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瑞 姜昆的相声《绕口令》的台词

侯宝瑞 姜昆的相声《绕口令》的台词,第1张

是下面这个吧:

[相声]绕口令

甲 (方言)您这是做吗的?

乙 我们是说相声的。

甲 噢,说相书的,知道。说书的老先生,说个《三国》呀,《列国》呀;说个宋朝的《杨门女将》,佘太君,老令公,杨宗保,穆桂英;烧火的姑娘杨排风;《西游记》,孙悟空,保着唐僧去取经,还有《三打白骨精》。说书的!

乙 您没听明白,您说的那是说长篇书的,我们这是说相声的。

甲 噢,笙啊!吹笙的,好艺术,这我可懂得,吹个《送公粮》,吹个《新货郎》,各种曲调。

乙 您说得不对,您说的那是民间乐器,笙、管、笛、箫,我们不会那种艺术,我们说的是相声,这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哎,简单说吧,就是逗乐的。

甲 逗乐的。怎么乐呀?是大乐是小乐?是文乐是武乐?是一点儿一点儿的乐呀,是一次全乐完呀?有个乐祥子么,你拿出来我看看。

乙 没地方给你找乐样子去。

甲 你没乐样子,我怎么就乐了呢?

乙 我们说到可乐的地方,自然你就乐了。

甲 噢,自然我就乐了。乐完了对我有吗好处吗?

乙 当然有好处啦!

甲 虱子不叮,跳蚤不咬!有臭虫蚊子往别的屋里跑,不咬我了?

乙 他拿我当蚊子香了。

甲 哎,你不说有好处吗?

乙 有点儿小好处,比如说,您有点儿问得慌……

甲 我怎么闷得慌?

乙 好比你心里烦。

甲 我怎么烦了?

乙 您不高兴。

甲 我为吗不高兴了?

乙 你跟人家抬杠了。

甲 我跟谁抬杠了?

乙 你跟我抬杠了!怎么说他也不明白,比如说,你吃完饭出来了……

甲 我吃吗了?

乙 怨不得他这么大火儿哪,敢情还没吃饭哪。可没吃您就得说吃了。

甲 噢,没吃我得说吃了。

乙 还得说是吃好的,吃的包饺子,捞面。

甲 噢,没吃我说吃了,还得说吃包饺子,捞面。

乙 哎,对了!

甲 我对得起我肚子吗?

乙 这位还真实心眼儿。不管你吃吗儿没吃吗儿吧……你呀,短人家二十元钱。

甲 什么?我短谁二十元钱?你要反了!我在这儿站了没十分钟就短了人家二十元钱。是你给借的?是你的保人?帐主子在哪儿啦?你找出来我问问他!

乙 你先别着急。实际上你不短人家钱,假装短八家钱。

甲 我吃饱了撑的,找个帐主子追着我玩儿?

乙 没人跟你要。

甲 要我得给呀?

乙 没这么回事!

甲 那你说它做吗呀?

乙 你不是不明白吗?

甲 我明白了,钱就没了。

乙 你先别言语……

甲 你这儿是法院?

乙 你先听我的

甲 你是原告呀?

乙 你这儿打官司来了。你先听我说这意思。你该人家钱,还不起人家……

甲 还不了当初别借呀!

乙 他比我还明白。你呀,不短人家钱,假装短人家钱。人家老追着你要,你没钱还给人家,你心里就腻味,出来哪,上我这儿来了……

甲 你给我还了。

乙 我呀?没听说过,你听我一段相声,我还管还帐哪。我们这相声是逗乐的,你听我们一段相声,哈哈这么一乐,就把短人家钱这事给忘了……

甲 噢,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

乙 可明白了。

甲 我不短人家钱,假装着短人家钱,人家老找我要呀,我还不了人家,心里腻味了没地方去,上你这儿来了,听你两段相声,逗得我哈哈一乐,把短人家钱这档子事就忘了……

乙 唉,对了!

甲 我出了门,帐主子还等着我哪!

乙 你还人家钱去吧。听一段相声还管你一辈子。

甲 我知道您这是说相声的,这不是跟您说笑话嘛。我这么聪明的人,不知道您这是说相声的?

乙 你还聪明?

甲 我还聪明?我就是聪明。

乙 看不出来。

甲 我打小儿就聪明。

乙 由哪儿表现你聪明?

甲 我五六岁的时候,玩小孩玩意儿,就是那一上弦就跑的小汽车,刚买来,我就把它拆了,一件一件摆在那里,全看明白了。

乙 再把它装上?

甲 装是装不上了。

乙 你那叫聪明?你那叫拆。说句不好听的你是败家子儿。

甲 这是怎么说话?那不是小的时候嘛,长大了还是这么聪明。不管吗事,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街坊邻居夸俺。这个孩子真是个大聪呀!

乙 没叫你大蒜呀?

甲 什么叫大蒜?

乙 你不说叫大葱吗?

甲 大了聪明。现在六十多了,老了……

乙 你是老葱了。

甲 那你是干姜了。你这是怎么说法,谁是老葱?

乙 你着什么急呀,这不是跟你说句笑话嘛!

甲 噢,这是跟我说笑话?

乙 就许你跟我说笑话,不许我跟你说笑话?我还告诉你,我们这个行业,讲究说个笑话儿,说个大笑话儿,小笑话儿,字意儿,灯谜,反正话儿、俏皮话儿,告诉您,最拿手的是说绕口令。

甲 绕口令?我懂得。

乙 说什么他懂什么,他又懂得。

甲 什么叫又懂得?我就听过嘛,绕口令嘛。“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一张高桌准有腿……

乙 多新鲜哪,没腿儿那是面板。你说的那是西河大鼓唱的那个绕口令。

甲 对呀,我听过。

乙 那是唱,我们这是说,说的比唱的难。

甲 有吗儿难的,没吗儿。

乙 你老是没什么,看着容易做着难。我说一个你就学不上来。

甲 你说一个我要是学不上来,我拜你为老师傅。

乙 好,你听着。

甲 这难不住我。你别瞧不起人……(自己叨念)

乙 你听我说这个:“打(音jie)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拉曾绷(beng)白的白拐棒棍儿。”

甲 说!

乙 说完了。

甲 你说什么了?

乙 他没听见。我这儿说,你那儿唠叨,那还听得见。这回你可听着啊:“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个绷白的白拐棒棍儿。”

甲 说呀!

乙 说完了!

甲 就这个,来个老头儿拄拐棍儿,你说它做什么呀!这有什么新鲜的?到了年岁往个拐棍儿这有什么呢?

乙 我们说的这是绕口令,甭管他年岁,你说!

甲 行,你听着。打哪边来的?

乙 他还没听清楚。打南边。

甲 说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有八十多岁了吧?

乙 你管他多大岁数干吗?

甲 我想它这个意思呀,白胡子老头儿八十多岁,他要是黑胡子,不就五十多岁吗?

乙 你甭解释了。

甲 打南边来个白胡子拐棍儿,拄着个细白老头儿。这有吗儿。

乙 啊?拐棍拄老头儿,受得了吗?

甲 你不是这么说的吗?

乙 我说的是老头儿拄拐棍儿,你说的是拐棍儿拄老头儿。

甲 噢,我给反个儿了。再来,说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奶油冰棍儿。

乙 什么奶油冰棍儿,奶油的!还有水果儿的哪?

甲 水果的三分,奶油的五分,你来个奶油的吧。

乙 什么的我也不吃。不对!手拄着崩白的白拐棒棍儿。

甲 拄的是拐棍儿,不是冰棍儿。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的棍儿,白胡子老头儿拄着,手拄着绷……老头儿蹦……蹦,老头儿蹦三蹦。

乙 老头儿吃多了,消食哪!没事他蹦什么?

甲 老头儿练过太极拳呀。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拄着蹦……棍……蹦,老头儿蹦,拐棍蹦,老头儿蹦起来给你一棍儿。

乙 我招他惹他了,给我一棍儿?

甲 老头地尽力蹦,还不着急!给你来一棍儿吧!

乙 说你不行吧!听着容易,说不上来。你要说上来,我可真拜你为师。

甲 这可是你说的呀,听着:“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绷白的白拐棒棍儿。”说上来了吧,收你这个小徒弟。

乙 这算你蒙上来的,我再说一个你就说不上来了。你听啊!“截着墙头扔草帽,也不知草帽套老头儿,也不知老头儿套草帽。”你说这个。

甲 他哪来这么些老头儿呀?你听着:截着墙头扔老头儿……

乙 什么,扔老头儿?那不把老头儿摔死了。

甲 扔什么呀?

乙 扔草帽。

甲 还截着墙头。截着墙头扔墙头。墙头怎么扔啊?截着墙头扔砖头……

乙 好嘛!没把老头儿摔死,拿砖头也把老头儿开了。截着墙头扔草帽。

甲 截着墙头扔草帽,草帽不戴老头儿,老头儿不戴草帽。

乙 为什么不戴哪?

甲 穿皮袄戴草帽,像样子吗?这是什么月份啦,怪冷的,戴个皮帽子得了。

乙 他说不上来老有词儿。说皮帽子就不绕嘴了。

甲 非得草帽?你听着;截着墙头扔草帽,草帽扔过去,老头儿一看草帽过来了,往后一退步,往前一探身.两膀这么一晃,脖子这么一挺,本儿!草帽就戴上了。

乙 您这不是戴草帽,这是练杂技。

甲 对了,这是杂技团的老头儿,要不他这么大的功夫。得了,你再说个别的吧。

乙 看事容易,做事难。说不上来了吧?再听这个;“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挂了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你再说说这个。

甲 好,听我的!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你这个艺术不值钱了。

乙 怎么不值钱了?

甲 我问问你,南门外大街是怎么个方向?

乙 南北大街呀!

甲 对呀,南北大街,它这个面铺怎么冲南呀?盖在马路当中了?汽车怎么过呀?拆了得了。

乙 这倒干脆,他说不上来胡挑毛病。南门外地方大了,就南门外大街呀?我说的是南门外往西拐过去菜桥子那儿的面铺。

甲 还是的,你说明白喽。菜桥子是往西拐的,往西这么一拐不是有个小百货店吗,百货店旁边就是豆腐坊,豆腐坊旁边有个小酒馆,酒馆门口还有个摆鲜货摊的,对过儿还有个修拉锁的,修拉锁的旁边是那个面铺了。

乙 对,可找着了。

甲 说南门外菜桥子的小百货店,百货店旁边豆腐坊,豆腐坊旁边的小酒馆,酒馆门口摆个鲜货摊,对过儿修拉锁,旁边那个面铺……

乙 你听,这乱不乱呀?

甲 够乱的,差点儿转了向了,这该咋办哪?

乙 你甭添那么多零碎儿,就南门外。

甲 好,就南门外吧。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单的?夹的?棉的门帘子?

乙 棉的。

甲 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挂了个蓝……棉……蓝、帘、蓝蓝蓝的棉,挂个蓝的多难看,你挂个红的吧!

乙 哪个商店挂个大红帘子?就要蓝的。

甲 前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挂个蓝布棉门帘,摘了南门脸儿,你看难不难?

乙 南门脸儿?那是够难的。摘了棉门帘。

甲 噢,摘门帘,不是门脸儿。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而铺挂了个蓝布棉门帘,摘了个蓝布棉门帘……挂了蓝布棉门帘……摘了挂,挂了摘。你老摘它做吗儿呢?没挂坏全让你搞坏了。

乙 这不都是你说的吗!

甲 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向南,摘下面铺……不是,摘下面铺棉门帘,瞧了瞧,面铺里有三袋面,八元钱,掌柜的唉声叹气真为难,眼看这个买卖就算完。

乙 他把这买卖给说黄了。得了。别费这劲了,你再听我说一个,“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盆平饼,饼平盆。”

甲 烙饼多费事呀,蒸锅馒头不完了吗。

乙 你甭管吃什么,你说!

甲 说一盆皮面……

乙 什么叫一盆皮呀?一平盆。

甲 说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你这玩意儿不合乎情理了。

乙 又来了。怎么不合乎情理哪?

甲 你想啊,一盆面和好了,连半盆也烙不出来,甭说烙一盆了,那怎么会平盆了哪?

乙你甭管烙多少,叫你说绕口令。

甲 行,多少甭管它了。说一平盆面烙一平的饼,饼、盆、饼、平、饼盆平、盆……盆的饼,烙饼……拿大顶。

乙 烙饼拿大顶?得,练杂技的又来了。

甲 你再说个别的吧。

乙 再说别的你也说不上来。去年腊月,我买几块豆腐放在院子里,我忘了,第二天一看,全冻上了。我就拿这冻豆腐说了个绕口令:“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剧假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啊!”

甲 闹两块豆腐,瞧这个麻烦劲儿的。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你,你不会,你别动我的豆腐。

乙 谁动你豆腐了。

甲 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我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炖,你炖,我炖,这两块豆腐全折腾碎了。

乙 谁叫你折腾了?

甲 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又到这儿啦,你不会炖我的豆腐,你别动我的豆腐,你假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我炖,我会炖,你不会炖、炖炖,顿顿炖豆腐,你非得炖,你不会熬着吃吗?

乙 又改了熬豆腐了。

甲 你再说个别的吧。

乙 又说不上来了,你再听这个,有一个挑水的扁担,有一条坐的二人凳。

甲 就是两人坐的二人凳。

乙 对,长条的,用这两样东西说个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了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了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甲 你绑它做吗儿呀?吃饱了撑的,一边坐会儿去多好啊。扁担是长的,不用你说,哪位全明白,板凳当然是宽的喽!说扁的长……什么叫扁的?还圆的哪。

乙 不全是你自己说的?

甲 扁担,说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绑(音biang)绑,绑在了扁担上,扁担不让扁担绑在了扁担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了扁担上。

乙 怎么净是扁担了,板凳哪?

甲 板凳搬走开会去了。

乙 搬回来。

甲 板凳搬回来哪!

乙 你就别嚷嚷了!

甲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了……绑得了绑得了绑。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乙 好嘛,改山东快书了。你呀,别受罪了,我说一个好说的给你转转面子,你就走吧!

甲 我怎么了?我走不了,崩白的白拐棒棍儿,我没说上来?

乙 那是蒙的。你再来这个吧!“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甲 哎呀,俺娘啊,这叫绕口令呀?俺街坊邻居小孩也会说这个。

乙 你甭管你们街坊小孩,你说个试试。

甲 你听说:说吃平头……

乙 什么吃平头,还吃背头哪!

甲 说吃背头……

乙 什么吃背头?

甲 不是你说的吗?

乙 吃葡萄。

甲 吃葡萄?这个月份有葡萄吗?

乙 你管它有没有哪。

甲 葡萄可贵哪,苹果贱,你来二斤苹果吧!

乙 苹果干吗?葡萄。

甲 噢,就葡萄,你再说说。

乙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甲 噢,行了。说吃皮条……吃皮条咬得动吗?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来包仁果仁。

乙 哪来的仁果仁呀?葡萄皮儿。

甲 你再来来。

乙 你仔细听着啊,我说多少遍也是这么利索:“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甲 这个意思我明白了,得琢磨这个意思,吃这个葡萄,葡萄皮别吐出去,在腮帮那地撂着。……

乙 这是个猴儿呀,腮帮子有个嗉子。

甲 吃下一个,呸!这个皮儿吐出去了,这是一个跟着一个走:“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哪,说上来了。嘴皮子这么一绷劲儿,就说上来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对吧?“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乙 行了!

甲 这好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乙 好说就没完了。我再说一个难说的,让你下不了台!

甲 把我吓傻了?我是半身不遂了?把你那压箱底的拿出来,你把我难住。

乙 好,你听这个:“打南边来个喇嘛……”

甲 喇嘛是什么?

乙 这是口外的出家人,喇嘛僧。

甲 噢,出家人——喇嘛。

乙 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

甲 什么是鳎目?

乙 鳎目鱼。

甲 怎么不说鳎目鱼哪?

乙 说鳎目鱼就不绕嘴了。

甲 鳎目鱼好吃吗?

乙 你管好吃不好吃呢!

甲 带鱼可好吃,来五斤带鱼吧。

乙 甭带鱼,就鳎目鱼。“打前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

甲 哑巴?就是那不会说话的,啊……阿……

乙 你就别学了。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喇嘛、鳎目、哑巴、喇叭,要说个绕口令。

甲 听你的。

乙 “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的哑巴的喇叭,哑巴不乐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的哑巴的喇叭。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鳎目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提拉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也不知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鳎目的喇嘛一喇叭。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甲 明儿见吧!

乙 哎,别走啊!

甲 怎么这么长啊?

乙 全像“吃葡萄”那个敢情好说了。

甲 没什么!这还吓得住我呀?听着,打……打哪边来的?

乙 吓傻了,打哪边来的全不知道了。打南边来的。

甲 打前边来个喇嘛,提拉七八斤鳎目……

乙 七八斤干吗呀?五斤!

甲 五斤够吃的吗?

乙 你管他够吃不够吃的!

甲 你着什么急呀,不多不少,就五斤。

乙 就五斤。

甲 行,依着你。打南边来个喇嘛,提拉着五斤哑巴……

乙 啊?

甲 哑巴让提拉着吗?哑巴打北边来的。打南边来个喇嘛提拉五斤鳎目,清楚不?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来提拉鳎目换哑巴……不,换哑巴的这个喇叭,哑巴不乐意换呀……

乙 为什么哪?

甲 他那跟国不够五斤哪。

乙 噢,哑巴看出来了?

甲 看出来了。哑巴不乐意换……哑巴不乐意换……你看忘了吧!

乙 怎么办哪?

甲 打头儿来吧。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前来提拉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哑巴的这个喇——叭。哑巴不乐意换,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的这个哑巴这儿一鳎目,哑巴拿喇叭打了喇嘛一鳎目……一喇嘛……一喇叭。

乙 好嘛,打起来了。

甲 喇嘛这个性子大暴了,哑巴也死心眼儿,你换给他不就完了嘛。哑巴非不换,喇叭非要换,喇嘛这个意思你知道?

乙 我哪儿知道啊!

甲 喇嘛……喇嘛……你看又忘了吧。

乙 嘿,瞧这劲费的!

甲 你老搭碴儿做吗儿呢?

乙 他说不上来老怨我。得,我不言语。

甲 打头儿来吧。打南边来个喇嘛,提拉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来提拉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哑巴的喇叭。哑巴不乐意换,哑巴也死心眼,你换给他不就完了……

乙 又来了。

甲 哑巴不乐意换。喇嘛这个脾气太暴咧,喇嘛抡起鳎目照哑巴“叭’这么一鳎目。哑巴可就说了……

乙 啊?哑巴说话了。

甲 哑巴能说话吗?哑巴那意思想要说没说出来哪,心里说,我不换你打我做吗呀?哑巴,哑……哎,你看又忘了呗!

乙 嚯——哦!

甲 再打头儿来吧。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着喇叭,南来提拉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哑巴的喇叭,哑巴不乐意换,哑巴不乐意换,喇嘛可就急了。喇嘛这个脾气太暴咧,喇嘛抡起鳎目照哑巴“叭”这么一鳎目,哑巴可没说,没说心里可不服呀,心里说,我不换,你打我做吗呀?哑巴站在那里吹喇叭,喇叭在那炖鳎目吃……吃、吃、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

乙 又来了!

我这里有两篇,你删减一下,我觉得还不错。我小学的时候老表演,这两个我也说过,收效不错,你试试吧!

新生应聘

新生:“(从台边走出,像是在闲逛)我是##级新生,方年16,未婚。本人才高八斗,气宇轩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今天忽闻我学学生会要招收新生做干部,本来对做官是毫无兴趣,但听说做个学生会干部还挺威风的?就去看看吧!”

(摇晃到学生会)

新生: “哗! 一进门就是就是学习部,我们学校果然还是以学习为主啊!”

学干部:(新生刚一进门就碰到了学习部部长,只见她手捧诗集在那边充满感情的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汗!!!!!)

新生:(鼓掌走向他,当然是用拍马屁的语气说了)“想必这位一定就是学习部部长吧!小生拜见!!”(两手作揖)

学干部:“哦,没错,鄙人正是号称会聚全校最顶尖的学习骨干分子的学习部部长!(洋洋自得)不知这位兄台有何贵干?”

新生:“我是来学生会应聘做干部的,刚一进来就是你们学习部,而且被您的嗓音给吸引,所以就先来你们这个部门应聘吧!不知道做干部有什么条件吗?”

学干部:“讫敢讫敢!兄台果然好志向,要说条件吗谈不上,到是需要些基本的东西。”(申出手正反看了下)

新生:“什么东西?”(一脸好奇,看向她的手)

学干部:“(面对观众)比如呢,学习成绩要在全校排名前十,其实我是全年级第一,所以就对你们放宽要求了,这是最重要的;(吹了下手指甲)然后呢要会一样乐器,比如钢琴或笛子,我可是会三种乐器的哦!(转向新生,看着他还在,又转向观众)所以就对你们放宽要求了;当然还有像我一样的艺术欣赏能力,(新生一听这个马上呕吐状,跑下了台)没必要像我这么诗情画意,但要有和我一样的嗜好。最后就是……咦?人呢?”

(没等他说完,新生竟然已经不知所踪了)

学干部:“怎么现在的同学都这么没耐心啊,算了,(朗诵的语气)就算部里就我一人,我也能撑起一片天空!我实在是太有诗意了!!!HOHOHO!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朗读着走下舞台)

新生:“(跑上来面对观众)哇!没想到学习部居然有这么一个自恋狂啊,被选上的话不就惨了!去别的部吧。

咦?学生会竟然有个女生部?不知道这个部跟MM关系密不密切?”(出现一种比较*荡的表情)

女干部:(看到有人在门外,就走了出来询问)“这位同学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是学生会女生部部长。”

新生:“(小声拖长音)哇!女生部果然暗藏美女。啊,大姐,我是来应聘学生会干部的。”

女干部:“哦,欢迎欢迎,请问你想应聘哪个部门的干部呢?”

新生:“这个吗哎!就你们女生部吧!”

女干部:(面对观众)“啊?可是我们女生部从来就没有收过男干部呢?因为许多工作我们部都是以女同学为核心展开的,都是为了让女生有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你一个男生”

新生(抓狂,突然想开):“大姐,此言差矣!古有商鞅变法,今有美国攻打伊拉克,凡事都有例外,凡事都求创新。我对女生总是怀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女生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女生的心事(作妩媚状),就是我的心事,大姐!为了我校几百名女生的幸福,您,就让我加入女生部吧”(单膝下跪,要果断)

女干部:“好好好,I服了YOU,我们部就破例收下你这名男干部吧。那你现在就跟我去解决一个紧急的女生问题”

新生:“哦?什么问题呢?”

女干部:“唉,我们女生虽然平时爱说爱笑,(台边出现两个女生说笑的画面)但有时也闹点小矛盾,这不,高二的两位女生就因为一点小事现在吵了起来”(开始吵架,别发出声音,但要表现的激烈点,是突然发生的)

新生:“哎,不就是女孩子吵架嘛?我这就去摆平”(刚想走,被拉了回来)

女干部:“等等你有所不知,我们女生的问题说小能小,说大能大,如果你处理不好,她们可能会"

新生(害怕状):“会会怎么样”(一同看向台边的两位女生)

女干部:“抓你头发(新生配合作抱头状),勾你鼻孔(捂住鼻子),撕烂你衣服”(这时台边的二人,女干部说什么她们就照着做什么,制造笑料)

新生:“(双手挡住胸部)哗!非礼!!”

女干部:“你怕了??”

新生:“啊不是不是我这件衣服是美特斯邦威的,这个问题吗,不适合我这样一个男生,还是留给你们女生自己解决吧!我先走了”

女干部:“喂!别走啊!我们女生需要你”(追着新生下台,快要到台边时回来,对着观众说:“哎,还是我自己去解决女生问题吧!”说着就走了过去和那二个女生说了几句话后三人一同下台)

新生:(又一次跑上舞台)“这些女生真是麻烦!算了,再去其他部瞧瞧。”

劳干部:(从另一侧出现)“唉”

新生:“咦?这位大哥为何哀声叹气?莫非也是为了女生问题?”

劳干部:“哦!不是不是,我是劳生部部长。(对向观众)使大家在一个优雅的校园中生活,在一个明亮干净的教室中学习,在一个整洁的宿舍中休息,这一直是我们劳生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半天没回过神,然后刷的一下冲着新生)请问你是”

新生:“(往后退了一步)久久仰劳生部大名,小弟今天就是冲着劳生部干部一职而来”

劳干部:“好!你马上跟我走!”(拉起新生边走边说)

新生:“走?去哪?”

劳干部:“饭堂!”

新生:“(激动)饭堂!(往前走了一段对着观众小声说)喔,劳生部就是劳生部!凡事饭桌上谈!够气派!(停了下来握住劳干部的手)大哥!我跟定你了不过?现在好象还没有到吃饭时间呢?迟点好吧?”

劳部长:“唉,哪里是去吃饭啊!我们这是去为同学们反映一下对饭堂的意见。”

新生:“什么意见啊?”

劳部长:“你是新生,你可能没有发觉。我问你,你去饭堂打饭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服务员给你挠饭或菜的时候,手是不是老这样,抖抖抖抖的”

新生:“(冥思一会儿)恩好象有这么回事。”

劳部长:“这就对了,她每那么抖一抖,就少了那么一、两块肉了。”(数者掉下来的肉,很心疼的样子)(汗!!!!!!!)

新生:“(无所谓)啊?不就是一、两块肉而已吗?”

劳部长:“同学!(严肃)这你就不懂啦!我们每人都少那么一、两块肉,我们几千名学生加起来,那就是一头肥猪啦!”(做了一个抱猪的动作)

新生:“啊??!!!对不起,讨价还价我不在行,你还是自己去吧”

劳部长:“哎!你别走啊?同学”(追着下台)

新生:“(汗!!!!!)(又一次上台对向观众)(这已经第几次了!!!)劳生部原来都是一群小气包!这个部不进也罢。咦?前面这两个男的气概不凡,想必有点来头!(跑上去挡在前面)这两位英雄,小生拜见。”

治部长:“噢,我是治保部部长,他是我的助理。看样子,你是新生吧?我们治保部是协作学院保卫部门搞好学校的治安保卫工作。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新生:“不不,我,我是想来应聘治保部干部的”

(电话声突然响起,助理接起电话交给部长嘴里说“部长,您的电话!”)

治部长:“喔,你先等一下,我去接个电话。喂?对啊,这里是治保部,有什么情况吗?(新生好奇偷偷接近听内容)什么?有两个毒贩流串到了我们市?在途中已经造成九死一伤!(新生表情吃惊)什么?有可能躲到了我们学校!!(新生表情僵硬)好好,你们通知一下其他部门,我哦,我这里刚招收了一个新干部,我马上就叫他去!(新生落慌而逃)你们等一会。咦??人怎么不见了”

新生:“(超级汗!!!!!!!又一次的跑了上来,要气嘘嘘)好险!好险!想不到加入治保部还会有生命危险(看见一男生走进学生会)同学!同学!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想去应聘学生会干部?我劝你还是不要去啦!学生会里净是些怪人,不是三八,就是小气,外加一个自恋狂!对了,还有生命危险呢!!听我的,别去!别去!”(这时四个部长轮流上台走向主席打招呼,然后瞪新生一眼下台,躲在一旁偷听,新生每听到一次主席就往下面弯腰,直到一手撑地)

新生:“啊??主主席??”

主席:(主席把他扶起)“恩,同学,你好,我忘了和你自我介绍了,我就是这界的学生会主席。你刚才说得一点都没有错,我们学生会干部做的的确就是一些苦差事,但只要是能为同学们服务的,能帮助同学们的,无论多苦、多累的事,我们都会去干!(躲在一旁的四个人跑出来鼓掌,随着主席一句“我还没说完呢”又跑了下去)你如果只是为了过把官瘾,又怕辛苦,我劝你还是别进学生会了吧。”

新生:“主席,您说得很对,与刚才各个干部想比,(看了看台边)我才发现自己的自私和渺小。我回去后一定好好改正,向他们学习!(深情地)曾经有过N次机会让我加入学生会,我没有去珍惜,(突然一学生跑上来递给他一张餐巾纸,新生接过后拧了拧鼻涕说了句谢谢还给了学生,那位学生表情憎恶的看了新生)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应聘(停顿下)学生会主席部!!”

主席:“天哪!”(吓呆,四人一同上台扶助主席,全体定格)

考试疯云(校园小品)

人物:小艾,小伍,小玲,老师

场景:教室

内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走开。

小伍(进来):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小艾: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

小伍:我一大早就来了,咋没看见你呢?

小艾: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要想把我从这赶跑(小伍:——咋地?)劝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

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误吗?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们不吵了。

小玲:你们最不可原谅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哥们,考试照着我点!

小伍:啊?今天考试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吓的噢?

小伍:睡觉睡的吧?

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

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

小伍、小玲:快说啊!

小艾:照书抄——(拿起书)

小玲:去死!

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这也叫绝招?

哎,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我给你们出道幽默智力题儿。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说,考试答卷分几步?

小艾、小伍凑过去:几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写上。(两人点头)

第二步:把题目看一遍!(两人点头)

第三步:——把卷纸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题啊?

小玲:我再给你们出一道题儿;说,今天考试了,谁没来?

小艾:今天考试谁能不来?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周,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来了!来了跟没来还不一个结果!

小玲:答,老师呗!还没来呢!

老师走进来。

三人吓一跳:来啦?怎么说不来就来了呢?哎呀!(吵闹)

老师:叫什么?癞蛤蟆进来了哦?

三人笑。

老师:严肃点!这考试呢!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这年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数!分分分,你们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们的法宝!

小艾:抄抄抄,咱们的绝招!

老师:快发卷纸!考试了也不早点来,这都几点了!考试都开始了半小时才来!干什么去了啊?

发卷。

老师:考试时间共两小时!不超过一小时不许交卷!想答卷的同学请拿起笔,不想答卷的同学请原地休息。想上厕所的同学——请约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师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猫当三陪——要求无理!

小玲:就是!难道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没完?

老师:肃静!你们要比树还静!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比盐海重!

三人开抄。

老师:(指小艾)这位同学请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没抄啊!

老师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学,别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师: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见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师没收小艾的卷纸,小艾刚想站起来走。

老师:坐下!不到一小时不许出去!

老师走到小伍旁边,小伍把卷纸拿到桌里去抄。

老师:行了行了,别装了!

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拿书作弊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刚才怎么抄来的?这样?这样?

小伍:再低点再低点!

老师:(没收了小伍的卷纸)你也坐着反省一下,为什么拿书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书啊!谁让我没像她(小玲)一样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着小伍。

老师:这就对了,下回记得打小草!我就喜欢这种用功的孩子。

老师:到点了!交卷。

收好卷纸。

老师:好。记得下午来考高数!(下)

小艾:啊!下午还考高数?

小玲:啊!!下午考高数!(拿起小草)刚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数?!那是什么树?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师走进来(老师均由一人换装扮演即可)。

小艾:语文老师!

老师:小艾,你怎么写作文的!(卷纸给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师:你读读。

小艾:《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瓜子脸……

老师: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写爪)你这是瓜子脸的瓜吗?你写来的是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爪子脸!

小艾:老师,爪子脸也是脸,就不能凑合看吗?

老师:你接着读。

小艾:我的老师长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师:停!你写那么多真漂亮干吗?就这么一直写到了结尾!

小艾:老师,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吗?

老师:那你就只写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吗?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师:哼哼,告诉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补一句:真漂亮啊!

老师: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译,触槐而死你怎么译的?

小艾:找棵老槐树上吊了!

老师:为什么是老槐树?你看你解释词语,解释逝世,你竟然写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写死去的!

老师:(一脸无奈)你,你又挂了!

小艾: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都重修五次了!

老师:好吧,我就给你个机会。听说过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吧?你用游刃有余造个句子,对了我就给你过!

小艾:游——刃——有——鱼?!鱼……鱼,鱼在水里游,游刃有鱼……

老师:(笑了)恭喜你,获得了——

小艾:过了?

老师:(冷漠)第六次重修的机会。(下)

小玲、小伍:算了,快来研究高数小草吧。

老师进来。

小伍:哲学老师!

老师:小伍!

小伍:有!

老师:看看你的卷纸!

我的问题是:这就是问题,请作答。

你怎么答的?

小伍:这就是答案,请给分……不对吗?

老师:你这叫问题吗?

老师:你——好,下一道,

论述题:什么是勇气,你怎么没答?

小伍:我答了啊!

老师:就写了五个字!

小伍:(读)这就是勇气!没错啊!然后我下面的题都没答就交卷了,我把勇气解释的多好呀!

老师:你——你等着挂吧!

小伍:老师!再给我次机会吧!我挂了十五次啦!

老师:那我问你两个问题。就看你的造化了……

小伍:两道——太多了!

老师:好,第一题答对了!第二题你不答我也让你过,你有多少根头发?

小伍:如果我是秃子就好了。

老师:答啊!

小伍:123456789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小伍:老师,第二题我可以不答!

老师:好!很好!非常好!拿着(递给一张纸)

小伍:这是——

老师:重修单!(下)

小玲、小艾:快来研究高数——

老师进来。

小玲:英语老师!(欲跑)

老师:小玲,跑什么呀?没吃早饭呀!

小玲:没吃——

老师:我看见你早上吃饭了呀!

小玲:——明天的早饭!

老师:小玲,看看卷纸,你这阅读理解没一个对的!你是不是根本没读就直接看题目选的?

小玲:不是!

老师:还敢狡辩!

小玲:我连题目都没看,直接看答案选的!

老师:还有你的作文!怎么看着眼熟?

小玲:能不眼熟吗?阅读理解每段第一句话拼起来的……

老师:小玲,你该觉悟了!你这次——

小玲:啊!老师,我都挂五、十五,不,五十次了!不能再挂了啊!

老师:不是我不给你过……这……比如,你能翻译出evening dress是什么意思吗?

(对观众)是晚礼服!

小玲看着小艾、小伍。

小艾:evening是晚上吧,最适合大游戏!

小伍:dress是衣服,MM总吵着买!

小玲:哦!老师,我知道了!是夜行衣!

老师摇摇头。(下)

小玲:不行,我得找老师去!你们俩慢慢研究吧!(下)

看在我尽心帮你找我以前说过的收益很好的段子的份上,你就给我个最佳答案吧!!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全文如下: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

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

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

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

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

喇嘛回家炖獭犸,哑巴嘀嘀嗒嗒吹喇叭。

练习绕口令的注意事项。

1、绕口令不是说得越快越好,而是越准确越好。

2、在气息问题、喉位问题、虚实结合比例、口腔控制程度达到最佳后,才会有好效果。

3、读绕口令时,读破句子、读错停顿都是忌讳的事情。

4、可以先默读,进行反复熟悉来解决问题。

5、慢读找准字音后,就可以加快速度了。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两个哑巴吵嘴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两个哑巴吵嘴歇后语的答案

 两个哑巴吵架 ———— 不知谁是谁非;难断是非

两个哑巴吵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

 俩哑巴说话 ———— 比比划划

 两个哑巴吵架 ———— 不知谁是谁非;难断是非

 俩哑巴见面 ———— 没说的

 聋子打翻了哑巴的油瓶 ———— 说不清;听不明;说不清楚

 聋子见哑巴 ———— 不闻不问

 卖牛卖地娶回个哑巴 ———— 没话可说;无话说

 强逼哑巴说话 ———— 逼人太甚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 难遇

 听哑巴唱戏 ———— 莫名其妙

 哑巴挨打 ———— 有苦难诉;有苦说不出

 哑巴挨夹杠(夹棍。刑具) ———— 痛死不开腔

 哑巴挨骂 ———— 气不可言

 哑巴挨冤枉 ———— 有口难辩;至死不开腔

 哑巴被驴踢 ———— 有苦说不出

 哑巴被蜈蚣咬 ———— 痛不可言

 哑巴长工(旧社会长年出卖劳力,受地主、富家剥削的贫苦农民)碰上娘 ———— 有苦难诉;有苦说不出

 哑巴唱戏 ———— 没腔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两个哑巴吵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

 哑巴吃馄饨 ———— 心中有数

 哑巴吃仙桃 ———— 妙不可言

 哑巴传话,呆子打岔 ———— 说不清,道不明

 哑巴打电话 ———— 语言不通

 哑巴打官司 ———— 有理说不清

 哑巴打手势 ———— 不言而喻;难理会

 哑巴瞪眼睛 ———— 心里恨

 哑巴肚里挂算盘 ———— 心中自有巧打算

 哑巴喊救火 ———— 干急说不出

 哑巴祭祖先 ———— 多磕头,少说话

 哑巴见了妈 ———— 没说的

 哑巴见了面 ———— 没话可说;无话可说

 哑巴讲演 ———— 指手画脚

 哑巴叫冤 ———— 有口难言

 哑巴进庙 ———— 多磕头,少说话

 哑巴看到失火 ———— 不好声张

 哑巴梦见妈 ———— 有苦难诉;有苦说不出

 哑巴亲嘴 ———— 各人心里爱

 哑巴求医 ———— 说不出的毛病

 哑巴娶老婆 ———— 喜不可言;喜在心里

 哑巴伸冤 ———— 有口难辩

 哑巴说大象 ———— 不可言状

 哑巴说话聋子听 ———— 两不懂

两个哑巴吵嘴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

 哑巴说话 ———— 只可会意,不可言传

 哑巴谈恋爱 ———— 好得没法说

 哑巴蚊子咬人 ———— 不出声

 哑巴蚊子 ———— 咬死人

 哑巴咬牙 ———— 心里恨

 哑巴有理说不清 ———— 干着急

 哑巴做报告 ———— 张口结舌

 哑巴做梦 ———— 说不得

 一群哑巴在一起 ———— 指手画脚

 贼被狗咬 ———— 干吃哑巴亏;难出口;不好声张

 膀子折了往袖里寒 ———— 干吃哑巴亏

 膀子折了往袖子里塞 ———— 吃哑巴亏

 吃了哑巴药 ———— 开不得口

 打碎牙齿咽肚里 ———— 干吃哑巴亏

 打碎牙龄咽肚里 ———— 干吃哑巴亏

 打牙肚里咽 ———— 干吃哑巴亏;吃了哑巴亏

 拐子唱歌瞎子听,聋子演戏哑巴看 ———— 取长补短

 关着门打哑巴 ———— 各凭良心

 合唱队里的哑巴 ———— 凑数

 和哑巴同床 ———— 没话讲

 教哑巴唱歌 ———— 说不出

 癞蛤蟆吞蒺藜 ———— 干吃哑巴亏;吃了哑巴亏;吃了个哑巴亏

 俩哑巴亲嘴 ———— 好得没法说;好的没啥说

 俩哑巴唾一头 ———— 好得没法说;无话可说

 两个哑巴吵骂 ———— 不知谁是谁

两个哑巴吵架 — 不知谁非;难断是非

1、猫嘴巴里挖泥鳅——难哉

2、狗嘴巴上贴对联——没门(无门)

3、鹦哥儿的嘴巴——会说

4、蚕宝宝的嘴巴——出口成诗;出口成丝

5、嘴巴没个把门的——乱说

6、嘴巴两块皮——说话无高低

7、嘴巴上糊浆糊——不好开口

8、嘴巴照镜子——当面丢脸

9、鹦鹉的嘴巴——会说不会做

10、嘴巴里装子弹——说话像放炮

11、嘴巴上涂糨糊——不好开口

12、嘴巴上挂弓——口头谈;口头弹

13、嘴巴生刺——出口伤人

14、城隍庙里的鼓槌——一对;一对儿;一对歪嘴巴;配成对

15、河蚌的嘴巴——闭着

16、吃槟榔闭住嘴巴——闷起来

17、鼻子底下那一横——嘴巴

18、老母猪啃猪圈——嘴巴痒了

19、春官的嘴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20、木匠的锯子——嘴巴子尖;嘴巴子厉害

楼上的是从哪粘的吧,好象不太全

我又自己背了一遍 : )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五斤塌目,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提了塌目的喇嘛要拿塌目去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拿喇叭去换提了塌目的喇嘛的塌目,

提了塌目的喇嘛拿塌目打了别着的喇叭哑巴一塌目,

别着喇叭的哑巴用喇叭打了提了塌目的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是提了塌目的喇嘛的塌目打了别着的喇叭的哑巴一塌目,

还是别着的喇叭的哑巴的喇叭打了提了塌目的喇嘛一喇叭,

喇嘛回家炖塌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哑巴吵架 (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谜底:有口难辩 查看答案

(zwliuxue86com)之小知识:猜谜方法的具体玩法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Liuxue86com实例: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83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