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悲剧的一生,带儿子嫁小叔生下脑瘫女儿,哥哥断绝关系!你怎么看?

赵丽蓉悲剧的一生,带儿子嫁小叔生下脑瘫女儿,哥哥断绝关系!你怎么看?,第1张

赵丽蓉是国内闻名女演员,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给全国观众带来很多欢声笑语,虽然赵丽蓉现已脱离了人世,可是观众仍旧怀念着她的音容笑貌,赵丽蓉在表演获得极高的成果,是受人敬重的老戏骨,可赵丽蓉的日子却并不美好,下面就来带我们了解一下赵丽蓉悲惨剧的一生,带两个儿子嫁给小叔,生下一个脑瘫女儿,哥哥从此和她断绝关系。

赵丽蓉出道即巅峰

赵丽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她是家里面的第3个孩子,父母都从事艺术相关工作,她的哥哥姐姐长大之后成为了评剧演员,所以赵丽蓉长大之后也进入到了这个行业。

由于赵丽蓉在这方面十分有天分,所以12岁的时分她就师从国内闻名评剧演员马金贵,有了名师指点的赵丽蓉成长速度飞快,很快就能够独自登台表演了,在25岁的时分就获得了极高的名气。

丈夫因病去世

赵丽蓉在26岁的时分步入婚姻的殿堂,她的老公是一位知识分子,是其时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赵丽蓉对她的老公十分崇拜,结婚之后两个人的日子十分美好,赵丽蓉生下了两个儿子。

只可惜美好的日子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没过多久老公由于生病脱离人世,只留下了赵丽蓉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本来赵丽蓉现已远离了评剧舞台,可是为了维持日子,赵丽蓉重新回到剧院唱评戏。

赵丽蓉嫁给小叔

其时的社会风气现已变得十分敞开,赵丽蓉完全能够带着两个儿子嫁给其他人,但婆婆却惧怕赵丽蓉新老公对两个孩子不好,所以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赵丽蓉能够嫁给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也便是要赵丽蓉嫁给小叔。

其时有一部分人对此十分认同,这样赵丽蓉也不算是出了婆家门,两个孩子也不必改变姓氏,为了两个儿子能够日子得更好,赵丽蓉咬牙答应了下来。

哥哥与她断绝关系

但赵丽蓉的哥哥却坚持反对这件事情,认为这件事情十分丢人,在赵丽蓉赞同之后,直接宣布和赵丽蓉断绝关系,从此不再和赵丽蓉交游。

再婚的赵丽蓉教师日子并不美好,结婚没多久生下了一个脑瘫女儿,虽然赵丽蓉尽力仔细照顾,这个女儿仍是在7岁的时分夭折了,而没过多久,赵丽蓉的第2任老公也由于心脏病去世。所以赵丽蓉把一切的精力放在事业上,这才有了日后受人敬重的喜剧演员。

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赵丽蓉在小品《老将出马》中演唱了一首英文版的歌曲《我心永恒》,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上的赵丽蓉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像是一位已经71岁的老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首歌竟然是赵丽蓉老师在春晚舞台上的绝唱。

在小品《老将出马》刚开始彩排阶段的时候,赵丽蓉就表现出了咳嗽剧烈的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不得不把她抬到后台休息,央视领导特意为她开了贵宾休息室,可赵丽蓉却说:

从1988年到1999年期间,从中国评剧院退休后的赵丽蓉反而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最高峰,在喜剧小品的舞台上,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华彩篇章。

赵丽蓉曾经是一名备受观众喜爱的评剧演员,而她真正被全国观众所熟知,还是要从她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说起。在九十年代的央视春节晚会上,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淳朴而感人,幽默且喜庆,她塑造出了众多可亲可爱的艺术形象。

赵丽蓉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是在1988年,在小品《急诊》中,她演绎了一位值班大妈。 首次登台的赵丽蓉毫无紧张与羞涩,将剧情中的小人物塑造的生动、自然、接地气,至今都让我们记忆犹新。

赵丽蓉在这个小品中仅仅是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出现,当时并没有使她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但有了这次登台的经历,“火遍全国”的机会也离她越来越近了。

1989年,赵丽蓉再度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她与侯耀文一起出演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这次能够获得出演春晚小品的机会,对赵丽蓉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正是由于这部小品的编剧石林的极力推荐,当年的央视春晚导演张晓海才决定:让刚刚从评剧舞台退休的戏曲演员赵丽蓉尝试出演这个角色。

导演张晓海最初并不看好赵丽蓉,然而赵丽蓉的出色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演出结束之后,赵丽蓉一夜成名,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而这年的赵丽蓉已经61岁了。

1992年,赵丽蓉在央视春晚中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1995年的央视春晚出演小品《如此包装》。1996年,赵丽蓉再次出演小品《打工奇遇》等等,这些春晚上的小品都成为了如今脍炙人口的佳作。 赵丽蓉一共参加了六届央视春节晚会,她在小品表演中,把戏曲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为小品表演 探索 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赵丽蓉的故乡在天津宝坻区,在她出生之前,父亲赵秉忠就逃荒到了东北沈阳,在当地做起了专门给人剃头的营生。赵秉忠的剃头手艺非常好, 并结识了当地的评剧女艺人“芙蓉花”。 从此,赵家人的命运与生活,就开始跟“曲艺”这个从来没打过交道的行业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在跟随芙蓉花学艺的期间,赵丽蓉悟性很高,十七岁时尝试登台演出,不久便成为了评剧名角儿。于是,赵丽蓉跟跟随所在的芙蓉剧社,连同哥哥赵连喜一起进入了中国评剧院。

在中国评剧院的演出与生活中,与赵丽蓉合作最多且关系最好的就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自1952年开始,赵丽蓉与新凤霞合作了数十年的时间,评剧《杨三姐告状》、《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等,都是她们合作演出过的经典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剧目《花为媒》,更是象征着赵丽蓉与新凤霞二人在舞台上配合默契的典范。

在评剧的舞台上,赵丽蓉专攻彩旦的角色 (也就是在评剧中专门负责逗乐观众、表演带有诙谐、幽默意味的喜剧角色) 。正是由于多年处在评剧这个行当里不断摸爬滚打,精益求精,才能够让赵丽蓉跨过评剧舞台与喜剧小品舞台之间的鸿沟,在小品表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1988年初,赵丽蓉从中国评剧院退休,正式为自己的评剧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赵丽蓉曾在一份工作成就总结中写道:

虽然赵丽蓉退休了,但她并没有放弃在艺术上的追求,此后的岁月中,心系观众的赵丽蓉将她所有的能量都绽放在了更多的舞台上面。

我们所熟悉的赵丽蓉,不仅仅是在小品舞台上,就连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总能看得见她的身影。 早在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赵丽蓉扮演了车迟国王后。 1989年,由北京**制片厂制作的**版《红楼梦》上映,赵丽蓉在剧中扮演的“刘姥姥”也是大受欢迎。

接连出演影视剧,而且还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谁也不会想到,年过六十的赵丽蓉在退休之后,反而更红了。她的观众也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那些爱听评戏的戏迷们,还有了更多的**迷和小品迷。

赵丽蓉在退休的年纪反而声名大噪,从一个评剧演员跨界到戏剧小品,甚至**演员,这种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让赵丽蓉在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在别人的一片夸奖中迷失了自己。

于是,她开始躲在家中,保持着一位经验十足的老演员的冷静与自省,闭门谢客。

就在赵丽蓉在家修养身心的这段时间,**导演黄健中前来登门拜访,邀请赵丽蓉主演将要执导的**《过年》。 而随着这部**的上映,不单单将赵丽蓉的演艺事业推向高峰,还为中国的**业在世界上的声誉翻开了新的一页。

**《过年》讲述的是一个大家庭在春节团聚时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集聚了李保田、赵丽蓉、葛优、梁天、丁嘉丽、六小龄童等等众多知名演员,可谓是巨星云集,广受好评。甚至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贺岁**。

1991年的秋天,影片《过年》参加了东京国际**节,剧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平民的日常生活, 赵丽蓉在片中的表演真实、自然、幽默,特别受评委们的赏识,因此,她被评选为本届国际**节的 最佳女主角 。

1992年之后,赵丽蓉在喜剧小品舞台上越来越被众多的观众所熟知、所喜爱, 她也终于遇到了小品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巩汉林。

巩汉林的年纪比赵丽蓉小了足足29岁,他曾因小品《国粹异彩》而斩获了“大连星海杯”创作表演三等奖。1990年,巩汉林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表演了小品《打麻将》。

但要说起巩汉林真正达到演艺事业的高峰,还是在与赵丽蓉搭档合作之后,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小品舞台,这其中离不开赵丽蓉对他的提携。

在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70周年晚会时,节目组导演邀请巩汉林与赵丽蓉搭档演一个小品《母亲的心》,能跟大名鼎鼎的赵丽蓉老师合作,他非常兴奋。在小品《母亲的心》创作之初,需要一个会说唐山话的演员来饰演赵丽蓉的儿子,有人就推荐了学过相声,且能够模仿口音的喜剧演员巩汉林,他们两人就这样相识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们两人联手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喜剧小品。

1995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如此包装》临近收尾时,赵丽蓉跳唱完之后, “用手撑地” 的动作当时被观众认为是精心设计的包袱。然而,在春晚演出中,赵丽蓉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的腿有多年的关节炎,小品中的“撑地动作”是赵丽蓉单膝跪地时的本能反应。 演出结束后,赵丽蓉是被巩汉林搀扶着走下舞台,然后立马就住进了医院。

有了这次舞台上惊险的经历,巩汉林曾经劝过赵丽蓉,希望她多保重身体,第二年好好休息一下,就不要再上春晚了。 但赵丽蓉却放不下她热爱的舞台,放不下一直喜爱着她的观众们。

1996年,央视春晚编剧石林再次写出了一个优秀的小品剧本《打工奇遇》,赵丽蓉和巩汉林都知道,这个剧本非常适合他们表演。但是,巩汉林担心老太太的身体承受不住。

于是,在后来的排练中,巩汉林提出在小品中添加一个女演员的办法。 由于他自己本身就演绎着一个主角人物,无法在特殊的情况下去搀扶赵丽蓉,而这个女演员就起到了保护赵丽蓉的作用。所以,后来我们在小品《打工奇遇》中,就多了一个女演员金珠(巩汉林的妻子),这样一来,能够让小品剧情显得更加合理。

在《打工奇遇》的结尾,赵丽蓉提笔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让观众印象深刻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赵丽蓉本身就有深厚的书法底蕴,所以才让她现场写这四个大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从旧 社会 走出来的艺人,赵丽蓉并没有念过什么书,而是在中国评剧院的组织下,她才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并认识了一些字。 赵丽蓉为了小品中的“货真价实”四个大字,是她苦苦练习了十几天的结果。

在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赵丽蓉的身体终于熬不住了,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她想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得棒棒的,然后继续将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赵丽蓉并没有失言,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她再度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功夫令》。

1998年4月,风靡全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主题曲《我心永恒》流行一时。几个月后,一直为赵丽蓉量身定做小品的编剧石林又拿出了一个出色的剧本《老将出马》,赵丽蓉便开始搭档巩汉林开始进行排练。

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能不能让赵丽蓉在小品里演唱这首英文歌《我心永恒》。 但是,让一个70岁的老人家学唱英语歌,无疑是在难为她。

于是,赵丽蓉来到远在意大利定居的小儿子那里,让他教自己唱这首英文歌。

学习英文歌的任务完成后,赵丽蓉匆忙赶回北京。就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她被检查出患上了肺癌。

在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带病表演了小品《老将出马》,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最后一次为全国的亿万观众带来欢笑。

从1999年4月住进医院治疗,赵丽蓉也迎来了人生中最后的岁月。进入2000年之后,赵丽蓉的病情愈发严重,似乎已经进入到一种无法挽回的状态。

2000年7月17日清晨7点30分,赵丽蓉在家中去世。 7月27日上午10点,赵丽蓉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现场聚集了许多著名的 娱乐 圈大腕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纷纷前来悼念并送别这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从1988年退休到2000年去世,在赵丽蓉人生最后一个轮回的12年中,她从传统的艺术中走了出来,又时刻在艺术创新中不忘初心,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又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这12年中,让全国的观众永远记住了赵丽蓉这个名字。

B:男主角; G:女主角; P:女配角

B:哟哈哈哈哈哈……哎哟,也不知到老太太今天能不能来?如果真的把老太太请来了,我们的明星制作就会……

P:老板!老板!

B:哎,赵老师的事办得怎么样?

P:老太太录像的事成了!

B:哎哟哟哟哟……我们的财运来了!哎,她什么时候到?

P:一会儿就到。

B:马上准备一下,快,要快,要快!就等着老太太上来了……

G:屋里面有人吗?

B:赵老师!

P:这位是我们的经理兼艺术总监。

B:哎呀哈,你好,你好,你好,哈哈哈……

G:哎哟,这闺女长的可真靓哪!

B:噢不,我是男性!

G:哟呵呵,我没看出来……

B:呵呵……

G:我就看你的小辫儿。

B:啊哈哈!

G:真对不起呀闺女,啊,男性!

B、G:哈哈哈哈……

B:啊,好好好,不要客气,赵老师您请坐,您请坐,啊啊……赵老师,我们这次请您来是要给您拍一部“评戏”的“MTV”。

G:“MTV”?

B:是啊。这个“MTV”是一种现代化的电视艺术创作。

G:啊,我看过,看见过。

B:啊啊啊。

G:电视上演的,有唱歌的“TV”……

B:对。

G:也有跳舞的“TV”,还,还,还就是没有“评戏”的“TV”!

B:因此,本公司为了宏扬民族艺术,就要给您拍这部“评戏MTV”。

G:那就太好了,不为这个我还不来呢!

B:好啊!

G:我真激动啊!

B:好!

G:哎呀,高兴!那就“TV”吧,先“T”哪?

B:先!哈哈哈,不是先“T”哪。不要着急,您请坐啊。在这个拍摄之前,我准备对您进行一次全新的包装!

G:包装?

B:是啊,这个包装是一种潮流。很复杂的。比方说您讲话的声音,这就需要包装。

G:那咋包哎?

B:您听听您听听,“那咋包哎?”不行,您这个腔调一定要改一改。

G:改不了啦,都六十多年了,就连说梦话也是这味儿!

B:一定要改。本公司是要把您推向国际,培养成为世界级的大牌明星。因此您讲出话来可千万不能老是“咋呀,咋呀,咋呀,咋呀?”这样,我挑几个时髦的语音给您点缀一下。比方说您见了人可得打招呼,您就可以这样:“嗨!”

G:嗨!

B:恩哼。

G:恩哼。

B:嗨!

G:嗨!

B:恩哼。

G:恩哼。

B:哎哟,呵呵呵呵,您学得可真像!

G:就这么说话呀,那我也会呀。

B:哦,您会说?说一个我听听。

G:嗨!

B:嗨!

G:恩哼。

B:恩哼。

G:先生,

B:哦?

G:你的小辫子好好漂亮!

B:啊嘿呀哈哈哈……老人家,你讲得这是真的么?

G:恩哼。

B:说得好!

G:恩哼。

B:这就是语言包装。

G:这就是不让好好说话。那怎么咱们“TV”吧。

B:哎嘿嘿,不要着急啊。光这个语言包装还不够,您的名字也需要包装。

G:名字也包装?

B:是啊,我们的录像带是要海外发行的,因此您的名字叫出来一定要响亮!这样,我给您选个艺名儿。

G:啊,这个我知道。知道!我们过去那个老艺术家,你就拿“小白日栓儿”说吧。他的艺名字叫“小白日栓儿”,他的真名字叫“李得文”。你就拿我说吧,我的真名字叫赵丽蓉,我的艺名字,还还还叫赵丽蓉。

B:那就不行啊,你看那些国际的大牌名星,哎哟,他们的名字叫出来非常的漂亮。什么这个“马丽蒙太丝”,“波姬小丝”。都带个丝字儿。因此,我决定称呼您为:“马丽姬丝”。

G:马丽姬丝?

B:怎么样?

G:这么说我们都是“丝”字辈儿的?

B:哦,对对对,你们都是“丝”字辈儿的。

G:我叫啥“丝”儿来着?

B:马丽姬丝!

G:马“勒”姬丝!

B:好吗?

G:马“勒”姬丝……

B:记住了?

G:记住了,“麻辣鸡丝”!

B:哎不……

G:你可真能逗啊!那你咋给我起个菜名儿啊?

B:哎,这,这个不是菜名儿。呃,反正,甭管怎么着,在本公司,您就叫这个名字。

G:“TV“吧。

B:啊,不要着急。赵老师您请看!

G:这是啥?哟呵,这咋这么多钱呢?

B:这都是给您的。

G:哎哟,这,这真是的,哈哈……

B:不要激动。

G:哎呀,你说你给我“TV”,你还给我钱?这不合适啊?再说这也太多了!快拿走两骡去。

B:哎,嗨嗨,嗨嗨,恩……

G:这给你一骡……

B:哎呀,赵老师,这是您的“劳务费”!

G:哎,要说这钱呐,可真是好东西。你就拿我们拍戏说吧,正需要钱!

B:好好好。

G:我真得谢谢,总,总啥来着?

P:总监。

G:啊总监,总监……

B:不要客气,不要客气。现在就请您在合同书上签个字。

G:还,还签字儿?

P:按手印也行。

B:对,按手印儿。

G:按手印方便。不行,我咋一按手印儿就想起那“杨白老”来了呢?

B:哎呀,两码事儿嘛。好,我看你还是签字吧。

G:哎。……中了

B:啊,好好好好。

G:“TV”吧。

B:不,赵老师,现在我要给您交代一下,既然在合同书上签了字,就要服从本公司的安排,不然的话,我就要从您的劳务费里边扣除一部分。

G:那就说这钱还指不定是谁的?

B:啊,哈哈哈,那不是那个意思……现在请您试试服装。

G:好。

B:这个服装嘛也是我们包装的一项重要内容,穿上之后一定要显得您,啊……哎,赵,赵老师,这,这个不行。请看我为您设计的服装。

G:还给我做新衣裳了?真是的!啥材料儿的呀?

B:怎么样?

G:不行!不行!后颈那儿还没缝上呢!

B:哎,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包装效果。

G:那你没包上呀,都漏着呢!

B:再换一件。……这件?》

G:这还没上袖呢!

B:再换一件!……总可以了吧?

G:中,这好歹是件儿衣裳呀。

B:哎,穿上看一看嘛。……哎,哎哟,多么新潮啊。感觉怎么样?

G:感觉?感觉它咋就不像我们唱评戏的呢?

B:赵老师,这怎么会不像唱评戏的呢?

G:不是不是,大兄弟……

B:什么?

G:不是,总务。

B:总务?

G:总统!

B:总……

P:总监。

G:总监呐,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B:不要说了,您现在是本公司的签约演员,就应该服从我的安排,不然的话,我就要……

G:扣钱!那,那就穿着吧。

B:好,现在请您吧我们要录制的评剧“暴发名儿“准备一下。

G:那还要准备?这不就伸手就来呀。

B:啊,哈哈……

G:(唱)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开了不休,哦哦哦哦……春打六九头……

B:停!真没想到您唱了这么几十年还是这个老腔老调。另外,您这个动作过于“城市化”。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新潮式的表演,动作做出来要有爆发力,不能是那个样子!应该是这样:“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你这样表演才能火嘛!

G:火?

B:对。

G:(唱)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B:嗨呀,就是这种感觉!准备一下。……开始

G:(唱)六月六……(老腔老调)

B:错啦。

G:(唱)六月六……(老腔老调)

B:错啦。

G:哎呀真是,我再找找,我再找找……这回行了……(唱)六(老腔老调)我又错了,嗨哟,这可真是……

B:好了,好了。看来要对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包装。各部门注意,灯光、音响配合好!带耳脉。

G:啥叫“耳脉”?

B:“耳脉”,带上就知道了。演员到位到位!真是的……

G:啊,听不到了。

B:哎呀,不是让您听,是让您说话用的……到位!准备,开始!

G:哎呀,啥来了?

B:跑什么嘛?上场。

(青春组合准备伴舞,与赵老师打招呼。)

G:嗨!这都是唱评戏的?

B:呃,这都是为您包装,给您伴舞的。

G:这不搅和了?

B:放心吧!……音乐,开始!

(奏乐)

B:上。

G:这跟不上啊。

B:哎呀上吧!……跟着走……对……上边儿……下边儿……左边儿……右边儿……转圈儿,转……哎呀,唱呀!

G:我唱,唱不出来。

B:唱不出来就说。

G:我说啥呀?

B:“RAPO!”

G:啥叫“RAPO”?

B:这个节奏就是“RAPO”!把那词儿都给我说出来。

G:哎

B:春季里开花……

G:春季里开花……

B:十四五六……

G: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头。

B:就这么说。

G:啊就这么说,啊就这么说。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B:哎哟,呵呵呵……哎哟,呵呵呵……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好好!

G:这还好呢?

B:哎,好极啦!

G;这叫评剧呀?

B:这,这就是我们包装出来的评剧!

G:你别瞎说。我算凿么透了,就你们这种人,把我们这些好玩意儿都给糟蹋了。

B:呀呀,老脑筋要改一改啦……

G:我不干啦,给你!

B:赵老师!今天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G:你凭啥?我卖给你了?

B:哼,白底儿黑字儿签着你的名儿,不然我可就要上法院。

G:我说我不签,你别让我签,我签……告我去吧!

B:哎,我提醒您,这可签着你的大名儿呢!

G:我签得是啥?

B:哼……嘛辣鸡丝?

G:我不干了。

B:你怎么能签这个名儿呢?

G:你让开,别挡着。

B:别别别,赵老师,你不能这样。赵妈,奶奶!

G:我走了。

B:别别别,姥姥,姥姥哎,您不能走啊!你一走我们公司那就完了!

G:完了?

B:啊!

G:恩哼。嗨!……

2000年7月17日,“ 小品女王 ”赵丽蓉因为肺癌救治无效撒手人寰,引无数人叹惋。

回顾赵丽蓉老师的一生,八次登春晚,以 “宫廷玉液酒”“司马缸砸缸”“群英荟萃” 等朗朗上口的经典台词和幽默诙谐的腔调,一度成为了观众们的“快乐之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荧屏前为无数观众带来欢乐的老艺术家,她的人生却命途多舛。

01

上世纪20年代,赵丽蓉出生于河北宝坻,家人看她生得可爱,眉眼讨喜,还是当时8个孩子里最小的,母亲起了个爱称,小名“老爱”。

可惜的是,她的父亲赵秉忠在赵丽蓉出生不久后,由于做生意被骗导致破产,走投无路之下又迷上了赌博,最终败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财。

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帮助丈夫走出失败的阴影,她的母亲只好忍痛将孩子留给家里人照顾,自己外出打工赚钱。

后来,经朋友介绍,她的父亲去了当地一个戏班工作,负责给演员梳头发、扎辫子等,也就是那个时候,赵丽蓉经常跟着父亲出入剧场,并对演艺事业产生兴趣。

一次偶然,当红花旦“芙蓉花”在梳妆时,见到赵丽蓉小小年纪就能说会道的,比起同龄人更多出一分灵气,便于她的父亲商量孩子的未来。

“要不让她跟着学戏,以后也许能出人头地”

于是,赵丽蓉开始接触戏曲:一岁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收获一片观众的叫好声,四五岁在侧幕看戏学习模仿,六岁时便登台出演“童儿”一角,从此与舞台结缘。

1940年,姐姐芙蓉花为“老爱”改名赵丽蓉,还是这年,年仅十二岁的她在姐姐的引荐下,拜马金贵为师。

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赵丽蓉在演艺方面的天赋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三年后,赵丽蓉在“庆丰戏院”出演,这是她第一次作为主角,成功的演出也让人们第一次认识了这位“小小新秀”。

1945年,一场《白毛女》,在北京各大剧场引起巨大轰动,赵丽蓉饰演的主角引起无数人好评,同年,她加入门头沟“青年剧社”成为台柱子。

至此,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赵丽蓉也正式开启了她的戏剧生涯。

02

1953年,赵丽蓉进入评剧院工作,与好搭档新凤霞交好,也遇到了人生挚爱。

在好友新凤霞的介绍下,赵丽蓉与盛强相识。

当时,盛强是稀少的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生得漂亮,家世也好,书香门第,平日里颇有学者风范,特别受女生欢迎。

反观赵丽蓉,从小跟着剧团奔波,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虽然唱了几年戏,但也就在东北、华东一些地方有点小名气。

无论是出身还是学识,两人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事实也确实如此,盛强的父母一直是对儿媳妇精挑细选的,完全看不上当时的赵丽蓉,而赵丽蓉的母亲也认为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的,把女儿嫁过去会吃苦。

甚至放出狠话:“你敢嫁给他,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

可爱情这回事,一旦来临,想拦也是拦不住的。在赵丽蓉与盛强双方的执着与努力之下,双方的父母最终同意结婚。

四年内,婚后的赵丽蓉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婆媳关系良好,家庭圆满幸福。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在她嫁给盛强的第7年,噩耗降临了。

1960年,本来打算带孩子们去看望丈夫的赵丽蓉,突然得知盛强在一次劳动中因病不幸逝世。

这一年,她32岁便守了寡,事业与家庭的双重重担令年纪轻轻的赵丽蓉险些喘不过气。

也幸亏有丈夫的弟弟盛弘平日的帮助,她的生活才没有被压垮。

03

1963年,小叔子盛弘看着每日为家庭来回奔波,日渐消瘦的赵丽蓉,疼在心里,犹豫再三选择向嫂子表白。

不出所料的,盛弘被赵丽蓉拒绝。

一次的拒绝没有令盛强死心,他找来大姐、二哥,希望他们能从中帮忙劝服赵丽蓉。

“盛弘终归不是外人,和盛强一样,怎么也是个大学生,多少有点他的影子,你一个人还是找个依靠得好。”

“你们这是要毁我名声啊,哪见过有嫂子和小叔子凑一对的?”

直到1964年,在亲人们的不懈努力下,赵丽蓉感受到了盛弘的真情实意,又考虑到两个孩子成长路上需要父爱,她最终同意嫁给盛弘。

还是这一年,赵丽蓉在《小二黑结婚》中饰演的三仙姑大受好评。

结婚没多久,赵丽蓉生下一子。1970年,42岁的她又生下小女儿。

虽然家里六口嘴吃饭,但她日子过得很和谐,已经很满足,脱离阴影的赵丽蓉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然而,就在她以为苦难已经过去,对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的时候,生活却放手给了她当头一棒。

生下盛家欢的第三天,赵丽蓉发现了女儿的不对。经医院检查和确认,盛家欢被诊断出脑瘫。

为了给女儿治病,赵丽蓉与丈夫四处求医,卖力演出,全家省吃俭用,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1970年,7岁女儿去世。

“那是她人生中最难的七年。” 面对丧女之痛,赵丽蓉常常为此自责。

随着进入80年代之后,打拼几年的赵丽蓉生活已经比之前要好上很多,不间断的演出也让她名声大噪,苦日子好像要到头了。

1984年,盛弘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命运又给了赵丽蓉沉痛一击。

此时,56岁的赵丽蓉在经历两次丧夫,一次丧女之后,脸上已长满皱纹。看着自己破碎不堪的生活,又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赵丽蓉只能咬紧牙关,强颜欢笑地走下去。

04

她开始将余生的精力扑在演艺事业上,荧幕前的她再也没有哭过。

1986年,赵丽蓉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客串车迟国王后。次年,又出演了西游记齐天乐晚会《柜中缘》,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而这,也成了她演艺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1988年,赵丽蓉饰演的刘姥姥让人印象深刻,还是这年,深秋,她出演《英雄母亲的一天》,这是她首次登上春晚,而一句“司马光砸缸”在逗笑全国人民的同时,也使她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

“我在戏曲上走了这么久,观众还没演一次小品多。”

很多明星都找到赵丽蓉,想和她合作,其中也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赵本山。

1989年,为了和赵丽蓉合作,蹭一波热度,赵本山亲自登门拜访赵丽蓉,4个多小时的软磨硬泡,一直到午饭,赵丽蓉还是没回应。

之后,当他看到赵丽蓉要抽烟时,连忙从兜里掏出打火机,眼疾手快地给她点好烟。

可直到烟抽完了,赵丽蓉还是没答应他。

“能帮忙,我肯定会帮,但我和他路子不对。”

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这样的答案,赵本山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找到了黄晓娟作为搭档。

生活上的不幸与赵丽蓉事业上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在随后的演艺生涯中,1991年,她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及同年的政府奖。

依靠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欢乐幽默的演出风格,《妈妈的今天》,《吃饺子》,《如此包装》……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成为一个个经典,一句句生动有趣的台词传遍大街小巷。

只可惜,在赵丽蓉事业的高峰期,命运反复又给她开了一次玩笑。

05

1995年,在《如此包装》中,赵丽蓉在结束舞蹈,转身跪地时,她的膝盖重重地磕在地板上,紧接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这不是设计好的环节,但赵丽蓉却凭借硬实力逆转了这次失误,可代价是膝盖半月板损伤,不能弯曲。

1996年,《打工奇遇》中的赵丽蓉总是笑嘻嘻的,但她的腿却一直在疼,1998年,赵丽蓉被查出肺癌晚期是在出演《功夫令》,这个时候的她已难忍病魔的折磨。

次年,随着最后一次登台,《老将出马》的落幕,赵丽蓉的演艺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同年,4月20,病魔缠身的赵丽蓉已经被折磨得吃饭都困难,此时的她在经历三个疗程的化疗后,体重已爆瘦到70斤,可身体却没有半分好转。

身体的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她,无数次,她颤抖着声音向医生恳求。

“医生,我求你了,让我安乐走吧!”

直到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赵丽蓉老师终于解脱,享年72岁。

当这则消息传出时,无数人悲痛万分,追悼会上,数万名粉丝和生前好友齐聚为她送行,其中不乏有倪萍、陈佩斯等名人。

06

从1988年到1999年,8进春晚,她留下无数金句。

赵丽蓉出生在河北省宝坻县的一个贫苦家庭里,没有上过学。家乡十年九旱,后随父母逃荒到了奉天(今沈阳)巧遇到评剧一代名伶--芙蓉花。芙蓉花所在的复声剧社急须一个搞容装的人,经人引荐,父亲到剧社给芙蓉花搞容装。赵丽蓉有五个姐姐,两个哥哥。大姐许配芙蓉花的哥哥王顺堂为妻,三姐艳蓉,四姐雅蓉,二哥连喜先后均学了评剧,后来都成为红极一时的演员。赵丽蓉在当时没有名字,别人都管她叫"老爱"。赵丽蓉15岁那年,随剧团到张家口演出。芙蓉花要回京治病,就将剧社的重担叫给了赵丽蓉,从此,赵丽蓉挑起了剧社的大梁,主演了芙蓉花所有的剧目。芙蓉花慧眼识珠,见赵丽蓉天资聪慧,颇具艺术才华,便亲切拉着赵丽蓉的手说:"老妹子,我把这个剧社交给你了,你是个天才演员,将来你一定会超过我。可是,你现在连个名字都没有,你就取我芙蓉花的"蓉"字,将来你一定会比芙蓉花更绚丽多彩,你就叫赵丽蓉吧"。不出芙蓉花的所料,赵丽蓉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舞台形象。象《花为媒》中的阮妈,《杨三姐告状》中的杨母,《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凤还巢》中的程雪雁,《顶锅》中的二大娘,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退休以后,她不甘寂寞,仍为艺术不断努力,她开始接触影视节目,她拍的第一个小品是《英雄母亲的一天》,播出之后,观众非常喜欢她的小品,后又开始演**,电视,唱歌,广告等等。她主演的**〈过年〉获得了"东京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她饰演的小品有《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功夫令》《人民战争》《追星族》《老将出马》等等。她在观众的心中,就是艺术的化身。赵丽蓉于2000年7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73岁。7月27日,在赵丽蓉的追悼会上,几万观众慕名去送她,与他们喜爱的赵丽蓉道别。她被热爱她的观众称为"人民表演艺术家"。她可以说是评剧界最具有观众群的评剧表演艺术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08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