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地把李敖作为文人或者知识分子看待都有失偏颇,鉴于其生活的环境,其人生经历,只能说李敖是一个怪人,奇人。
自1990年代台湾党禁洞开,言路渐通
很多台湾人都以其“民主进程”为自豪。我曾经断言,在这样的情势下,李敖不会再有往日的风光矣!因为养成李敖的土壤已经没有了,像他这样的战士,要的是敌人,是挑战,是压迫,是“敌强愈强”,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可是现在谁来挑战、压迫、敌视李敖呢?李敖又去和谁战斗、奋斗、缠斗呢?一个失去风车的堂吉诃德还算什么堂吉诃德?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李敖是英雄末路的李敖,是明日黄花的李敖,是廉颇老矣的李敖。
父亲李鼎彝、母亲张桂贞,李敖在八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
其父李鼎彝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今扶余市),就读北京大学时拿的是吉林省的公费,当时便改籍贯为吉林扶余,后来全家的籍贯便被官方统一改为吉林扶余,李敖则自认为其祖先可能来自云南。根据家中“李氏宗谱”所述,李家远籍云南乌撒,后迁居吉林省扶余市(出处《李敖自传与回忆录续集》)。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进入省立台中第一中学二年级就读。
李敖因师生之谊对师母和三个小孩多有关照,并休学在家自修,1954年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取台湾大学(台大)法律专修科(台大法律系司法组前身),因兴趣不合,主动退学,重考进入台大历史系,1959年毕业。
李敖在海峡两岸都很出名。
一开始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听说他是一个敢于同国民党政府斗争的文人,敢说敢为,外号“李大嘴”。直到后来有机会陆续读了他的一些著作和文章后,便油然而生了敬意。不得不佩服他的国学功底和文学才华。他白话文中的语言和技巧确实高超,总是能有你意想不到语句出现,而且你会觉得用在此处特别合适及得体。文中的语言辛辣而又直接,总是能直戳要害,颇有些鲁迅的文风特点。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好像与他的水平和贡献不符。
李敖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只有《北京法源寺》一部。
前几年热炒说李敖《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实这个提名范围很广,但凡各国的作家协会、前诺奖获得者、知名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都有资格来提名,每年多达几百名作家被提名,这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进入诺奖评委会的10人名单、5人名单,那才作数。故此,不要听那些炒作,记住李敖如果在文学史被写上一笔,那也完全是拜《北京法源寺》所赐,其他作品无足观。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https://panbaiducom/s/194MYgAby2zwMP-Q4BGl5gwpwd=1234
《伍尔夫文集:奥兰多》是201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内容简介
《伍尔夫文集:奥兰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伍尔夫为自己心灵世界谱写的咏叹凋。通过这部传记的书写,伍尔夫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以及对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文学与爱情、生与死、易装癖与社会性别的独特见解。在塑造奥兰多这位由男而女、时男时女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表达了她对双性同体的赞美。通过奥兰多,读者也许还能听到伍尔夫以冷嘲热讽的口吻对时代精神、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坛以及对帝国和现代性等提出的尖锐刻薄的批评。读者进入奥兰多的心灵世界,经历的却是伍尔夫的心路历程。
对于王安石,我们所熟悉的就是他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除此之外,王安石还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虽然他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王安石改革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下是我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个人的观点
一、大环境的制约。
到神宗当政时宋朝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封建制度自身的弱点使统治阶级形成了一个整体,没有铲除这个“历史的定律”。他们从私利出发,只要改革对他们不利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加以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触犯了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所以尽管王安石的改革是一种有利之举,但在这种“大环境”的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
二、用人方面的失误
王安石对用人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他举荐昌惠卿、曾布等人,都是一些有才能的人。但是王安石却没有将皇帝身边反对改革的人除掉,如司马光等人。这些人在皇帝面前说王安石变法的不好,皇帝很容易就听从反对派的言论。王安石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到政治领域(不同于张居正改革触及到政治方面,政治方面解决了,改革阻力就比较小)。因此该制度的弊端必然影响到改革。
三、神宗的摇摆不定使得改革进程缓慢
神宗在位期间改革不无成效,但也确有动摇的时候,王安石两次被罢相就说明了这一一点。 而且宋神宗既想听太后的训导以示孝顺,又想纳百官之课以示贤达;既想国强民富以示英明,又想维护旧制以示正统;结果使改革常常遇到问题,延缓了进程。
四、新法没有继承者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神宗皇帝38岁就去世了,哲宗皇帝即位。而哲宗年龄太小,由皇后代政,皇后启用司马光等反对派,罢黜王安石,废除新变法。至此,王安石和神宗皇帝的16年心血付诸东流。
五、改革本身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王安石把改革的着眼点仅放在生产和财政上,尤其重视财政,其他改革均以此为核心,以为只要财用增加即可解决一切问题。显然他没有认识到政革与社会各方面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如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
1、《《凤凰男种田》:大学讲师男主穿到一本凤凰男的狗血年代文中,和白富美女主谈恋爱的故事。男主走学者型路线,后来成为文坛大佬,性格比较儒雅稳重。女主性格明媚可爱,家里超有钱。女主的爸爸是个女儿奴、甜食控,人设也非常可。
2、《七十年代做大佬》:现代男主带着空间穿越到一本女主重生文中,他是书中女主的叔叔,一家子未来都很惨。为了改命,男主摆脱极品妈分家独过,揭开自己被调包的身世与京城的沈家认祖归宗,照顾好妻儿,创业拼搏,将一家子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3、《上门女婿》:地质勘查工程师男主因工作缘故熬成了大龄剩男,在一次沙尘暴中出了意外,结果穿越到了一部家庭剧中成了上门女婿。这白捡了一位可心又温柔的媳妇,男主改掉原身好吃懒做、赌博等诸多恶习,做到顾家疼老婆,努力干活并钻研各路赚钱门子。
4、《穿成九零凤凰男》:男主穿成这个凤凰男,开始洗心革面,疼老婆护好女儿们,用自己的双手结合前世记忆,果断放弃铁饭碗出去单干,先从摆摊卖小吃食做起,一点点把生意做大,开起奶茶、麻辣烫、烤肉等美食店。
5、《渣男要做大地主》:开局是他受村里少女们的追捧,其中以地头蛇家的霸王花女配和小家碧玉型的女主最亮眼。男主开开心接受了女主家的逼婚,娶了女主后就琢磨着让日子过得更好,凭着前世的修车手艺混入了运输队,又利用自带金手指空间进行南北杂货倒卖事业。
韩愈一生梦想坚定,其所遵循之道一以贯之,至死不变。为了心中的道,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去影响身边之人,当代之人,乃至千秋万代之人。
在本篇坐而论道中,韩愈论点鲜明,开门见山,直表胸臆。他所求的道,不是别的,是广博的大爱,是将这种大爱无私表现在行动上,并且适合自己,不是虚伪的道德,而是有确定名号的仁与义。
他所求的德,是自己满足于自己,而不需要依靠外力因素,用现代化说那就是自力更生,独立自强的品德。我们纵观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做到了他所说的道义,他也求得了他所求的仁德(韩愈去世的十几年后,唐武宗继位,灭佛二十余万人)。
无外乎,几百年后的宋代皇帝,还要嘉奖他的丰功伟绩。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公侯伯子男,这是非皇族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佛骨事件在历史上有个名称叫“谏迎佛骨”,事件发生的时间,大致发生于819年。时年韩退之52岁,此时他正由于平淮有功升官至刑部侍郎(公安部副部长),副部长的官位还没有坐热,他写文引爆了佛儒两派的争端,并写下千古名篇《谏迎佛骨表》,导致皇帝大怒,要下令处死这位文坛泰斗。
大家知道,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是一天两天了。佛教始于汉末三国,发展于魏晋南北朝,于隋唐发展至顶峰。物极必反,天下至理。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就因为崇信佛教,将个大好河山弄得民怨飞腾,最后自己被活活饿死于台城皇宫。他的败亡虽不全怨佛教,但佛教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直接影响到他的统治地位。韩愈正是看到了这种危险,所以提前给唐王朝发出雷鸣般的警钟之声。
佛教劝谏世人向善,信来生,安于当世苦,本也不算太大的问题。问题就出在老百姓都不事生产,涩会就必然出现粮食短缺现象,激烈的粮食竞争又导致战争爆发。所有人类社会的矛盾,无外乎吃的穿的和住的矛盾。
我们知道大唐建立之初,道教最盛,儒家次之,佛教最弱。可是到了武则天时代,一下子把佛教置于所有教派之上的地位。佛教的奉迎佛舍利活动,被武则天推到了最为重要的节日活动,不是之一。
公元819年,尽管在位的唐肃宗很想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奈何唐王朝这艘破船不堪修补,他也没有把握住机会重整旗鼓,再创昔日辉煌。此时,朝廷内外看似平静,可平静的水波下,危机四伏,黑龙吐火啊!
我仅仅举一例,大家就能感受到整个唐王朝波诡云翳的氛围。就在前几年,公元815年六月某日凌晨,时任宰相的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人同时刺杀,武元衡脑袋被刺客割走,裴度也重伤昏迷不醒。伤好以后的裴度,这才接过了吃力不讨好的宰相的重任。
唐宪宗虽然暂时压制住了各藩镇势力,可各个势力仍然有许多触角伸到了宫廷内外。就在去年(818年),皇帝派宦官恭迎佛骨,并下诏征求方士。为的就是寻求片刻的内心安宁,你道他李纯真不知道皇帝也不可能求长生不死么?
正是在这种平静的表面之下,韩愈看到了隐忧,看到了唐王朝的覆亡。于是,秉承他一贯的作风,他写下了这篇《谏迎佛骨表》,他当然知道这篇文章会激怒皇帝,还有相关利益集团。
可他韩愈怕过谁,他不是阳城,他绝不可能做不为之臣。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儒家思想给他最坚定的信仰。他豁出性命,也要死谏皇帝。这个本该是谏议大夫的职责,却由一位公安部长提出来,不可谓不为大唐悲哀伤感啊。当年魏征谏议朝堂的情形,早已不复存在。
皇帝大怒朝堂,奸相皇甫博、李吉甫等附和,要严惩韩愈。好在前贤相裴度政治影响仍然存在,在裴度等的极力维护下,韩愈仅仅被赶出京城,贬任潮州刺史。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第二年,唐宪宗李纯因为吃长生不老药,吃出了毛病,猜疑暴怒,残忍弑杀宦官。还好韩愈躲到了潮州,要是还在京城,被李纯看到岂不是要被当庭弄死啊!
820年的正月庚子,宦官王守澄,陈志宏等,在对唐宪宗死心之下,拥立李恒,潜入寝宫谋杀了宪宗李纯。
李恒登基后,想起这位文坛大佬,立刻在这年的九月,把韩愈召回长安,出任国子祭酒,这年冬季韩愈回到首都长安。
821年7月,韩愈出任兵部侍郎(掌军队的主要副官),在现代那就是军委当官去啦!这一看就是新皇帝要重用韩愈的节奏。军中盛传韩愈的佛骨事件,将他黑化成一个不怕死的糟老头子,话说也只有韩愈这种历经沙场官场沉浮的实干家,才能镇得住部队老油条们啊!
同颜真卿一样,韩愈也有这么一次被派往藩镇处理外务的经历。但韩愈的聪明才智,还有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舌战兵痞子,韩愈的坦荡幽默,竟然获得节度使的热情款待,这让他安然无恙回到了京城。这同颜真卿被叛军砍下头颅,完全是不同的结果。
韩愈的名字就叫退之,我想这个皇帝起心动念,也是认为韩愈会安全退回来的吧!不然,他也不会大胆地把韩愈派出去送死的啦!毕竟几十年前的颜鲁公被杀一事,大家都没忘记,前车之鉴啊!其实派出去那一刻,李恒就后悔了。
822年,韩愈升迁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北京市委书记兼副总理),神策军士惊闻韩公任职顶头上司,一个个乖得不得了。都互相吐槽上司“这个韩愈连佛骨都敢烧掉,皇帝陛下都没下令处死他,你我还是安分点,别折在他的手里啊!”长安城的治安状况一改往日,变得格外和平安宁。
824年秋,韩愈告病在家,病危急下,迟迟不见复原。同年冬,长安大雪,腊月初二,韩愈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不忍舍弃的唐王朝,离开了他深爱的长安城。享年57岁,皇帝惊闻悲痛不已,赠韩愈礼部尚书(在现代相当于宣传部长),谥号文。韩愈领导了唐宋文坛四五百年之久,他不称文谁又敢称文啊!
最后我们一同来欣赏这段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的文字,体会一下唐宋文坛大佬的铁骨铮铮与勇不畏死。
……
——……——
黄思明于北夏辛丑年四月十三亥时许
20210524星期一
小满一候第4日
(小满三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修改于20210525星期二
辛丑年四月十四午时未时许
小满一候第五日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杜月笙”三个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个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小混混,杜月笙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一跃成为上海滩的黑道大佬,他的传奇经历一时间在上海滩传为佳话。当时许多混迹于帮派的年轻人,都把杜月笙视为了人生偶像。
现在有不少人都认为,杜月笙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擅长做人,善于经营利用人脉关系。杜月笙自己也曾说过“别人存钱我存交情”这句话,他虽然出身于黑道,但是却非常善于结交关系,不但和黑白两道关系很好,在文化领域也有很多至交好友。他后来改名为“镛”,就是文坛大佬章太炎亲自帮他取的。
杜月笙会做人,情商高,不然也不可能从一个底层混混一步步成为上海滩的老大。但是,在杜月笙那个年代,在纷乱的上海滩,仅仅依靠会做人就能够成功吗?这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人们只记得杜月笙会做人,却忘记了他终究出身于黑道,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手段有多黑多毒。
杜月笙出身低微,纵然当上了上海滩老大,在精英权贵面前仍然保持着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没有读过几天书的他,偏偏喜欢别人称呼他为“杜先生”。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杜月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殊不知当初杜月笙还有一个称号叫“流氓头子”,暗中买卖毒品大发国难财。更是在四一二大屠杀的前夜,诱杀了上海工人代表汪寿华。
1927年4月11日,杜月笙邀请汪寿华晚上都其府上赴宴。自古以来就有“宴无好宴”的说法,汪寿华在接到邀请后,顾顺章等人都劝他不要去,就算要去最起码也要带几个人保护自身安全。汪寿华为了摸清敌人底细,决定孤身赴宴,最终遭到残忍杀害。
指使行凶者正是杜月笙,他指使手下芮庆荣、高鑫宝、马祥生和叶焯山等人将汪寿华打昏后,将其装入麻袋残忍活埋于沪西枫林桥,汪寿华牺牲时才26岁。后来在上海解放后,芮庆荣和高鑫宝两人已死,另外两名凶手马祥生和叶焯山被抓获,最后在枫林桥汪寿华遇害地点举行的万人公审大会中被执行枪决。杜月笙在香港听到马祥生、叶焯山伏法的消息后一病不起,没几个月就病死了。
在汪寿华被杀害后,《时事新报》的一名记者找到杜月笙,他拿出一篇新闻稿,说是有人把汪寿华的死联系到了杜月笙身上,所以他就替杜月笙拦下了这篇新闻。这名记者叫陆迅,他原本是想以此向杜月笙邀功,结果邀功不成反被杜月笙所杀,和那篇文章的作者一同被抛进了黄浦江。
杜月笙出身于黑道,表面上为人圆滑,处处讲人情讲道理,暗地里的手段是非常狠毒的,要不然他也坐不稳青帮老大的交椅。很多人在讨论杜月笙时,总是说他虽有过失但“大节不亏”,这一点可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真要形容杜月笙的话,敢枪杀市长和警察火并的墨西哥毒贩,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莫过于贼喊捉贼,但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还真的发生过这种奇葩事。当时杜月笙和张啸林、黄金荣等人在租界成立了一个三鑫公司,是当时上海滩最大的鸦片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上海滩的鸦片销售。令人震惊的是,大肆贩卖鸦片的杜月笙,竟然还是禁烟所的负责人。这种贼喊捉贼的禁烟方式,能禁得了大烟才怪。
杜月笙除了靠大肆贩卖鸦片牟利之外,在尹钛先生所著的《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1943年,杜月笙和戴笠私下成立了一个通济公司,和日本人做起了以货易货的生意。通过戴笠的关系,把国统区出产的有色金属、桐油等战略物资交换日本人掌握的棉纱、棉布等物资,从中赚取大量差价。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大发国难财了,几乎等同于资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