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女子历史上不存在,人们却坚信她存在,还获得了爱情?

哪一女子历史上不存在,人们却坚信她存在,还获得了爱情?,第1张

在宋代的历史中,曾流传着许多关于一位奇女子的故事,令人们耳熟能详。不过您可能并不知道,这位女子其实并不存在,并且关于她的故事,也完全是杜撰。此人究竟是谁?她又会因为何事被人们传颂?如果您想知道,就让我来为您揭秘:

唐宋时期是诗词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以及曾巩,他们写诗作词,为后世留下不少经典的佳句。

可能细心的读者能够发现,在“唐宋八大家”中,居然有三人都姓“苏”,他们分别是苏轼、苏辙、以及苏洵。更有趣的是,苏轼与苏辙二人还是兄弟,而苏洵正是这对兄弟的父亲。“一门三才子”,这对于当时极其推崇文化的宋代来说,绝对是罕见的。

宋代王辟之曾在《渑水燕谈录》中提到:“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将父子三人誉为是文坛上的“三苏”。苏氏父子三人的文章各有千秋,苏洵擅长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代表作是著名的《六国论》。苏轼擅绘画与书法,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代表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其想象力丰富,笔劲豪迈奔放,是著名的豪放派代表之一。相比于父亲兄弟,苏辙则感情细腻,擅长驾驭多种文章,时人评价其文章“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完美的诠释了他的文风。

不过每当人们提起三苏父子时,往往都绕不过一个人,此人正是苏洵的女儿、苏轼与苏辙的妹妹苏小妹。相传,苏小妹与其他女子不同,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女。在民间典故之中,苏小妹曾多次出现,并以“绝对”的形式,难倒过不少文学大家。比如,“苏秦恋爱”、“佛印与牛粪”、“一起过江来”等故事,都着重将苏小妹的才学与机智刻画出来,令这位才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民间传说认为,苏小妹博学多才,与前来拜访苏轼的秦少游(秦观)一见钟情,二人随即在哥哥苏轼的保媒下结为夫妇,成就了一段浪漫且幸福的爱情。

不过此时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在稗官野史中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的苏小妹,是否真实存在呢?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不少文学专家与历史专家也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苏小妹很可能就是历史的杜撰,是千百年来文人塑造的完美形象人物之一。

历史学家曾遍考史籍,发现在苏轼与苏辙等苏氏子弟的家书中,都没有提及“苏小妹”三个字,而如果苏小妹真实存在,则不可能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当然,也有人认为,苏氏家书中未能出现“苏小妹”的原因,很可能是苏小妹早年便已夭折。与此同时,历史学者又找到一个关于苏小妹不存在的“铁证”,即四川三苏祠中的宗谱上,并没有苏小妹的名字。

宗谱是记录家族成员辈分的重要记录,每一位宗族内的成员,都会被详细记录在册。四川三苏祠宗谱之上,记录了从唐代期间苏味道至苏轼下一代家族成员的所有名字。从苏味道二儿子向下,一直到苏轼、苏辙一辈,苏洵共生有三子三女,其长女、次女以及儿子苏景早夭,唯独余下苏轼、苏辙,以及一位苏八娘。那么这位“苏八娘”是否是苏小妹本人呢?历史学家认为不可能,因为在历史中,苏小妹一直是苏轼的小妹妹,而宗谱上的苏八娘却是苏轼的姐姐,并且二人年岁相差10岁左右。并且这个苏八娘还早早去世了。

其次来说,根据历史记载来看,“苏小妹”也不绝对不是秦观之妻。秦观曾在《徐君主簿行状》中写道:“(徐成甫)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意思是说,徐成甫有三个女儿,一是文美,一个是文英,另外一个则是文英,而徐成甫把文美嫁给了我。由此可见,苏小妹绝非秦观的妻子,历史上的佳人配对,也只不过世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既然苏小妹其人并不存在,人们为何要无故杜撰这一位女子呢?杜撰苏小妹的真实目的又会是什么?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情景,我们也许会有所启发。众所周知,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已然深入人心,而恰恰是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从某种角度而言,苏小妹人物形象的诞生,是古代女子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产物。

在传说之中,苏小妹生于三苏世家,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颇有才华,是真正的“白富美”,更重要的是,她最终还能嫁给了一个好丈夫,称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完人”。也正是如此经历,让苏小妹变成了每一位女人心中的标杆。苏小妹虽然是杜撰,但是古代女子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愿却从未磨灭,也许她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只要努力,就有实现的可能。

还有韩愈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俩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传说,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到”,又改作“过”,后改作“入”,再改作“满”,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用得很好,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给人以动的感觉。这句诗是写景,触景生情,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宋•周邦彦•《满庭芳》)。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以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辛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轻轻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润,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最后,我们再来讲一个宋人炼字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诗人为了一个字而反复推敲,千锤百炼,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是不言而明了吧。炼字,在今天看来,我们不妨把它看作写作后的修改。我们同学写作文时不注意修改,总是喜欢“一气呵成”,然后万事大吉。这不是一种好的作文习惯。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真的应该向古人学学这方面的工夫。当然,我们大可不必“捻断数茎须”,但是文章写成后必要的修改还是很有必要的。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

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不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

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苏轼没有妹妹,只有姐姐。

  事实上,苏小妹完全是后人杜撰的人物,查遍史料,苏轼并没有妹妹,倒是有三个姐姐。

  史料记载,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共生育6个子女,男女各半。不过,她的长女、次女、长子都早亡,而三女比苏轼还大一岁,小名“八娘”。

  苏八娘18岁时,与舅舅的儿子程子才结婚。遗憾的是,婚后仅一年,她便去世了。

  这在司马光给苏洵夫人写的墓志铭《苏主簿夫人墓志铭》中有记载,“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

  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秦少游时年17岁。秦少游29岁时,与苏轼第一次相见,而此时,苏八娘早已经去世多年了。

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有:反唇相讥、暗助新郎、学无止境。

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暗助新郎: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学无止境:一日,苏东坡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新苏小妹三难新郎》一剧改篇自民间传说,以小调歌剧形式拍摄。苏小妹(黄杏秀饰)才貌双全,坚持「以文选婿」。众才子中以王安石之子王雱(周润发饰)家学渊源,但傲态凌人,不为苏小妹所取。而後秦少游(刘志荣饰)以词文俱佳,假扮道人与小妹对答,得佳人垂青,遂结连理。

但於洞房花烛夜,却并不那麼顺利,原来,苏小妹出了三个题目,要少游全都答对才肯进房,

第一个难题是从诗一首中猜四个字谜,并以诗体作答。少游很快答好「化缘道人」。

第二个难题是从诗中猜四个人物,少游亦答对「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

第三关是个对子,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这可难倒了少游,因为对对子并不难,难在要对的巧、对的好,还要对的有意境!幸好东坡一旁助了一手,丢颗石头进花园的水缸中,才让少游灵光一闪,写下「投石击破水中天」,进洞房,欢天喜地的成亲。

有啊,有啊,简直太有了。我在乡下的时候她家就住在我隔壁,扎两个小辫,人挺漂亮的,就是鼻涕拉拢的,而且脾气不好,经常打人。这小妞还真的咬过那个什么“苏东坡”呢,脖子都咬肿了,苏东坡的妹妹,就是你讲的苏小妹泼上他家大门去骂,苏小妹那家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呢。后来她妈怕惹人家不起,搬到四川眉山一个叫宋朝的地方去了,我也没有给她写信,就这么失去联系了。你不要听那些什么传说,骗人的。 啊啊,一讲往事就激动,差点忘了:杨晓莲的哥哥在派出所,她表姐夫的弟弟在文化局稽查队,苏东坡不是和其他人合伙办了一个文化公司嘛,苏小妹她妈就是顾忌这些才搬到宋朝那里去的。其实没有必要,小莲的哥哥还是不错的一个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025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