了。
1理论上来讲,“姑父比“姨夫”亲。
“姑父”的“父”字代表有父亲的含义,“姑父”是爷爷奶奶的女婿,走亲同姑姑一样是转娘家,则“姨夫”的“夫”代表姨妈的丈夫,“姨夫”是姥爷姥姥的女婿,走亲不在我们家;
所以说,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姑父”比“姨夫”亲。
2从家庭关心程度方面来定亲不亲
对于我家的关心程度方面来看,姨妈与母亲比较亲,姨妈也比较疼爱我,小时候常去姨妈家玩,姨夫给我买好多好吃的小吃,哄得我特别开心。
相比于走动次数多少,走动次数多的自然会亲点。
无论谁亲谁不亲,只要我们用心,收获的同样会是用心。
那么,亲爱的你们怎么看待谁更亲呢?
姑父和姨夫谁更亲?这个问题不能从称呼上判断。在亲戚的远近程度上,姑父和姨夫是一样的。
在我家的亲戚里,姑父和姨夫都有,如果要问我哪个更亲,我还真比较不出来,我感觉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子女,我对他们来说只是亲戚,能有多亲呢。
虽然,从小我跟姑姑比较亲近些,经常去姑姑家玩,跟姑姑,姑父接触的时间更多,反而很少去姨家。本以为姑姑和姑父会对我好一些,跟对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但是根本不是一个小孩想象的那样,姑姑和姑父也会有其他的外甥和侄女等类似的亲戚孩子,根本不会对别人的孩子有多上心,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
长大以后很多事情证明,姑姑家和我姨家对我是一样的,都是正常亲戚对待。比如,每年的压岁钱,两家都是一样的。姑姑和姑父没有对我有多么亲近,姨和姨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疏远。
而且还要看你父母和姑父关系近,还是和姨夫的关系近。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你和他们的关系。
老人家的心态不对,可能是因失去老伴受了剌激,害怕孤单所致。将心比心,谁不害怕孤独?你婆婆实属无奈。只是你何必主动选择孤独呢?并非夫妻自身感情出了问题,也已有了孩子,如这样离婚,日后会后悔的,最好不要一时冲动。
你婆婆依赖儿子的心境可以了解的,你的先生急切想安慰自己母亲的心也可以理解的,但他把这个伤心从母亲转移到你身上的做法是不对的。安慰了母亲,却未能意识到伤害妻子,一般男人都容易犯这样的错。男人都喜欢把老婆当成自己另一体,任何时刻都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像现在这样,为了安慰自己母亲的心,愿意被被打被骂,并以为自己的妻子也会像他一样,但他未能想到母亲对儿子与婆婆对媳妇并非同一态度的。
楼主这个时候不宜硬碰硬,你先生很需要你的支持,想必他也身心受折磨。先忍忍吧。但必须找个适合机会与丈夫谈谈感受,相互了解才是相处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