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资料以及图片和来历

唐卡的资料以及图片和来历,第1张

关于我唐卡的来历

有很多师兄想要我介绍下唐卡的来历 在这里我给大家把得到唐卡的故事告诉大家 我是搞测绘工作的 当时要经常在藏区从事工作在十年前我们在四川甘孜的新路海(藏语玉龙拉错) 就是格萨尔王妃珠牡的寄魂神湖搞测绘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喇嘛向我们跑来求助虽然我不懂藏语 但是从他焦急的神态可以看到事情的麻烦 我于是跟着他到了他修行的木屋 发现屋里躺着一个老喇嘛 在捂着胸口痛苦的呻吟 我立即明白过来 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 因为我又看到他身边有个速效救心丸的空瓶于是我就返回驻地把我们配备的药品拿来 因为我们长期在高原工作 速效救心丸和降高血压和治感冒和咳嗽的药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装备我把我的药给了老喇嘛并且还给他一瓶热水 慢慢的喇嘛的脸色好转起来了

当时我们在那里搞测绘要驻扎一个星期 通过懂藏语的同事我了解到 喇嘛是白玉人 他还有个叔叔也是喇嘛在德格印经院当画师 专门画唐卡 他接到叔叔去世的消息带着侍者来德格清理他的遗物 他叔叔也是个成就者 把他生前画的所有唐卡全部给了他 有一百八十幅之多 喇嘛从德格料理后事回来 就想在这里先闭关修行一阵子没有想到事先准备不足 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没有带够 导致那天突然发病 他说要不是遇到我 他很可能挺不过去喇嘛十分激动的说 并且还说我是菩萨的使者他的恩人并且提出要按照藏族的风俗要拿出一半的财物来感谢我 他说他没有钱 只有他叔叔画的唐卡要我拿九十张走 我告诉喇嘛说我不要 换了任何人遇到这个事情都会帮助他的 更何况我不是为了钱财救他这时喇嘛侍者也劝我 一定要我收下我还是推辞不要 这时和蔼的喇嘛生气了 说我不要就是看不起他 于是我只好收下这九十张珍贵的唐卡

喇嘛看我收下了 通过懂藏语的同事告诉我 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要我好好珍惜 画这些唐卡的原料全部是用黄金 白银 珍珠 珊瑚 绿松石 玛瑙等珍贵的珠宝和藏药精心磨制调配的 有时画一幅唐卡要半个月甚至更长 并且喇嘛还精心的选择了三十张给我 说听他叔叔的侍者说 这些都是由莲师或者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亲自现身加持的 当时在德格还引起了轰动 年纪大点人应该还有印象

通过翻译 喇嘛又告诉了我一些佛学的基本知识 然后我机缘成熟 我就认识了现在的上师 真正的走向了学佛之路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具有浓郁的藏地风情和宗教色彩,它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制作唐卡使用的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唐卡被人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其题材内容以宗教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天文、历算等领域。

人皮唐卡,即用人的皮肤做的唐卡。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据介绍,制造人皮唐卡,是西藏奴隶制社会传统。而人皮唐卡即用人的皮肤做的唐卡。人皮唐卡与普通意义上的唐卡不同,先要在身体上纹绘唐卡,然后将人固定直立在一个木桩上。在人的天灵盖上钻一个小孔,孔的四周用刀将皮与骨肉分开约2公分,而后用水银一点一点灌入皮肉之间的裂缝。因为水银很重,所以会顺着天灵盖头皮与骨肉之间割开的缝隙从上至下很快流遍全身,这时,人皮就与全部肉身彻底分离

藏族文化一直是一个综合体系,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佛教文化,还包括苯教文化即雍仲本教又称之为古象雄佛法。在西藏,经常会看见一些虔诚的藏族人民念着六字箴言,三步一叩首,从口念咒、身跪拜、心想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敬、身敬、意敬。

藏传文玩的衍生主要归因于藏族宗教文化的发展,藏传佛教法器包括:转经筒、金刚杵、金刚铃、嘎乌盒、念珠,以及一些高端的密宗法器,这亦是藏传宗教文化的信仰与传承。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后也被归为藏传文玩一类。

人皮唐卡就是先在身体上纹绘唐卡,然后将人固定立在一个木桩上。在人的天灵盖上钻一个小孔,孔的四周用刀将皮与骨肉分开约2公分,而后用水银一点一点灌入皮肉之间的裂缝。因为水银很重,所以会顺着天灵盖头皮与骨肉之间割开的缝隙从上至下很快流遍全身,这时,人皮就与全部肉身彻底分离了。

对于人皮唐卡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西藏历史上有少数高僧会效法剥皮抄经,在身体上绘画,等到他们圆寂后,后人再将他们的皮剥下来供养;另一种说法是:惩治作恶多端的人,苯教里有诛杀法,通过修法诛杀恶人,为了防止诛杀后的恶人邪灵作祟,人们在其身体上作画,绘上一些护法神像,以此镇伏邪灵。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藏族唐卡作品集(20张)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唐卡是指藏族特有的一种彩缎卷轴画,是通过藏语(Thang-ga)音译来的,大多是表现佛教文化。一般是使用天然矿石为原料,提取明亮而庄重的色彩,比如臧红,蓝靛,以及金银等。

  唐卡的绘制工序十分的复杂,必须严格的按照经书中描述的流程进行,以在开画前会举行绘前仪式,结束后也会进行开光,也就是用红笔书写梵文,并念经加持,或者让喇嘛印上完整的手印,所以完成一整套唐卡,大约最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最长的甚至是十几年。

 唐卡最早是由藏族本土的苯教布画发展来的,具有鲜明的藏族佛教特色,在2006年就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内容涉及了藏文化的方方面面,堪称藏族百科全书,宗教类的是极乐世界,祖师像,菩萨像,护法像等,而非宗教的则是一些历史,神话,天文或药学等。

 唐卡最早受到尼泊尔画派的影响,大多以暖色调为主,一般都会将中心人物占据较大的篇幅,在按照顺时针,开始绘制相关的场景和人物,基本上会将四周都画满,往往都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画面十分的充盈饱满。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作用,是藏族确信所供奉的唐卡画会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平安吉祥和好运,也作为皈依佛法的标志和顶礼膜拜的神物这个意义。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

历史价值

有的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其中以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都会绘在寺庙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情景,描绘了贞观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中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驾抵逻娑时,吐蕃人民以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红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

宗教价值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有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经济价值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 。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体化,使其变得容易理解,从而也更方便传播。

主要分类

1、按内容:佛像唐卡、传记唐卡、历史唐卡、神话传说唐卡、教理唐卡、天文唐卡、历算唐卡、藏医药唐卡等。

2、按大小: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小幅唐卡 。

3、按材质:

(1)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唐卡坚韧耐用,不易毁坏。

(2)缂丝唐卡。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在图案需要编织处,用经线交织而成,雕石镂木等具有立体效果。

(3)织锦唐卡。质地多为缎,纬线由各色丝线组成,顺而间错提花织造,形成所需图案、形象、景物。

(4)堆绣,也称贴花唐卡。先将各色彩缎剪成图形(人物、鸟兽、树木、楼阁、花草等),粘贴在唐卡底料上。

(5)绘画唐卡。多是先绘画于纸、布、牛皮、羊皮等上,而后做成唐卡。它的基本绘画形式与壁画无二。后期的绘画唐卡有所发展,有的刻成印板印刷,则可成为"印刷唐卡"了。

(6)珍珠唐卡。珍珠唐卡是唐卡画中的特殊品种,数量极少。西藏山南昌珠寺的度母珍珠唐卡,由上万颗珍珠宝、艺术石串成,造型舒展雅致,十分昂贵 。

而手绘唐卡又分为:彩唐(白底,用各种色彩绘制)、金唐(金色背景)、银唐(银色背景)、红唐(红色背景)、黑唐(黑色背景) 。

欣赏唐卡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作圣界。地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僧侣所在,所以也叫作凡界。但是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

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结构,如五坛会聚、方格式等。其次,上面说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一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15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